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而教”:作为一种教育抱负

来源 :师道(人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eng0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未来而教”包含的希望的力量,使“未来”与“教育”更加密切地相互激发相互绎解。
  正是希望本身使教育成为教育,希望之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延展给予人们不断顺应又不断重建的信心。教育就是关于人的顺应与重建:顺应是“追寻真实”的本质力量,重建是“翻转真实”的“叛逆”力量。这也意味在一个人身上的“抚”与“琢”必须经历长时的交错的互动,方能最终发现才品的容量和潜力。
  “为未来而教”打开了教育的视野,为之迎来明亮的光色和愉悦的想象。鲜明的活力之外,隐蔽其中还有对远见卓识的企盼、对行而不辍的主张、对合乎人性的期待、对心灵解放的思索。在延后的教育福祉中,还有人与环境、协同工作与私人空间、知识与责任、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更加完善的安置,这些教育基本任务之外“额外的负担”,也是“未来教育”理想形象所传唤的人文主义。
  1
  一切朝向未来的瞻望,必定包含对那条通往未来的“正确道路”的觅选。通过观察、预测、想象、辨认、理解和思考,人们力图找到合适的路向,以期安顿过往的动荡、调理当下的顽疾、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有关国家道路的叙事中,理想的构建往往都行诸鲜明的文词,而对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如何真正抹平的问题,却处于不断的“运算”之中。对偏离的容忍正是美好愿景发生力量的一部分——未来的“明亮”既会引发急功近利的冲刺,也能提高对判辨含糊的耐受力——毕竟人人皆知理想不易。但是面对过于频繁的道路的变革,必将出现“与时偕行的积极应对”与“错漏百出的尴尬应付”两种顺逆判然的舆论民声。
  无论道路的选择如何摇摆,未来依旧“对立”于现在,并一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未来而教”内在地反刍关于人才的构想和培养的理想问题,以及紧接着的行走问题和日常问题。如何使培养人才的理想成为人们信服的“预言”,乃至最终成为无疑的“结论”,常常是教育蓝图规划者在公共叙事中开启的对信念共振的期待。随着官方和民间的意志不断博弈以及面对环境变化同样努力的调试,双方在人才理想的勾画上已几近融洽,更须费心的是为挑选的路径进行小心且不停歇的辩护。也就是说,教育的未来的问题并不出现在“彼岸如何美妙”的描述的分歧上,而是发生在“此岸如何抵达彼岸”的渡河之问中、在实现理想的内在逻辑上真伪、道器、宏微的错位、背离和冲突。
  虽对教育未来之美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存在广泛的共识,但人们仍需分头寻找恰当的语词安顿各自的理想,也就是慷慨的规范的“理想制作”还需要再次落地,以分别产生鲜明的动力。如今教育的有心人多以“拾掇自己的园子”自安,应是看到语词的慷慨周全背后个性的模糊和麻木,通过微小化的、确定化的处理和筛选,使这种理想信念全无做作,亲切可信,以此扪触心灵,把握自主。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发出现,结伴读书、切磋磨课、分享经验,使那些不断追求进步的教师的道路焦虑有所减缓。在学伴身上,有技能的比对,有理念的参照,有理解的共鸣,备读、思考、写作、发言、对话,周而复始,教育的机智生发激荡,友爱的情谊砥砺慰藉,这无疑是朝向未来的行走中一种宝贵的方式。