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非常重视涉及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一些更具隐蔽性、主要以非关税形式出现的新型贸易壁垒保护国内贸易。本文用五个部分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存在的质量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及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外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毒饺子事件还未消除人们的顾虑,最近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四川广元的柑橘生了蛆,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阶段推进我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之一,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重点在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面临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在农产品市场上,质量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食品的安全质量,对此生产者具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具有部分信或完全无信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机制作用,消费者仅仅凭借搜索和观察很大程度上无法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市场的这种质量安全息不对称状况,使得市场效率降低,不能有效分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结果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蜕化为“柠檬市场”。
2.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新式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它经常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
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全程管理理论
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六十年代初美国通用公司的菲根堡姆(A.V.Feigenbau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控制概念,他认为:全面质量控制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概念逐步被推广至世界各国。
(2)过程追朔理论
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向是超前的、大胆的理论运用。它要求农产品在生产过程行为应当达到可追溯,实现节节相对、环环相扣,并要求所以生产行为有记录,事后可再现管理的轨迹,从中寻找管理上的不足与问题,以便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
(3)关键点控制理论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而广之。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有增长的趋势,且幅度比较大,2004年至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主要集中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受阻,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国。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出口国家的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来限制、禁止其进口。也有许多国家利用 IS0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和限制进口。可见,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的大门敞开了,但是门槛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出口的农产品本身质量上存在不足
(1)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的安全监督
很多农户缺乏必要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民没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进行生产。①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盲目购买、使用生产资料。②收获农产品时,往往是个人的经验对农产品的外观进行目测,以此作为质量和价格衡量的标准。
(2)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中的不规范操作,危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民销售农产品时,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违反职业道德,收购不合格、甚至是变质有害的农产品。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发霉的农产品加工后出售,或者为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外观更好看,过多使用保鲜、防腐剂。
(3)政府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暗藏隐患
目前, 现有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般由多个部门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管理, 主要涉及的部门有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食品局等。由于多部门执法管理, 农产品的不同阶段, 某些管理职能就可能出现交叉,往往会导致管理出现真空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执法管理的力度,使得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出口的优质农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更是低,这样的质量状况不能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3.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
我国加工农产品产值仅为农产品总产值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少了22%和192%;我国在水产品加工量仅为30%;产前、农产品采收后处理能力占产量我国不及20 %而西方国家远员远超过了我们一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比较差,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
4.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标准比较严格,导致出口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并有着很大的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往往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出口初级农产品,这些出口农产品具有一定生产污染性,这种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质量安全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经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决定农产品竞争的根本在与质量。
2.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逐步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该包括政府标准和自律标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行业。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一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既要符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消费。
(2)借鉴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韩国等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的农业生产、贸易大国比较成熟先进,倾向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要保障农产品安全,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十分重要,为便于追踪,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 推行安全措施验证制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素质和产品安全质量。而对小生产者、经营者则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3.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
提高补贴水平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对不同的农产品培育、引进、推广要有不同侧重。规范使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药的使用技术。
4.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龙头农产品出口企业示范带动
积极培植和扶持龙头出口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批具有影响里的龙头企业群体,拉动农产品出口企业,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汲取出口产品高质量的经验做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映. 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23(1):98~102.
[2]徐海峰.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7,168(1):81~84.
[3] 计宏伟、吴 海. 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理论前,2005(12):40~41.
[4] 高 芳.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济,2008(1):51~53.
[5] 杨学礼.如何提升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J].口岸控制,2007,12(1):25~29.
[6] 张立富、张锦梅.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 农业经济,2002(12):11.
[7]杨天和、薛庆根、褚保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06,330(10):1~3.
