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是名师的必经之路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6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是指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等方面具有长期的积淀,其不仅是教学、教研专家,还是辐射、影响区域师资建设、教研领域的优秀人才。当前,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生、家长的名校之争愈演愈烈。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骨干教师特别是名师的培养。但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多地的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偏差,往往看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复制,都忽视教学理念的诠释和领悟,重形式、轻神韵,注重外部机构的作用,忽略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因而多年虽然培训造就的骨干教师不少,而名师却寥寥无几。作为教师自身,要成为名师,没有漫长的坚守和潜心的修炼是无法实现的。
  一、修炼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修炼不是埋头修行,而是有目标的追求。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曾说过:“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唾手可得的近期目标,而应该是宏伟远大的卓越蓝图;没有追求卓越的信念,就不可能有的行动,卓越靠运气可能偶尔会获得成功但不可能达到卓越。当然,不管多卓越的目标都需要无数个递进的近期构成。笔者大学毕业参加教育工作时,由于环境的影响,音乐教育基本是学校教育的点缀,慵懒“副科”教师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初涉教坛的几年时光几乎是在虚空中度过的。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动,有机会欣赏到一些名师的文章、课例、讲座。在羡慕的同时,自己也在思考,普通的一堂音乐课他们可以讲得那么精彩、有效,魅力四射,一些教学理念常常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而他们也和自己一样学校毕业后就参加教育工作,大学里学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但他们有自己卓越的理想追求,在平凡的日子里带着目标去学习、工作和实践。终于有所成就。而自己不是热爱音乐教育吗,为什么不能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呢?为什么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于是慢慢地开始确立了自己的追求目标,并且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修正、丰富,使之越来越高远。
  二、修炼是专业素养的升华
  追求卓越既要有不断的专业知识、教育经验的累积,更需要有教学理论的融通、教育思想的更新。追求卓越的基石是自己的学术素养。要成为名师。就要在学术上成为所在专业的专家、学者。学术提升的过程除了不断的学习,前期主要靠专业知识的积累、教学方式的探究等;后期则主要是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是教学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但是要成就卓越。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学会运用哲学思维来分析、思考教育问题,从关注教学方法、教育细节上升到探究教育规律,形成教育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这是一个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储存到一定量的时候,在主观意念的作用下,大脑发酵、升华的过程,是从高处俯瞰、反思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教育灵感和思想火花的结集。这个过程的量化程度是普通教师和名师的差别所在。
  三、修炼是默默的承受和付出
  “修炼”一词最初是佛教术语,是一种在打坐中完成思想净化达到涅槃境界的修为。而追求卓越目标的修炼是比佛教修行更高尚的付出和承受,这份付出和承受是心甘情愿的,出自于对事业的热爱,热爱是成长的源泉。修炼的付出是辛苦的,承受是寂寞的,追求卓越必须要有担当和耐得住寂寞。“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不应放过如何学习和磨练自己的机会,要坚持用心用脑,不管是看电影、电视、演出,还是听课、评课,都把它当成学习的机会,总能受到启发。教学中,不应被教材所束缚,坚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每上完一次课都要反思教学过程,对教案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因为热爱、喜欢,所以享受,这就是教师应该有的职业心态:乐业。
  四、修炼是心态的升华
  追求卓越需静心不浮躁,追求的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称号,不能急功近利,一味追逐名利,需保持平常心;片面、单纯的追求只能是泡影。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成功人士,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把成功看成是一蹴而就的行为,耐不住寂寞和坚守,今天努力了明天就要见效,一旦没有实现自己的预期,就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这样的心态就算偶有成绩也只会昙花一现。在修炼的历程中。特别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很容易出现物是人非的幻觉,此时更需要兼容并包,建立开放包容的心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能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要听得进不同意见,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这样才能继续进步。人难免都有怨气,不仅弄得自己不开心。周围的亲人、朋友也跟着被“污染”,这样的精神状态是很难聚精会神搞学术的。要成功就要摆脱怨气环境,多交正能量朋友,少一些戾气,不怨天尤人,保持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人生的路上离不开机遇与缘分,但是如果没有辛勤的付出,没有个人身心的修为,任何机遇也只会擦肩而过,贵人也会变凡(烦)人;努力了、付出了,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光环也就随之而来。
  五、共同提高也是一种修炼
