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书香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摄影的角度讲,书与摄影关系最大,摄影是书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没有书这一媒介,不知会有多少照片被埋没,不知有多少论述摄影的文章将无处发表。在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摄影作品和摄影理论方面,书的作用岂止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说没它根本不行。正是因为有了书,今天的世界才变得精彩。
  不过在当今数码时代,移动互联网兴盛的大环境下,有着几近千年历史的书籍似乎不那么吃香了,这也无可奈何,大可不必为此惋惜。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东西会永远吃香。书籍的文化信息载体功能,在方便、价格、容量方面,自是无法与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和数码技术相匹敌。渐渐地,书的外在形式大过它所承载的内容,成为了许多人的文化包装。现在许多有钱人买书、囤书不是为了看它的内在,而是图一种形式感,这倒真应了外国书商的一条广告词——“书是最好的家具”。书店和图书馆都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家里放点装潢漂亮的书的确也能为主人赚点面子。总之,书是一种美丽的东西,尤其是那些设计与制作都非常精美的书。书的样子,味道,还有因它而营造出来的环境,是摆上多少电脑屏幕都无法替代的。
  就在前不久(2015年1月28日),我在《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看到李克强总理的一篇讲话,其中提到:“加强知识传播和积累,建设‘书香’社会。”我在赞成之余还感到非常振奋,因为“书香”这两个字似乎已渐渐被“屏光”和无所不在的电磁污染代替。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虽然被一再提及,但至少在大多数年轻人中,书卷在手的老派,怎敌得过手里握着的几寸荧屏。书的那种手感和味道竟然已是昨天遗风了。
  提到书,自然就会想到图书馆。普天下图书馆千千万万,只可惜还没听说有哪一家图书馆是专门收藏摄影图书的。摄影图书馆的概念并不新,但要做起来有一定难度,既需要雄厚资金支持,也要有一些时间和真正懂行的人,更需要主持者对摄影的感情和感受力。因为摄影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价值较高的画册,既费钱又占地方,老翻还容易“散架”,不让人看又起不到图书馆的作用,这个“两难问题”真不太好解决。但是无论是上档次的画册还是平装摄影书,再到各种版本的照片,都应该立即动手收集,因为再晚,这些东西将会越来越少。
  从照片和图书版本的角度考虑,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摄影书里既有孤本也有善本,只是年代不够久远而已。今天这些书的价值或许不高,今后的价值也许也高不到哪儿去;但天下不是所有东西都是以价格论高低的。比如成批生产的LV包能卖好几万,但天下只有几本的稀有图书,到头来也许还卖不出这个价,这只能说明,天下喜欢书的高雅人永远是少数。喜欢书的人未必就是懂书的人,而懂书的人一定会是喜欢书的人。
  在我们周围,凡喜欢摄影的人,大多是爱书之人,尤其是摄影书。在摄影上有提高思想的进取者,光拍而不看书恐怕是不行的,确切说以前还可以凑合蒙人,那是因为照相机稀罕,现在和以后肯定是没戏了。
  一些发点财的人,有的买房子置地,有的赌石头搞文玩收藏,更差劲儿的抽鸦片包二奶,买书的人却是少数。不止中国,外国也一样。看看美国老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查令十字街是英国伦敦的书店一条街),就知道要想把一家书店维持下去有多难。普天下图书馆基本上都是国家拨款支撑的,要想自己养活自己,够呛。不过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图书馆都是在私人图书收藏家捐赠或死了之后图书遗产无人继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国纽约的摩根图书馆就是典型的例子。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有十来个有实力的图书收藏家,靠经营铁路或石油之类的产业,发了些横财,不仅盖了大宅子,还特爱买书,但又不是特别懂,装高雅;他们委托专人采购,自己只管签单。没想到,正是这种“有钱任性”的瞎买,无意中拯救了一大批有可能毁于战火或进焚烧炉的珍贵图书。
  著名的哈佛大学1636年创办时也是一穷二白。1638年,当时还叫剑桥学院的哈佛大学接受了约翰·哈佛先生捐赠的400册图书。当时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书的人很少,普通人家能有本圣经就很不错了。