作者简介:
蒙敏华 女,民族:壮,所在单位:广西大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对外贸易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对出口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毒饺子事件还未消除人们的顾虑,最近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四川广元的柑橘生了蛆,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势在必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现阶段推进我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也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保障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之一,提高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重点在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对于面临选择的有关经济变量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在农产品市场上,质量安全信息是不对称,生产者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食品的安全质量,对此生产者具有完全信息,而消费者具有部分信或完全无信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市场机制作用,消费者仅仅凭借搜索和观察很大程度上无法确定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市场的这种质量安全息不对称状况,使得市场效率降低,不能有效分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结果最终导致农产品市场蜕化为“柠檬市场”。
2.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新式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仍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政治上的便利性、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实际效果的有效性等特点。它经常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表现形式。
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
(1)全程管理理论
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六十年代初美国通用公司的菲根堡姆(A.V.Feigenbau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控制概念,他认为:全面质量控制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概念逐步被推广至世界各国。
(2)过程追朔理论
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向是超前的、大胆的理论运用。它要求农产品在生产过程行为应当达到可追溯,实现节节相对、环环相扣,并要求所以生产行为有记录,事后可再现管理的轨迹,从中寻找管理上的不足与问题,以便采取补救和纠正措施。
(3)关键点控制理论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而广之。
三、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质量问题
总体上,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有增长的趋势,且幅度比较大,2004年至今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现了逆差。主要集中出口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我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不断受阻,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国。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出口国家的产品课以进口环境附加税来限制、禁止其进口。也有许多国家利用 IS014000 系列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和限制进口。可见,入世以后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的大门敞开了,但是门槛没有降低,非关税壁垒的制约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出口的农产品本身质量上存在不足
(1)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的安全监督
很多农户缺乏必要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农民没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进行生产。①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盲目购买、使用生产资料。②收获农产品时,往往是个人的经验对农产品的外观进行目测,以此作为质量和价格衡量的标准。
(2)农产品收购、储藏、加工中的不规范操作,危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民销售农产品时,竞争比较激烈,一些经营户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违反职业道德,收购不合格、甚至是变质有害的农产品。有的商贩为了降低成本用发霉的农产品加工后出售,或者为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外观更好看,过多使用保鲜、防腐剂。
(3)政府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暗藏隐患
目前, 现有的监管机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一般由多个部门对不同的阶段进行管理, 主要涉及的部门有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畜牧食品局等。由于多部门执法管理, 农产品的不同阶段, 某些管理职能就可能出现交叉,往往会导致管理出现真空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的矛盾,削弱执法管理的力度,使得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出口的优质农产品比重较小
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仅占农产品生产的微小比重,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更是低,这样的质量状况不能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3.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总体实力不强
我国加工农产品产值仅为农产品总产值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分别少了22%和192%;我国在水产品加工量仅为30%;产前、农产品采收后处理能力占产量我国不及20 %而西方国家远员远超过了我们一倍。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上呈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品牌、突破技术壁垒的能力比较差,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提高。
4.进口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高标准实施贸易保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出口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标准比较严格,导致出口的下降。非关税贸易壁垒种类繁多且变化多端,并有着很大的不公平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往往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出口初级农产品,这些出口农产品具有一定生产污染性,这种情况下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视角下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质量安全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用经济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决定农产品竞争的根本在与质量。
2.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逐步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该包括政府标准和自律标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行业。必须在尽短的时间内,建立健全一套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既要符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用标准组织农业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流通、指导农产品消费。
(2)借鉴经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美国、加拿大、英国和韩国等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的农业生产、贸易大国比较成熟先进,倾向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完善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控制及认证
要保障农产品安全,必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的监控体系十分重要,为便于追踪,建立农产品溯源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加工中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农产品安全控制技术, 推行安全措施验证制度,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素质和产品安全质量。而对小生产者、经营者则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3.创新农业技术,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的农产品
提高补贴水平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激励从事农业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对不同的农产品培育、引进、推广要有不同侧重。规范使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药的使用技术。
4.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龙头农产品出口企业示范带动
积极培植和扶持龙头出口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批具有影响里的龙头企业群体,拉动农产品出口企业,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汲取出口产品高质量的经验做法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突破外国的技术壁垒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映. 绿色壁垒与中国农产品贸易[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23(1):98~102.
[2]徐海峰.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7,168(1):81~84.
[3] 计宏伟、吴 海. 提高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质量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理论前,2005(12):40~41.
[4] 高 芳.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济,2008(1):51~53.
[5] 杨学礼.如何提升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J].口岸控制,2007,12(1):25~29.
[6] 张立富、张锦梅.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 农业经济,2002(12):11.
[7]杨天和、薛庆根、褚保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世界农业,2006,330(10):1~3.
作者简介:
蒙敏华 女,民族:壮,所在单位:广西大学,专业: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