  指导、培训骨干教师也是相互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多年来,笔者在本校和区、市、省对若干批次青年教师、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有课堂教学指导、课题研究、理论培训、论文指导等,也培养出了不少教学教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教也学到了不少,收获了不少。在相互的研学中,从培训对象那里不仅了解到一些新信息、新理论,还接触到他们的新思路、新理念,倍受启发,受益匪浅。而在指导教师进行教研反思的时候,不仅需要自己的体会、感悟做基础,更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资料做参考,自己不断的充电、借鉴。不断的构想、思索,这其实就是一个理论拔高的过程。每一个课题研究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究,既扩宽了自己的眼界和信息量,又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协调能力;而且在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的共同探究中,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境界都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教”本身就是一个共同学习的过程,一个共同修炼的过程。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名师不是荣誉,只是追求卓越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教师经过努力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没有丝毫值得骄傲的资本。今后教学的路还很长,许多辉煌等着教师去创造。教师应愿仿效教育前辈,德才兼修,把毕生的精力奉献挚爱的音乐教育事业,在人生的舞台上唱奏出最美妙的旋律!
其他文献
摘要:章华英博士《古琴》一书在写作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严密、自成体系;二是内容丰赡、史料详实;三是观点新颖、语言通俗。但是同时该书也存在某些观点欠深入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古琴;古琴文化;发展轨迹;谱式;流派;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5)01-0095-05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章华英博士撰写的《古琴》①一书,在文化部孙家正部长的关心下,于
期刊
摘 要:肖邦在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而夜曲是其钢琴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品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等方面对肖邦夜曲中最优美的一首《升F大调夜曲》OP15No.2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曲式学分析,以期能窥其夜由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肖邦;夜曲;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32-03    一、引言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踏雪寻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用自然的声音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节奏入手,学唱《踏雪寻梅》单声部歌曲。  2、用先听、后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曲作者黄自,词作者刘雪庵。  2、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和延音线的时值,,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
期刊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并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理解并记住彝族语言“阿里里”。  2、学生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三角铁、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彝族歌曲的特点,体验歌曲情绪。  【教学过
期刊
摘 要:钢琴演奏者,技术、技巧是必备基础,而上乘的演奏还必须配合有情感的启发、领会和副合。钢琴演奏中的“技”与“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完美、和谐、统一对钢琴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演奏者需用足够的心智来控制两者的平衡。  关键词:钢琴演奏;情感;技巧;平衡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54-04    学习钢琴,如果止步于技巧,就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传播学观点,通过对2500多年来,历史上孟姜女音乐群体的形成、流变,现行[孟姜女调](下称[孟调])的形成、传播和它对越剧女腔音乐的影响等的探讨,认为一首[孟调]发展了一个越剧声腔,犹如说一首民歌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认为,2500多年前的孟音乐与2500多年后的孟音乐传承方式的一脉相承,说明“在传播中生存,在合流中发展”是传统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而赖以生存、发展的哲学基础则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巴洛克时期伟大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其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创作类别主要有两个载体:第一是宗教音乐,第二是世俗音乐。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创作于1720年的复调音乐——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曲目,为小
期刊
歌曲艺术形式简单,形象生动,易于传播,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歌曲分析与写作课程》,对于即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来说是其应具备的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门课程中西方的作曲技法内容不断补充完善,体系逐渐完整。如何打破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分析、创作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歌曲作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开
期刊
发源于黄土高原上的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优秀代表,而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文通过梳理陕北民歌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而对高校在当下传承陕北民歌艺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陕北民歌在高校中的教学方法。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
期刊
摘 要:配器法课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中的一门极其必要的重点课程。笔者作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在配器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有利于提高该课程学生学习质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当代个人电脑的人机交流功能,依托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主导开发出面对该课程的实用型电子教程软件产品。该软件产品技术结构先进可靠,内容翔实具体,填补了国内本行非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