  近300年后,在这座著名学府中还发生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1915年之前,哈佛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图书馆,200多年来虽然攒了不少书,但都分散在各系中,借阅起来非常不便。1912年,哈佛年轻的毕业生哈里·艾尔金斯·威德纳在泰坦尼克号邮轮沉没事件中遇难,年仅27岁。她的母亲悲痛万分,为了纪念死去的儿子,将儿子生前酷爱的所有藏书全部捐献给他的母校。为了让爱子的图书有个能与之相配的安身之所,富有的母亲同时还奉送给哈佛大学一座带有希腊式立柱的红砖图书馆。这座用她儿子命名的图书馆就是今天哈佛大学的主图书馆。15年前的秋天,当我坐在这座图书馆台阶上歇脚的时候,不禁想到,威德纳死去的时候还不满30岁,已经有这么多书,他要是活到80多岁,那该有多少书呀。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哈佛的“燕京图书馆”更具吸引力,但是我看了以后反而感觉不是滋味,这么多的好书以及珍贵资料,都跑到它那儿去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的图书馆我也去过,那里也有不少关于中国的书及资料。但我敢说,除了少数真正精通者,老外对中国书文化价值和版本的了解无论如何也不及咱们自己人,就像中国人同样很少了解乔叟和莎士比亚一样。放在它那儿真有点可惜。
  100年前,美元是“金本位”,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而清末民初的中国,国力衰败,别说有系统、有规划地藏书,一般人家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况且书又很娇气。说实话,在某种程度上讲,书比人还难伺候,遇到水火,人能跑,书却没地儿躲。亏了当年有那么几个有钱任性又爱买书的西方人,在中国兵荒马乱的年代,买了不少他们并不知其真实价值所在的旧书,远涉重洋地运到地球另一端,无意中也算起到了保护书籍的作用。否则的话,这些书也许早被毁了。
  通常,美国人去英国买英文书很平常,因为他们在文化上一脉相承,所以价值不难判断。如今,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福格·莎士比亚图书馆就保留有全世界最全的、有关莎士比亚的图书。靠石油发家致富的福格夫妇,膝下无儿无女,最大的嗜好就是搜集各种版本有关莎士比亚的图书,无论贵贱新旧一网打尽。历经40年,两口子专程赴英国采购莎士比亚图书11次,后来有关英国文学的珍稀版本图书也纳入收藏范围,始成今天的著名专业图书馆。一句话,如今要想研究莎士比亚,要看各种版本,不是去英国而是该去美国了。
  相比之下,美国另一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葛思特图书馆里的中国医书,来的就更富有戏剧性。同样还是美元比较值钱的那个时期——1920年代,美国建筑工程师葛思特来北京出差,不经意中在北京的天桥地区买了一瓶再普通不过、由河北定州乡镇土药厂生产的马应龙眼药水。抱着试一把的态度,对付他那西医久治不愈的青光眼。没想到他用了一个星期就见效了,病情大为缓解。随即引发了这位对中医药一窍不通的美国建筑师的兴趣。由于不久要回国,故委托他的朋友、海军驻华武官吉利斯,代为搜集散落在中国民间的各种中医处方和医书。在中医方面,吉利斯本人虽是外行,但仗着财大气粗,游走京城各大书肆,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见不错的立即买下。到1928年,这个美国门外汉已购得中国古籍善本医书2000余种,10万多册。其中有许多是购买者本人一直到死都不知道的,天下只有一册的绝世版本医书。随后,吉利斯将这批图书全部运往加拿大。而在1938年,又由出资人葛思特转赠予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但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并不知晓这批中国旧书的实际价值,不想贸然接受,先聘请懂中国版本图书的专家王重民先生好歹“瞅一眼”,把把关。看看值不值得收留这批外相并不怎么样的“印有方块字的草纸本子”。中国古书的外观与西文古书的外观差异很大,前者是软皮平放的,后者是硬皮竖放的,所以普林斯顿大学对这批中国旧书的价值拿不准也不奇怪。请来的中国专家只是大概看了看,就肯定了这批书的价值。断言其中将近一半是中国最权威的北平国立图书馆和美国最权威的国会图书馆所没有的。这批书随后被运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并据此成立了葛思特东方图书馆。中国著名学者胡适于1950年7月1日成为这座专业图书馆的首任馆长,他在这里干了2年,写出了5万字的介绍。
  除去文学和医学以及其他学科,书对摄影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难以用三言两语来形容。但反过来,摄影也没有冷落书,自打摄影术发明以来,以书为拍摄对象的各类照片也是铺天盖地。今天,传统的摄影以及照片制作方法和纸质书籍都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情况在20年前还没有被人想到。但许多固执的摄影人总觉得,一张照片在屏幕上看,和在相纸上看以及在书(画册)上看,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其他文献
埃斯特班在《命题一》中,对已过时的技术产品进行拆解、涂白、重装,并拍下重装时的各阶段,所拍摄的各部件最后经数字化处理重新构成整体,成为一幅幅透视图像。他想要表达的是,陈旧机器所隐含的旧技术观念与数字技术带来的新观念产生的一种内在冲突。《命题三》呈现的依然是机器内部结构的图像,但埃斯特班把不同机器的元件进行数字化叠加,最后并置在一张图像上,意在质疑传统摄影的透明性和单眼视角。《命题四》则是挪用现成的
