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并项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谈到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时提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高考命题相应地也从传统的重知识技能,向重观察归纳能力、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转变,而数列中的并项求和法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涉及,无疑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通过三道例题由浅入深地探索此类问题的解题原则、解题策略,并提供规范准确的解题步骤。
  【关键词】并项求和法;周期型数列;分组求和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00-02
  用并项法求数列前n项和是数列分组求和中较为特殊的一类,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第16题,条件简洁,入手不难,但得分率却极低。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对并项求和的本质缺乏理解,对其解法缺乏总结[1]。笔者尝试寻找此类题的相关解答,发现大部分解答步骤都不是很规范。本文通过具体范例探讨此类问题的共性特征和对应的逻辑思维方式,并给出通用规范的解题步骤。
  1   观察并归纳以下数列通项公式结构上的共同特征
  (1)an=(?1)n(3n?2)
  (2)an=n2(cos2?sin2)
  (3)an=(?1)n(2n?1)cos+1
  通项公式的共性结构特征:
  (1)式 an=(?1)n(3n?2)中(?1)n具备周期性,周期T=2。
  (2)式 an=n2(cos2?sin2)使用余弦的倍角公式化简后得:an=n2cos2,其中cos具备周期性,周期T==3。
  (3)式 an=(?1)n(2n?1)cos+1中(?1)ncos具备周期性,周期 T=4。
  可以发现这些数列通项公式中都含有周期性循环的部分。
  2   思考探究,形成解题思路
  周期的意思是循环出现,也就是说在每个周期内会循环出现相同的部分。求这类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考虑根据数列表现出的周期性特征,将整个数列按照周期进行分组,在各个组的内部分别求和,然后将各个组的结果进行累加,最终得到结果[2]。
  3   数学表达,规范解题步骤
  例一: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n(3n?2),则S60=                 。
  分析:在这个通项公式中(?1)n具备周期性质,周期为2,据此考虑将原数列每两项分为一组,进行并项求和。
  解:当 n=2k?1时,a2k?1=(?1)2k?1[3(2k?1)?2]=?6k+5
  当 n=2k 时,a2k=(?1)2k(3×2k?2)=6k?2
  将这两项并为一组,构成新数列:
  设bk=a2k?1+a2k=?6k+5+6k?2=3
  这里并项后需要检查一下:当k=1,b1=a1+a2;当k=2,b2=a3+a4……
  结论:数列{an}中的项既没有重复的也没有遗漏的。(这个步骤非常重要)
  所以:S60=a1+a2+…+a60=b1+b2+…+b30=3×30=90
  例二: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n2(cos2?sin2),n∈N+ ,求数列的前3n项和S3n。
  解:化简通项公式:
  an=n2(cos2?sin2)=n2cos2
  通项公式中三角函数的部分具备周期性,周期:T==3。
  因为周期为3,所以考虑每三项分为一组
  当 n=3k?2,a3k?2=(3k?2)2cos
  =?(9k2?12k+4)
  当 n=2k?1,a3k?1=(3k?1)2cos
  =?(9k2?6k+1)
  当 n=3k,a3k=(3k)2cos=9k2
  设 bk=a3k?2+a3k?1+a3k=9k?
  这里仍然需要检查一下{an}中的项有无重复或遗漏。
  ∴ S3n=a1+a2+…+a3n=b1+b2+…+bn=n2+4n
  例三:(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16题)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前60项和
  为                 。
  分析:这不是通项公式,而是一个递推公式,这个公式中也有具备周期性特征的部分(?1)n,其周期为2,据此可尝试使用分组处理法。
  解法一:当 n=2k?1时,a2k?a2k?1=4k?3    ①
  当 n=2k时,a2k+1+a2k=4k?1             ②
  ②?①得:a2k?1+a2k+1=2                ③
  说明数列相邻奇数项的和为2。
  那么偶数项是什么情况呢?显然根据目前的两个递推公式是无法单独解出偶数项的,所以尝试利用递推公式继续往下面写一项:
  当 n=2k+1时,a2k+2?a2k+1=4k+1          ④   ②+④得:a2k+a2k+2=8k                ⑤
  连续偶数项的和为8k(结构上是等差数列,可以
  求和)
  构造新数列:设bk=a2k?1+a2k+a2k+1+a2k+2=8k+2
  这个新数列很熟悉,第一感觉{bn}是等差数列。
  这时先别高兴得太早,我们检查一下:
  b1=a1+a2+a3+a4,
  b2=a3+a4+a5+a6,b3=a5+a6+a7+a8…
  数列数列{bn}中出现了重复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只取数列{bn}中的奇数项,则数列{an}中的项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S60=a1+a2+…+a60=b1+b3+…+b15
  =15×10+×16=1830
  题后反思:使用新数列{bn}的奇数项求和很不协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呢?
  解答: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分组的问题,这个求和问题应该是每四项分成一组(两个奇数项和两个偶数项)。解题按照每两项(n=2k?1,n=2k)分一组去讨论,自然会造成重复现象的出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按照每四项分一组进行并项求和(n=4k?3,n=4k?2,n=4k?1,n=4k)。
  解法二:当n=4k?3时,a4k?2?a4k?3=8k?7    ①
  当n=4k?2时,a4k?1+a4k?2=8k?5          ②
  当n=4k?1时,a4k?a4k?1=8k?3            ③
  ②?①得:a4k?3+a4k?1=2                ④
  ②+③得:a4k?2+a4k=16k?8            ⑤
  ④+⑤得:a4k?3+a4k?2+a4k?1+a4k=16k?6
  说明每四项分一组求和后可以得到一个等差数列,因此设:bk=a4k?3+a4k?2+a4k?1+a4k
  验证:b1=a1+a2+a3+a4,b2=a5+a6+a7+a8…
  数列{an}中的项既没有重复的项,也没有遗漏的项。
  所以:S60==15×10+×16=1830
  综观以上三个例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通项公式中都有周期性循环的部分。依据固有周期将原数列进行分组,分别求出各组的和,用各组的和构造新数列后,将原数列前n项和转化为新数列前n项和。本质:分组的原则来源于通项公式的周期属性。特别注意:构造新数列后需要与原数列对比,检查有无重复项或遗漏项。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高涛.浅析解题类文章的具体解法[J].考试与评价,2015(7).
  【作者简介】
  孙甲(1979~),男,四川成都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物理操作类作业,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本文对初中物理操作类作业的设计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操作类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34-02  布置作业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探究式教学获得了较广的应用。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综合水平。高中数学教师将探究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对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是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方式。积极正向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发扬自身优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而惩戒性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从而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表现性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阶段学习难度的增大,数学学习中的“低效”问题导致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简称“数困生”)人数急剧上升。如何让“数困生”走出“低效”,重拾数学学习的信心,是摆在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任务。本文针对新课改情况下农村“数困生”的现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教育理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笔者认为农村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农村“数困生”学习低效的原因,和谐统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作为能够提升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大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这一问题,从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习力;实施分层教学,深入激发学习力;开展合作学习,巩固完善学习力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力;分层教学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素质与学习态度的总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围绕核心素养落实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物理情感,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思考如何借助核心素养完成对学生的物理复习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初中生物的教学要求更倾向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作为培养和构建学生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已经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将结合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及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让学生验证定律,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点,在探究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实践、创新的物理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物理学科素养,从而具备物理学科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为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教育對数学教学的要求日益严格,要求数学教师革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类比推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对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出事物规律及属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以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为基础,重点分析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标准,从学生的数学基础、社会参与、实践精神、创新意识、自我反思五个角度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分别用不同的课堂提问形式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建构生活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启发多元思考、挖掘不足之处,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