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跨国公司商品出口价格比内销便宜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华跨国公司商品出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出口商品同一时间在国内市场的售价却远远高于国外市场。研究这一经济现象有利于发现产生巨大价差的原因,对于提出减小价差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在华跨国公司商品出口价格比内销便宜的现状为背景,从价差导致的问题出发,指出产生价差的原因主要由跨国公司市场垄断,国内市场体系下的交易成本过高,关税及进场费不合理等三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制定扩大内需政策;完善税收机制,规范市场体系,减免入场费用;扶持国内品牌成长等对策措施,在结合我国自身市场特点和对外贸易实际发展现状的情况下,趋利避害,减小价差,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良性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 出口商品 外销价格 内销价格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05
  
  近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自从上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逐步进入中国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进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意识到在华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制造业能力大大提高,纷纷在中国投资兴建厂房和仓库,进行产品生产加工。它们将发展战略的着眼点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面,而把其他很多的生产工序外包给中国企业,以提高自身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于是,跨国公司生产的中国制造商品就应运而生了。
  由于跨国公司在产品生产技术、品牌建设、市场战略等方面都比中国国内企业略胜一筹,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刺激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源源不断的跨国公司中国制造产品涌入国内外市场,中国消费者惊奇地发现许多国外超市、商场充斥着铺天盖地的外国名牌却是“中国制造”商品,从服装、纺织品、玩具、礼品到各式家用电器,还有最新款式的电脑、iPhone、iPad等,应有尽有。而更令中国人惊叹的还有这些原本产于中国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同一品牌、同一时段的售价远远低于国内价格,而有些产品价差之大,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
  因此,充分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摆脱中国经济增长几十年来一直依靠对外贸易的窘迫局面,实现把经济增长更多地放在国内市场上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改善低价竞销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单一、国民劳动素质畸形等问题。从而积极推动和扩大国内消费,使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为此,本文试着就跨国公司中国制造商品出口价格比内销便宜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1 跨国公司出口商品的现状和问题
  1.1 跨国公司出口商品的定义
  1.1.1 跨国公司定义
  跨国公司,一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或契约安排,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而拥有或控制生产设施、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并在同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英国学者巴克利、卡森等人认为,企业之所以要跨国经营和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于是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内部化,以获得最大利润。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化过程中,内部转移价格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跨国公司就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地今日,跨国公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1.2 出口商品定义
  出口商品是指一国向他国出售的一部分生产加工的产品的全部贸易性业务。在本文中所提到的出口商品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类出口商品是指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的商品,其中一部分在国内销售,另一部分出口国外市场销售。第二类出口商品是指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意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出口国外后,又以国外商品进口中国市场。
  商品出口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以跨国企业为出口主体、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的出口在整个出口增长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一直实行鼓励商品出口的战略,这一战略带动了跨国企业对商品的出口,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了紧缺资源、资本、技术和管理知识、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由此可见商品出口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在华跨国公司生产产品在国内外销售现状
  1.2.1 国外销售状况
  在我国,跨国公司主要出口商品为工业制成品,因此出口外销产品多以电子、机械和轻纺织品为主。许多在华跨国公司生产产品出口国外市场比在国内市场更畅销。
  例如美国著名的Coach皮包,在中国生产的皮包,在美国的品牌直销店里,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仅售价100美元,在中国售价则高达1500元人民币左右。这种巨大的价差使美国的Coach店常年供不应求,还制定了限购规定,要求每位消费者最多只能购买10个。与类似的产品还有耐克、阿迪达斯、苹果等品牌,在国外常常掀起抢购热潮。在巨大的价差面前,中国的消费者往往不能在美国市场上理性消费。
