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siszx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对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也要求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不仅仅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技能的教导,更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史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极为重要的载体。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性,而人文精神教学则是历史课堂的重要任务,因此,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其教学目标并不应仅仅只局限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与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还应着重于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人文素养,进而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文章以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中的渗透作为主要研究核心,着重研究了德育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意义与渗透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学;教学探究
  一、 引言
  现代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这五方面的培养与发展,其中“德”更是排在首要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德育教育是现代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处于高中这个人生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虽然极为重视开展德育工作,也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开展,可是却出现了德育工作与学生脱节、品德教育并不符合学生实践的教学现象,有时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鉴于此,高中阶段的历史老师就应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进德育教育,既能引起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参与兴趣与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欲望,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熏陶,使学生在了解重大历史事件与中外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并重拾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 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课堂其具体含义
  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流程和教学体系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既包括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也包括有史料佐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所在,更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点依据。历史學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而言,由于其自身特征,学科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也更能承担起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德育任务。
  从本质上来说,历史作为理论性较强、文科性质较强的重要学科,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来学习丰富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以史为鉴,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世界并运用历史规律来解决问题。而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与模式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与德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师通过历史学科的教学,揭示人类社会中的历史规律与发展规律,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并逐渐深入地掌握历史规律;而历史课堂借助通过教学目标的设计、历史问题的创设以及情景课堂的创设和历史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依托现代化的德育教学模式,则可以使德育知识在历史课堂中得到更加深入地实施。因此,历史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是落实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教师应在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在增进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情感体验的同时,也渗透德育思想,促进学生德育水准的提高。
  三、 德育教育在历史课堂中的渗透措施
  (一)以课标为依据,设计德育教学目标
  首先,历史教师开展历史课堂前,应根据课程标准与学情,结合德育教学目标来进行课堂的规划与研究,使学生可以在史料佐证中获得史料的灵活运用与历史知识的更好掌握,然后找出历史知识中有关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点和突破点,在课堂设计中将历史教学的实效性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融合在一起,将德育教育工作与教学计划进行有机渗透。由于学段不同,其教学内容也各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情来设计德育发展目标与历史教学的发展目标,使学生可以在不同历史课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并凝聚成深厚的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帮助其达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其次,历史教师也应根据历史的不断推进,通过多种手段将核心素养这一价值观念渗透其中,并循序渐进地进行历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教学。例如,教师围绕改革开放的相关主题来进行历史教学时,通过简述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以及世界发展背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史料展现的形式或者是播放纪录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向学生普及改革开放相关史实的同时,也唤起学生对发展与奋斗这一精神的理解与重视。并组织学生探讨改革开放在中国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与其反映的奋斗精神。教师在开展这一课的历史教学时,要以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作为德育的教学目标,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理念和其历史地位理解的同时,使学生可以正确思考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可以播放相关的记录影像与历史图片等史实资料,也可以播放一些改革开放题材的优秀电视作品或者电影作品,使学生可以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与荣辱观,明确改革开放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使高中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并灵活掌握历史知识而逐渐形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以内化式的历史文化教育与德育素养的培养,来促使高中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对唯物史观相关理论体系与基本观念有着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并鼓励学生将唯物史观实际应用在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用科学的态度与唯物史观的态度来解决生活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将历史课堂与德育教育进行综合时,教师应精心创设多种历史问题,使学生可以在历史课堂上保持对历史学科的思维灵活性与思维拓展性。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历史知识的学习中,通过史料论证或者是知识解答等形式来探究历史素材中的核心素养。在相关历史问题的创设中,教师应做到围绕历史课程基础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细节与真正学情,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在一系列历史问题的探究心理的驱使下,获得更加牢固的历史知识与更加有深度的道德素养。而在相关知识的创设中,教师也应采用层层递进式的形式,来使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优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方式。   在将德育观念融入对学生的培养中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可以在历史课堂的答疑解惑这一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首先历史教师要为学生引入历史时空观念,使学生对这一观念有着大致认知,并通过逐步学习而逐渐掌握与了解诸如古今地图以及大事年表等与时空有关的历史概念术语,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一历史时空观来解决相关历史问题。例如在进行改革开放主题的历史教学时,教师就应设计连续性的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教師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这一历史事件的世界背景,然后递进到“对于现代化时代的我们来说,这一改革有着什么历史意义?”这种以历史知识的巩固,以及创新为特点的历史问题创设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历史现象以及相关历史事件背后的历史原因,还可以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汲取到更多的养分。通过对系列历史教学问题的构建与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具备连续与层次并存的历史知识,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更加巩固。在这种有序性极强的历史框架帮助下,学生可以主动去探究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然后以自己的思维来拓展问题并延伸问题,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中所反映出的人文思想更加了解。
  (三)以思维为核心,促进学生正向发展
  为了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们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历史教师要基于课堂内容,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加强团队合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同学们对课堂的参与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能够在彼此的激励和协作中挖掘历史知识中的深层内涵,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感受历史的逻辑与美妙,通过历史课堂感受人文思想,体味家国情怀;同时,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真正主导课堂、享受课堂,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
  比如,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可以给学生们布置开放性问题,先让大家充分思考,然后小组之间分享讨论、合作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这个开放性问题可以是:“通过对该历史知识的学习,你想到了哪些中国经典传统价值观念?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们便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答案,同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们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查漏补缺,“传统价值观念”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荀子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将历史知识与传统经典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理解得更加深刻。同时,学生们更能从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巩固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感受到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四、 结语
  教师要认识到在历史课堂中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广大历史教师遵循相关教学规律与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来进行逐步推进的,在将德育与历史共同进行融合时,教师应站在人文高度开展历史教学,对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统一的设计,为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而开展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迎东.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154.
  [2]李艳娥.依托网络技术,培养家国情怀:探究如何在网络技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华夏教师,2019(8):77-78.
  [3]杜冲.用情感教育筑就学生成长的基石: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点认识[J].华夏教师,2019(8):81-82.
  [4]陈明,仲晨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J].林区教学,2018(11):77-78.
  [5]陈士志.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析[J].才智,2018(24):131.
  [6]李玉彬.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17(7):39-42.
  作者简介:
  肖定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制,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企业人力资源工作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深化企业改制,提升单位工作效率。文中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的挑战,探讨激励机制的具体应用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面临挑战;激励措施  引言  高速公路作为一个年轻的服务群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有助于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促进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干部管理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接着对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帮助人类开发思维的工具,其对开发人类的左右脑具有十分好的效果,在帮助人类改善思维习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具有独到的优势。高中生物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顺生物知识结构、思路,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效率。考虑到高中生个体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思维导图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可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组合作;生物教学;思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者大多聚焦于教师的教法和学生学法改革的实践,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化学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之一,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整合高中化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不同道德教育主题,实现德育教育与化学教育的融合实施,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化学教学;德育工作;新课改  一、 高中生德育工作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且高效的化学课堂,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质课堂;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化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但是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化学是一门比
摘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和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要把握好课堂教学实际,通过树立榜样、适当增加挑战性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锻炼中磨炼自己的体育意志品质,锻炼小学生的品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要从学生体育运动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体育运动
随着国有企业转型、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国有企业党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集中体现,文章基于物理学科素养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将高中物理实验依据实验目的分为学习仪器使用型、测量物理量型、探究规律型三类,总结出其教学流程。此流程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实验学习方法,培养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一、 引言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受互联网的影响,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由于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频繁出现错
我国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产业链条的不断拓展,生产工艺日益复杂,对环境条件也日益严格,其安全性和危害风险亦随之加剧.本文分析了化工行业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中可能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