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美丽的、充满诗意的艺术,语文课堂则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学生快乐成长的大舞台。因此,我曾尝试以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信心,敢于否定
怀疑是探究和创新的基础。如果一味墨守成规,何谈发展和进步!当同学们学完《哥白尼》一课时,我提示他们:正是由于哥白尼敢于否定前人的理论,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地动说”;也正是由于怀疑精神,崇拜哥白尼的布鲁诺才否定了“太阳中心说”,并提出了“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这一科学论断。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课后,我问同学们:你认为这一课写得很完美吗?如果你认为有不尽完美的地方,请谈谈你的构思。同学们讨论之后便纷纷发言。
一个女生说:“我认为课文的第5、第6段写得并不完美。如果作者是我,我会把我国沙漠地区的分类,各地区适宜种什么树、种什么草详细介绍出来。这样,相关人员可以省时省力目标明确地去治理沙漠。再说,有的山区农民文化知识贫乏、素质不高,他们也不知道种什么树好,所以作者有必要介绍清楚这方面的知识。”
一个男生指出,这篇文章再作修改的话,应在第9段后面把语文第三册《种树种到“联合国”》里的劳动模范、治沙能手王果香写进去,把她治沙的事迹、成就介绍出来,来增加人们征服沙漠的信心,那样会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接下来,大家纷纷发言。有说“结尾写得不好,不妨用形象拟人的手法写”,有说“用童话形式,将沙漠拟人化,让它自述,会更生动,更有可读性”……
同学们发言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敢于否定、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就这样,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我不断鼓励同学们改开头、写续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拓宽思路,放飞思维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课文的结尾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获得探究新知的成就感。例如,学完《斑羚飞渡》,了解了镰刀头羊在斑羚飞渡中的决定性作用,我让同学们放飞思维展开联想:我国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镰刀头羊”是谁?这样,语文和历史两大学科的知识串联了起来,学生的知识面也拓宽了。
又如:初三课文《孔乙己》的结尾非常适合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结尾。我让学生假设孔乙己活到了今天,并给他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一定要起到拯救孔乙己灵魂的作用。结果,有很多同学在信中有理有据地告诉孔乙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给了你很广阔的用武之地,考不上大学并不意味着没有作为,并且举了许多普通劳动者勤劳致富的例子……同学们放飞思维,既提高了认识能力,又提高了表达能力,这样一箭双雕的好事,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即兴表演,大胆设想
课堂的即兴表演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创作活动。学生当演员不仅是揣摩角色,渗透个性,而且也是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要设置不同的表演方式,如哑剧、小品、话剧等。比如在学习老舍《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哑剧“祥子拉车”,我班极富表演天才的李东主动登台,只见他用手扇风、抬头、望天、皱眉、摇头、叹气后拉车出门,一路上边拉车边拭汗,一会儿又咕咕喝水……最后喘着粗气哆嗦着躺在地上,以示祥子病倒。看着李东不是演员胜似演员的创新表演,同学们一阵沉默之后掌声雷动!我不由感叹:“天才就是你们,我可爱的学生们!”