我们现在对共学的期望,还多停留在普通的督促和激励层面——在更加频繁、多元的交流之中,以言辞行动的方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同时,友爱仁通的氛围亦可使心灵得到更多的拓展等等,并未得到明显的注意……我们既能以学习方式本身来思忖应对未来,更可以将未来作为思考支点,向学习方式汲取新的能量。再者,未来学校教师组织架构应从学习共同体的搭建、维护和升级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对个人来说,未来如何具体落实的问题,总是在路向定夺的激烈之后缓缓展开日常的平静。一旦日常化、细节化,便总不及理想之高蹈,但人确实需要更加和平温润的面目,经历相当时日的扎实积累,以此不断平息时代性的焦急惊躁。事实上,漫长的日常之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克服与转化,教育的未来正是在其中慢慢与我们照面。
  另外是未来的技术,或者那些证实“未来已来”的技术,不应该替代教学和管理的主动性,不应该排斥与空置人的思考,不应该为了转化数据而转化数据,而是要使技术的运用,特别是使教学程序刚需通过数据化而减轻教师负担,利于统计分析,便于接入社会资源库,以供共享引用等等。如今教学与技术尚未真正深度融合,随着技术对越来越多的教学领域的接入“查勘”,数据“粗硬”的问题将被大量的内容交叉所“软化”。仍要加以警惕的是,观点先行下对数据别有用心的调取、不同查勘角度对数据选取的比重的偏颇等等。对数据的运用应多方对照,整体分析。除此之外,未来的数据垄断,数据暴力等问题仍是教育平等视域下重要的考察内容。
  2
  教育教学成果极大的延后性,使教育“天生”地擁有“未来感”。由于教学的成效尚待日后验证,教育便总是处于“悬而未决”的处境之中。这种未定之感,使一些不断需要成果的回馈来获得前行动力的教师感到价值虚无。责任心缺乏者以教育成果的滞后性作为自身不作为的“庇护”,热情挥发殆尽者得过且过,“耐不住寂寞”者转而投身能够即时见效的操作……但在那些真正怀远而教的人身上,他们充分认识到教学成绩不仅仅呈现于测评报表,更呈现于学生涵养操守的进益,更有在眼前这可量化与不可量化之外,更加迷蒙难见的学生的未来里,蕴根多年方得叶展的那些人生的美好。我们还是要对此慨叹,要有什么样的信念,什么样的爱心,什么样的想象力,才能既关怀当下,又爱及未来?遥远的未来,缥渺难望。也许会有学生感恩,带来并不算迟到的肯定的慰藉;也许更多相忘于江湖,别有参商之阔……可能没法从学生处复返的真诚,是这样自始至终只有一厢情愿的踪迹。但思及未来的教师,近乎执拗地“归顺”于“由心而发”,职业的荣誉感、归属感一类的言辞已非浮泛于表面的自我崇高,而是一并融入“应为”的宁静。应是如此,才能保持几十年如斯的用心,保持朝向学生灿烂明天的张望。
  未来才见分晓的境况虽有藏污纳垢的危险,但也意味着人的行为可以得到动态的修正,也就是说“悬而未决”也构成教育独特的张力,令教育的有心人在敏感的预见和美好的预期下,择善而执,“修道”而教。既然未来才结出果,那么现在可只顾耕耘;既然一切都可能会在未来结出果,那么眼下相逢的每一个日子更不可轻视,因为随时都潜伏着未来的“影响因子”。打个比方,在“面向未来”的教育算式中,施教为自变量,未来成果为因变量,系数是教育对成长的影响程度。其中培养教化对一个人起到多大的影响,起到哪些影响,经常难以考证,当事人也可能蒙在鼓里,因为成长本是复杂的、变化的一种“整合”的存在。虽然教育于未来的“历史效果”难以“算清”,但教师们又非常清楚,在这个需要解释与分析的教育影响里面,肯定包含着师生的际会,这种际会仍有一种显然的直接性,一种简素的美德,立地成就。   教师职业自带的光芒,从一开始就赢得信任的理由。在一些方言里面,家长用“语重”来描述教师语言的迅速生效,特别是孩子们在入学前面几年对老师的言听计从。暂不讨论这种信服为何有时到了后面会渐转淡薄,就教师言语对年幼学生的重要影响来说,已经“提前铺设”着儿童在“初相见”中对教师的敬畏之情。这種情感并不是凭空而生,而是在“大众”认知的氛围里慢慢形成的,它把儿童引到虔诚的“迷信”之中,一种近乎先验的信念。“敬”或是“信”无疑是开展教学,施加影响的有利开端。
