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随风远去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沉寂的夜色开始弥漫,我却意外的清醒,只有思绪像是被掏空了,一个人,一时无语。记忆里的场景开始像电影胶片一样,一点点拼接,最终连接成一个个流动的画面。
  一
  那个冬天的早晨,风不大,寒气足以侵入骨髓,有一个人骑着伴随了他走过半个人生的自行车,把我送到远在几十里外的县城。
  这骑车送我的就是我外公。
  车是外公和外婆结婚时买下的,外婆家隔的远,于是外公买下了这辆自行车,在烈日下骑了几十里路,才終于接到外婆。事后外婆还嗔怪外公,说他瞎花钱,外公只是笑着看着外婆。外公年轻时最爱做的事就是骑车带外婆兜风,两人满心的愉悦,他们就这样,骑过春,骑过夏,骑过他们相知相守的岁月。
  外婆去世后,陪伴外公的就只剩下了这辆车。在没有外婆的时光里,车陪伴外公走了十几年,已经变得破旧,再没了昔日风采。可是外公依然骑着它,似乎还可以看见过去的种种……
  二
  外公爱种花,家门外他单独圈出来用来种花的一块地,凤仙花、月季、牵牛花、鸡冠花……这些都是外公院子里的常客。凤仙花是我的最爱,它有很奇妙的种子,幼时是嫩绿的,极小,一段时间后,长得膀大腰圆又变得浅绿了,这时你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嘣”的一声炸开,散向远方。外公是不爱小孩子进他园子的,唯独我例外。他常带我进园子,教我认不同的花,告诉我什么花喜阴,什么花喜阳,该怎么浇水……我常常提着水桶,在基本“掌握”了浇花理论后,天上地下乱洒一通,若碰上凤仙花长成的季节,还会将凤仙的种子再“蹂躏”一通,然后才很有成就感地离开。
  外公看我这样浇水,总会责怪我,外公的责怪很温柔,像春日里绵柔的细雨,他总是说:“再这样浇,花可要全死啦!”若是我低着头不说话,他就会忍不住笑出来,外公笑了,雨后便有了彩虹。
  后来,我去县城上学,家很少回了,园子更是少去。不知道外公的那些花在我离开的日子里都变成了什么样,外公是不是把它们照顾的更娇艳了?抑或是狗尾巴草已经开始横行霸道?
  一次我回家,外公早早地就等在大门口了,他看见我回来,急忙拉我进屋,递给我一包种子,外公说:“走时一定要把这个带上。”我把它带回去,种在窗台,后来它竟长成了几株凤仙。种子成熟后,我轻轻碰了一颗,它立刻炸了开来,强劲有力,将肚子里更小的种子弹到远方。凤仙就是这样的,不管身处何地,它都会尽自己的努力,意气风发,不受任何束缚。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我觉得辛苦的时候,看一眼盛开的凤仙花,它的姿态总能够给我重新面对困难的勇气。或许这就是当初外公送它给我的全部含义 。
  三
  到现在,外公已经走了八个年头,这八年里,我常常会想起他。
  童年时代已站在遥远的村口,一路目送我渐行渐远。这途中发生了许多事,但是因为有微笑的抚慰和泪水的滋润,所有回忆都在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后,变成了另一种美。
  评语:关于童年,记忆里总会有很多快乐和温馨的事,文章选取最常见的凤仙花为写作对象,连缀起童年的诸多趣事,并以其习性为关注点,表达对生活的理性认知。作者的心灵成长史,则离不开“外公”对“我”的关爱甚至纵容,作者的感情也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自然流露。
  指导老师:王迪畅
其他文献
星期一没什么故事可说。  真的。很日常。  一天三节课,匆匆忙忙结束,然后因为一句“我失恋了,快来安慰安慰我”,远在西安的闺蜜打来电话,闲聊一个半小时,中途送洗了一件衣服,晚饭过后去图书馆自习,21点47分从图书馆出来,走在师院路上看月亮,晚上失眠到凌晨一点。  你,好不好?  总会遇见一些人,用离开教会你失去的人最重要。  清凉如水却又灯火通明的夜,我在图书馆,听着电台里的情歌,写着自己的故事。
期刊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①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②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釋:  ①已,停止。就,接近,将要。  ②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白衣,此处用白衣送酒的典故——某年重阳节,陶渊明家贫没酒,心情特别烦闷,独自在篱笆边散步,一个穿白衣的人奉王弘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接过酒立即尽饮至醉。乌帽,即乌纱帽,唐时贵族戴乌纱
期刊
