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献甫的古文、骈文批评及其文学史意义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粤西儒宗郑献甫不仅诗文成就突出,文学批评同样超越常伦,其古文、骈文批评是广西壮族文人的代表,也堪称晚清的代表。他重视文章声韵,对古文内涵及古文史作了精要阐释;受到乾嘉以来扬州学派文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汉魏以前言语与文章有别,经史子中的书、论、序、传都不是“文”,押韵的箴铭颂诔才是“文”;又在多篇骈文书、序中,深入探究骈文的创作特征,点评骈文名家风格特色,揭露骈文创作弊病,反对桐城派古文的家法、道统和文统等。
其他文献
胡冬林作为生态意识非常浓厚的生态文学作家,其生态文学主张强烈而鲜明。他的生态散文创作包含对原始森林里动物的生存状态的呈现、对满族地方文化的记录和表达,清晰地传递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散文表达方式方法的创新。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不仅有助于厘清胡冬林系列生态散文创作的得失问题,而且也足以凸显其散文创作探索之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学发展的独特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钱仁平教授主编的《中国歌剧年鉴》于2019年正式创刊,其首卷(2019卷)已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歌剧年鉴》是上海音乐学院继《中国新音乐年鉴》之后又一本密切关注中国当代音乐的大型学术性年鉴,也是中国第一本专门观测和研究中国歌剧发展的学术年鉴.
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不同族群文学作品的共享,对增进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建构统一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虽然少数民族母语作品译为汉语的实践相当丰富,但迄今为止几乎见不到相关的译介学研究。文章以尼米希依提的《Seγindim(无尽的想念)》为个案,进行版本与翻译研究,发现该诗的不同版本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译本存在大量的删节,“漏译”“误译”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既有文化差异难以完全转换之客观因素,更包含译者对原文的有意识的改造。删节、改造的用意虽好,但美学效果
“老獭稚”故事广泛流传于东亚地区,近百年前引发了东亚学者的共同关注与研究。1935年,钟敬文提出该故事发源地在中国的学术观点,惜因缺乏早期文献证据而难获定谳。文章介绍了新发现的清初小说《莽男儿》和清初传奇《绣衣郎》,确认它们是目前所知东亚老獭稚故事中问世时间最早的例证,不仅为钟敬文的“中国发生说”提供了文献铁证,也将东亚老獭稚故事文本的形成时间提前到了清代初期。文章还结合传世文献与口传资料,对老獭稚故事在东亚地区的流播及其演化,进行了较为深细的学术考察。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名单已确认,全国立项资助项目共955项,立项率约13.7%;上海立项49项,立项率24.75%,立项率居全国首位。其中,上海音乐学院表现出色,共获得11项资助,年度资助总额位列全国第一,带有指标意义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新创作项目立项数同样全国第一。
目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按照‘一校一策’的方式,支持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开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加快建设一流水平的地方高校。”这也标志着我院正式入列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继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后,再迎重大发展利好。
文章在梳理巴·布林贝赫基于美学视角的史诗诗学框架体系基础上,归纳了他的两个突出理论贡献。一是他将蒙古史诗范式化特征归纳为形象体系的类型化、场景描绘的模式化、故事情节的程式化三个层面,其中把形象体系的类型化作为蒙古史诗程式化特征的重要方面提出,对史诗形象之程式化塑造的口头程式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二是他提出将“母题”与“意象”相结合研究蒙古史诗的观点,对于史诗研究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文章从习画经历、人生体验和习俗化实践探寻诗人巴·布林贝赫诗歌的意境底色与意象文脉,指出巴·布林贝赫的诗歌以寓意式意境与意象见长,其意境以色彩夺人,以光影传神,以景物传情,而他对色彩、光影和构图的直觉与表现能力养成于青少年时代的习画经历;他以一系列循环、并列、对比复合意象传达了饥饿清苦与惊奇喜悦等人生体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童年的习俗化实践为诗歌埋下的民俗文化文脉,沉淀为潜意识中的符号,升华为诗歌意象,传达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网络空间不仅容纳传统的、稳定的少数民族身分认同方式,也推动了自反性的个体身分建构,和以兴趣和情感为基础的“新部族”集体身分建构。身分认同方式的差异,造就了少数民族族群“共同体”文学叙事和华夏族裔“共同体”文学叙事两种“共同体”文学叙事。二者构成有趣的互补关系,巩固和丰富着“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文学的河流书写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河流所凝结的民族文化心理,即深刻的巫性体验和母语思维方式,有着人类学意义上的溯源考察与诉求;河流是民族审美意象,凭直觉经验和想象建构起来的河流场域,其深层心理是一种神性体验,本质是空间性的,利用仪式与宗教叙事使河流空间民族化;少数民族文学的“河流”书写可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特征,特别是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对河流的解读也是了解民族文化差异的一个独特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