  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春节期间,大量中国消费者涌入美国纽约,因为在美国市场上能购买到比中国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国际名牌,因此超过1000名中国消费者平均每人购物花费金额超过6000美元,短短数日内为美国经济的贡献高达600万美元。
  1.2.2 国内销售状况
  反观国内市场,众多的在华跨国公司生产产品在出口转内销后,售价大幅提升。那些在中国消费者眼中的奢侈品或中高档品牌,特别是服装行业,如阿玛尼、耐克、阿迪、Levi's(里维斯)等品牌,在我国市场售价通常是国外市场价格的三倍甚至四倍。例如一条在我国生产的Levi's 牛仔裤,在美国的折扣店售价15-30美元,按照即时汇率(1美元折合6.8267元人民币)折合成人民币约100-200元。但同一条裤子,出口转内销后,在国内的专卖店售价不低于700元。其昂贵的价格被许多消费者认为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而普通消费者往往不能承担其昂贵的价格。
  在国内典雅宽敞的外国名牌店里通常只能偶尔看到一两个顾客,几乎从未发生过在店门口排队购买的情况,更没有所谓的限制够买的规定。巨大的价差使这些跨国公司出口商品在中国市场畅销程度远远低于国外市场。
  1.2.3 出口商品在国内外销售价格比较
  在华跨国公司生产产品的国内售价普遍高于国外售价。以美国市场为例,就纺织品而言,梅西商场一件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就鞋类产品而言,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33美元(约人民币217元),出口转内销,就要卖到近700元人民币。再以电子产品为例,一部在广东深圳组装的IPAD,以16G的WIFI为例,面市之初在美国的报价是4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香港报价为3888港币(折合人民币约3300元),而在美国上市约一年后,IPAD行货终于登陆中国大陆,但其16G版售价为3988元人民币。
  诸如此类的还有许多中国制造的品牌商品,它们在国外市场的售价往往不到中国的一半。
  1.3 出口商品国外销售价格相对便宜导致的问题
  1.3.1 内需不足的负面效应
  在华跨国企业低价出口商品,高价差诱使中国消费者争相在国外市场购买商品,最终导致我国内需不足。国内需求量减少,但由于市场的滞后性,相关产业没有及时调整生产,造成国内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能有效“匹配”,形成我国现在的产能过剩。
  同时,由于需不足,更多的在华跨国企业,甚至中国本土企业也将贸易重点集中到海外市场,希望依靠发达国家的需求拉动经济。但依靠外需导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增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越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就越容易受制于人,所承受的经济风险也就越高。
  1.3.2 跨国公司“超国民待遇”的不利影响
  所谓“超国民待遇”,也称优惠待遇,作为国际投资法上的一个概念,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即指一国对外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给予优于本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待遇。
  “超国民待遇”的实施使在华跨国公司能以低价出口商品,却在国内市场上高价销售。巨大的价差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在国外购买商品,庞大的需求量刺激了了我国商品出口。这一现象符合我国一直以来坚持的出口导向型策略,所以国家更加大力支持“超国民待遇”的实施。但“超国民待遇”以减免税收为主要形式种种优惠政策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政策越实施,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当政策与价差相互作用时,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虽然我国从2010年12月1日起终止了“超国民待遇”,但长期以来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1)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对民族工业造成压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市场主体,应该享有相同的政策待遇和公正、平等的环境。然而,“超国民待遇”的实施,使得内、外资企业在不公平的条件下开展竞争,内资企业必然处于劣势。虽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名义税率同为33%,但我国涉外企业仍享有所得税税收上的诸多优惠。因此,外资投资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远低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事实上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优势,这实际上是对内资企业的歧视,对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很大冲击。
  (2)“超国民待遇”地区导向性过度,导致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我国实施的“超国民待遇”区域导向较强,如税收优惠所体现的梯级发展战略(由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东部-中西部循序渐进),导致了外商竞相向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扩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由于外资审批权下放到地方政府,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差异,扭曲了外资流向,有违我国引资的本意。
  1.3.3 加剧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
  由于在华跨国公司出口产品多以电子、机械和轻纺织品为主,这些产品在国外市场的低价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巨大的需求量刺激了这些大价差产业在华发展。而那些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异相对较小的行业,例如大型高科技产业,由于缺乏消费者需求,未能较好地将利用外资与优化本国产业结构相结合,没有达到在宏观上引导外资服从国家产业布局及技术发展策略。同时,在华跨国企业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非常低,属先进技术水平的不多,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我国引进外资的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扩大了我国地区、行业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
