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是我军政治工作历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体现。以《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为中心,考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来源、阐述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论述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属性。深入研究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对新时代人民解放军思想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来源;方法;属性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064-03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1]79这是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一点,生动形象地指出政治工作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融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思想而形成并发展的。聂荣臻同志则是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一位。《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便是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黄埔军校《军事政治月刊》社编辑委员会政治编辑主任的聂荣臻通过观察国内外政治局势、思考中国社会问题,将其感悟形成《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发表在《黄埔潮》第五期。此文的发表在广大黄埔师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在政治动员与思想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此文开篇便阐明革命精神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之一,通过东征军与苏俄红军的胜利证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接着通过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的例证揭露了他们在军队政治工作中欺骗的、愚民的政策,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最后再次强调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呼吁黄埔军校的学生努力研究政治问题与主义,“准备着‘精神上的战具’!”[2]6本文仅就《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对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来源
(一)长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是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来源
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这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自身的尖锐思想武器。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等方法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次高潮。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将《新青年》与《每周评论》等作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客观上影响了年轻的聂荣臻。怀有富国强民志向的聂荣臻于1920年开始了旅欧生活,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进入苏联红军学校接受军事教育,同年9月回国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一职。在旅欧期间,他热衷于阅读《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等书,并结识了刘伯坚等同志,經常与他们相互传阅《向导》《青年杂志》等进步报刊。在苏联学习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使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他从中汲取了很多军事理论营养,包括“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个条件”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必须实行人民战争,而不应当局限于用正规的一般的作战方法。全民武装、采取游击战、进行人民战争,才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唯一方法”[3]39等理论观点。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大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
(二)革命实践活动是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另一重要来源
实践决定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4]109这里的调查就是革命实践活动的一种。聂荣臻在苏联学习期间,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还调查了苏联红军的建设情况,了解了苏联红军战胜帝国主义和白党的原因。归国之后,又了解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建设,知晓了东征军出征东江、打击军阀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文中对东征军和俄国红军的生动描述正是其革命实践的最好证明。可见聂荣臻的革命实践活动是其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又一重要来源。
二、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思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影响,而实践必须借助正确的方法才能有实效。毛泽东在1934年初于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讲道:“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139因此聂荣臻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其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工作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结合
在苏联的指导与帮助下,黄埔军校设立了政治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新型军队,军事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并重。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学生不同于其他军校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军事素养过硬的同时政治素养也强。“国家的政权和党,不但很注意于兵士之学习军事知识,并且十分地注意于兵士政治学识之发展。”[2]5正是此种工作方法的真实写照。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重视政治学习而轻视军事学习,便违背了军校创立的初衷,无法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不能挽救中国之危亡局面;只重视军事学习而轻视政治学习的后果就是,军队失去正确导向而迷失方向,与旧军队没有实质区别。只有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通过阅读《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我们可以发现授课、党部学校、补习学校等是增强军校学生政治学识的重要方法,学生进图书室、在刊物上发表意见也是政治学习的手段。前者是指教师指导,而后者则是学生自学。之所以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是因为理论若要掌握群众就必须经历一个外部注入与内部消化的过程。列宁结合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灌输理论体系。他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5]247毛泽东也指出:“军队的基础是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诚,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到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6]478所以,聂荣臻在开展政治工作时,亲自编写教材,讲授社会发展史和帝国主义论,并邀请恽代英、萧楚女等前来讲课。而学生在接受理论灌输之后,需要进行消化、理解与吸收,所以要有学生进图书室、在刊物上发表意见等过程。
(三)传统教学与寓教于乐相结合
在开展军队政治工作时所应用的授课、集会、演讲、党部学校、补习学校等方法都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传统方法在向广大军校学生传播正确思想与意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主动参与政治学习,从而导致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而且军校学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动。因此,聂荣臻认为要将俱乐部、戏园、音乐会以及报纸杂志等普遍推广到各个军营之中,方便政治工作的开展。通过“组织俱乐部,设立各种有益的游戏”使学生在军事训练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成为活活泼泼有训练主义有革命精神的革命军人!”[2]6
(四)一般指导与分众教育相结合
