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霜期农业是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项目,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以及辽西地区霜期农业发展现状,提出辽西地区当前霜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霜期农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霜期农业;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1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9.004
霜期农业是指在霜期气候条件下,利用人为构建的设施环境进行种、养殖等农业生产。霜期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体,对传统农业改革和创新,将冬闲变冬忙,利用霜期光热气候资源增加农业经济收入。霜期日光温室解决了北方冬季蔬菜淡季供给,并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为了完善霜期农业日光温室生产、管理等综合技术,科技人员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外霜期农业研究进展
1.1国外霜期农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20世纪70年代荷兰、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展迅速,多以冬季温室大棚生产为主,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新型材料研发技术、温室调控技术以及机械化技术水平等,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环境工程技术及微电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建立起技术先进、产量和质量可靠性强的全新技术体系,正向集约型、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2国内霜期农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温室栽培在20世纪60年代有小规模生产,例如早春利用小拱棚培育蔬菜及地瓜秧苗等。70~80年代相续出现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进入90年代霜期农业逐步向规模性发展,进入21世纪霜期农业在集约化和科学化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及温室方面科研攻关,我国的霜期农业正朝着高水准迈进。现阶段由于各地受到生产现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日光温室、大型玻璃温室及现代化温室同时存在,日光温室投资低廉,大多地区还是以日光温室为主。但是日光温室因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在生产管理上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未能达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预期目标。
2辽西地区霜期农业发展现状
2.1霜期农业的发展及效益
干旱时辽西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也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霜期农业以最有效的节水生产特点,在辽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成为当地农民抵抗农业灾害、增加经济效益的首选产业。辽西地区日光温室结构多为圆——抛物线组合,东、西、北砖泥墙,后墙高3.0~3.5米,后坡仰角40°~ 45°,钢筋或竹板骨架,覆盖物为草帘或棉被。目前,霜期农业已经成为辽宁西部地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从以前自然发展阶段到现在结构合理质量、效益同步发展阶段,霜期农业在辽西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
从霜期农业的经济效益看,设施水果和食用菌处于稳步发展中,而占主导地位的蔬菜和花卉效益显著增加,其中蔬菜和花卉的价格稳步走高。设施蔬菜平均每公顷效益在45万元以上,花卉最高每公顷收入可达150万元。
2.2当前霜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整体技术含量低 栽培管理多以传统栽培的经验为主,与现代化设施技术差距很大。绝大多数是钢架或竹板架的塑料大棚,难以抵挡风雪的侵蚀及灾害。冬季积雪厚度超过10厘米时,则对木质结构的大棚构成威胁,甚至将大棚压垮。
2.2.2环境调控技术与设备落后 农业生产类型简单,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技術有限。塑料大棚调控手段仅限于通风和避光,往往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受损,无法生产。遇到寒流或连阴雨天气,日光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环境将会出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逆境,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2.2.3生产管理技术不完善 缺乏对区域性日光温室不同作物小气候变化规律研究,以及不同时期温度、湿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温室适宜环境条件,预测不同天气状况下对温室的影响,建立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路线。以期实现霜期农业建设的高效益、高质量。
3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霜期农业生产有了飞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同时,霜期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霜期气候资源,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虽然是温室蔬菜生产世界大国,但还不是强国。霜期农业只有在不断地总结、研究、完善,才能趋于合理化、自然化,才能趋利避害,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滕宏飞.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04):17-21.
[2]张鸿,郑林用,任光俊,等.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与策略Ⅵ一重点任务之区域农业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6):355-358.
[3]杨春秀.设施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2):15-18.
[4]张国林,宗英飞,王瑞申.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与气候资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作者简介:刘志鹏,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技术保障。
关键词:霜期农业;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S1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9.004
霜期农业是指在霜期气候条件下,利用人为构建的设施环境进行种、养殖等农业生产。霜期农业以日光温室为主体,对传统农业改革和创新,将冬闲变冬忙,利用霜期光热气候资源增加农业经济收入。霜期日光温室解决了北方冬季蔬菜淡季供给,并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为了完善霜期农业日光温室生产、管理等综合技术,科技人员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外霜期农业研究进展
1.1国外霜期农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20世纪70年代荷兰、以色列、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发展迅速,多以冬季温室大棚生产为主,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新型材料研发技术、温室调控技术以及机械化技术水平等,均居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随着环境工程技术及微电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建立起技术先进、产量和质量可靠性强的全新技术体系,正向集约型、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1.2国内霜期农业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温室栽培在20世纪60年代有小规模生产,例如早春利用小拱棚培育蔬菜及地瓜秧苗等。70~80年代相续出现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进入90年代霜期农业逐步向规模性发展,进入21世纪霜期农业在集约化和科学化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及温室方面科研攻关,我国的霜期农业正朝着高水准迈进。现阶段由于各地受到生产现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日光温室、大型玻璃温室及现代化温室同时存在,日光温室投资低廉,大多地区还是以日光温室为主。但是日光温室因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在生产管理上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未能达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预期目标。
2辽西地区霜期农业发展现状
2.1霜期农业的发展及效益
干旱时辽西地区主要气候特征,也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霜期农业以最有效的节水生产特点,在辽西地区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成为当地农民抵抗农业灾害、增加经济效益的首选产业。辽西地区日光温室结构多为圆——抛物线组合,东、西、北砖泥墙,后墙高3.0~3.5米,后坡仰角40°~ 45°,钢筋或竹板骨架,覆盖物为草帘或棉被。目前,霜期农业已经成为辽宁西部地区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从以前自然发展阶段到现在结构合理质量、效益同步发展阶段,霜期农业在辽西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
从霜期农业的经济效益看,设施水果和食用菌处于稳步发展中,而占主导地位的蔬菜和花卉效益显著增加,其中蔬菜和花卉的价格稳步走高。设施蔬菜平均每公顷效益在45万元以上,花卉最高每公顷收入可达150万元。
2.2当前霜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整体技术含量低 栽培管理多以传统栽培的经验为主,与现代化设施技术差距很大。绝大多数是钢架或竹板架的塑料大棚,难以抵挡风雪的侵蚀及灾害。冬季积雪厚度超过10厘米时,则对木质结构的大棚构成威胁,甚至将大棚压垮。
2.2.2环境调控技术与设备落后 农业生产类型简单,对温室小气候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技術有限。塑料大棚调控手段仅限于通风和避光,往往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受损,无法生产。遇到寒流或连阴雨天气,日光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环境将会出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逆境,轻则减产,重则绝收。
2.2.3生产管理技术不完善 缺乏对区域性日光温室不同作物小气候变化规律研究,以及不同时期温度、湿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温室适宜环境条件,预测不同天气状况下对温室的影响,建立完整的栽培管理技术路线。以期实现霜期农业建设的高效益、高质量。
3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霜期农业生产有了飞速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同时,霜期农业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霜期气候资源,大幅度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生产中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虽然是温室蔬菜生产世界大国,但还不是强国。霜期农业只有在不断地总结、研究、完善,才能趋于合理化、自然化,才能趋利避害,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滕宏飞.高效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与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04):17-21.
[2]张鸿,郑林用,任光俊,等.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战略与策略Ⅵ一重点任务之区域农业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6):355-358.
[3]杨春秀.设施农业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2):15-18.
[4]张国林,宗英飞,王瑞申.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与气候资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
作者简介:刘志鹏,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