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三重味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uf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贴,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应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样精确妥贴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设置了语文课,但是多年学习下来,很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是极为模糊的,至于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精彩妥贴,更是少之又少,语言课堂缺少一些“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增强语文味,强调学科姓“语”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经典名篇,这些课文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好例子,足以承载语文教学所需,但处理不当,把握不准,学生在课堂上所受语文的浸润就很有限。那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受益呢?
  要抓住语文的核心要素,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及工具价值,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看菊花》,不少老师把观看菊花的图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花了不少时间,短的两三分钟,长的五六分钟,而课文中的文字表达却没有以足够的时间进行关注。例如:“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中的“迎”,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浅浅一问:“课文中哪个字最能说明菊花不怕冷?”学生回答:迎。到此就告一段落。
  事实上,“迎”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向着,正对着。这是一个形声字,从辵(chuò)。它的本义是遇,相逢。明朝的袁宏道在《再和散木韵》中有这样一句诗: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会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到这个词。我们不妨这样设计:
  师:深秋的寒风多冷呀,你感受到了吗?
  生:我感受到了,早上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我的脸被风吹得很疼。
  生:我感受到了,寒风把梧桐树上的黄叶全都刮下来了。
  师:可是菊花面对寒风的时候,是怎样的?
  生:它会面对面朝着寒风开放。
  师:对呀,菊花不仅没有躲开,还面对面地朝着寒风,这就叫“迎着”。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也是面对面的?
  生:早晨上学时,我跟卢老师面对面地走过来。
  师:这就叫“迎面走来”。
  通过这样的对话,学生会明白“迎”的意思,学到它的用法,日积月累,语言自然就准确生动起来。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语文味儿”。虽说现在的语文承载了很多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精神体验……但还是应该回到学科的原点上来,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体验、感悟、内化和运用。语文味儿浓,课才会精彩。
  在罗才军老师《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上,他引导学生对小说情节设置的感悟,非常巧妙,值得一提。
  师:你说这吴敬梓坏不坏呀?非要写三个人猜,而且还都没猜中,直接写赵氏猜出是两茎灯草,不是更好吗?
  生:写了三个人猜都没猜中,可以激起读者的兴趣,继续猜下去。
  生:这样写让故事有了一波三折。
  师:那么,接下去写赵氏也猜不着,行吗?
  生:让赵氏也猜不着,整篇文章就没有峰回路转了。
  师: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像《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三打祝家庄》等,都是一波三折,还有句俗话叫“事不过三”。你看,我们的文字多么精妙啊。
  罗老师简简单单的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思考,一句总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作品谋篇布局的精妙,省时高效。
  二、加强学生味,牢记对象为“小”
  我们的不少课堂,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学生听得面无表情、无动于衷。不少老师气得直骂学生不投入或者认为他们不在思考,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教师自己:面对一群最有朝气、最为灵动的孩子,为什么你的讲解没有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没有引起学生共鸣?你有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孙双金老师在许多场合常说一句话:我梦中的课堂,学生小脸通红、双眼发光,炯炯有神;学生小手高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中。这样的课堂,学生在享受学习,沉浸在学习带来的快乐中,有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增强生本意识,要求老师精心钻研教材,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有位著名的特级教师曾提出“三不教”:学生已经懂了的不教,学生能读懂的不教,教了学生还不会的不教。细细想来,非常有道理。我们在语文课堂中经常担心学生这个不会、那个不行,想着办法要帮助他们学得更多更牢,因此,不辞辛苦地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孩子,生怕遗漏了知识点、考点。于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被忽略了,原本一读就懂的文章,我们也要反反复复地教一教、问一问,时间长了,学生的积极性就淡了下来,对学习的兴趣也没有开始那么浓了。有的文章被老师挖得过深,不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不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也拼命地灌输下去。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找来正确答案一抄了之,再翻来覆去地背上半天。语文的丰富性、灵活性、趣味性渐渐地磨灭殆尽。
  三、强调课程味,把握教材之“文”
  王尚文教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其它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在不同的学科里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理解这段话,我们可以结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学期《雾凇》这篇文章来谈。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的表达非常特别。开篇,先用一句科学术语简略地告诉学生雾凇的成因。但是学生年龄小,对其中的关键字词无法想象理解,所以接下来文章就用大量笔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过于饱和”。字里行间,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许多词语来说明雾气的“多”和“浓”:弥漫、随风飘荡、涌、笼罩、淹没等等。这些词语充分说明了水汽充足、饱和。而说明“遇冷凝结”时,作者用上了“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遇冷凝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描写,学生对“过于饱和”“遇冷凝结”这两个词的理解,就扎实透彻,真正地读懂了雾凇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选择学习内容,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对教材、教学内容深入地研读,优化精选,才能设计出学生终身受用的从文本理解到言语运用的“核心知识”。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的老师,要有这样的意识:语文教学要扎根语言,着意精神,紧紧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多角度地为儿童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儿童在实践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和精神的成长。
  (李新蓉,无锡市育英实验小学,214062)
其他文献
一个周三的早上,大家在门卫处挨个儿签到,排在后面的钱老师问我:“你在《幼教博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啦?”“啊?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我满脸的惊讶与欣喜,激动地拽着钱老师的胳膊问:“《幼教博览》第几期?第几期啊?”“好像是第六期吧!”“好好好!我去看看!”我一路飞奔到教室,迫不及待地打开《幼教博览》第六期的目录,在“家教方略”一栏的下面写着:果果转班记……张亚平。这8个字让我原本已经不怎么平静的心
做美术老师已经十八年,刚开始跟着老教师走,后来,特别是自己也成了老教师,甚至是骨干教师后,则是按照"经验"走。其间,也不乏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磨练,可是却忘记了此间最
瑞星“云安全”系统正式运行一周年,瑞星杀毒软件对挂马网站进行了有效的拦截,目前木马病毒的增长势头被成功遏制,而传统的“感染型病毒”逐渐抬头。
企业级用户考虑更多的是怎样选择自己合适的产品,选择具有核心技术与良好服务的安全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可靠的保障。随着政府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企业级用户对安全产
“创设情境”已流行为教学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这的确是件好事。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忽视了“备数学”“备学生”,忽视现实情境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线索,抓不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懂得如何突破难点,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定
初闻马塘小学有个“青研组”是在2008年县“黄海潮”教研活动中听曹爱东校长的介绍。  当时,我还在乡下一所农村小学工作,熟知马塘小学享有“苏中小教一枝花”美誉,其教育科研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品牌与特色。现如今,他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又有个新的“点子”,即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三晚上的业余时间,将一批年轻有为的年轻人召集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敦促大家彼此间相互诉说教育情怀,畅谈教育理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也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利用网络工具向大学生传播大学文化和诠释大学
时下,经常看到很多学校的校长为如何开展校庆活动犯愁,校庆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建构学校文化的一种方式。如何让校庆活动体现出其作为教育活动应有的价值追求,历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本质是:数学学习不应被看成对教师所授予的被动的接受,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建构过程;理解并不是指学生要弄清教师的本义,而是指学生能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达成数学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刻,能举一反三,融合贯通,具有创新能力;而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形式地记住了某个概念的词句,但并不知道概念的本质属性,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