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布托遇刺之安防分析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27日,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的利亚卡特·巴格公园,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以人民党终身主席身份出席竞选集会,向支持者发表演说。集会结束后,她原定坐防弹汽车离开,却不幸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死亡,终年54岁。从那以后,巴格公园摆放了一幅贝·布托的巨幅画像,不少老百姓纷纷前来悼念。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随后也对刺杀者表示谴责,并宣布全国哀悼三天。贝·布托的死因目前还未完全明朗,刺杀贝·布托的幕后策划者也没有找到。于是,巴基斯坦本国和来自国外的一些法医和安全防卫技术专家进入了事发现场,企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找到贝·布托的死因,并进一步找到刺杀贝·布托的幕后真凶。
  
  贝·布托死因迷雾重重
  
  2007年12月31日,救治贝·布托的拉瓦尔品第总医院公布了布托之死的医学报告,以及一封公开信。医学报告向人们还原了布托被刺那晚在医院接受手术的全过程。
  这份长达3页的医学报告显示,2007年12月27日下午6时16分,贝·布托被医院宣布死亡。对于贝·布托的伤口状况,医学报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伤口在右颞顶区域,呈不规则状,5厘米×3厘米大小,位于右耳上方。伤口周围无其他创伤。伤口呈撕裂状,有鲜血和类似脑浆状物质流出,直至发际。伤口内无异物,伤口随后被缝合覆盖。两耳出血,右耳更多。右鼻孔也有少量血流出,口腔部有血和其他分泌物。对全身的X光和激光检查随后进行。右颞顶区域发现有骨骼损伤。最后,报告对布托的死因做出如下判断:骨骼破损造成的脑外伤,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贝·布托遇害后,其死因猜测一直没有停止,一种说法是贝·布托遭遇枪击后撞击装甲车致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贝·布托被激光武器击中,而枪击爆炸是刺客的佯攻。与贝·布托死亡医学报告同时公布的还有一封公开信。信中称,医生一直认为,只有对贝·布托进行尸体解剖,方能得出死亡的真正原因。他们曾在贝·布托遇刺当天晚上提出此要求,但遭到当地警察部门的拒绝。这份由7个医生签字的医学报告并没有特别提及子弹问题,因为真正的死因需要通过尸检来得出。
  同样,未能对贝·布托进行及时的尸检也遭到了美国法医解剖学专家的批评。他们表示,尸体解剖这一标准的医学程序对于调查布托的死因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前底特律首席验尸官维纳·斯宾兹说,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巴政府不试图通过揭示真相的方式来消除老百姓心底的愤怒。斯宾兹说,他怀疑布托是被一把火力强大的来复枪射出的子弹暗杀的。与此同时,圣安东尼奥的前首席验尸官文森特·迪马尼奥也对巴政府不对布托尸体进行解剖表示了疑问。迪马尼奥说,他怀疑飞进贝·布托头部的碎片可能是造成其死亡的真正原因。
  法国外长库什内1月1日抵达伊斯兰堡,代表欧盟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随行包括一支法医团队。库什内表示,法国并非要求巴基斯坦对贝·布托遇刺进行国际调查,只是希望提供“法医团队”协助巴方的调查工作。1月2日,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巴方在调查贝·布托遇刺案的过程中不拒绝外国协助。
  1月5日,来自英国伦敦警察局的专家在贝·布托遇刺地点调查。伦敦警察局专家组有6人,包括法医专家和安全防卫技术专家。英国专家团协助调查起因于围绕贝·布托遇刺案的疑云。当局起初发表报告说,贝·布托所受致命伤并非枪伤,而是躲避袭击时撞上多功能运动型车辆的天窗框,致颅骨重伤。一些人民党成员驳斥了这一说法,认为贝·布托确曾承受致命枪击;一些人甚至指责政府某些成员卷入刺杀阴谋。
  英国专家先与当地调查人员交谈,随后查看公园及其大门附近的现场,拍照并测距,登上制高点观察,记录勘察结果。英方人员抵达事发现场的当天,还检查了贝·布托遇刺时所乘防弹车。当地官员拉贾·贾维德·伊哈拉斯说,英国专家获取了照片和防弹车上剥落的碎片。他还说,相关部门已向总统递交报告,详述与贝·布托出席集会相关的安全保卫安排。报告认定贝·布托身边一些保卫人员不尽责,没有阻止她把身子探出防弹车的天窗。
  贝·布托的丈夫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在妻子去世后要求展开国际调查,但遭政府拒绝。扎尔达里5日在一家美国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英国和美国给予支持,在联合国监督下展开国际独立调查。