期刊
自1912年毕加索率先尝试“拼贴”这一现代艺术手段,现实的概念就开始被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拼贴、拼接、合成等形式反复挑战。而现当代艺术中,总是充满“构成”“结构”“解构”等概念,这一方面表现了艺术对突破传统、谋求新生命的诉求,另一方面大概也与社会和人的经验愈加复杂而难以厘清有关。艺术家们对形象、形式、影像片段的截取与整合中,构建超越经验世界和现实图景的作品,以期表达自己的理解、困惑或想象。  摄影也早
期刊
于筱的三组系列作品《未央》《最初》《童谣》通过造像创造“真实的虚拟场景”,以谋求自我观念的表达。不过,与本期专题其他三位摄影师不同的是,于筱的影像在数字拼接与合成处理之后,仍然希望它们看上去从画面布局到透视关系,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真实,而主旨和情绪直接由画面表现出来。  再造一个我  《未央》是于筱的第一部作品,她希望通过照片发出自己强烈的内心声音:“我其实不想长大!”她在作品中为自己创造一个虚拟的
期刊
意大利曼富图是影友家喻户晓的专业摄影配件品牌。近年来,曼富图开始涉足摄影包和iPhone手机拍照配件市场。  2015 P&E展会上,曼富图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柏森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在2014年首次推出针对iPhone 4、5和5S等型号的手机摄影配件套装KLYP后,市场和用户反响都不错。因此今年带来了最新发布的iPhone 6配件套装,使用功能与上代基本一样,但增加了偏光镜和广角/
期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欲望。这种观点早已在许多艺术家作品中得到证明,美国著名摄影家格雷戈里·克鲁森(Gregory Crewdson,1962~)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同样印证了这种观点。克鲁森的父亲是一位心理学家,在自家的地下室开诊所。据克鲁森回忆,他从小就对父亲利用弗洛伊德精
期刊
相信读者们都熟悉思锐是一家国内知名的三脚架生产厂商,不过今年思锐在2015 P&E展上首度推出了多款时尚摄影包。为什么思锐有这样的计划,带着这些疑问本刊对公司董事长李杰进行了专访。  李杰告诉本刊:“关注思锐品牌的人可能会知道,思锐每推出一系列新产品都要准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想法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精品!”  其实,思锐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摄影包产品的研发工作了,选择在今年向市场推出,主
期刊
2015 P&E展会上,适马为我们奉上新鲜出炉的“黑科技”产品24mm F1.4 DG HSM Art镜头和dp Quattro。围绕这两款新品,本刊专访了适马社长山木和人与中国区总经理王昊。  今年佳能独树一帜地推出了5000万像素全画幅单反,那么作为最大的副厂镜头制造商,适马的新镜头产品准备好迎接高像素时代了吗?山木和人表示:“早在5年前上市的适马SD1就有4600万像素,因此适马镜头是按照这
期刊
在济南市公安局七贤派出所内,有个“民警接待室”。每一天,这里都热热闹闹地上演着一幕幕生活剧。它的演员是充满情绪的市民,它的剧情是最“接地气”的生活,而这些你推我搡的情节背后,是最自然真实的人生故事。日复一日,警察摄影师潘永强琢磨着这些“生活剧目”,觉得这些人生百态值得被记录下来,于是他用小半年时间拍摄完成了组照《民警接待室》。正是因为他曾经是这些民警中的一员,亲身参与过一次又一次调解,所以他对镜头
期刊
1910 年11月,第一张真正手工上色的照片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随即激发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而正是杂志中的摄影作品,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创造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新叙事方式,成了这本杂志的灵魂,并带来了持久的生命力。  《美国〈国家地理〉125年》一书把《国家地理》杂志的醇厚风味和当代特色融在一起,见证了我们世界的宏大与复杂,同时也让照片生动地讲出了这个星球演变的故事——从它曾经的面
期刊
在两岸摄影界交流愈发频繁的当下,蔡榮豐是很少被提及的台湾摄影师,这印证了他一贯低调、内敛的性格。如果稍加打探,便知道,他算得上是“台湾摄影界的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无论政商权贵,还是轮番红上来的巨星,都在他的镜头前来来往往。按快门近40年来,他手里捏着一部台湾名利场断代史。  在没见到蔡榮豐之前,就常听他在台湾媒体圈的大学同学提起,在他们的认知里,蔡榮豐大概是台湾摄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