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地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国家从未停止对初中地理教学进行改革的步伐。文章对以往的地理教学改革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地理教学;课程改革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基础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就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而言,这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但在义务教育中地理学科被称之为“副科”,师生们没能对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较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随着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地理学科也逐渐发展为初中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性学科,而且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们的身边已经融入了更多的地理知识。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地理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掌握教学重点,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传授地理知识,推进新型人才培养,面对现代化建设和未来需要的新形势,对地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以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探究初中地理教学中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手段。
  1.我国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40年,伴随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课程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改革,分别是:
  1978-1986年的中学地理课程改革。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汲取了国际地理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
  1987-2000年的中学地理课程改革。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草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1988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务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又一次拉开了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序幕。调整了地理学科课程结构和课时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2000年的课程改革,适当减少了知识的容量,试图改变知识深、难、重的偏向。
  2001-2007年实施新课改,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法学法、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8年至2017,关注的焦点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和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2018年至今,积极落实十九大精神,对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做了一些更改,强调“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2]”。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初中地理学科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综合性强,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都有联系;人文地理属于社会科学领域,与语文、英语、历史、政治也密不可分,因此学习地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用性强,地理是一门和生活很贴近的学科,因此学习地理能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此外地理学还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由于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还不够完善,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
  2.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部分中学对地理学科的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将地理当作“副科”消极对待[3]。地理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并不被重视,存在部分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并不对地理学科加以重视的现象。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极对待地理学科,缺少自主探究地理的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地理知识,造成学生记住了相关地理理论却难以结合实际进行操作的现状。这种消极对待的思想,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提出的自主学习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是十分错误的。
  二、师资问题。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深入地理解相关地理知识点和考试要求,把教材上没有的东西讲给学生,让他们听懂并会运用,这对地理教师是个考验[4]。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师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观还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甚至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地理老师不是科班出身,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很少参加地理学科相应的继续教育及培训,地理的教学目标往往也就成了空谈。很多地理教师上课时时刻关注自己的教学环节,严格遵循步骤讲课,学生只得被动适应固定的程序;部分教师研究教材和教法却忽视学生本身,在地理教学中往往得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还有些教师完全将教案内容搬到课堂上去,不加变通,期望获得与教案相同的效果。这些教学方式都制约着学生的想象力、个性、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地理教学只注重理论,缺少实践活动。很多学生对地理理论掌握牢固,对地理实践却一知半解,在地理教学中如果缺少地理实践会直接造成学生基本地理技能的缺失。一方面,在课程安排上,中学地理课程大致安排每周3课时,由于地理本身课时紧张,将地理实践活动安排到紧张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就教学设施而言,室内场所根本满足不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所需的自然地理环境。因此,实践仍是当前地理教学的一个难题。
  四、改革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作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评价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5]。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不利于地理教学改革的开展,完善的评价制度才是实现地理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为落实地理课程改革,教师应该以地理教学改革目标为中心,创建出一套详尽具体、目的鲜明、简便易懂的评价指标和新的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并保证其实施。但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很多中学的评价系统早就积重难返,为了高升学率,课程评价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   3.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积极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201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意在加速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该文件提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个性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改革教育服务业态,创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6]”。该方针已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为了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新高考改革要求实行“3+3”模式,到 2018 年已有 17 省实行该改革方案。从这两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地理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科目,尤其是上海市,2017 年選考地理的人数为 30677 人,占总人数的 68.25%,2018 年选考地理的人数为34407 人,同比增长 12.2%。2017 年山东省选择地理的人数为 360902 人,占总人数的67.86%。地理已经受到广大家长和考生的关注。而初中地理,作为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建立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迫在眉睫。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待地理,既要向学生、家长强调地理的重要程度,还需要学生对地理投入充足的时间,使其对地理产生兴趣以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便于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二、大力加强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初中地理教师素质在新课程改革中被要求得很严格,但很多初中地理教师的学历、能力的结构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为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师队伍结构。另外,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时刻关注地理教学方法的变化,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融合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和地理思维。
  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成为了教学中心,学生的主体性逐渐被弱化。为了改变这样的境遇,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视频资料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等多种形式。