  虽然我们十分清楚教学良好的影响并不总是如期待那般发生,但是从敬重教师迈向知识接受,进而人格养成的理想链条,一直“拥有”人们确定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的,纵然不易,纵然经常“走样”,却没有从根部“撬动”公众对教育最朴素的信念:为人师表,可为人师;可为人师,必利进学。
  这种对教师基本的信赖既是传统的,也是未来的,它包含着长久的、经验的、深刻的人文省思,既不断赋予每一代教师真正的身份认同,也每每开启为未知的新时代培养人才的试验。
  思考教育之真谛,必是开掘过去沉默时光的回溯,又是对今天那些真诚的、细致的、成长的做出的分辨,以及对那些碾轧的、扭曲的、虚浮的进行的挣脱。教师面对未来的勇气,与其说是顺遂里的清澈的梦想,毋宁说是在受挫与反思中积攒起来的热爱,事实上,没有经过现实冲击与检验过的信念并不可靠,况且工作与事业的信心也有诸阶段诸时期不同的情况,也正是这些有所不同的状态互相补充着生命的完整。这种面向未来的动力,恰恰源于人在过去不断从事意义的收集。这种捕捉的悉心使我们在面对新的选择时,最终借助对善良和公正所累积的意志鼓起力量迎向未来的影像。
  3
  难以想象一种与过去毫无联系的能量,虽然我们总在历史进步论调下否定过去,正所谓“时间之后得逻辑之先”。但是我认为,在教育的历史嬗变里,存在的是“不断适应”的教育,而不是随时间必然出现的更高级形态的教育。事实上,大量关于教育真理的早期阐述始终拥有逻辑的先在性,并不是越发走向现代的关注个体自由的理性,就注定全面战胜顺从自然的古典理性,何况我们现在执行的可能是打了很多折扣的理性。未来并非因其无限性而使我们必定遭逢胜利,而过去也未必框束在有限性之中承受失败的指点。但是我们仍要往未来而去,前方是我们不得不行的路。
  虽然深知未来并没有决然割裂于过去,未来的模样正在于我们对过去和今天的镜子的拭擦中映照出来。但是无数重重叠叠的镜子在晃动,未来的难以捉摸依然叫人焦虑。围绕未来所建立的很多教育观念本身便充满了危机感,特别是其中包含的顺者昌逆者亡的训诫,真教人紧张。危机感一方面激起了斗志,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一不小心成为未来的人质。比如出现的各种“标签父母”,正是社会被未来胁制不断内卷的病例。我们的确需要未来的“屹立”为我们的努力“站台”,但是我们仍要警惕以未来过度“要挟”现在的情形。
  更危险的还有失去“永恒”的赶新,唯以新为尚,标准“反复无常”。在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中文版的导言中,甘阳写道:“在这样一种万物皆流、一切俱变、事事只问新潮与否、人人标榜与时俱进的世界上,是否还有任何独立于这种流变的‘好坏’标准、‘对错’标准、‘善恶’标准、‘正义’与否的标准?还是善恶对错、是非好坏的标准都随‘历史’而变从而反复无常?……”当世界在我们兴冲冲地只顾前奔的道路两边慢慢稀释时,我们将渐渐找不到精神可凝定之物。
  我们满心希望它“往前”的教育,也可能不小心在“往后”。如果它过度受未来所惊吓、挟持而失去标准,或被动应付,左支右绌,或有所掩饰,内虚外亢,那么它就离弃了教育精神基本的洞察力和自足性,而犯上了“未来病”。这种“未来病”早在以前大批学校不作实地评估,跟风疯狂盖楼、修跑道、买设备而造成大量浪费在所不惜的热潮里出现过,在誓为明日的口号的狂呼中也出现过。为了某种宣传需要而被压缩为标题或口号的理念,真正的内涵总是不知不觉被抽空。“面向未来”这样的观念也难以幸免,它本来是一种对教育的醒觉,讽刺的是,偏偏落在人云亦云,以及面子工程的别有用心上,乌烟瘴气,令教育昏沉。
