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及其诊断意义的探讨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早期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特征,提出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分类标准,并评价其在早期RA分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病程<1年、年龄>16岁的明确关节炎的患者.详细记录其发病情况,包括关节肿痛部位、持续时间、对称性、晨僵时间、皮下结节等,检测其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记录关节影像学改变的特点.经风湿病专科医师进行临床诊断,未确诊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1年.分析入选时各项指标,将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纳入新的早期RA分类标准,并建立计分法的早期RA分类标准.采用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共纳入病程<1年的早期关节炎患者803例,经1年随访,514例确诊为早期RA,251例确诊为其他风湿性疾病,38例仍未能确诊.②将对早期RA分类诊断敏感性或特异性较高的指标纳入新的早期RA分类标准(称为早期RA分类标准),其在早期RA分类诊断中的敏感性为84.4%,明显优于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的58.0%,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7.4%与93.6%.③与2010年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分类标准复杂的评分系统相比,早期RA分类标准更简便实用,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于文献报道的2010年ACR/EULAR分类标准.④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计分法的早期RA分类标准,该标准在早期RA诊断中的敏感性为86.4%,明显优于1987年ACR分类标准的58.0%.结论 早期RA分类标准在早期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1987年ACR分类标准,与2010年ACR/EULAR的RA分类标准相比,更简便实用,有利于早期RA的临床诊断。

其他文献
由于染发剂被广泛使用,其安全性问题必然得到关注.目前使用的染发剂为氧化型染发剂,又称永久性染发剂.永久性染发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染料(苯胺类染料)、偶合剂(芳香胺类衍生物)和氧化剂(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将氧化染料氧化为染料中间体,然后在偶合剂的作用下发生偶合反应产生颜色而染发[1].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
期刊
2011年5月25日至28日,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年会.在本次年会上,生物制剂在风湿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依然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策略和长期疗效数据,更是引起了与会风湿病学家的极大兴趣.以下仅对TNF抑制剂在RA中的最新相关研究作一简要报道,以飨读者。
期刊
患者女,16岁,主因“月经增多10个月,头晕1个月,发热伴咯血 5d”于2010年12月28日入院.患者于10个月前出现月经增多,1个月前岀现头晕,伴头痛,就诊于我院妇科,查血常规:白细胞6.03×109/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49.1×109/L.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岀血,给予输血治疗后症状好转岀院.12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非月经期再次出现头晕,就诊于我院急诊,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4 g/
期刊
为了加强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诊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风湿病学科在我国的更快发展。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第三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将于2011年9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
期刊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为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属于Sirtuins家族.Sirt1在细胞存活、增殖、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功能失调参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炎症等)的发生与发展.对Sirt1的深入研究有望在新药作用靶点及疾病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拟对
期刊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病相关性与非自身免疫病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HPS)两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15例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院风湿科及血液科住院的继发性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分析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的关系.并比较自身免疫病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A组)与非自身免疫病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B组)之间的异同点.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2组均
患者男,18岁,因双髋关节疼痛1年,双下肢无力6个月伴双膝关节肿痛10余天于2008年1月25日入院.2007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髋关节疼痛,偶有下腰痛、背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无夜间痛,无晨起僵硬感,无双腕及双手小关节肿痛,活动后无改善,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给予针灸及中药等治疗,疼痛可减轻.7月起逐渐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未予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gout)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是由于关节液内尿酸盐浓度的变化,形成微晶体诱发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ACM)-1的过表达,单核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基质金属蛋白酶(M MPs)的活化对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滑膜组织中以滑膜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的聚集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有助于弄清RA的发病机制,并将可能成为RA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炎症细胞的聚集和渗透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关研究显示ICAM-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多发性硬化、炎性
期刊
目的 建立小鼠Th17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研究姜黄素对Th17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培养体系内加入抗CD3、抗CD28抗体活化,并加入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6、IL-23、抗干扰素-γ抗体、抗IL-2抗体等促进Th17细胞分化.培养的Th17细胞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5 μmol/L)及高剂量(25 μ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