  2 跨国公司出口商品价格比内销便宜的主要原因
  2.1 跨国公司市场垄断
  2.1.1 垄断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本文的垄断市场是指由于某家或几家跨国企业控制了市场的供给或需求而产生的垄断。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相同质量的产品支付一样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
  然而,在以跨国公司为垄断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一般说来,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在三级价格歧视中,跨国垄断企业对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的中国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
  虽然商品在中国生产,但在垄断市场中,定价权也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为了满足中国众多消费者需求同时获得更高的利润,跨国公司往往可以规定产品的国内售价高于国外市场。
  2.1.2 垄断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国家工商总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95%由美国微软占有,感光材料市场50%以上由美国柯达占有,70%手机市场由芬兰诺基亚、美国摩托罗拉占有,网络设备60%市场由美国思科占有,照相机18%的市场由日本索尼占有。在生活日用品市场上,来自美国的宝洁公司旗下的OLAY、潘婷、海飞丝、舒肤佳、护舒宝、佳洁士、帮宝适、汰渍、碧浪、登喜路等品牌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其年销售额超过二十亿美元,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关系到国民正常生活起居。
  跨国公司市场垄断趋势显而易见已进入国计民生的生活必需品行业。而这样的垄断必然造成我国本土企业受到摧残,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国内企业没有资本积累,无法进一步投资,开发新兴行业,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国内市场长期、全面、稳定地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必须遵循低价策略。而在中国,由于市场竞争不足,国内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为数不多的几个国际品牌独占鳌头,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它们一旦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掌控定价权后,就会靠垄断优势提升价格。
  2.1.3 品牌价值与声誉
  各种外资品牌充斥市场,民族品牌在百姓心中地位不断下滑,导致国内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例如在洗发水行业,在我国最大的跨国公司是宝洁公司,凭借其多品牌战略在中国的洗发水市场上占据了近一半的份额。
  从表1 可以看到,1997年在市场上排名前7的品牌中,中国本土品牌有雅倩和雅黛,到了2007年仅存的两个中国品牌也消失了。在跨国公司品牌垄断的情况下,品牌价格策略能提升人们心目中对产品的印象总和,也就是人们对品牌的认同感。所以,跨国公司提高商品在中国市场售价以提升品牌价值,从而使消费者获得品牌认同感,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造就品牌效应,提升品牌价值和声誉。
  2.2 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体系下的交易成本过高
  2.2.1 国内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性
  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它是一种社会机制,作用于一国的市场规范,它旨在建立一个适合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变。
  所谓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当前,信用状况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由于我国市场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在出口市场上,当在华跨国公司与外国进口商签订合约后,跨国公司就可以拿进口商提供的信用证到银行获得抵押贷款。由于国外良好的信用体系,和外国进口商交易,相对来说资金流顺畅,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但是,国内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和信用渠道的不通畅,导致应收账款不但难以及时到位,而且容易出现欠款和违约。供货商先垫付资金,买方在付款的时候按照“6+3+1”的行规分三次支付,先付六成,再付三成,最后一成拒付的可能性很大。买方违约之后,供货商想要想打官司,更是难上加难。官司打赢,钱同样难以收回。正是考虑到付款方式带来的额外财务成本及其中存在的违约风险,跨国公司对国内销售的报价就会偏高。
  2.2.2 国内市场内需小推高营销成本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分配制度不够完善。同时高税率以及我国居民不合理的消费观都抑制了消费者对出口商品的购买欲望,导致我国内需较小。对于一些在中国市场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出口商品来说,为了打开国内市场,在华跨国公司必须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制定更多的营销策略,并为此支付大量的推广费用,最终这些营销成本都被计入商品售价。而在国外市场,产品知名度高,消费者购买力,导致营销成本低,从而降低商品售价。
  2.2.3 出口商品国内物流费用的不合理性
  商品的价格由成本,费用和预期利润三大部分构成,物流费用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要将商品运往国内市场销售,首先要靠运输。在我国,由于铁路运费便宜,而且最适合运输重大粗笨的制造品,理应是陆地运输方式的主要枝干。可是,我国当下热衷于的是客运铁路,尤其是高速客运。高速客运固然方便,但是一味的发展客运而忽视了货运铁路的重要性,导致了中国的铁路货运力严重不足,全国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根香烟的长度。
  更令人叹息的是,铁路运输和其他的运输方式无法实现“无缝连接”,这使得其他运输方式的潜力也难以发挥。我国修了很多港口,可这些港口仅是出口的基地。跨国企业就建在港口旁边,它们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港口旁边加工组装,然后再直接船运出口。相比在国内销售不合理及断层的运输方式,直接出口更能节省物流费用。