  “远的”终会成为“近的”,这是一种历史的确定性,正所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而“远的”加速成为“近的”,或是“远的”不断退远难抵,这是理想为标记后出现的历史不确定情形。我们在说“为未来而教”的时候,其实也包含了两种未来观,一是时间性的未来,二是品质化的未来。“为未来而教”,必定积极寻找对时间性未来的应答,特别是“抬眼可见”的信息浪潮,是在技术坐标中紧急地寻找人的位置,还是在人的坐标中不断探明技术的位置,已是颇具挑战的问题视域。“为未来而教”更是一种超越应对性思路的信念,则教育不仅仅是“合于世”,还要“高于世”。其实,教育正是在“接受”生存向“创造”生存的跨越中,能动展开“教育就是未来”的自由内涵。
  4
  “创造”的跨越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受周围环境刺激而做出反应,不仅仅是“实用主义”式的应对,更是“有决定意义的目标”(雅克·马斯坦语)对行动和实践的有力指引。而这种目标正是源于人类追求美好事物,渴望丰富多彩的生活。这种愿望/冥想与行动经验互相启迪,推动“人的生成”,从而“避开”机械的进化论,也“绕开”虚无主义的陷阱。着眼于“人的生成”的教育精神,更可将西方的“人的张扬”与东方的“化育”“生生”进行创造性捏合,对当今人出现的精神困境——要么陡立无依要么绵懦无力,进行积极的回应。
  越是在面对未来连同“未来”所紧密关涉的“进步”时,越要努力理解人之应当——关于“人的值得”以及人在“人的值得”之上所必须支付的努力。那种关于人如何过上幸福生活的不懈求解,以及对智慧生命进行充分演绎的渴望,正在持续地形成教育的动力,对此内在的指引的倾心当属教育最独特的清明。它包含完成人、塑造人的全过程,不仅是指人在学校的学业情况,也包括在他/她的生活之中得到的全部了解和成长。正是这些具体的实践和理解支撑了人的确立、教育的确立。   包括一切教育手段的完善本身,同样是教育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指人要在“事上磨”,越是对远方充满无限的向往,越是要在近处的事物进行锻炼、反察。随手之地,回避不了人的锤炼的问题。锤炼本身,便是承认了“更好的存在”,而眼下之境也随之具备了未来的质地。麻木的重复与灵感陌路,隐约可测知、可调校的距离方显示着我们与未来密切的关系,我们在这距离和关系中感知自身的位置。绝对的遥不可及与我们无关,有血有肉的梦想、某种“确定”的“不确定”,方使我们在一种历史的饶有兴趣的“填充”中展开属于我们的命运。
  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到教育的功效和任务不仅仅是调教出掌握一定的方法,拥有一定的智力水平的适合生存的学生,更要看护他们在美善上的启程,以及对自身禀赋与使命的领悟,便可明了教育最高之意蕴是“知命”“知远”,而这才是教育之于未来最深刻的内涵。教育越比其他事情更加“密切”地面对关于未来的拷问,越临深履薄地进行道路正误之辨,越与未来亲近,也越发微妙觉知未来既是由脚作路通向的远方,又是主体可不断加以思考并重新生成的自身的方向。
  越沉浸,越有余。有余就是对现在“无余”的状态的“反叛”,就是对不能够等待的狭促的“倒戈”。教育應是敏锐和舒缓相结合的矛盾体,敏锐是主动、辩证、对话地把握自己的时代的新命,而舒缓是宽松、融通、隐身地归汇“人之发展”的恢弘背景。也正因为教育拥有对未来的敏锐洞察力,才能在走向未来的途中保持从容的风姿,又因有宽裕之境地,而使身心舒展——身心的舒展有利智性舒展,表现出来就是认知的穿透力。而现在教育表现出来的迟钝、愚蠢、浮躁和惊惶,不正是其失去定力,又失去爆发力的病征吗?