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军队的政治工作中既要坚持在一般指导下提升政治素养,又要注意差异性、实行分众教育。对军队开展政治工作要分清敌方军队和己方军队;而己方军队中又有政治身份和接受程度不同的区别。因此聂荣臻认为对待敌方军队要努力去做点宣传工作,而己方军队则要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还要认真研究政治与主义;由于政治身份的不同还要有党部学校的区分;由于接受程度不同则要有不同批次的教育。一般指导与分众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生搬硬套、一刀切现象的出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军队政治工作。
三、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属性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所体现出的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聂荣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该时期实践活动这一视角看,其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三重属性,即科学性、实践性与革命性。
(一)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科学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科学性是因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此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通过实践发挥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不是照搬照抄苏俄的经验,而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且二次东征的凯旋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证明了这一思想是正确的。
(二)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实践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实践性是因为这一思想不仅阐释了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革命实践中将军校学员塑造成了具有革命精神的革命者,使其在战斗中显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党军’能如此勇敢直前牺牲一切地去杀贼,一鼓气儿竟将天险惠州攻下”[2]5就是其实践性的有力证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136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正是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关注军校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发展要求,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置于科学理论与具体革命实践当中,使得学生成长为革命军人,从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
(三)大革命時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革命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革命性是因为它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而非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它的存在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欺骗的、愚民的宣传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教育广大官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其旨在教育广大官兵明确战争目的与自身责任、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推翻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大革命时期,这一思想影响了很多黄埔军校学生,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是聂荣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军队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其中所蕴含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思想为聂荣臻系统而完整的政治工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党的路线方针、为党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塑造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也为之后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中蕴含的一些原则与方法对新时代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
[2]聂荣臻.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J].党的文献,1990(5).
[3]黄玉章.军队建设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关键词: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来源;方法;属性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064-03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1]79这是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一点,生动形象地指出政治工作对人民军队建设的决定性作用。毛泽东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融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思想而形成并发展的。聂荣臻同志则是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的一位。《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便是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思想的重要体现。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黄埔军校《军事政治月刊》社编辑委员会政治编辑主任的聂荣臻通过观察国内外政治局势、思考中国社会问题,将其感悟形成《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发表在《黄埔潮》第五期。此文的发表在广大黄埔师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在政治动员与思想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此文开篇便阐明革命精神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之一,通过东征军与苏俄红军的胜利证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接着通过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的例证揭露了他们在军队政治工作中欺骗的、愚民的政策,阐明了军队政治工作的目的,最后再次强调了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呼吁黄埔军校的学生努力研究政治问题与主义,“准备着‘精神上的战具’!”[2]6本文仅就《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对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来源
(一)长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是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重要来源
俄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这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装自身的尖锐思想武器。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等方法宣传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次高潮。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将《新青年》与《每周评论》等作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客观上影响了年轻的聂荣臻。怀有富国强民志向的聂荣臻于1920年开始了旅欧生活,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进入苏联红军学校接受军事教育,同年9月回国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一职。在旅欧期间,他热衷于阅读《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等书,并结识了刘伯坚等同志,經常与他们相互传阅《向导》《青年杂志》等进步报刊。在苏联学习期间,他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使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他从中汲取了很多军事理论营养,包括“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个条件”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必须实行人民战争,而不应当局限于用正规的一般的作战方法。全民武装、采取游击战、进行人民战争,才是小民族制胜大民族,不够强大的军队抵抗比较强大和组织良好的军队的唯一方法”[3]39等理论观点。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大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
(二)革命实践活动是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另一重要来源