  此外,国内各地高额的过路费和不合理的罚款也是导致运输费用过高的另一原因。以广州到北京为例,总里程为2300公里,按照0.5元/公里的收费标准,高速公路费应为1150元,但实际上支付的运输费却远远不止,因为各地均设有不合理的收费站。滥收费导致了更多的额外费用。而1150元的运输费,如果不计油价,高速公路的费用足以与一张机票相当。正是因为各种物流费用算下来,从广州运货到北京的运费比从广州运货到美国还贵。因此一些跨国公司宁愿低价出口商品,也不愿冒风险在国内销售。
  2.3 关税及进场费的不合理
  2.3.1 出口转内销及国内关税
  本文所指的第二类出口商品又称国货出口复进口,意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出口国外后,又以国外商品进口中国市场。这其中,有因为质量问题和经济纠纷而被退货的产品,有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的布局考虑而复进口的产品,但更多的国货复进口是和加工贸易联系在一起的。在复进口的同时,我国会对这一批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征收进口关税会增加进口货物的成本,进而提高进口货物在国内的市场价格。
  由于出口转内销能增加我国的贸易顺差,在1981年至2007年的26年间,这一业务增长了3056倍。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2月份,中国贸易顺差高达237.57亿美元,为2006年同期的9.7倍。当时有专家预测,中国所谓的“贸易顺差”可能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第一大顺差国。我国政策还鼓励对外出口,于是许多跨国企业在高报出口骗取出口退税的同时,又以复进口提高商品售价以获得更高的利益。
  2.3.2. 出口退税的影响
  我国1994年的税制改革规定了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的政策,即货物在出口时的整体税负为零。把出口前在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等间接税的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其退税率达到了17%、13%、11%、8%、5%,平均退税率为12%左右。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中国的出口贸易以年均超过25%的高速增长,让外国消费者享受到 “中国制造”的实惠。
  出口退税政策的实行,“应退尽退”政策的出台,给出口商以较大的议价空间。例如跨国企业中国制造商品退税后在进入美国海关时,美国政府要征收2%进口关税。当商品在商场或超市出售时,收银员要加收政府课征的销售税。但是美国的关税加上销售税仍低于中国的出口退税额力度,因此在美国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自然低于国内市场的了。
  跨国企业正是充分利用这一出口补贴政策,对出口商品降价出售。通常扣除了出口退税的产品成本价,就成为一些企业的出口报价的底价。一些跨国企业甚至将每年政府的出口退税作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
  2.3.3 进场费用推高销售价格
  跨国企业中国制造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除了要支付昂贵的物流费用,在上市前还要缴纳一大笔进场费。进场费是商场利用其在市场交易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向供货商收取的一种费用。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制造业与零售业发展不均衡,也就是制造业比较发达,拥有市场的定价权,而零售业却相对滞后,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赚取更多利润。
  有相关资料指出,如果把进场费看作政府对跨国企业的征税,因为进场费同样具有税收强制性、无偿性的特征,那么大型商场对商品征收的进场费对企业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税收”。当政府征税时,厂商的供给行为会发生变化,同时价格也会上涨。但上涨的程度与商品的供求弹性有关,对于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税收将大部分由消费者承担。这种分析思路得出的结论即为进场费会抬高物价。
  在国外市场,大型商场任意征收进场费的行为在竞争法中叫做“优势地位滥用”。许多国家都已对此制定完善的法律规定,例如法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竞争法中引进了德国的“经济依赖状态滥用”概念,并在新竞争法中正式将“经济依赖状态滥用”作为一项独立的反竞争行为类型。但我国对进场费的规制目前尚处于需要不断完善的状态,直接导致了滥收进场费的现象。
  据内部人士透露,在我国进场费及公关费用通常占去了企业全年纯利润的20%—30%。商场每年纯利润的40%是来自“各种进场费”,比如一年纯利润是1亿,那么至少有4000万是“进场费”。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所付出的这些昂贵的进场费最终要被算入商品销售价格中,自然推高了商品国内市场的终端销售价。
  3 解决跨国公司出口商品价格比内销便宜的应对措施
  3.1 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制定扩大内需政策
  3.1.1 打破跨国企业市场垄断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吸引跨国企业在华投资资本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观念。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跨国企业的大量涌入,跨国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优势及周密的市场策划,逐渐在许多行业占踞垄断地位。
  在垄断市场中,跨国企业拥有完全定价权,它们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以获得巨额利润。为降低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售价,我国应打破跨国企业市场垄断,为此应该:
  (1)多方引进外资,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
  我国应学习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机制,多方引进外资,加强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在华跨国公司多元化发展格局。同时完善我国《反垄断法》,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打破单一跨国公司对于我国某一领域的寡头垄断,促使其在我国的完全竞争市场中降低物价。