  穆沙拉夫承认,巴基斯坦本国在调查这宗遇刺案方面存在不足。首先,在尚未得出验尸结果前,就为贝·布托死因下定论。巴内政部曾发表声明说,自杀爆炸威力造成贝·布托头部撞到汽车天窗的控制杆,贝·布托因此受伤身亡。人民党则说,贝·布托在发生爆炸前已遭枪击,因而死亡,这一观点得到事发现场录像支持。其次,处理事发现场方式不尽如人意。由于袭击事件发生几小时后现场就被冲洗,调查取证难度增加。第三,欠缺调查类似案件经验。穆沙拉夫说,巴调查人员已获更多与遇刺案有关证物,“我们需要更多经验,也许是更多法医专业经验,而这些为我们的人所欠缺。因此我认为,伦敦警察局也许对我们有所帮助。”
  巴基斯坦警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调查人员表示,警方已经从现场获得关键证物,比如自杀式爆炸嫌疑人的头颅和尸体残骸、两把手枪和几部手机。他说,伦敦警察局调查人员会帮助巴方确定这两把枪是否曾在袭击中开火。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巴基斯坦政府怀疑贝·布托之死与反政府武装头目马哈苏德有关。1月12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12日在巴西北边境省的一次搜捕行动中抓获了41名武装分子,其中包括激进神职人员法兹鲁拉的亲戚。据称,这些被抓获的武装分子都与法兹鲁拉关系密切。此前,巴总统穆沙拉夫曾指出,法兹鲁拉及反政府武装头目马哈苏德涉嫌幕后指使杀害贝·布托。
  
  炸弹干扰器原本可能保护贝·布托
  
  虽然那些指责巴基斯坦政府的人没有证据表明贝·布托之死与政府人员有关,但是他们目前至少可以确认政府对贝·布托的保护并不得力。美国CNN电视新闻网公布的一份电子邮件也显示,遇刺身亡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曾经抱怨巴总统穆沙拉夫未能给她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贝·布托结束国外流亡返回巴基斯坦后,一直受到安全威胁,在欢迎她返回国内的欢迎仪式上,贝·布托曾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但是幸免于难。
  据悉,贝·布托在2007年10月26日发出的电子邮件中详细描述了她所有要求的种种安全措施并未得到满足。贝·布托曾经要求得到四辆警车的巡逻保护,并得到防护炸弹袭击的装置,但是巴基斯坦当局并未给她提供。贝·布托的安全顾问马利克也指责巴基斯坦警方未能向贝·布托提供足够的安保措施。马利克称:“我们多次通知政府向她提供足够的安全措施和包括炸弹干扰装置在内的设备,但他们未对我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在对贝·布托之死的新闻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全专家多次提到政府没有给贝·布托提供炸弹干扰装置。那么,什么是炸弹干扰装置呢?它真的可以保护贝·布托吗?干扰装置是一种便携式的装置,既可以拿在手中,也可以安装在车上。它可以用来对付所有的通信触发式装置,包括无线电台、手机、卫星和遥控装置。对于那些可以干扰遥控炸弹的装置,就是炸弹干扰装置。
  炸弹干扰装置可以提供图像和声音告警,从而操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评估爆炸装置的工作状态。利用接口可以很容易实现对炸弹电子干扰机的计算机编程,操作者可以根据工作环境设定最佳的干扰方式。对于每一个波段,干扰机都有一个独立的激励器,利用外部的计算机、功放和外部天线可以实现对激励器的编程。此外,利用内置的选项还可以实现干扰机的遥控操作。
  根据所处距离、功率和设计的不同,有些炸弹干扰装置可以防止炸弹爆炸,有的则在车队或人员经过前后才会爆炸。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本人则是通过后一种炸弹干扰装置躲过了暗杀。2003年12月14日傍晚,当穆沙拉夫总统车队刚驶过拉瓦尔品第的一座桥梁不到1分钟,事先安置在桥上的5枚定时炸弹同时爆炸,将桥梁炸为两截,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许多人事后不禁为穆沙拉夫捏了一把汗:如果当时总统的车队再晚过1分钟,或者炸弹提前引爆,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巴基斯坦一名高级安全官员却透露说,穆沙拉夫总统的车队配备了特殊的信号干扰器,能够使距离车队200米以内的所有定时系统和远程遥控信号失灵,恐怖分子即使事先清楚总统通过的确切时间,或者在总统座车开上桥的瞬间按动遥控装置,也引爆不了事先埋设的爆炸物。
  这名安全官员介绍说,总统车队配置的高科技信号干扰器可以发出一种磁脉冲,既能使爆炸装置中的定时系统暂时失灵,又可以干扰远程遥控器的信号频率。这种冲击波可干扰爆炸装置正常工作达1分钟左右,这段时间足够总统车队驶离危险地段。据了解,这种车载信号干扰器是巴基斯坦从国外进口的,目前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的安全部门也采用了这种高科技产品。■
  编辑:孙薇薇
  
  链接:炸弹干扰装置的前世今生
