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语言中的篇章现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品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运用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对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小品中幽默话语的形成机制与策略。
  一、小品概述
  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关于小品语言的研究从未间断,大部分文章离不开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的理论,尤其是话语系统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观、语境、关联理论、预设理论。
  小品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以对话体存在的艺术形式,所以,很多文章把它看成是口语的话语系统。其实,小品的语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形成的对话,而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对话语言,可以看成是一种篇章形式。
  因此,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篇章的角度来研究小品的语言。
  二、小品的篇章意识
  (一)篇章的基本概念
  由于“篇章”这个术语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对于它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为篇章下的定义为:“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对Harris来说,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篇章形式结构与其使用语境之间的联系。
  廖秋忠先生将“篇章”定义为一次交际过程中使用的完整的语言体。在一般情况下,篇章大于一个句子的长度,涉及说话人/作者和(潜在的)听话人/读者。广义的篇章既包括对话也包括独白,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语。篇章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衔接、连贯、句子、句组与语篇句际关系的类型、篇章的结构五个方面。
  (二)冯巩小品的篇章结构
  本文主要取材于2002-2014年冯巩的中央春节联欢晚会的作品。這里的篇章结构与廖秋忠所谓的“篇章结构”不同,廖秋忠认为根据篇章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结构关系及它们的传信功能,确定一个篇章的结构,并可以从不同的篇章结构中划分各种篇章类型,这些篇章结构的分类就构成了各种文体的分类,而这里篇章结构只是构成作品的语言布局。他的每部作品基本上都有一个类似的篇章结构:开场白(一个人)+对话。
  (三)冯巩小品语言的幽默性与篇章分析
  1.指同的表达。廖秋忠把指同的类型分为同型表达式、局部同型表达式、异型表达式,这里所说的“指同”主要是指同义复现。
  例(1)如下。
  冯巩:你刚才说我什么了?
  李志强:我没说什么啊!
  冯巩:说了,你说我一上台就得说“忙得我还没吃饭呢”,我说了吗,我就不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还没用膳呢。
  (2007年冯巩、李志强《咱村那些事》)
  例(2)如下。
  阎学晶:嘿,那大脑袋,你还上不上啊?
  冯巩:叫你呢(指向观众)?
  阎学晶:叫你呢(看着冯巩)。
  冯巩:一点层次都没有,都什么年代了,还管这叫大脑袋。
  阎学晶:那应该叫……
  冯巩:巨头。
  (2008年冯巩、阎学晶、王宝强、潘斌龙《公交谐奏曲》)
  例(1)和例(2)中的“吃饭”“大脑袋”本来是两个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语,却被冯巩用“用膳”“巨头”代替,顿时使得冯巩的形象特别高大。然而,这种语言的高大却与冯巩用表情、动作等手段塑造的小市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顿时笑声不断。
  2.自纠和他纠。纠正即是用正确的形式来取代错误和失误,包括自纠和他纠。自纠,在这里指纠正自己的错误和失误;他纠,指纠正他人的错误和失误。
  例(3)如下。
  冯巩:你们以前都见过朱军把别人弄哭了,今天想不想看看我把他弄哭了。
  观众:想。
  冯巩:你们就等着我胜利的喜讯吧,我就不信弄不哭这黑小子。
  朱军:你说什么?
  冯巩:我说我就不信我六姑不给你包饺子。
  (2005年冯巩、朱军《笑谈人生》)
  例(4)如下。
  金玉婷:唉,你还记得我出国前你说的话吗?
  冯巩:我说什么了?