  (2)结成战略联盟,发展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当国外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往往与我国本土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这种战略联盟有利于跨国公司以更小的生产成本,流通费用扩大业务范围,占领我国市场,从而抬高物价。我国本土企业应在在其还未完全垄断市场的过程中,抓住与跨国企业联盟的合作机遇,借助跨国企业的科技、品牌、管理、销售网络等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掌握国外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后,我国应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跨国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尽快的走出去,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打破国外跨国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3.1.2 营造内需消费的环境氛围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非常庞大,足可以支撑巨大的产业发展。因此,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内需的扩大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消费活动中来,他们有更多不同的够买需求,有利于打破跨国企业市场垄断,降低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营销成本。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内需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创新金融体制,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商品、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自由流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强化执行力度,依法惩治市场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以此吸引跨国企业选择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
  3.1.3 制订鼓励内需消费的措施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内需不足,这需要我们找准政策着力点,化“危”为“机”,实现扩大内需,降低产品国内营销成本。对启动内需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增加国民收入,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消费函数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消费最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高低受一国经济基础与生产效率的制约,同时受未来收入预期的稳定程度及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一个发达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进行产业改革,提高国民就业率,增加收入,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使居民未来的可预期收人与财富增长转化为即时的消费。当人们拥有更高的收入,消费需求自然增大了。
  (2)降低国内税收
  国家应加速财税改革,通过财政退税、返税、减税,大幅度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减少居民消费负担,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推动中国经济模式向消费型转变。
  (3)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目前,国民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房地产消费,而现行不合理的房地产结构及价格挤压了居民在其他领域的消费,影响了内需的增长。政府必须为中低收入者承担提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责任,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使国民把因房价高而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促进国民在跨国企业出口商品等领域的消费增长。
  3.2 完善税收机制,规范市场体系,减免入场费用
  3.2.1 完善税收机制
  中国政府为响应出口导向战略,在改革开放初期对跨国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造成国家税收流失,内、外资企业赋税不平。随着 “超国民待遇”的终结,我国应鼓励和发展“两税合一”制度,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统一为25%。这样的税率有利于提高我国本土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继续吸引外资,在发展内资企业打破跨国企业垄断,降低国内物价的同时,也将由此带来的税收减少控制在国家财政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我国应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长期以来我国把出口退税作为频频刺激出口的良药。这一做法相当于国内消费者为国外消费者缴纳了中国的增值税,变相地提高了内需的税率以牺牲内需而补贴外销。造成许多跨国企业将出退税作为主要利润来源,以此低价出口大量商品来获取退税。最终导致中央财政负担加重,出现了较大数额的出口欠税退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因此,应本着“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即退税率平均从以前的15%降到11%。同时,对在华跨国公司具有相当竞争力,又能影响我国市场价格走势的资源性商品取消出口退税。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商品增加出口税。力求在多种税率的共同作用下,减小出口退税对跨国公司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
  3.2.2 规范市场信用体系
  由于我国市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跨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销售常常遇到违约的状况,由此产生的额外交易成本推高了产品国内售价。而在国外良好的市场信用体制下,商品出口是单纯的商业契约行为,行政成本不高。因此规范国内市场信用,对减小价差有重要影响。
  为规范信用体系,我国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例如,美国制定了16部法律规范信用体系建设,涉及商品交易中的各个环节。但我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的信用立法。因此,我国必须加快信用立法,对涉及信用交易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我国应加快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培养信用管理人才。政府部门应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信用信息电子公开化。鼓励信用服务机构跨行业、地区发展,交叉监督。同时在专业信用管理人才的监管下,营造我国更加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减少因不诚信而产生的违约行为,降低由违约产生的商品交易额外财务成本。