  炸弹干扰装置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8月27日,盟军军舰“白鹭”号与另外一艘军舰在大西洋上的比斯开湾护航时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两架德国“道尼尔”DO-17轰炸机向它们发射了4枚制导炸弹,其中1枚准确地落在“白鹭”号甲板上。剧烈的爆炸使舰上225名水兵魂归大海。而让“白鹭”号舰毁人亡的德军这一秘密武器就是编号为HS-293的制导炸弹。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德国人就在他们的轰炸机上装备了这种有500公斤重的新式空投武器。它装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并在尾部安装了助推器,能在无线电指令的控制下自动调整飞行方向。从理论上讲,HS-293能在轰炸机飞行员遥控下,准确地击中任何目标。
  为了找出对付这种秘密武器的方法,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派一支搭载科学家的小型舰队进入比斯开湾,引诱德国人使用HS-293攻击,为科学家们创造一次实地考察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在第一现场研究出干扰飞机和炸弹之间制导信号的方法。在一次战斗中,德国轰炸机向第2支援舰队中的“野鹅”号护卫舰发射的两枚HS-293却踉跄着偏离了正确方向,远远地落入水中。惊魂未定的科学家们对这一幕大感兴趣,遂要求调查炸弹扔下来时舰队的水兵们是不是在使用什么电子器件。事情很快弄清楚了:德国人的炸弹扔下来时,舰队另一艘护卫舰“燕八哥”号上有位军官正在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科学家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意识到,肯定是工作中的电动剃须刀影响了德国人的制导炸弹!
  原来,电动剃须刀转动时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的波长碰巧与制导HS-293炸弹的无线电波波长相似,从而对HS-293的遥控指令产生了影响。就像现在我们看电视或听广播时,如果有人在附近使用电动剃须刀,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电视屏幕上布满雪花、广播里充满“沙沙”声。这就说明电视或广播信号受到了电动剃须刀电磁波的影响。无意间,小小的电动剃须刀居然让德国人的秘密武器失去了准头。科学家们的发现给盟军带来了惊喜。从此以后,世界各国开始了炸弹干扰装置的研究。
   虽然炸弹干扰器已经在军用飞机和舰船上使用了60多年,但是从1980年代起才作为一种普通的安全防卫装置在各国推广。据美联社报道,驻伊美军最近正使用炸弹干扰器防止伊拉克武装分子使用的路边炸弹。路边炸弹一直是驻伊美军的主要威胁,许多炸弹在士兵的车队经过时爆炸,炸死炸伤车上的士兵。但有时,炸弹也会在车队经过后爆炸,这标志着某辆车上的干扰器起了作用。
  如果一颗炸弹在离预定目标好几条街的地方爆炸,这通常意味着受到了干扰。根据技术复杂性的不同,目前的炸弹干扰器的成本从几百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大多数干扰器可以用汽车引擎作动力。有些干扰器只能干扰炸弹操作人员引爆炸弹采用的频率。还有一些干扰器称为全波段干扰器,可以干扰的频率范围很广,能够破坏手机和某一特定范围内的民用无线电波段。上述两类干扰器都可以引起炸弹过早或过晚爆炸,甚至可以完全阻止其爆炸。
其他文献
关键词:学问 博士消费 仕途    “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先生1857年的一句话。单这句话,曾勉励了一个多世纪的人,很多人捧书阅读,人人像一只辛勤的蜜蜂想从花丛中采一点甜蜜,想攀高山采几茎花草。然而,阅读对现今的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在人人扎进俗世的欲望中,还有几个人愿当辛勤的蜜蜂、高峰的攀登者呢?  孔夫子曰:“学而优则仕”,不过在我们现今这个时代,完全变味了,有一个特殊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2010年,钟南山在海南三亚与袁隆平见面,看到袁隆平悠然地抽烟,就关切地问:“您一直抽烟吗?这可对身体不好。”袁隆平跟钟南山大讲吸烟的10大好处:“一是友谊的桥梁,二是寂寞的伴侣,三是灵感的源泉,四是税收的保证……”钟南山笑着说:“您这可是谬论,以后还是少抽烟为好。”  2011年12月10日,钟南山和袁隆平又在广州相见。因为袁隆平前去参加“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他是被
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九十九个只有兴趣者  近读《何北山先生遗集》,其中有句:“自古圣贤惟一敬畏之心,曾子临终露以语人,则是谨谨畏畏度一生,做得如此!”何北山先生乃宋末大儒何基也。  “自古圣贤惟一敬畏之心”,可谓圣贤为学做人之要诀。曾子终其一生,“谨谨畏畏度一生”,最后成为“孔门四圣”之一。读到这一段,不禁想起元代柳鹏回忆宗兄柳贯平时之谆谆教诲,“天下英雄都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中来”,
