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却输梅一段香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中国人赏花,动用五官和肺腑,全身心地投入,与花融为一体,更多时候喜欢诗情画意、鸟语花香的意境。
  在积雪还未消融时,傲然绽放的梅花让人们将其与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等意象联系起来,成为人们高浩志趣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有人说,外国人赏樱花,中国人赏梅花。赏梅,早已成为人们春季出游、踏青的必选之旅。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择一个雾色的清晨,或仨俩成群,或孤身一人,去感悟梅花那缕清香里的人生。
  梅花山,山虽不高,却清清朗朗,在参天翠绿的松柏和修剪整齐的茶树映衬下,满山漫山遍野的梅树,暗红的,粉红的,嫩黄的,雪白的梅花浮动着暗香,沁人心脾。这里的梅花经过人工修整调理,一株株优美的造型,俏丽的姿态,翩然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的似咆哮之虎,攀树之猴,蹲坐之熊猫;有的若鲲鹏展翅,孔雀开屏,雄鹰峭立飞龙腾空,骏马驰骋,还有的像佛神打坐、天女下凡,牧童横笛,真是千奇百怪,令人观后浮想联翩,品味不尽。石径小路四通八达,山顶的“博爱阁”和“第一梅山碑”是梅花山的标志。无论人们走在哪里,都像是游动在花海里的一条小鱼。烟雨中的梅花山更显得如梦如幻,引人入胜。
  我眼前的这朵五辩梅花,晶莹透彻的花瓣,嫩黄细长的花蕊,嵌在黑色硬挺的枝干上,细雨打在花蕊上,花蕊轻轻地抖动,却始终没有低下头,似乎在含笑迎风。我贴近梅花,鼻间飘来阵阵清香,我闭上双眼,恍惚间,眼前浮现出古人一幕幕悲欢离台的故事情景……
  我问正在凝神望梅的琳子:在百花凋谢的寒冬,为什么只有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不畏严寒,而且还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她不屑一顾地说:这当然是梅花的品格决定的呀。
  应该说梅花是花中的佼佼者,但它从不与别的花一比高低,在万紫干红的春天来临时,它却从容地收起了自己的骄容。这就是梅花高尚的品德!“百花谁敢雪中开,梅花独领天下春”。严冬早春时节,素有“花魁”之称的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绽开,暗香浮动,冠领群芳。“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往往大雪纷飞的季节,它也绽开得繁花满枝。花如堆雪的“玉蝶梅”,淡雅粉色的“宫粉梅”,壮如游龙的“龙游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萼似翡翠的“绿萼梅”,还有枝密艳丽的“南京红”。其中“鸳鸯梅”最叫人称奇,两株“玉蝶梅”并立栽植,花满枝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一对恩爱情侣相依相偎。
  从梅花山顶的“博爱阁”放眼望去,一片片粉色,白色,桃红色的梅花在阳光下灿若云霞。梅花盛开之时,花开满枝,朵朵粲然,煞是好看。徜徉梅花间,冷冽寒风中透出的幽幽花香扑鼻而来,清新微甜。漫山遍野如白雪纷飞,与山下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到“流溪河公园”欣赏“香雪”,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色韵味。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莹洁白,幽香阵阵:午时的梅花繁华似锦,灿烂芬芳,含笑绽放,傍晚的梅花伴着西斜的夕阳,落英缤纷,景致迷人。
  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的梅花山,这里的梅花已有千年历史,品种以果梅为主,梅林中唐梅和宋梅两株尤为名贵。登山探梅以“朵梅亭”和“浮香阁”的山坡为最佳。满山寒梅尽收眼底,雪梅香涛,呈现“红花绿萼同迎春,老梅新枝齐送春”的景象,蔚为壮观。游人沿着蜿蜒幽深的山径拾阶而上,会有“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之感。连乾隆南巡时也曾专程至此赏梅,从此“香雪海”名传大江南北。