  3.2.3 减免商品进入大型商场的入场费用
  国内昂贵的进场费实际上是具有垄断势力的大型零售商场对供给商的“盘剥”。进场费的收取增加了商品的销售成本,从而抬高了物价,最终导致跨国企业宁愿将产品出口销售也不愿交纳不合理的进场费用。因此,恰当的政府规制是非常必要的。
  实际上,大型零售商场已经利用其垄断势力制定了低于市场价格的采购价,如果再采用两部收费制中的入场费,那就是滥用其垄断势力了。此时,如果政府的管制是允许商场收进场费,另一方面又管制市场准入,最终将导致寻租活动的增加,使得租值耗散,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政府一方面应该最大限度的开放零售市场,增加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坚决禁止大型零售商场收取进场费,防止其滥用其垄断势力,从而控制物价。
  3.3 扶持国内品牌成长
  3.3.1 制订国内品牌发展战略规划
  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有一条营销的精髓法则是这么说的:“你要卖给顾客的,不是具体的商品本身,而是商品后面那看不见的东西。”跨国企业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高售价很大程度源于它的品牌价值。可以说很多消费者高价购买的是品牌,而不是商品本身。我国企业只有利用品牌战略缩小与跨国企业出口商品的品牌价值差异,甚至超过其品牌价值,才能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打破跨国公司市场垄断,减小价差。因此,我国政府为制订国内品牌发展战略应该:
  (1)改变观念,树立品牌典型
  政府要做出相关引导,让我国企业首先树立起品牌观念,认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首先,要从意识观念上转变过来,重视起来。同时,政府还应该树立起典型,以发展较好的企业作为榜样,分析其发展历程,从侧面让他们转变观念。使要拥有自主品牌、依靠自主品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我外贸企业发展的目标。
  (2)进行品牌立体定位
  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定位,为不同的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使商品在消费者的心中占领一个特殊的位置。应从横纵两方面大体划分市场,使其横向上有“层”的区别,纵上又有“次”的区分,最终将纵向和横向都建立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使定位更为精准。
  (3)资金和技术支持
  在鼓励、重视自主品牌的大环境下,政府再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利用跨国企业在华发展中的技术溢出效应,鼓励激励自主创新,加大研发的投入,创立属于我国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与跨国企业相应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
  3.3.2 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品牌成长
  要切实扶持我国自主品牌的成长,仅仅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是不够的,政府还需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用实际的看得到的利益为驱动,让企业真正的行动起来,走上创建培育自主品牌的道路,建议如下:
  (1)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相应政策
  不同行业地区都有自己发展的特点,政府应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形势,制定出口自主品牌发展规划。同时,可通过财政、信贷和税收的政策,配以辅助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如研发方面的投入。切实达到扶持中小企业的自主品牌创新活动,增强企业创新活动内在动力的目标。
  (2)注重人才培养
  贸易企业要开展技术创新,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为了能够更好的获得技术溢出效应,将高新技术融入本土发展,政府可以采取鼓励跨国企业人力培训的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把握好大专院校的教育培养方向,为企业和大专院校搭建起一个合作平台,促进科技的研发和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人才的培养适应于企业的需要。
  (3)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
  政府可通过政策倾斜,让企业所设的研发机构,享受多种的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包括帮助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引进资金、资源。对于自己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可在所得税上做一些调整,给出优惠政策。对于研发所需的关键的设备、材料等物件,要实行便捷信用通关的模式,减少手续,还可以免征或少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甚至于将研发产生的实际费用计入成本,折抵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文献
  [1] Buckley.Peter J,Casson .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 London .The Press of Palgrave Macmillan.2002,6.
  [2] 让·卡菲勒:战略性品牌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0,5.
  [3] 伞锋.市场垄断及反垄断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11.
  [4] 袁开坤.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2.
  [5] 文艳,赵奉军,“进场费”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与规制[J].价格月刊.2004,02.
  [6] 张幼文.世界经济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余少云.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4,10.
  [8] 杨全发,陈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J].管理世界.2005,5.
  [9] 孙玉凤.实行“超国民待遇”利弊并存[J].环球视野.2006,7.
  [10] 滕晓萌.出口转内销大行其道,政策漏洞大量吞噬国家税收[J].21世纪经济报道.2007,3.