  “未来”在教育中的激活,应是继往开来的意识的全面激活,并非只执“新”之一端。不只是与“人工智能”的较量,或是对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相和合的远景:“共融智能”的打算——其实,要使人工智能真正为人的幸福服务,不至于被打败,被反操纵,被恶意利用,我们要做的努力也包括对人的历史的疏贯。古今、上下、中外的文化精华如何消化吸收,如何创造性转化,特别是如何在课堂上建立关于“人的生命”的价值认同、“人的生活”的情感认同、“人的发展”的伦理认同、信息化社会的规则认同、无界限网络的道德认同,将是我们面向未来必须回答好的重要问题。也就是说,面向未来的教育,并不“忌讳”面向历史,我们走出来的那个历史的处所正是我们进行一下轮学习变革的根据地,何况教育的问题与社会、经济、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相信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家校更密切的合作共育,还有更多社会资源、网络资源、技术资源对教育的涌入,学校无墙化、教员“泛师化”、学生混龄化都将带来教育新的样态,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将成为我们人生行走的基本方式,而“个性”“启发”“互动”“融合”“生长”是教育“变与不变”的驳诘中永远闪耀的字眼。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将“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选择身边某个目标当做自己的榜样,这个目标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
期刊
初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常易感到压力重重,自信不足。本文结合学校的“四雅”办学理念和正面管教的教学手段,探索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发展个性特长,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  “四雅”办学理念中的“雅趣”指的是高雅、文明的兴趣和爱好。上了初中,面对成绩的落差,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业上不太自信。为了转移这种不自信,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但一直以来,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却是不争的事实。回顾我的作文教学之路,经历了观摩学习、借鉴模仿、创造创新三个阶段,似乎窥到作文教学的堂奥,找到了实践经验与教学规律。  第一次观摩作文公开课  记得2005年夏天,笔者在成都参加“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项目四川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有幸观摩了成都市玉林小学李晓英老师执教的作文教学研究课,印象深刻。李老师带来了几只小乌
期刊
资源取向教育观强调以积极、尊重的态度关注学生内在资源,让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本文以资源取向教育观及相关技术为理论指导,通过指导家长关注自我成长、学会情绪管理、聚焦孩子优势及正确进行表扬,帮助他们解决孩子的问题并实现自我成长。  一、问题描述  去年寒假结束前,小张妈妈来到心理室寻求帮助。原来是她发现小张周末一回家就以做网络作业为由,经常玩手机到三更半夜,有时凌晨四点都不睡觉,甚至还有“早
期刊
《琴和箫》是一册窄三十二开的薄薄的小书,从旧书店里淘回。多年前,我也是在那里淘到孙犁的《白洋淀之曲》《秀露集》《芸斋小说》等,都是分量颇重的小书。这种淘书乐,可遇不可求。每晚灯下亲炙这些心仪的小书,其间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琴和箫》书小分量重,是孙犁研究专家、作家冉淮舟在1981年为孙犁编的一本白洋淀作品专集,辑录了孙犁描写白洋淀生活的全部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凡二十一篇(首),包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节奏越来越快,人面临着生活、工作、学习各种压力,从而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和抑郁。小学生在成长期,思想还不成熟,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以前是独生子女比较多,小学生在温室中成长,遇到一点挫折就表现得消极。有关社会调查数据表明,全国中小学很多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为了让小学生在成长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保证心理教育
期刊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做着最不平凡的工作。班主任需要负责一个班的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全面工作,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还是各科教学工作的协调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爱心、耐心、用心。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从了解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求学特殊性着手,对实施中职班级德育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中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共同探讨更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期刊
德育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阵线的人,不仅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引领者,更应该是精神的指引者。只有真正攻下学生心灵的城池,班级管理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然而,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措并举。  一、接纳是攻心的敲门砖  第一,留下“深不可测”的第一印象。教师应精心设计与学生首次见面的语言、姿态、仪表等,尽可能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深不可测”指不
期刊
当下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激烈的学业竞争、人际关系,以及自身在复杂环境中面临的各类诱惑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承挫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助其不畏困难,勇敢战胜挫折,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一、受挫原因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无论是个人品行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价值观念的树立,都受到多方面
期刊
学生就像是我们撒下的种子,要想让每一粒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就应赠与其终生受用的“财富”——良好的素质和良好的习惯这些是学生一辈子的财富,能使其终生受益。  一、以身作则,用爱感化学生心中的那根茎  孔子说:“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怎么进教室不开窗呢?”“教室怎么这么脏了?”“为什么不打扫呢?”不管我站在教坛发什么指令,学生都无动于衷,不支持也不抗议,我行我素。叫几个同学将教室打扫干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