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老师:我们现阶段所写的议论文缺少论证意识,论述极少能上升到理性的层面,缺乏一种宏观、哲学、开放的视野和胸襟。
王飞:不擅说理,不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多样性,无法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不具有任何的创新价值。
林芮:我们所写的议论文,不是从一个观点平行滑到另一个观点,就是理不够,例来凑,大量堆积材料。
王老师:写议论文,必须有论证意识。下面我们来探讨写议论文如何具有论证意识。
题意共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
也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在这世上,很多人渴望“有”,却很少人追求“无”。其实,有,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李琦:从整体上看,材料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思辨性强。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思考世界、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成熟,给了同学们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凸显了一定的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
陆叮叮:材料由三段话组成,第一段话从总体上概述了一些人把“有”当成幸福。第二段话讲另外一些人把“无”当成幸福;这样,第一段文字和第二段文字就有了相对或相反的观点。第三段话则揭示了当今社会的现状,很多人渴望“有”,却很少人追求“无”,同时,对“有”和“无”进行评述。对此,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赵杰:写作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顾一个层面而忽视其他两个层面,要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联系并衔接起来,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有”与“无”也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都要辩证看待。具体写作时要选好观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立足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同时,要注意多重层次的开掘,写出深度和广度来。
李响:这道题的立意可为:(1)“无”中生“有”,境界自在;(2)人生有无天地间;(3)“无”胜于“有”;(4)拥有自己的幸福;(5)既给别人看,又给自己看。
王老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司明杨同学的这篇文章。
泰然于“无” 幸福自“有”
司明杨
人们总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其实,“无”才是真正的幸福。
很多表面上“有”的人,不一定就很幸福;而看上去一“无”所有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你自己怎么看。1988年4月,24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向市民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内容是评价自己是否感到幸福。而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中只有几十位是有钱人,其余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卖菜的农民、公司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为什么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也会有幸福感呢?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能享受柴米油盐的生活。相反的,大多有钱人却总不满于自己的生活,总希望有更多钱,这使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也难以感到幸福。多年后又一次的调查中,他发现那些没有钱的人依然感到幸福,有钱的人却只有几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了。由此可见,“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当然能够做到“有”,这是好事情。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车开……这自然是一种幸福。然而,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是不甘于满足的,他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产生了痛苦,导致自己不幸福。如果这样,还不如“无”,无欲望,无所求,只求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个泛舟于赤壁之下的东坡居士,什么都没了,却仍然怡然自得,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被贬潮州,爱女也死于途中的韩愈,什么都没了,却把一腔悲叹与寂寥化作了治国的动力,修水利、兴教育,造福一方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什么都没了,却依然在南山快乐地采菊,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所以,能够懂得“放下”的人是幸福的,懂得知足的人是幸福的,懂得淡泊的人是幸福的,以笑脸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人是幸福的。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旨哉斯言!
“无”虽然没有形状、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能够在“无”中安身立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才是生命的大智慧,才有人生的大境界,从而拥有真正的“幸福”。
亮点共欣赏
刘畅: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句式灵活,整散结合,形象生动,气势强烈,与作者的观点融为一体,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杨慧: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无”才是真正的幸福,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照应题目。主体部分先列举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同时又列举苏轼、韩愈、陶渊明等人的事例进行事实论证,使得论证充实;运用排比和反问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钱靓:这篇文章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具有强烈的“论证意识”。作者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述比较具体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方法共梳理
王老师: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写文章怎样才能具有“论证意识”呢?