实践决定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4]109这里的调查就是革命实践活动的一种。聂荣臻在苏联学习期间,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还调查了苏联红军的建设情况,了解了苏联红军战胜帝国主义和白党的原因。归国之后,又了解了黄埔军校的政治建设,知晓了东征军出征东江、打击军阀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文中对东征军和俄国红军的生动描述正是其革命实践的最好证明。可见聂荣臻的革命实践活动是其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形成的又一重要来源。
二、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的方法
思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影响,而实践必须借助正确的方法才能有实效。毛泽东在1934年初于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讲道:“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139因此聂荣臻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其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工作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结合
在苏联的指导与帮助下,黄埔军校设立了政治部,其目的就是要培养新型军队,军事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并重。大革命时期的黄埔军校学生不同于其他军校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军事素养过硬的同时政治素养也强。“国家的政权和党,不但很注意于兵士之学习军事知识,并且十分地注意于兵士政治学识之发展。”[2]5正是此种工作方法的真实写照。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只重视政治学习而轻视军事学习,便违背了军校创立的初衷,无法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不能挽救中国之危亡局面;只重视军事学习而轻视政治学习的后果就是,军队失去正确导向而迷失方向,与旧军队没有实质区别。只有政治学习与军事学习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通过阅读《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我们可以发现授课、党部学校、补习学校等是增强军校学生政治学识的重要方法,学生进图书室、在刊物上发表意见也是政治学习的手段。前者是指教师指导,而后者则是学生自学。之所以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是因为理论若要掌握群众就必须经历一个外部注入与内部消化的过程。列宁结合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灌输理论体系。他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5]247毛泽东也指出:“军队的基础是士兵,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诚,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到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6]478所以,聂荣臻在开展政治工作时,亲自编写教材,讲授社会发展史和帝国主义论,并邀请恽代英、萧楚女等前来讲课。而学生在接受理论灌输之后,需要进行消化、理解与吸收,所以要有学生进图书室、在刊物上发表意见等过程。
(三)传统教学与寓教于乐相结合
在开展军队政治工作时所应用的授课、集会、演讲、党部学校、补习学校等方法都属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些传统方法在向广大军校学生传播正确思想与意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主动参与政治学习,从而导致效果无法达到预期。而且军校学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他们更倾向于动。因此,聂荣臻认为要将俱乐部、戏园、音乐会以及报纸杂志等普遍推广到各个军营之中,方便政治工作的开展。通过“组织俱乐部,设立各种有益的游戏”使学生在军事训练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成为活活泼泼有训练主义有革命精神的革命军人!”[2]6
(四)一般指导与分众教育相结合
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军队的政治工作中既要坚持在一般指导下提升政治素养,又要注意差异性、实行分众教育。对军队开展政治工作要分清敌方军队和己方军队;而己方军队中又有政治身份和接受程度不同的区别。因此聂荣臻认为对待敌方军队要努力去做点宣传工作,而己方军队则要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学生还要认真研究政治与主义;由于政治身份的不同还要有党部学校的区分;由于接受程度不同则要有不同批次的教育。一般指导与分众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生搬硬套、一刀切现象的出现,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军队政治工作。
三、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的属性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文所体现出的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是聂荣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该时期实践活动这一视角看,其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三重属性,即科学性、实践性与革命性。
(一)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科学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科学性是因为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机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类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此后,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理论通过实践发挥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不是照搬照抄苏俄的经验,而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且二次东征的凯旋与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证明了这一思想是正确的。
(二)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实践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实践性是因为这一思想不仅阐释了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革命实践中将军校学员塑造成了具有革命精神的革命者,使其在战斗中显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党军’能如此勇敢直前牺牲一切地去杀贼,一鼓气儿竟将天险惠州攻下”[2]5就是其实践性的有力证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136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正是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关注军校学生的生活现状与发展要求,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置于科学理论与具体革命实践当中,使得学生成长为革命军人,从而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程。
(三)大革命時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革命性
大革命时期聂荣臻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具有革命性是因为它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而非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它的存在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欺骗的、愚民的宣传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教育广大官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并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其旨在教育广大官兵明确战争目的与自身责任、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推翻帝国主义与反动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大革命时期,这一思想影响了很多黄埔军校学生,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是聂荣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军队建设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产物,其中所蕴含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一思想为聂荣臻系统而完整的政治工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党的路线方针、为党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塑造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也为之后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中蕴含的一些原则与方法对新时代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
[2]聂荣臻.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意义(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四日)[J].党的文献,1990(5).
[3]黄玉章.军队建设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