岁岁有重阳。  重阳,染上了菊香与酒意的节日。西风烈,长空澈,登高望远,咏啸骋怀,但见天地寥廓,山川异变,万千芳菲纷纷谢幕,早已不是三月踏青时光景。此日“辞青”,难免让人生出岁暮之感。若是羁旅游子、天涯倦客,必有“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鴻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的悲叹;人过中年、风尘困顿者也应有“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的感伤。无论满城风雨,
期刊
一缕水乡的碧波温润了多少旧梦,反绒红缎升起,嗓子便吊起打着旋融入江南糯软的空气中,一唱便是六百个江南落雨季。  昆曲从昆山一路走来,已是烟烟雨雨六百多年。回首观望,这六百余年,昆曲已改变太多。  不只是谁家的女子第一次轻启朱唇便悠悠而出那糯软腻人的水磨之腔。在江浙一带的江南水汽中,昆曲便这样诞生了。起初其只是在昆山一带流行,而渐渐在幾代人的发展之下,昆曲便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  此时的昆曲已经拥
期刊
林渊液 1970年代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汕头市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有缘来看山》《无遮无拦的美丽》《穿过小黑屋的那条韩江》,小说集《倒悬人》。作品见刊于《人民文学》《十月》《花城》《上海文学》等杂志,并入选各种选集和年度选本。曾获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第五届老舍散文奖,首届林语堂小说奖。  这边的世界没有谷穗,  那边的世界呢?  这边的世界还有欲望没能达成,  那边
期刊
绕过一条又一条泥泞的山路,我终于到了那个传说中的梨花村。明明已是三月的天,村庄却似冬季般一片皓白。微风拂过,卷起一地“白雪”。匆匆跳下车,一路小跑来到了梨园。满园的梨花都快开到园子外去了,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啊!每一枝,都透着春的灵性。它们是那么的素洁高雅,白净如雪,在枝头静静地开着。  “寂寞空庭春欲晚,滿地梨花不开门”。守护梨园的,是一位头发和胡子跟梨花一样雪白的老人。他的家,就在梨园内。他
期刊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我时常疑惑,为何是风筝?停机德如宝钗是金簪,咏絮才似黛玉也是林中玉带。但是探春,这个红楼大梦中不耀眼,不复杂的女子,为何是风筝?再翻看一遍,有原因者三:高远,牵缚,纠结。  在那个封建时代里,尤其是贾府这样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女子的命运是空坐深闺,有朝一日凤冠霞披,嫁给素未谋面的夫君。何况,探春还是庶女。自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
期刊
树,是世界上最粗壮、最坚强的花。树与花一样,有着四季的代谢,有着轮回的周期,却比花少了一份娇弱,多了一份担当。  而我,选择成为这样的一棵树。  我选择成为一棵树,在万物复苏,凛冽的寒冬还未完全褪去的春季,率先抖开一身的嫩绿,伸展开我全身的筋骨,去抚摸每一丝微风,去拥抱每一缕阳光。我要第一个睁开双眼,看清这明媚的春光,嗅一嗅这清新的泥土的芬芳,然后将根深深扎入泥土中,为日后的时光积蓄力量,用重生的
期刊
当前社会上有不少成年人被贴上了“不想长大族”的标签。他们因喜欢动画,热爱萌物,不急于结婚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成为异类。“不想长大”是在别人看来与年龄不相符的行为表现,但在我看来,谁又规定了哪个年龄阶段应该做哪些事呢?这是一种保持快乐心态的积极生活方式。  “不想长大”让我们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日本有一位著名的“水手服爷爷”,已经白发苍苍,却依旧褒有一颗童心。喜爱水手服的他,穿上了青春可爱的水手服,站
期刊
三月,夭夭桃树,灼灼其花,顿觉满院春似海,我便欣喜于当初的抉择。  ——题记  一双刻写年华的大手,紧握铁犁,翻起层层土壤;一双白嫩的小手,于青青树苗间徘徊不定。柳树、桔树、樟树、槐树……满地的树苗。“要种哪一棵呢?”太阳照得爷爷头顶上的汗珠晶莹如珠,一双有如卧蚕般的眼睛盯着我。这……望着靠墙摆着的株株树苗,每一棵都是那么地青翠欲滴,每一棵好像都希望能被安在这常年有着蓝天白云的院子中,每一棵都好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