  金玉婷:你说,如果有一天,我在国外读书读不下去了,甚至护照丢了,都要千方百计混进货轮夹层,前赴后继地回来,你会到天津新港开着凯迪拉克接我。
  冯巩:额,你听错了,我会开着卡车拉货捎上你。
  (2009年冯巩、金玉婷《暖冬》)
  例(3),冯巩用“我就不信弄不哭这黑小子”和“我就不信我六姑不给你包饺子”,塑造了一个机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狡猾形象。例(4),属于是纠正别人错误的现象,冯巩的前女友说“你会到天津新港开着凯迪拉克接我”,冯巩却说“你听错了,我会开着卡车拉货捎上你”,这其实是在掩饰冯巩内心不愿承认的一种真实想法,出于面子的原因,只能用纠正别人错误的方式来维护自尊。
  总之,不论是自纠还是他纠,小品中的错误或失误,通过语言的掩藏,说出口是心非的话,前后对比,产生讽刺幽默效果。
  3.衔接和连贯。徐立新认为,幽默语篇中,往往存在两套不同的衔接和连贯体系。一套是外在的、合乎人们的正常理解模式,但是不能贯穿整个语篇,在甩包袱句戛然而止。另一套是潜在的、未言明的、不符合人们的正常理解模式,却能贯穿整个语篇。人们在实际理解过程中,先是沿着第一套最自然省力的体系理解,到了甩包袱句走进了一个思维和理解的死胡同,于是另辟蹊径,从而进入第二套理解体系。外在体系严肃、墨守成规,目的是造成假象,最终造成捉弄人、逗笑的效果。幽默是由外在和潜在的两套衔接与连贯体系之间发生的冲突引起的,语篇产生的歧义在幽默效果获得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巧妙解决,并且形成滑稽可笑的画面、情景,导致幽默的发生。两套体系的交互作用也许是幽默和非幽默语篇在语言机制上的分水岭。
  例(5)如下。
  背景音乐:感动、轻柔
  郭冬临:那天,我师傅把我叫到床前说“徒弟啊,看来这个车我是拖不动了,这拖车杠就交给你了,以后在路上跑,不管遇到谁有困难,咱就搭把手,搭把手不孤独”。
  阎学晶:对,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他。
  冯巩:我就不信后天大伙儿不帮我,这就叫天下好人转圈帮,世界充满罗圈爱。
  (2012年冯巩、郭冬临、阎学晶《搭把手不孤独》)
  例(5)的笑点产生于冯巩的那句话,虽然冯巩的话与阎学晶的话表面上看似构成了排比,但包含的思想情感却完全不同。在郭冬临一番深情的叙述中,渲染了一种悲壮的场景,阎学晶极为感动,不由自主地号召大家互帮互助,使得小品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第一套衔接体系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然而,冯巩用俏皮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其实,这也是每个人狭隘的一面,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前后形成对比反差,两套衔接之间的冲突,着实让人忍俊不禁。最后,人人互帮,必将形成“天下好人转圈帮,世界充满罗圈爱”,冯巩用形象的语言做出了最好的总结。
  三、结语
  本文从篇章的角度来探讨小品的幽默效果,涉及到了篇章中的指同、自纠和他纠、衔接、连贯等概念,并且通过对冯巩小品语言的详细分析,充分解释了笑点的形成机制。
  其实,小品中还出现了其他的篇章现象,比如打断现象,例如2007年的《咱村的事儿》:
  李志强:老村长,您事迹突出,精神突出……
  冯巩:椎间盘更突出啊!
  打断的运用,反映了冯巩无奈的心情,无奈却得坚持。还有一些独白,很多独白方面运用到了对比、排比等。独白属于篇章,对比、排比等属于修辞,所以,小品中的语言现象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术语也就不同,学科的交叉也是一个研究课题。回指导致的歧义也是笑点产生的原因之一,话题的转换,这在冯巩小品中都有所涉及,但本文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另外,本文只是对冯巩小品做了静态的分析,却没有进行自身纵向的研究,而且没有与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比较,这都是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可以成为今后喜剧小品幽默话语研究的不同方向。
  (河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之一,长篇小说《赎罪》是他的最受好评的众多作品之一。《赎罪》是一部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于一体的小说。小说讲述了由于一个小女孩的错误的指控,而导致了一场无法挽回的爱情悲剧,从而给三个人都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心灵创伤。该论文根据创伤理论,对小说中的直接受害者和隐形受害者的创伤进行了分析,又进一步分析了主人公布里奥妮作为一名创伤幸存者在内心谴责之下的忏悔和救赎。通
期刊
《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是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雷蒙·道森的代表作品,该书从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选取大量“被注视者”的“文化物象”进行时间轴分析,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注视者”(欧洲)眼中中国形象的流变。本文着力研究《中国变色龙——对于欧洲中国文明观的分析》的“被注视者”——中国,由于形象本身被“物化”,成为了某个时代的隐喻象征。与此同时,这个形象又被附着在后殖民主义的西方