  [11] 王志乐.2009跨国公司中国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12] 崔珏.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3] 荀晋婷.外资企业产品代理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4] 廖国民.对当前中国启动内需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4.
  [15] 申建勤,于洋.TRIMs协议下我国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05.
  [16] 何帆.为什么国货外销比内销便宜[J].IT时代周刊.2010,02.
  [17] 熊剑锋,于艳.美国物价为什么比中国便宜[J].凤凰周刊.2010,34.
  [18] 田振洋,江心英.我国产业外资垄断趋势问题探析[J].产业观察.2010,35.
  [19] 杜安娜.“中国制造”洋品牌为何反而在中国卖得贵[N].广州日报.2010,3,4.
  [20] 史蒂文·陈.中国的物价为什么比美国高[J].南风窗.2011,2.
  [21] http://view.news.qq.com/a/20101106/000001.htm.
  [22] http://www.cei.gov.cn/loadpage.aspx Page=Show Doc&CategoryAlias=zonghe/ggmflm_zh& BlockAlias=zjzjsd&filename=/doc/zjzjsd/200705260459.xml.
  [23] http://www.fw12cyx/mjxs/36297.ht3.net/s ml.
  [24]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11/080742 8505505.shtml.
  [25] http://goodog.uueasy.com/read-htm-tid-6204.ht ml.
  [26] http://baike.baidu.com/view/354972.htm.
  [27] http://yutu75.blog.163.com/blog/static/941048720 0787072065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公路养护施工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管理好成本核算。本文主要从施工管理费展开,详细阐述了公路养护施工企业间接费用的含义、分配方法、间接费用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对公路养护施工间接费用的分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间接费用;成本核算  众所周知,施工企业不同于一般行业,其成本控制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的
期刊
摘 要: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由单一化趋向多元化,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造成了多元文化冲突。多元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眼界的同时,也对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多元文化冲突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要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观念、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建构思想政治课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多元
期刊
摘 要: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勘探结果,并进而关系到后期大中型建筑的建筑质量。本文主要对岩土勘察过程中涉及的一些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以便和更多的勘察技术人员一起学习、进步。将建筑施工的每个细节做好,增强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探技术  岩土工程勘探(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工作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勘察工作不到位,不良工程
期刊
摘 要: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传统教学是幼儿认为:只有教师灌输的东西才是正确的,一旦离开这些东西,他们就无能为力,更谈不上自由创作。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听我说,你示范,我模仿”的过程中,本篇主要从实际出发,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绘画;创造性;想象力  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
期刊
摘 要:兴趣日益成为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动力。因此,早期教育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幼儿一旦对某一活动感兴趣,他们就会把注意力与智力倾注于所从事的活动上,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激发兴趣,便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关键词:兴趣;激发;引导;鼓励;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促使人自主增加从事某一活动的时间。因为兴
期刊
摘 要:以目前管理学领域十分倡导的微笑管理方式,对幼儿园管理工作进行改善、提高。本文从微笑管理概述和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微笑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入手,进行细致分析,提出改善微笑管理的具体应用措施,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微笑管理;幼儿园;管理工作;管理方式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幼儿园管理工作也日趋正规化、科学化。微笑管理是管理学领域十分出色的管理方式,在幼儿园管理中的
期刊
摘 要: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应在有限的时间和建筑空间的条件下发挥防灾减灾作用,实现时间空间的最优化,还要在节约转移成本的同时降低生命财产损失,这与应急物流仓库选址密不可分。本文从突发事件应急物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应急物流仓库选址评价体系,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应急物流的仓库选址客观评价,使选址决策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应急物流;仓库选址;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判  一、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日
期刊
摘 要:档案的管理工作始终都是小到一个家族或企业,大至一个国家政府都不能缺少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创新和改革,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真正发挥到为企业为国家服务的作用。另外一点就是在在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档案管理技术,从而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最终使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期刊
摘 要:本文利用试验设计的方法论证了人口老龄化水平对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人口老龄化水平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最大,并根据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人均GDP;方差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截至2012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已达1.27亿,占总人口的9.4%,相当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这
期刊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发展其音乐才能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活跃思维、丰富想象、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听力、审美力、表现力、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本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幼儿音乐教育进行探讨。  关健词:音乐教育;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