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使人获得古今中外涉及各门学科、各种领域的知识、信息,开拓视野;阅读能启迪人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阅读能提高写作、会话能力,开发智力。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读”的的重要性。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学习、工作必不可少的能力。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的提出,对人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朗读又是提高阅读能力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
  朗读,就是用清新明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自信,开发潜力,增强记忆。突破性格障碍,掌握语言技巧,掌握有效沟通,巧妙表达的口才,在大庭广众中,轻松体现你的睿智高雅,轻松走上事业成功之路。鉴于此,上课的时候,我着重于读的训练,但那种“南郭先生吹竽”式的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了: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然后进行朗读比赛。一个组在读的时候,其它组就听,等到这组读完后,其它组就指出这组在读的过程中读错的字,错一个扣10分,然后把这组的最后得分记下,每月讲评一次,学期末对优胜者进行奖励。由于有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大多能把别人读错的字找出来,并且轮到自己读的时候也相当认真。事实证明,这种读的效果是不错的。
  那么,诵读能力如何培养呢?朱自清先生提出的诵读方法是,“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自己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这种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⑴课前预习时要读,这里姑且称为“预读”,要求“声出口,笔在手”。但值得提及的是,诵读课文不是简单的开口就念,而要与认、辨、疏的功夫相结合。认、辨、疏即注音、辨字疏句,方法是拼音注在字头上;辨字与释词统一在一种常规格式里;疏通课文中有关句子,做到文章的意思能大致理解。当然,在预读阶段,需要“发疑”,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的一致看法。高明的语文教师,都把“导读”当作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课文的貌似无疑之处生疑、发疑。因为只有生“疑”,才能有“悟”,朱熹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发疑在预读中的重要性。⑵课上要读,这就可采用朱自清先生的诵读方法,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读或默读,跟上教师的节奏、要领,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解决有关问题。教师范读,可主读全篇或课文中的某一部分,甚至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要学生根据范读自己去读,去体会文章的思想。⑶课文讲解之后,依然需要诵读,学生独立进行,这是理解基础上的诵读,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声音、章句、层次、中心、义理、感情、神韵、训诂都容易融会贯通而达到进一步的理解。⑷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去多读、反复读,从而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论化和感情化、艺术化与表演性的处理。课后读的对象,可以是课上的讲练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阅读材料,教师要争取做到把精彩的时文和中外名著有的放矢的介绍给学生去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真正为说话和写作服务。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职责,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⑴每节语文课开始,让同学朗读《每周一诗》养成阅读习惯。⑵分组竞赛比高低,增强竞争意识。⑶提出疑问设悬念,培养思维习惯。⑷演讲故事练口才,培养口头表达能力。⑸精要分析明主旨,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等。配合教学要求,选用恰当的阅读形式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训练学生朗读的方式有:
  范读:教师示范朗读。在教学诗歌,散文,文言文时,通过朗读磁带和教师正确的语调,丰富的感情,节奏的抑扬顿挫,速度的快慢,给学生示范出一个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的兴趣。
  领读: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阅读会遇到障碍,不得要领。教师通过领读让学生感知规律和技巧,从而让学生也去掉了阅读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个别朗读:学生的个别朗读,可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一定的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对重要课文自己认真准备,阅读后制成音频文件,交给老师评价指点,对读得特别好的,把录音在课堂上放给全体同学听,对全班学生的阅读具有启发辅导作用。
  齐读:一般短小的课文,气势较强的段落,句子让学生齐读,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因而它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强了后进生的阅读兴趣。
  默读:让同学只用眼,不出声,不动唇进行阅读。它是一种主要的读书方法,它不受阅读速度的限制,周围环境的影响,便于思考,从而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又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了基础。
  速读与跳读:小说类的课文篇幅长,教学时间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指导学生掌握速讀与跳读的技巧,提高效率找中心,抓重点,掌握文章的大意。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内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快速而有效地获得各种有价值的社会信息。
  经过多层面的朗读训练,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主动要求扩大阅读,令人欣喜之至。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读”的环节,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朗朗读书声。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小学语文有必要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因为感恩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小学文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大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等。  1、大自然之恩  大自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课改的核心。文章就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粗略分析,对新课改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改革;教学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注重实效性.初中生物教师应立足于生物学科特征及初中学生实情,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营造浓郁的生物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
山西省孝义市农机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全力抓好国家保护性耕作项目、省级农机化示范市(县)、省级农机化旗帜县(市)建设.
9月8日,阿里巴巴在美国股市的新股发行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作为A股市场的投资者,因为阿里巴巴选择海外上市,因而失去了这样一次投资这家优秀电商的机会。尤其是腾讯在香港上市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背景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许多老师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积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将各种创造性的教学策略
医院青年文化是医院文化融入青年思想活跃、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特点而形成的代表医院开拓创新和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 广大青年作为医院职工队伍的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尤其是处于启蒙时期的孩子更为重要,而语文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处于那些启蒙时期的孩子,尤其是对那些智障和聋哑儿童这些容易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更应该得到关注和重视。作者面对这些弱势群体,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爱心,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广大同行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
动画作为上世纪20年代中国新兴产业,经历了三个特殊的孤岛时期: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及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产业的败落我国动画正处于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中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一、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可见,让学生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