  (1)视频教学。初中地理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同时相对较大,其中一些知识点专业性强、抽象性强,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模糊,理解不够透彻。视频教学这一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帮助学生直观、生动的理解和学习这些内容。这种教学方式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可以更多的刺激中枢神经,让相关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例如,在关于我国地形地貌的学习当中,如果只是书面表达,学生很难透彻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通过观看现场视频,学生对其认识和理解就更加系统和深刻了。
  (2)引导式教学。已知调查研究显示,引导式教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强有力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引导式教学,对教师授课内容有个“热身”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接下来所学课程的兴趣。进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的提高。初中地理涉及的地理知识广泛,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形、河流、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环境等资源均可作为其教学的案例。教师在教授书本的相关内容时,注意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中的本土资源,这势必会更好地引起学生共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当地文化。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能力培养为主,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由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才能显著提升。此外,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7]。
  四、加强地理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乎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实行,中学地理应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方式,依据课程改革的目标来构建一个全新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建立全新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注重地理教学前期的预设,关注地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重视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这有利于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合适恰当的地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既能够增强学生信心,帮助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又能培养锻炼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研究等诸多能力,使教师不再是被动地将地理知识传授出去,而是注重自身地理专业的发展,真正成为地理教学的研究者。
  结语
  总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地理做好其与高中地理良好衔接的基础上,以“生本”教育为主体,注重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以学生的实践为新的取向,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目的,注重在教学中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践行教育改革,未来中国地理教学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3]刘晶.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5):57-59.
  作者简介:
  张海荷(1982-),女,汉族,山东无棣,现任职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中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地理学科教学科研。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通俗来讲是指通过各类不同渠道的信息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微课在如今的教学体系中逐渐的成长为一种受极大多数人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不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困难,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待课堂的关注度以及只是内容信息的了解度。本文旨在探讨微课在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上的作用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微课构建;作用策略  引言  高中是学生学习阶段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实验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基本概念,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取知识,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关键词:兴趣;实验;观察;创造  一、精心安排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
期刊
摘 要: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很多,但是需要教师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具体实践中,唯有坚持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一边启发式教学互动,一边实现教材内容的补充,才可以影响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其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教学质量越变越高,真正促进初中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本文特意做了初中音乐有效教学途径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已经实施了若干年了,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新课改对于学生的知识面、词汇量和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个基本认识,本人作为高中教师,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提出几点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理解水平;策略;技巧  一、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扩大知识面,构筑立体解题维度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不可否认,西方发达国家
期刊
摘 要:应急避险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良好的应急避险能力可以使学生在遭遇意外情况时及时脱离险情,从而提升生还的几率。为此教育部也将应急避险相关课程列入到学校教育中,从而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故时的能力。应对突发事故不仅需要有沉着冷静的心,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而学校的体育课则可以作为锻炼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良好平台,因此本文对在高校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方式进行了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使得人们的关注点由学生的考试成绩转移到了对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上面,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实践操作能力、身体素质的培养成为小学教学的重点培养内容。所谓素质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學生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深厚的基础。高效合理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小学教师的共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社会飞快的发展下,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大脑,而初中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初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情景体验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情景体验
期刊
摘 要:高绩效的团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做保障,因此现代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培养内部讲师来不断发展员工的技能来提升员工的绩效。一方面这样做可以有效持续降低培训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好内训师在企业工作的优势。本文将就如何组建,培养,激励内训师团队结合过往工作实际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内训师;组建;培养;激励  一、企业建立内训师团队的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
期刊
摘 要:作文写不好,是目前很多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寻找创新的教学形式,摸索出有效的方法,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进步,强化语文教学品质。  关鍵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在现如今的语文教育上,写作教学是比较难攻克的一个模块。教学中,我们能够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不会写作,每当布置下写作题目的时候,他们都很痛苦,不知道怎么
期刊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其可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许多教师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探索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而寓教于乐是基于学生兴趣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寓教于乐的理念的应用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及热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可以促使小学生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掌握,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促使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