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的交往史:食物、兴趣、规则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点3岁
  点点每次去幼儿园都要偷偷带一些零食。
  “你们跟我玩吗?”趁老师没注意的时候,点点拿出零食。
  “嗯,我跟你玩!”“我也跟你玩”……
  “随便拿吧!”点点开心地说。
  一会儿工夫,零食被“瓜分”完毕。他愉快而满足地和那几个小朋友玩耍或追逐。
  可是很快,那些小朋友就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了。
  点点4岁
  妈妈问点点:“你在幼儿园有没有好朋友啊?”
  “有呀,一鸣是我最好的朋友。”
  “为什么你跟他是最好的朋友?”
  “因为我们经常在一起玩,他有什么东西都愿意跟我分享。有一次,他还把他最爱的奥特曼借给我玩呢。”
  点点5岁
  “妈妈,我们有新外号了。”一放学,点点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妈妈。
  “是什么外号啊?”妈妈早知道“我们”是指哪些人,不就是他和飞飞、小薇和浩浩四个嘛。点点每天回家都要讲他们四个人怎么玩,闹了什么矛盾,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四人帮’!” 点点自豪地说,“因为我们四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在一起,是最好的朋友。”
  即使很小的孩子都会对同伴感兴趣,最初,他们只表现为盯着看、触摸,有时也会抢夺玩具。但是从幼儿期开始,交往便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了。
  以物品作为试探
  他们首先透过食物来产生连接,就是我带好吃的跟你分享,但你要跟我做好朋友。但是,很快他们会发现,当没有好吃的东西时,或者东西被吃完后,彼此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
  一旦发现这个秘密,他们就会找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朋友建立关系,通常就是自己拥有的玩具。他们开始通过玩具的分享、交换、赠送,来建立关系。
  这样的关系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因为对方得到这个玩具以后,“朋友”的关系也随之结束了。他们再次发现,通过玩具也不能维持交往,所以会再次放弃这种选择。
  开始有明确的指向
  到4岁后,他们终于发现,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自于彼此有相同的东西,比如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者互相喜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男孩开始更喜欢跟男孩玩,女孩更喜欢跟女孩玩。
  “我的车子跑得可快了。”
  “我的车子也跑得很快。”
  “那我们比赛吧,看看谁的车子跑得快。”
  因为都喜欢车子,因为都有车子,两个小朋友很自然地就玩到一块了。
  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就实现了真正的和谐。
  学习用规则来协调
  这种和谐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维持下去;不过恰恰是在这种不稳定的关系调整中,他们才学会了如何去交往。
  比如,刚开始同伴关系中会出现控制与被控制。一段时间后,被控制的孩子不高兴,开始反抗。在这过程中,双方必须努力找到一个最佳的利益点并固定下来——这也就是交往的规则。
  通过以下具体的事例,可以看到他们的规则是如何建立的。
  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到男孩家玩。男孩要当狮子王,女孩也要当,两人吵了起来。大人帮助协调:“男孩当狮子王,女孩当娜娜,这样分配角色合适。”大人的建议惹怒了女孩,女孩说:“因为我是女的,所以就要当娜娜吗?这不公平。”成人的介入并没有能帮助这两个孩子。
  几天之后,两个孩子一起玩得很和谐。大人不解:“你们是怎么解决之前那个问题的?”女孩解释说:“如果我到他家,他就是狮子王;如果他到我家,我就是狮子王。”他们建立了一个双方都要遵守的规则:在关系之间,各自都学着放弃一些东西,然后满足对方的一些需求。
  等到五六岁,身经百战后,他们对规则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要一起玩,就要遵守这些规则,对方同意后才玩。这实际是一个承诺和契约。
  有趣的是,所有的这一些,都是孩子在成长中自发完成的。孩子天生就是交往专家,自己就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顺利完整地进入下一个交往周期。
  成人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
  绘本中的小伙伴们
  永远在一起