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共和国在法治的航程上已整整扬帆10年。  时光荏苒、步履匆匆,回首依法治国10年路,从中南海的“法制讲座”,到深入坊间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到蓬勃兴起的“法律六进”(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从两会立法议题高涨,到迎接奥运的法治关注,中国的法治足迹,在蜿蜒曲折中不断伸向远方……  如果
前不久,山西平遥县古城管理委员会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就开始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元,还不算吃、喝、住、送。因为,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2010年6月18日《广州日报》)  “公务接待”,在中国历来都是官场大事,虽然烦不胜烦,花钱费力,是地方官员心中永远的痛,但还得十分无奈地硬着头
编者按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古玩界有一错误的“共识”——“元代无青花”。纠正这一误识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两名外国人,一是英国的中国古瓷专家霍布森,一是美国的中国古瓷专家波普。他们纠错的主要根据,是1929年从北京古刹智化寺流失到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两件铭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世人皆知的元青花标准器——“至正瓶”。  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元代青花虽然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戏剧中提出的“生与死的抉择”,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话剧《十二个人》改编于美国电影《十二怒汉》。剧情讲了十二名从一般市民中间选出来的互不相识的陪审员,对一起18岁贫民窟男孩涉嫌杀害父亲的案件进行审查,必须作出决定这个人是生还是死、有罪或无罪的一致判决。1957年由好莱坞著名影星亨利·方达主演的电影,“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员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
王先龙听到有关部门要调查他的风声后,就对情妇郑瑜明说“我是有红帽子的人,是正厅级干部,他们不会先查我的,肯定先查你,你要顶住,要有钢铁般的意志,混凝土还不行!”    2009年7月9日上午9点,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大的一个法庭挤满了从杭州、台州等地赶来的200多名旁听群众。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浙江省华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王先龙(正厅级)因涉嫌贪污、受贿、国有公
2018年3月,在加拿大东南部的魁北克省,爆发了一场关于薪资问题的游行抗议。在西方国家,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工人、上班族经常上街游行要求加薪,警察会赶来围堵、协调,有时候甚至连警察自己都加入抗议大军。然而,这次游行却与众不同,参与游行的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医生,而他们抗议的原因是:工资太高。  此前2月初,魁北克省政府进行了医改,其中包括医生的加薪计划,全省医生的总工资现在是47亿加元,2023年会
编者按:  近日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指出,自2010年到2050年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由11%上升到21.9%,中国将由12.3%上升到31.1%,上海则由22%上升到40.9%,这意味着中国尤其是上海,在未来40年里的老龄化增长程度十分惊人。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的专家指出,目前关于老年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尚有许多空白。  受惠于改革开放,如今中国老年人的收入和储蓄已有显著增加。根据中国老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