四、创造氛围,乐中求知
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我认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如鱼得水,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并勇于向学生学习。
如在教初一课本《父母的心》一文时,针对发生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亲情,我没作更多的讲述,只是设计了如下讨论题:你最欣赏本文什么地方?为什么?“送——换——要”是一种欺诈行为吗?有人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宁愿饿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你怎么看?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说法都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探究的甜美。这样的求知气氛,自然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真情互动。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角色表演,一起去领略课文清新的文笔,深长的意蕴。在表演中师生同悲、同喜,真情在师生之间传递,课文主旨在表演中升华,课文把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架起师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如讲《斑羚飞渡》时,我抓住斑羚飞渡壮烈的一幕,设计了精彩的动物漫画: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沉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精彩的动画场面,让同学们无不为斑羚的献身精神而动容。再联系现实,有许多人在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像老斑羚那样默默地奉献着。此时此刻,师生情感的共鸣成为一种最美的风景。
(责 编 辛 欣)
一、树立信心,敢于否定
怀疑是探究和创新的基础。如果一味墨守成规,何谈发展和进步!当同学们学完《哥白尼》一课时,我提示他们:正是由于哥白尼敢于否定前人的理论,才提出了划时代的“地动说”;也正是由于怀疑精神,崇拜哥白尼的布鲁诺才否定了“太阳中心说”,并提出了“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这一科学论断。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课后,我问同学们:你认为这一课写得很完美吗?如果你认为有不尽完美的地方,请谈谈你的构思。同学们讨论之后便纷纷发言。
一个女生说:“我认为课文的第5、第6段写得并不完美。如果作者是我,我会把我国沙漠地区的分类,各地区适宜种什么树、种什么草详细介绍出来。这样,相关人员可以省时省力目标明确地去治理沙漠。再说,有的山区农民文化知识贫乏、素质不高,他们也不知道种什么树好,所以作者有必要介绍清楚这方面的知识。”
一个男生指出,这篇文章再作修改的话,应在第9段后面把语文第三册《种树种到“联合国”》里的劳动模范、治沙能手王果香写进去,把她治沙的事迹、成就介绍出来,来增加人们征服沙漠的信心,那样会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接下来,大家纷纷发言。有说“结尾写得不好,不妨用形象拟人的手法写”,有说“用童话形式,将沙漠拟人化,让它自述,会更生动,更有可读性”……
同学们发言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敢于否定、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态度。
就这样,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我不断鼓励同学们改开头、写续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拓宽思路,放飞思维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课文的结尾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他们获得探究新知的成就感。例如,学完《斑羚飞渡》,了解了镰刀头羊在斑羚飞渡中的决定性作用,我让同学们放飞思维展开联想:我国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镰刀头羊”是谁?这样,语文和历史两大学科的知识串联了起来,学生的知识面也拓宽了。
又如:初三课文《孔乙己》的结尾非常适合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结尾。我让学生假设孔乙己活到了今天,并给他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一定要起到拯救孔乙己灵魂的作用。结果,有很多同学在信中有理有据地告诉孔乙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给了你很广阔的用武之地,考不上大学并不意味着没有作为,并且举了许多普通劳动者勤劳致富的例子……同学们放飞思维,既提高了认识能力,又提高了表达能力,这样一箭双雕的好事,语文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即兴表演,大胆设想
课堂的即兴表演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创作活动。学生当演员不仅是揣摩角色,渗透个性,而且也是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针对不同的课文,要设置不同的表演方式,如哑剧、小品、话剧等。比如在学习老舍《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哑剧“祥子拉车”,我班极富表演天才的李东主动登台,只见他用手扇风、抬头、望天、皱眉、摇头、叹气后拉车出门,一路上边拉车边拭汗,一会儿又咕咕喝水……最后喘着粗气哆嗦着躺在地上,以示祥子病倒。看着李东不是演员胜似演员的创新表演,同学们一阵沉默之后掌声雷动!我不由感叹:“天才就是你们,我可爱的学生们!”
四、创造氛围,乐中求知
创设一个和谐的环境,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我认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才能如鱼得水,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并勇于向学生学习。
如在教初一课本《父母的心》一文时,针对发生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亲情,我没作更多的讲述,只是设计了如下讨论题:你最欣赏本文什么地方?为什么?“送——换——要”是一种欺诈行为吗?有人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宁愿饿死”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你怎么看?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说法都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探究的甜美。这样的求知气氛,自然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真情互动。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角色表演,一起去领略课文清新的文笔,深长的意蕴。在表演中师生同悲、同喜,真情在师生之间传递,课文主旨在表演中升华,课文把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架起师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如讲《斑羚飞渡》时,我抓住斑羚飞渡壮烈的一幕,设计了精彩的动物漫画:半大斑羚朝前飞奔,同时,老年斑羚也快速起跑到悬崖边缘,半大斑羚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猛蹬一下,在空中再度起跳,下沉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精彩的动画场面,让同学们无不为斑羚的献身精神而动容。再联系现实,有许多人在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像老斑羚那样默默地奉献着。此时此刻,师生情感的共鸣成为一种最美的风景。
(责 编 辛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