  在成长中,我们都有一个陪伴自己长大的伙伴,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娃娃,也许是一个玩具,不管是什么,在我们的童年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阿秋和阿狐就是这样一对伙伴,阿狐陪伴着阿秋长大——《阿秋和阿狐》
  有两棵树一起长大,一起面对各种事情,它们一直都在一起——《两棵树》
  一棵树为男孩奉献了一切,最后男孩留下来陪伴这棵树——《爱心树》
  天敌也能成朋友
  谁说敌人不能成为朋友?只要有爱,一切都有可能。
  狼和兔子是天敌,但是狼和兔子最终还是成为了好朋友——《狼狼》
  黄色遇到蓝色后变成了绿色,但是小蓝和小黄也是好朋友——《小蓝和小黄》
  青蛙和鹳是天敌,但是鹳伊莎贝拉还是帮助青蛙费迪南找到了它的公主——《青蛙王子历险记》
  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朋友
  朋友也会有不同的地方——《好朋友》
  也许还会不定时地吓唬你——《“嗷呜”怪兽阿抖来了》
  也许还会给你惹各种各样的麻烦——《我的兔子朋友》
  也许还会吃掉你——《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
  也许还会争吵——《南瓜汤》
  但是朋友就是朋友,不管发生什么、不管他是什么样子都是朋友。
其他文献
常有家长坚信,孩子有点小病,扛一下过去后,抵抗力就会增强。  这是有道理的。我在网上、书上看到的医学知识里,很多都提到像流鼻涕以及清晨咳嗽之类,有时不一定是病,只是孩子在天气变化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这时候如果急急忙忙去医院,大夫最多安慰性地开点药,或是保险起见验血检查。结果是孩子受罪,大人受累,收效还不大。  但如果你真的没有去医院呢?也有不少案例告诉我们:流鼻涕不重视,可能会发展成鼻炎;咳嗽不重视
“正念”这个名词来自于佛学,就是有意识地觉察,感受目前的状态,如其所是,不做任何评判。  生活中,时时刻刻处处皆可正念;而正念育儿,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孩子本身就具有“当下性”这个特点——越小的孩子,越是活在当下。  正念1:看见孩子  羊羊放下手中的笔往零食柜溜去时,羊羊妈很生气:“羊羊,你都第二次跑零食柜了!就不能一次性把作业做完吗?”  “我很累了,想休息会儿!”羊羊低着头怯怯地说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最新的《儿童家居用品安全专题调研报告》指出,超过60%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中。跌倒或坠落、烧烫伤、触电、割伤、夹伤、动物咬伤是家中最常发生的意外。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全球专家们特别提出“家居用品安全检查5S原则”——  “看”(See):是指用儿童的眼光审视家里物品摆放是否安全。  “绳带”(String):拿开孩子身边超过22厘米的绳带,以免发生意外。  “尺寸
儿子火速建了个两层超市后,马上又建了个滑梯,还边建边说:“去超市吃完雪糕后,就可以去玩咯。”  有天晚上,儿子自己在地上摆积木,告诉我他在盖大楼。我顺势夸奖他,他因此摆得更来劲,竟然哗哗哗摆了十几座“大楼”,而且还都不带重样的。我大为惊喜。借着儿子的杰作,我俩开始了我们的城市规划之旅。先铺路,再搭桥  一个城市首要的施工部分当然就是——铺道路。  我拆开一个厚些的纸袋,拿来黑色笔墨,让儿子在上面尽
周未孩子爸不在家,我肩负重任——带着5个儿子去公园。  来到公园后,孩子们自己玩,我带了本书找了个长椅坐下看,时不时抬头望一望四周的风景,天气很好,微风拂面。  一辆家族四轮自行车从我面前骑过,迎面差点撞上一辆小男孩骑的单人自行车,车上还接着妹妹。骑大车的男人为了躲避,一不小心拐进了草坪,偏巧这时小男孩也没掌握好方向,后轮轻轻地从那个男人脚外侧碾了过去。这下不得了,男人抓着男孩就大骂了起来,一手抓
好美的一片草地!小伙伴们纷纷脱光脚丫,在上面奔跑起来。只有穿牛仔裤的小哥哥没去,他要帮大家看著靴子。  数数这些靴子,再想想看:今天的草地上,一共来了多少位小朋友?
没有所谓“最伟大的职业”,孩子用最朴实纯真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在我的成长时代里,关于理想的教育还十分“正统”,从小就被灌输“科学家最伟大”的观点,所以每每别人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时,我也只会一板一眼地说出“标准答案”——科学家。  来到美国当老师后,见识了当地一年级小朋友们梦想中的职业,我才惊奇地发现,原来理想可以如此百花齐放,没有所谓“最伟大的职业”,孩子用最朴实纯真的语言
这些袜子的位置没有挂好,所以晾衣架左边高右邊低。如果要你再晾一双袜子上去,你会夹在哪个夹子上?
假期在家无聊,很多家长都担忧孩子沉迷iPad和手机游戏,那不妨让他们爱上玩法多样、有趣益智的桌游吧!我家百玩不厌的就是这款MAGNA-TILES Clear Colors 磁力积木,它是一款美亚几乎无差评的积木,做工精良,颜色如糖果靓丽。它带磁力吸引,孩子操作相对容易,运用半透明的方块和三角形,从几何角度解构建筑、物体与世界万物,发展孩子的空间感和触觉,能充分满足孩子天马行空的创作想象力。  最妙
“颶风飞椅”游戏太刺激,你还太小,不能上去玩。不过,你可以先在下面数一数,空中有多少张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