  “墙角数寒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场大雪弥漫了山野。几乎所有树木花草都进人休眠状态,而悬崖上的梅花斗雪而放,粉白里折射着金光,“万树寒天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我爱梅的冰肌玉骨,更爱它的冷香幽放,那丝丝的清香,浸入鼻端,清气香昧直灌肺腑,有着脱化成仙之快感。
  
  风雅杭州之赏梅
  桂 林
  
  杭州实在是个风雅至极的城市。先不说那独占风光的西湖——尽管苏大学士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本已仪态万方又加封了个西子湖的雅号,直把那全国大大小小同名的少说也有30个西湖比得尽失颜色,就差点没发出“既生亮,何生瑜”的怨叹。
  绕城转一圈,无不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里浸淫得风流倜傥起来——吃的有那“山外山”和“楼外楼”,喝的有乾隆帝御封的“龙井茶”,李叔同汲水的“虎跑泉”,读的有梁祝的“万松书院”,逛的有唐风宋韵迤逦铺陈的“白堤”和“苏堤”。就连那适应极广,花开南北东西的梅,一旦被种植在杭州的土壤,也尽显品位和高洁起来,直教人一弄断肠,二弄费思量,三弄风波起,苍茫水云间……最后生生成了个千古痴人。
  说梅,当首推那孤山之梅。且“我为卿狂”者非大诗人白居易莫属——遥想当年,他挥一挥衣袖别离了杭州之后,留诗如斯:“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都云花解语呢,怎地白大诗人却如此郁郁寡欢,一醉再醉?相传他任杭州刺史两年,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减轻赋税,深得民心。那肯定阻力不小,压力也很大吧?诗人的思维和忧患意识甚于常人,倘若孤山梅花有知,舍得一身丽妆,也学那知恩图报的白娘子,随诗人吟哦共唱走天涯,岂不又是一段佳话?及至北宋年间,爱梅成癖的处士林和靖,则把孤山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一住就是20年不入尘世,死后即葬在亲手植下的梅树旁。“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首《山园小梅》堪称咏梅绝唱。梅妻鹤子的故事自此传叹千年,也为孤山之梅平添些许清幽和孤寂的意蕴,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心底既温柔又坚贞,既孤傲又喧妍的品格象征。
  随之,应荐那杭城另两处赏梅胜地,灵峰和西溪。灵峰,地处西湖之西。梅树最初是由灵峰寺的僧人种植,寂然空山和清冽的山泉,造就了灵峰梅境的灵秀风骨。西溪之梅则是临水照花,一只咿呀呀的摇橹船,轻悠悠就把你送到疏影横斜的梅林之间。清风徐来,荡涤心胸的又何止是清新的梅呢,还有那乡村梅陇的野趣莞尔。可奇妙的是,此两处景点一日“灵峰探梅”,一日“西溪探梅”,都一个“探”字,几多优雅,几许幽趣。“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说的就是这样的半开半合时欣赏为佳吧,早来含苞未放,迟来落英满地,所以赏梅须得探梅先。善造文字的古人,风花雪月的文人,放眼四季,该有多少春花秋月何时了;纵观一生,又有多少花事荼靡唱不尽哪!看花随意,观者热闹。唯独,对这梅,不仅是赏,还须探,还要寻,极尽风雅之能事。而杭州特定的人文环境,恰好与这探梅赏梅的氛围相吻合。
  再者,则属超山梅花。超山位于杭州市区20多公里的余杭区,园中有两株千年古梅:唐梅和宋梅,铁骨龙 麟,枯干虬枝却又盎然生机。且别处梅开五瓣,独超山却是雪花一样的六瓣梅,故而享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美誉。初读著名书画大师吴昌硕的梅花诗“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心下着实为大师的倾心挚爱而击节慨叹,竟以为香雪海即是苏州光福的那个。及至了解到大师将杭州超山作为长眠之地,且那里还开设了吴昌硕纪念馆和金石书画长廊时,才明白,此香雪海非彼香雪海也。欣欣然待到春天寻访,正值盛花期——因此地山坡梅花均以白色果梅为主,故花蕾爆发时,白花如飞雪四散,玉树琼枝,辉映十几里长空,沸沸扬扬的“十里香雪海”便由此而来。
  只是,相距不过一百多公里的人间天堂苏杭,竟有两个同名同姓香花似雪如海的大型梅园,足见国人对梅的热爱,也足以让你明白:爱梅成癖爱梅成痴的人又何止那么一个两个?若说腥风苦雨里的乱世梅花,俨然一种孤独灵魂的寄托和个人品格的超拔,那么歌舞升平的盛世梅花,赏的则是一种心情,一种愉悦,一种思古怀旧的雅趣,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了。
  
  TIPS
  中国的赏梅胜地甚多,有古老的赏梅佳处,也有新建的观梅景点。
