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年的语文高考时,常有一些考生的作答或惜字如金,或以偏概全,或泛泛而谈,或答非所问。其实,有的考生并非不会作答,而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审清题干这一环节,以致所答未能尽如所问。实际上,历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题干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答题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包含着答什么、不该答什么、怎么答、不该怎么答等导向性的提示,规定了答题的范围、内容、方向、句式等。如果不能从题干中审读出这些,答题时就难免错位偏移,不得要领,或者是蒙题碰运气。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指导学生从关注疑问代词、涉及对象、答题范围、动词等方面入手审清题干要求,有的放矢地作答。
  关键词:语文高考;阅读;表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59-01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以及高考阅卷中总结出了对于高考语文复习中的审题的一个做法——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就是要从题干中明确题目要求的表述对象是什么,只有牢记表述对象,答题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抓住要点,扣住中心,也才能最终把分给得到,或者是不送分给阅卷老师扣。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安娜之死》的第二题:第六段中国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本题要求对选文第六段的艺术表现特点及作用进行分析。对于第一问,由于考生对题干理解的偏差,绝大多数考生没有抓住题干中的从描写手法的特点角度作答,而是从描写的人的特点角度作答,如答成“特点:奇怪、温情”或“特点:反常、怪异”。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抓住题干中的表述对象进行答题,当然得分就低了。
  同样,第三个题目: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分)这个题目考查考生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的能力。安娜“投到铁轨上”,是她自杀过程中最紧张的一个环节。在选文第九段中,安娜错过第一节车厢之后,在“第二节车厢”开过来时,她“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投到车厢下面”,完成了自杀的行为。接着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间,作者描写了她的内心活动,从“一想到自己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上帝,饶恕我的一切”等行为和话语中可以看出安娜最后时刻的内心是有恐惧、迷惑、后悔乃至某种醒悟的,不过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安娜对“生”仍然有着本能的向往,“死”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后的冲动之举。这就表现了其死亡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这个题目的第一问的表述对象应该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并加以概括,要求把握文本体现的恐惧、后悔的特点。”说白了,就是人物的心理特点。可是,由于考生没能扣住这个表述对象进行概括,误答为情节的复述,如“犹豫要不要死,而后坚定选择死,再到害怕自己的死,最后安然祷告后死去”;或者是无视“人物的内心活动”的特点,如答“开始安娜陷入绝望,然后突然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接着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或“害怕火车到来,想活着却无奈”。诸如此类的答案,想得分当然是不可能的了,答非所问,究其原因,都是没能咬住题干中的表述对象进行答题。
  再例如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审题时就要明确这两句话的表述对象。
  这个材料作文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有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做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十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申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老”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看“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
  总之: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综合两句确定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
  明确了材料的焦点,那就要看考生对表述对象“青春”的界定是否恰当。“青春不朽”或者“不朽青春”为题,均建立在精神层面的“青春”之上,因此,必须判断其所写内容是否体现“精神青春”的特质,如“靓丽”、“朝气”、“纯真”、“冲动”、“张扬”、“青涩”、“梦想”、“好奇”等相关特质。这样,咬住了朽与不朽的对象是“青春”,同时把握住青春的特质,那作文就能得到高分。
  只有提高了阅读素养,把握住了题干的要求,明确了表述对象,咬住对象和题干的要求不放,自己的解题能力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汪海燕(1987—),女,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估。  谢清(1989—),女,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估。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关系到高校教师个体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本文作者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
期刊
摘要:高校第二课堂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英语校园文化建又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榆林学院为例,进行丰富英语第二课堂,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英语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十个一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27-01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
期刊
摘要: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冲突矛盾日益突出并且有多种表现形式,本文以学生宿舍冲突实例为论据,结合学生宿舍矛盾额处理方法,探析深层次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从辅导员工作角度提出解决方法,从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90后;人际冲突;宿舍矛盾;人际交往;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66-01  一、案例简介  2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高样课程改革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分析综述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从5 个方面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建筑节能;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50-01  1.引言  简单的说,高等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高
期刊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背景,以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为研究对象,从选题成因分析其毕业论文选题涉及的对象与要素,探讨应用型本科视角下的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的对象、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艺术类;毕业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75-01  一、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期刊
作者简介:范雅茹(1988-),女,汉族,山东省宁津县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德州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及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学日志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的记录、分析、反思和评价。作为反思性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文章在介绍教学日志的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笔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撰写教学日志的经历,探讨教学日志对促进高校新手
期刊
摘 要:小学教师要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善于“变成小孩子”,欣赏孩子的“奇思妙想”,尊重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善于挖掘语言的多样和丰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敢说、会说,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  关键词:灵动;思辨;个性化;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H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31-01  “春风是轻柔的,温柔
期刊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考试制度变为“3+3”、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以及不分文理科等措施都十分亮眼。本文基于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首先对分层走班制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进一步探讨了“走班制”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同时结合我国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初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高考改革;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雾霾”从哪里来,跟化学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当前热点环保知识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中去,突出化学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从实际出发开展环保行动。  关键词:雾霾;化学教材;化学教育;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41-01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柴静的演讲《穹顶之下》的播出,又掀起了人们
期刊
摘 要: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通过实践探索新课程理念有效途径,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于新课程理想目标仍然存在着差距,客观地分析和思考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完善和扎实推进。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42-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各省市逐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