期刊
鲁迅的《长明灯》塑造了“疯子”以象征启蒙者之“原罪”,塑造“吉光屯”以象征启蒙场域的麻木性,塑造“长明灯”以象征庸俗之难反。这三个艺术符号是鲁迅表达启蒙困顿的表征。  无论是劝告屯民熄灯过程中的苦口婆心,还是劝解不成而想放火烧庙等行为,都集中表征“疯子”无疑是启蒙精英的代表。笔者认为,“疯子”之疯至少有两层含义。一则“疯”在生理上。在屯民看来,“疯子”有着与正常人迥异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屯民
期刊
《白老虎》作为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处女作,荣获2008年英国曼布克奖,荣登图书畅销排行榜。在这样一片压倒性的赞美之中,《白老虎》产生这样市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值得研究。  一、相关评论  截至完稿,豆瓣上关于路旦俊翻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白老虎》的评分居高不下,89%读者评4星以上,仅1.2%读者评2星及以下。豆瓣中关于此版《白老虎》短评、书评、读书笔记等记录共计四百多条,其中三百五十条短评中,大多是
期刊
中国剪纸诞生是纸产生以后的事情,我国在西汉时期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是汉代之前,就有镂刻技术,这为剪纸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关于剪纸艺术的资料多散见于记述市井生活或者民间风俗的笔记杂谈和诗句中。民间剪纸风格多样,流传甚广,形成了稳定地域特色和自足的造型表达系统,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本文在追溯民间剪纸艺术历史及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剪纸艺术的地域风格,同时简单阐述对剪纸艺术的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一、
期刊
丹尼尔·里希特以对光线的描绘探讨都市快节奏下时间感的缺失,犹如霓虹灯般闪烁的鲜艳的色彩,勾勒出深色背景中的树木与人物。里希特绘画的阶段性十分明显,由抽象到具象再到向抽象风格的回归,在这一过程中,绵延的曲线贯穿始终。其抽象形式的应用使画面中的空间被延伸至无限。里希特的作品中时间的再现与空间的营造紧密联系,并且通过场域对历史事件的经历者的身份模糊化,由此引发受众对事件的再次思考。  一、闪烁不停的光 
期刊
梅瓶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直到今天依然广为人们所喜爱。梅瓶是一种造型优美、体态悠扬的器物。对梅瓶的源流进行解析可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梅瓶艺术风格的成因及其所包含的文化特质。  一、梅瓶名字的由来  梅瓶以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形成优美的造型。梅瓶所拥有的优美造型和实用的设计以及周身较多的变化处理手法所产生的美,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备受推崇。  梅瓶的名字出现的比较晚,据民国许之衡所著《饮
期刊
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都有各自民族所喜爱的、认为比较吉利的,甚至是被称作“圣数”的数字。与我们中国人喜欢“6”“8”等偶数相反,日本人喜欢奇数。这种“崇拜奇数”的观念从日本的日常生活与风俗习惯便可见一斑。例如,在送礼金表示祝贺时,礼金数通常是1万、3万日元等奇数。在平时赠送礼物时,系在礼物包装上的绳子数也是奇数。再翻开日本的日历查看,便会发现日本的13个传统节日几乎都是奇数的日子。日本人认为奇数非常吉
期刊
小号作为铜管乐器家族的一员,演奏历史悠久,在军乐队、管弦乐队、管乐队、爵士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实际演奏中小号主要负责旋律部分及高亢节奏的演奏,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随着现代小号艺术不断发展,小号表演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经由多位小号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独立且完整的小号演奏技巧。笔者从小号演奏的艺术价值入手,阐述小号演奏技巧在日常训练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小号表演者
期刊
从此之后,天涯海角,不复见君影。  院子里的梨花开了,缤纷绚烂如春日漫阳,美得不可胜收。我阖上眸子。  容若,十年了。  你曾允我不求功名利,不求妻妾美,只求汝一人,相伴度此生。可是现在,我走过天涯,也寻过海角,却再也没能找到那个当年梨花树底有着清浅眉宇和温眸的男子。  原来,我离开后,你没有在原地等我。  我们任由时光泛滥成灾,却再也无法如初见。  一、谁家少年足风流  “丹碧,过来!”阿玛叫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