  灵峰探梅
  经1986年恢复并扩建了“灵峰探梅”这一名胜古迹,为杭州植物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景区,位于桃源岭,灵峰山与玉泉山夹峙的一片山林之间,面积约10公顷。收集了梅花品种45个,植梅6000余株。
  景区以植物造景为主,山峦松竹叠翠,四野“梅”族花木荟萃,林间小径蜿蜒呈现一派江南自然风光。在灵峰山脚下,有一片崩地梅林,铺设草坪5000平方米。花开时,游人涉足其中,漫步花间,或赏花,或写生,或留影,或野餐,人与大自然交融贴合,倍受中外游人欢迎。
  磨山梅园
  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磨山南麓,面积21公顷,种植梅花3500余株,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梅园三面临水,有苍松、翠柏,丹桂,绿茶环绕,自然景观秀丽,该固建于上世纪50年代,以“冷艳亭”为制高点,梅花开放时,翘首亭前,极目远眺,繁花似锦,暗香四溢,来此赏梅,画梅摄梅的游人川流不息。
  超山梅花
  超山位于浙江省余杭县,以观赏梅花的“古、奇、广”三绝而闻名,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十里梅海数超山”之美誉。超山北坡方圆数里之内,尽是梅林,漫山遍野,雪海香涛,蔚为奇观。梅林之中,有两株古梅,一唐一宋,尤为珍贵。
  南京梅花山
  位于南京东郊的梅花山,地处明孝陵神道的怀抱中,这里的梅花品种多,有红梅,绿梅,墨梅等150多个品种,依山种植了5000余株梅树,有“梅花世界”之称。每当隆冬时节,株株梅花绽放枝头,香气袭人。
  梅花山上还有一株古梅,花繁叶茂,背面紫红,下面近白,色彩均匀,香气浓郁,而众梅中又有一株名“半重瓣跳枝”,为梅花山独有。
  苏州梅圃
  位于苏州市内,与北寺塔毗邻,属北寺塔公园的“园中之园”。于1988年建成,面积仅0.54公顷,是目前国内最小的梅花专类园。以写意山水园的形式,再现古典园林的景观,尤其是临水种的株株垂枝梅,构成“池水倒窥疏影动”的景观,充分体现梅花的神韵美,人们至此赏梅,别有一番意境。
  无锡浒山梅园
  梅园位于无锡市西南浒山上,面向太湖,占地500余亩,种植梅花40多种共3500余株,其中以红梅为主,有“桃色香云”之誉。梅园的设计颇具匠心,以梅饰山,以山饰梅,精心布置了天心台,香雪海,宝塔三个步步登高的观赏点,错落有致,别具特色,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式赏梅佳处。
  黑龙潭“龙泉探梅”
  黑龙潭公园位于昆明市北郊,又名龙泉观,历来以“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唐梅,宋柏,明茶三异木。的自然景观闻名海内外,现存200—380年的古梅多株。
  “龙泉探梅”在公园内龙泉山西麓一块地形起伏、植被疏密有致的缓坡地,坡下溪水潺潺,经年不息,面积29公顷,收集梅花50余种,植梅4000株。
  苏州邓尉“香雪海”
  位于苏州西南30公里的邓尉山,素有“邓尉梅花甲天下”的美名,是江南探梅赏景的绝佳去处。游人沿着蜿蜒幽深的山径拾级而上,会有“入山无处不花枝,远近高低路不知”之感。连乾隆南巡时也曾专程至此赏梅,从此“香雪海”名传大江南北。
其他文献
题记:当战争的硝烟沉寂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经历了血雨腥风的仁人志士也早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中,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历史,即使是游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也常常会去膜拜他们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1958年4月22日,从建碑开始就在这里艰苦劳动的雕刻工人们,在10块大浮雕上面作完了最后一遍修饰,每一块浮雕都很细洁光滑,没有什么细微的损伤。用花岗石铺成的月台地面和台阶,像玻璃板一样平整。  人民英雄纪
期刊
题记:看电影早就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娱乐休闲方式,而一部经典电影甚至可以引领时尚达人去电影的拍摄地或影片中故事的发生地玩玩、看看。从电影第一次进入我国民间播放到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那些大片儿,人们经历了一次次或快乐或震撼的视觉旅行。  早在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曾放映过一部法国短片,当时能有幸一饱眼福的只是极少数上层社会的有钱有势者。1911年6月24日,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