李琳:论证,就是证明观点,就是分析和说明事理。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使论点和论据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桥梁。从逻辑思路上考虑,它分为归纳和演绎两大方面。归纳,就是通过一些个别的事例(论据),归纳其共同的属性,综合它们的共同本质,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论点)。演绎,就是引用一些经典著作的原话,或者用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与道理推断出一个论点的论证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赵雪:要具有“论证意识”,还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论证方法。由于论点和论据的联系可以有各种方式和形式,因此,论证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辩证分析法等。要有论证意识,就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论证方法,并且做到熟练地加以运用。
江雪: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时,还要注意运用的方法。如举例论证法,引用的事例必须是确凿的、真实的,不能引用那些道听途说的事例。选例要恰当,用例要适量,例证要详略结合,能做到点面结合。运用引证法时,要选取典型的名言名句等,以最充分的理解表达最鲜明的观点,同时,引用对象要与自己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论证效果。在运用比喻论证时,要将比喻的含义和文章议论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找准比喻物和其论述的道理之间内在的相似点。运用辩证分析法时,要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这样,就会使观点更客观、更全面。
王飞:不擅说理,不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看不到事物的复杂性、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的多样性,无法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不具有任何的创新价值。
林芮:我们所写的议论文,不是从一个观点平行滑到另一个观点,就是理不够,例来凑,大量堆积材料。
王老师:写议论文,必须有论证意识。下面我们来探讨写议论文如何具有论证意识。
题意共讨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
也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在这世上,很多人渴望“有”,却很少人追求“无”。其实,有,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李琦:从整体上看,材料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思辨性强。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思考世界、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成熟,给了同学们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凸显了一定的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
陆叮叮:材料由三段话组成,第一段话从总体上概述了一些人把“有”当成幸福。第二段话讲另外一些人把“无”当成幸福;这样,第一段文字和第二段文字就有了相对或相反的观点。第三段话则揭示了当今社会的现状,很多人渴望“有”,却很少人追求“无”,同时,对“有”和“无”进行评述。对此,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赵杰:写作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顾一个层面而忽视其他两个层面,要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联系并衔接起来,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有”与“无”也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都要辩证看待。具体写作时要选好观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立足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同时,要注意多重层次的开掘,写出深度和广度来。
李响:这道题的立意可为:(1)“无”中生“有”,境界自在;(2)人生有无天地间;(3)“无”胜于“有”;(4)拥有自己的幸福;(5)既给别人看,又给自己看。
王老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司明杨同学的这篇文章。
泰然于“无” 幸福自“有”
司明杨
人们总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其实,“无”才是真正的幸福。
很多表面上“有”的人,不一定就很幸福;而看上去一“无”所有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你自己怎么看。1988年4月,24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向市民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内容是评价自己是否感到幸福。而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中只有几十位是有钱人,其余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卖菜的农民、公司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为什么这些职业平凡、生涯黯淡的人,也会有幸福感呢?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能享受柴米油盐的生活。相反的,大多有钱人却总不满于自己的生活,总希望有更多钱,这使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也难以感到幸福。多年后又一次的调查中,他发现那些没有钱的人依然感到幸福,有钱的人却只有几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了。由此可见,“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当然能够做到“有”,这是好事情。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车开……这自然是一种幸福。然而,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是不甘于满足的,他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于是产生了痛苦,导致自己不幸福。如果这样,还不如“无”,无欲望,无所求,只求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个泛舟于赤壁之下的东坡居士,什么都没了,却仍然怡然自得,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被贬潮州,爱女也死于途中的韩愈,什么都没了,却把一腔悲叹与寂寥化作了治国的动力,修水利、兴教育,造福一方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什么都没了,却依然在南山快乐地采菊,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所以,能够懂得“放下”的人是幸福的,懂得知足的人是幸福的,懂得淡泊的人是幸福的,以笑脸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人是幸福的。记得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旨哉斯言!
“无”虽然没有形状、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能够在“无”中安身立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才是生命的大智慧,才有人生的大境界,从而拥有真正的“幸福”。
亮点共欣赏
刘畅:文章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文采飞扬,句式灵活,整散结合,形象生动,气势强烈,与作者的观点融为一体,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杨慧:本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无”才是真正的幸福,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照应题目。主体部分先列举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同时又列举苏轼、韩愈、陶渊明等人的事例进行事实论证,使得论证充实;运用排比和反问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钱靓:这篇文章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具有强烈的“论证意识”。作者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如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述比较具体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方法共梳理
王老师: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写文章怎样才能具有“论证意识”呢?
李琳:论证,就是证明观点,就是分析和说明事理。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使论点和论据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桥梁。从逻辑思路上考虑,它分为归纳和演绎两大方面。归纳,就是通过一些个别的事例(论据),归纳其共同的属性,综合它们的共同本质,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论点)。演绎,就是引用一些经典著作的原话,或者用众所周知的科学原理与道理推断出一个论点的论证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赵雪:要具有“论证意识”,还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论证方法。由于论点和论据的联系可以有各种方式和形式,因此,论证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了。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辩证分析法等。要有论证意识,就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论证方法,并且做到熟练地加以运用。
江雪:运用各种论证方法时,还要注意运用的方法。如举例论证法,引用的事例必须是确凿的、真实的,不能引用那些道听途说的事例。选例要恰当,用例要适量,例证要详略结合,能做到点面结合。运用引证法时,要选取典型的名言名句等,以最充分的理解表达最鲜明的观点,同时,引用对象要与自己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论证效果。在运用比喻论证时,要将比喻的含义和文章议论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找准比喻物和其论述的道理之间内在的相似点。运用辩证分析法时,要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这样,就会使观点更客观、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