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发展的敏感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而且也会让数学学科更有吸引力,因此本文对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对其身心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1],这就是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功能。而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2],通过数学课良好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实际应用过程中渗透德育是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体现[3]。因此,本文对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进行了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及培养要求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数学是一种智慧、一种文化、一种历史、一种美和一种精神。数学是思辨的科学,有具体,也有抽象,蕴含着大智慧;数学语言简约,传播广泛,历史悠久,烙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文化性和历史性极为鲜明;数学是数与形的学科,精准,和谐,是人类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体现;数学求真、求善、求美,体现了人类突破自我、探索创新的精神,也是人类以客观、求实、严谨、科学的态度面对任何挑战的理性精神。因此,数学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情操,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培养要求
  《义务教育數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前言部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句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认知品质的要求。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之情感态度中要求,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这句话指出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品质的要求。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之情感态度中还要求,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说明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审慎、求实、利群、创新的个性品质要求。
  二、德育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深德育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求数学教师转变数学教学没必要体现德育功能的陈旧观念,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数学教学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这样就很难做到有意识地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教师深入理解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涵和育人价值,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但从内容到形式丰富了教学,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挖掘教材内容,延伸德育功能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标,课标对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作出了明确要求,所以教师只要细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随手拈来。例如《倍数与因数》中“你知道吗”有关于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教师可通过陈景润在那艰苦年代和简陋条件下摘取数学皇冠明珠的故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再如《分数》中“分饼”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猪八戒化缘化到3张饼,要平均分给4个人。为什么要平分呢?这不正体现了一种平等思想吗?
  (三)课堂联系生活,自然渗透德育
  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德育同样如此。生活可以成为联系数学与德育的桥梁和纽带,这样在数学课上渗透德育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例如《数与代数》中“运算的意义”,为庆祝“六一”要开联欢会,计算买多少饮料,一方面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另一方面数学应用于生活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再如“估算”在生活中的意义也很普遍,买东西、组织看电影选择电影院等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数学中渗透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并上升到服务国家建设的层面上。
  (四)变革作业设计,体现德育内涵
  作业在数学素质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不当的作业设计也会产生反作用。例如布置过量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娱乐和休息时间,就会扼杀学生对数学的好感。因此,作业设计应体现素质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温习功课、巩固知识的良好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通过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富有趣味的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成为“探险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五)创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课标指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数学学习状况,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同时,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就激励学生而言,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反思,而不是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评价内容要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志品质等。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并且要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和层次性,关注学生认知发展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阶段,德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德育工作除了主渠道课堂,学科教学课堂也不可或缺。数学学科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发挥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可以真正体现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本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江美.边思边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构建策略[J].学子(理论版),2015(22):71.
  [2]高文红.浅谈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教师,2017(8):34-35.
  [3]张早志.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6):28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大连艺术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文创平台就是本院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助推辽宁省转型期艺术类院校传统文化行业焕发新生命的重要平台。从国家层面上讲,整个国家都属于创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大的一个氛围下;从大连艺术学院自身层面讲,是一个有着十七年身后文化艺术教育底蕴的高校”。所以,促进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的创业、创新的氛围下,用自己的思考和
期刊
【摘 要】芬兰的基础教育因为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i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分别于2000~2006年中两次优异成绩而备受瞩目。芬兰学生优异的表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深入探究芬兰优质英语基础教育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以芬兰优质的外语基础教育的概况、芬兰优质的外语教育的成因分析和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其实
期刊
初中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我的班主任德育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及建议。  一、加强班主任个人修养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其工作地位要求与学生打成一片。初中生处于心理建设阶段,其周围接触人群情况决定了未来举止。班主任的自身素质是学生的风向标,指引着学生前进的路线。人们常说“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个人品格、行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通过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的模式,培养出可以进行互相合作,进行资源共享的人才。目前,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中国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新途径,是进行中职业教育过程时最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人才培育模式。这种人才培育模式是以学生未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服务为宗旨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中职教育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培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学校进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我国的全面推进,有效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道德的构建、情感的熏陶、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就成为广大品德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文中通过对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学习兴趣;有效教学;措施  品德与社
期刊
【摘 要】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优势之一。近年来我国区域党建教育机构加大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将红色教育资源纳入了整体党性教育培训体系中,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教育的逐步增强,为整体党员干部品德修养、党性的有效提升提供了依据。本文结合区域红色资源的有效应用,从红色教育理念、红色教育课程、红色教育团队等方面对党性教育品牌的构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红色资源优势;党性教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蕴含了较为丰富的领导力内涵。在当下的人文环境下,如何将儒家文化当中的道德理想主义进行吸取,胸怀天下,以人为本,增强个人的修养,对执政理念进行明确,完善领导艺术,成为新时期重要的议题。  【关键词】儒家文化;领导力;提升  习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中的思想精华进行汲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
期刊
【摘 要】大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是学生对于思政课,大专院校试图建立对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的评价机制,此举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改进教师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专院校;思政课;学习能力  学生完成特定学习活动的必要心理特征是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观察和阅读能力、听力以及提问能力,思维方式和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大专院校的教师,应当将
期刊
【摘 要】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思路和方法,增强时代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及社会的文化资源,认真设计与实施课内、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观念要科学化,内容生活化,形式要丰富化,反馈深刻化。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一、精心安排课内实践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1.课内实践教学观念要科学化  实践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计
期刊
【摘 要】在网络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网络信息的挑战,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经验,对网络时代对小学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开展  小学阶段是个体思想道德成型的重要阶段,做好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多是通过学校宣传、教师讲解、家长教育的方式开展,在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