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不断研究的重要论题,分析凝结着无数学者心血的大量文献便可略窥见二者的奥妙。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些专家学者取得了某种共识,但也存在着不少足以构成争议的内容。本文在综合大量参考资料后,选择从三个主要方面入手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通过数据信息和理论内容的分析可以窥见一些道理。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发展;长期均衡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的方向,转移为动态分析城市化與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有很多文献认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趋势呈现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前提下,建设的城市化水平会随之提升。然而,大量文献的说法又侧面证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一、浅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均衡关系
  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水平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可用于计算城市化水平的指标计算方法,而且选取的计算角度也各有侧重。就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选择应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计算方法的占多,并且还有一套权威的详实数据可用作辅助验证。例如,可以将我国在1978-2004年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URt,将城镇人口占人均GDP的比重作为PGt,接着可以将这些数据代入到协整模型中进行协整检验计算,计算城市化与人均GDP存在的关系。
  应用OLS方法便可以直接估算LnURt以及LnPGt的回归方程,即lnURt=A+B lnPGt+E,经过计算可以得到估算结果为R2=0.9791,DW=0.2215,F=1173.02,残差为LnURt-0.3738-0.7140 LnPGt。经过计算检验之后发现,残差的序列属于平稳型序列,即误差项Et=I(0),这意味着LnPGt和LnURt二者之间确实具有协整关系,从而侧面证明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这一结果是由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数据信息计算而来,具有较高的可参考价值,说明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便开始与经济增长保持着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未发现城市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化进步的情况[1]。
  二、浅析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建设的正向作用
  本文上述通过协整检验方式的应用,解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具有科学的可借鉴价值,但是同样要认识到协整检验方法无法更进一步检验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这变量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针对这种情况还可以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在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LnURt和人均GDP LnPGt构建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后,发现在落后四期的前提下,城市化建设水平不能构成人均GDP格兰杰原因的概率仅为5.8%,这一验证结果说明:在发展到第四年的时候,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推动城市化建设水平方面的作用出现滞后。但是,此次验算同样证明在滞后1期或者2期、6期的情况下,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LnURt不能构成人均GDP LnPGt格兰杰原因的概率都稳定在40%以上,证明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2]。
  通过上述计算验证可知,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城市化水平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劳动力正在大量涌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使得城市对于周边地带没有足够的辐射效果,难以产生良好的创新溢出效果,并且市场分割原因在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造成城市化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反向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浅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效应
  通过上述对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的验证分析可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日益凸显出来。人均GDP这一因素对标准差新息有明显的反应,但是对城市化建设水平的反应却不明显,与此同时,城市化建设水平对人均GDP造成的冲击效果也在不断下降,但是效应却在不断强化,甚至能够超过对于自身的反应。这说明经济增长可以长期性的正向推动城市化的建设水平,促使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更进一步,但是城市化建设水平的具体情况,并不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反向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正在逐渐凸显,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向工业化中后期的演变,未来城市化建设的结构效应势必进一步显露,促使城市化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反向推动作用,从而借助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效应,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带着理性的态度,辩证性的看待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大力推动农村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化发展添砖加瓦,便可以显著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再通过拉动内需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但经过本文的论证,发现城市化的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并不显著,若是单纯想要通过城市化建设来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并不可取。
  参考文献
  [1]张优智.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6,30(2):19-23.
  [2]范红忠,陈攀.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时空差异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7(4):47-51.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酒店行业的竞争的加剧,酒店行业的人才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因此,酒店的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对酒店在行业中的竞争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就从酒店的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的原因着手,探析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对策  酒店的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有很多种原因,要善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它们的对策。只有这样,酒店的管理专业人才的流失才会得到遏制,酒店的人才储备才
期刊
摘 要:市场经济的繁荣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使得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类案件逐年攀升。在总结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司法环境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典案例,查找该类案件凸显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规范建议经营者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消费者;保护;案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不断完善,消费者权益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个,一是混淆了潜意识和前意识的概念,二是错误理解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三是将死亡本能误解为一种攻击本能或一种厌世情节。本文对这个三个认识误区进行了澄清,指出潜意识具有与前意识不同的动力学特征,本我和超我是本能在两个方向上的分化,死亡本能是隶属于超我的一种服从集体的本能。  关键词:弗洛伊德;潜意识;超我;死亡本能 
期刊
摘 要:步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数字化社会,社会已经来到了一个最易连接的时代。人们仅仅通过一个手机和互联网就可以轻易的获取各种信息,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城市生活中的人基本都拥有手机和电脑,这些设备这些屏幕作为一个信息的传输和获得的连接点,因为这些设备的普及,产生了传统海报设计与新媒体的适配与交融,给设计的思维和趋势带来了变化,支撑着新形式的海报设计。本文主要从海报设计的表现手法入手,研
期刊
摘 要:自古至今山水画家在创作中无不重视云水技法的运用,并在实践和创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表现云水的技法与理论。云水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语言存在于山水画中,随着山水画的发展,云水的表现形式也不断地得到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云水技法层面的,更是一定精神内涵的寄托。  关键词:山水画;云水;传统;实践  一、造境作用  在中国山水画中山石、树木、云水、沟壑、村落、小桥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山水画的客观景象,
期刊
摘 要:禁忌研究在文化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跨界文化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中俄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明显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等方面。在两国文化差异中禁忌差异表现的较为明显。本文以俄罗斯人的禁忌为出发点,探讨中俄两国文化差异。  关键词:禁忌;中俄两国;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在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一定的禁忌,禁忌是一个国家发展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综合表现,
期刊
摘 要:礼仪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明举止,关系到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修养表现,是道德与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形式。探讨什么是礼仪、大学生礼仪失范的原因,以及社交礼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怎样提高我们的礼仪修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注重礼仪修养,构建文明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探讨  我国素有礼仪之帮美称。古时有“不学礼,
期刊
摘 要:就当前国内福利院的现状而言,需要通过不同侧面来进行反映,同时需要加强对福利院的建设,以此来增强安全保护,并将室内外安全防护性设计应用到福利院中,这是当前最值得考虑的问题。我国现存的福利院设施都是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来进行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缺乏功能性的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影响着福利院的安全和可靠性。  关键词:福利院;安全防护性;设计应用  现存的福利院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
期刊
摘 要:报刊是人们了解社会时事的重要渠道,它作为一种记录当时当地所发生的社会事件的传播载体,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某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环境的缩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历史学价值。在不同的时期,报刊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无论呈现何种形态与特点,它都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报纸是报刊中的重要分类,将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报纸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直观
期刊
作者简介  李梦龙,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北保定,出生年月:1987年10月,研究专业和方向:绘画类中国画方向,工作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單位:南京艺术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