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课不仅是技术知识的传授,更是让学生相关操作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道德,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把学习融入到了生活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会体验学习,体验生活。
1 结合信息技术教材,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不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信念。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要通过介绍国内计算机研究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天河一号”。在计算机杀毒软件的研制方面,我国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如“江民杀毒软件”。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利用实践操作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上机实践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让学生通过制作和宣传,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发扬光大。
例如,在以“感恩”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正反事例对比,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中,使学生混淆是非,而不少学生在玩游戏、上网聊天中也沉迷于中不能自拔,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使我们德育面临许多困难。因此,作为信息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例如,网络游戏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自觉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
4 借助学生作品评价,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
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对学生有机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5 倡导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的求助次数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6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学会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中小学电教(下旬刊), 2013(10).
[2] 陈颖让.信息技术课插上德育的翅膀——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8).
[3] 张惠芳.依托信息技术,促进德育工作.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
[4] 吴兆涵.浅谈如何加强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堂教育.理论观察,2013(7).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知识,还把学习融入到了生活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学会体验学习,体验生活。
1 结合信息技术教材,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国守法。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立志为祖国效力。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不忘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信念。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计算机的时间相对较短,更要通过介绍国内计算机研究历史,让学生知道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天河一号”。在计算机杀毒软件的研制方面,我国也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如“江民杀毒软件”。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利用实践操作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
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上机实践机会向学生实施亲情感恩教育。让学生通过制作和宣传,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发扬光大。
例如,在以“感恩”为德育主题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完成了教会学生制作简单PPT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会感恩、善于感恩,取得了技术课程学习和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正反事例对比,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丰富信息和便利快捷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尤其网络环境中,不同世界观、不同价值观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世界中,使学生混淆是非,而不少学生在玩游戏、上网聊天中也沉迷于中不能自拔,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使我们德育面临许多困难。因此,作为信息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德育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例如,网络游戏有集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内容的。帮助学生认识游戏、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客观上说,现在有许多网络游戏是不健康的,或是丑化社会,或是宣扬暴力,或是鼓吹侵略,或是践踏道德。对于单纯的学生,这些游戏无疑是一颗颗毒果,食之将严重侵蚀他们的心灵。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自觉远离不良游戏的诱惑。
4 借助学生作品评价,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等基本能力。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表述,了解学生的想法,看到学生的创新所在,体验成功的喜悦。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
对作品能够欣赏,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真善美和假恶丑能够辨别,能够多体会感知和创造美,能够吸收和借鉴艺术上的精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得到升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是极为有利的。由此可见,作品评价对审美教育不容忽视,为学生的德育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觉得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意识地在课中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平台。通过对学生有机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5 倡导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载,有学生因迷恋于计算机游戏、网络,缺乏与同学的交往,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过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教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的求助次数的策略。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等,都不得请求别人的帮助。虽然这样要求对学生来说,显得有些"苛刻",但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6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学会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 李静.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中小学电教(下旬刊), 2013(10).
[2] 陈颖让.信息技术课插上德育的翅膀——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8).
[3] 张惠芳.依托信息技术,促进德育工作.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
[4] 吴兆涵.浅谈如何加强高中信息技术网络课堂教育.理论观察,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