期刊
题记:喜马拉雅,并不足每一个想去的旅者都能登上的地方。但却有很多人用勇气、努力、不懈去触摸她,感受她的美丽。如今,我们发现她更多的谜团。    1994年4月10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上的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竟类似空中楼阁,没有一般山脉所应有的巨大山根,这成为青藏高原山脉研究的未解之谜。  据参加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科学家们实地考察发现,地球上
期刊
广西凤山,一个美丽而充满神秘的地方,环山似凤,环凤皆山。第一次听说四面群山环绕的凤山县有“三门海”,觉得十分好奇。想象着站在巍巍青山顶上,抬头仰望天上白云悠悠地游走,俯首远眺茫茫大海潮起潮落,聆听悦耳的涛声由远而近萦绕耳际……此刻的心情岂止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原来,三门海并不是大海,是一条地下暗河,当地人称“坡心河”,“坡心”是壮话,意思是“大山的中心”。它由凤山境内的平乐,金牙,江洲三支暗流
期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鹦哥也有情和义,世上的人儿不如它。   ——越剧《红楼梦》宝玉、紫鹃唱段      2009年3月,春暖乍寒。我在中国野生鸟类保护救助中心拍了几只被救助的伤禽的眼睛。拍完之后,我在电脑里仔细地观察这几只鸟的眼,突然想起一句俗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类如此,鸟儿亦然。我用鼠标放大每一只眼,惊愕地发现,每一只眼都不一样,每一只眼都深藏着某种信息
期刊
一幅优秀的风景作品,永远是风景后蕴含着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意境和浓厚的文化。  摄影,不仅仅需要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也依赖于摄影师一定的技巧。佳作当前,被震慑的同时你也一定会想:什么样的景致,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技巧成就了《坝上》这样动人的作品?  据摄影大师于云天介绍,在拍摄《坝上》时,当时的现场光十分微弱,已是暮色茫茫、月轮初照、宁寂空静之时。面对眼前的景致——秋老树黄、落叶凋零、明月孤悬,禁
期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当鸟儿携着暖风从南向北一路飞来,我们这些爱鸟人也跟着蠢蠢欲动起来,赶紧扛起“长枪短炮”去“打鸟”。在那些连着你和我的湿地里,“打鸟”,别去打鸟,用镜头去追随那些美丽的身影。  旅游观鸟是很多鸟类爱好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去一个地方旅游,再拍下那里特有的鸟类,常常会成为爱鸟人津津乐道的回忆。拍鸟去,哪里才是“鸟儿的天堂”?在我国各省4~5月的“爱鸟周”期间,让我们一起
期刊
《雄立五峰》河北 李丽梅
期刊
刚开始学习摄影时,听说“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陶斯(Taos)。”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句公式。最后面的“陶斯”两字可以用任何地名替换,如: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拱门”,搞摄影的人不能不去“西藏”。听多了这样的话,去陶斯的紧迫性减到了最低。但是,我对那个名字怪怪的地方始终不能忘怀。最后促使我们去陶斯的原因,却是妻子青衫想去寻找俄罗斯画家菲钦(Nicolai Fechin,1881~1955)的踪迹。    
期刊
走近金陵古城,恰好看见那夕阳西下的一抹微光,从中山门城墙洞里斜穿过来,微光里几枝野花从斑驳的城墙砖缝里钻出来,飘零的飞絮被旋风般骑车而过的金陵女子的衣袂沾染……  夜游秦淮,便从这古老的晚霞里开始。    乌衣巷    到达夫子庙,正值傍晚时分。  之所以选择这样特定的时间,实在是中国古诗词的影响太深,不用思维便跳脱而出——同样是登临泰山黄山绝顶,忍不住感慨万千豪气抒怀的第一时间,中国人想到的一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