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态语又叫态势语,其包括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睛动作等。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是无言的心声,既可以强调、补充口语信息,也可以沟通、交流情感,还可以修饰、渲染气氛,调控口语交际活动化不利的、被动的局面为有利的,主动的局面,以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态势语使用不当的表现主要有:背台词式的动作,生硬、别扭;口语和动作不同步,口语在前,动作迟缓;忘词、卡壳时搔头、挤眼、皱眉、仰视或绞衣角;忘了事先设计的动作,想起来又补上……下面对体态语的培养训练方法略陈管见,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身姿语训练
身体姿态是一种处于静止和无声状态的非语言交流,可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自古以
来中国人就重视对身姿语的强调: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这些俗语都表达了人们对身姿语的重视。由此可见,身姿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修养。人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姿态来衡量其文明程度,甚至会据此在交谈之前
对对方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姿态可以表明教师的精神状态和风貌,教师上课时的姿态有别于平
时的状态。教师的姿态应呈现出教师的“精”、“气”、“神”——精神集中、情绪饱满、心情愉快、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如教师走上讲台时的身姿,要能显现沉着、充满自信,稳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拔向上,抬头挺胸,给人一种冷静、胸有成竹之感。教师的站姿和坐姿应当自然、放松,两腿平衡分立,应避免身体重心在两腿间频繁交替,不应瘫坐或仰坐在椅子上,亦不宜趴在讲台上。
训练内容:(1)端正身姿训练:坐如钟——正襟危坐;立如松——挺身直立;行如风——步履稳健(提示:注意克服驼背、塌腰、凹胸、垂肩等毛病),(2)渗透训练: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端正自己的坐姿、行姿和站姿;(3)你是否注意過你说话时的习惯性动作(包括头部、手、臂的动作)?让你的好朋友指出来,你的哪些动作语应该发扬,哪些应该规避?
二、手势语训练
手势实际上是体态语的核心。因为手势最多,也最细腻生动,运用起来也更自如。通常
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
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教师的手势共有三个作用: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实;二是强调事实;三是吸引注意力。手
势的效果在于是否用得恰当、适时、准确。所以,教师讲课应伴以适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
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但次数不应过于频繁,幅度也不能过大。切忌不
停地挥舞或胡乱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人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轻浮
不稳重,过于死板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总之应以适度为宜。另外,还应注意各种消极的手
势,如用食指指人,用黑板擦不停地敲击桌子,掷粉笔头打学生的头,玩弄粉笔或衣扣等。
训练内容:(1)列举并评析人们说“你”、“我”、“他”时的各种手势,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手势进行自练;(2)手势观察训练:观察并收集人们说“你好”、“再见”等常用语句时的各种不同手势,说说这些手势同说话者的性格或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联系。
三、表情语训练
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情感活动密不可分。口语交际中的面部表情内涵的丰富性使得交际者一定要注意面部表情的含蓄性。比如,满面春风、喜笑颜开,表示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和颜悦色、笑容可掬,表达出对人的热情与友好;面如死灰、目瞪口呆表示出内心的惊悸与恐惧。惊讶时张大嘴巴,困惑不解时张口结舌,痛恨时咬牙切齿,无可奈何时长呼一口气,等等。
教师的表情应和蔼、亲切、充满工作热情,授课应富有感情,这也易于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热爱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应是呆若木鸡、冷若冰霜的人,否则师生沟通起来都很困难,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教学效果。
训练内容:根据下列词语所提示的表情,设计不同的口语情境,先自己对镜细心体味、练习,然后在班上模拟表演。训练材料:开怀大笑、微微一笑、抿嘴而笑、莞尔一笑等。
四、眼神语训练
在与人交际交往中,要学会让眼睛配合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与对方发生积极的交流。比如,当对方提问时,要以亲切、热情的鼓励目光看着对方,而不要将目光移往别处(如看窗外,或与别人交谈等);听众水平不高,不要流露出鄙视的目光;所提问题有刁难性,不要有反感的目光;提问者因紧张而一时语塞,甚至辞不达意,不要有讥笑的目光。
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不能昂首望天、目中无人,也不能东张西望、若有所失,更不能死盯着教案讲义,照本宣科。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
总之,体态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听说能力训练中体态语言的培养中,应加强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眼神语的恰当训练,运用得当,定会使有声语言增色生辉。
一、身姿语训练
身体姿态是一种处于静止和无声状态的非语言交流,可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自古以
来中国人就重视对身姿语的强调: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这些俗语都表达了人们对身姿语的重视。由此可见,身姿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文化修养。人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姿态来衡量其文明程度,甚至会据此在交谈之前
对对方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印象。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姿态可以表明教师的精神状态和风貌,教师上课时的姿态有别于平
时的状态。教师的姿态应呈现出教师的“精”、“气”、“神”——精神集中、情绪饱满、心情愉快、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如教师走上讲台时的身姿,要能显现沉着、充满自信,稳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拔向上,抬头挺胸,给人一种冷静、胸有成竹之感。教师的站姿和坐姿应当自然、放松,两腿平衡分立,应避免身体重心在两腿间频繁交替,不应瘫坐或仰坐在椅子上,亦不宜趴在讲台上。
训练内容:(1)端正身姿训练:坐如钟——正襟危坐;立如松——挺身直立;行如风——步履稳健(提示:注意克服驼背、塌腰、凹胸、垂肩等毛病),(2)渗透训练: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端正自己的坐姿、行姿和站姿;(3)你是否注意過你说话时的习惯性动作(包括头部、手、臂的动作)?让你的好朋友指出来,你的哪些动作语应该发扬,哪些应该规避?
二、手势语训练
手势实际上是体态语的核心。因为手势最多,也最细腻生动,运用起来也更自如。通常
情况下,人们通过手的接触或手的动作可以解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同时还可将
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对方。
教师的手势共有三个作用: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实;二是强调事实;三是吸引注意力。手
势的效果在于是否用得恰当、适时、准确。所以,教师讲课应伴以适当的、准确无误的手势,
以加强表达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听课情绪。但次数不应过于频繁,幅度也不能过大。切忌不
停地挥舞或胡乱地摆动,也不要将手插人衣兜或按住讲桌不动。手舞足蹈会令人感到轻浮
不稳重,过于死板又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总之应以适度为宜。另外,还应注意各种消极的手
势,如用食指指人,用黑板擦不停地敲击桌子,掷粉笔头打学生的头,玩弄粉笔或衣扣等。
训练内容:(1)列举并评析人们说“你”、“我”、“他”时的各种手势,选用你认为最合适的手势进行自练;(2)手势观察训练:观察并收集人们说“你好”、“再见”等常用语句时的各种不同手势,说说这些手势同说话者的性格或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联系。
三、表情语训练
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情感活动密不可分。口语交际中的面部表情内涵的丰富性使得交际者一定要注意面部表情的含蓄性。比如,满面春风、喜笑颜开,表示内心的喜悦与兴奋;和颜悦色、笑容可掬,表达出对人的热情与友好;面如死灰、目瞪口呆表示出内心的惊悸与恐惧。惊讶时张大嘴巴,困惑不解时张口结舌,痛恨时咬牙切齿,无可奈何时长呼一口气,等等。
教师的表情应和蔼、亲切、充满工作热情,授课应富有感情,这也易于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和热爱学习的兴趣。教师不应是呆若木鸡、冷若冰霜的人,否则师生沟通起来都很困难,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教学效果。
训练内容:根据下列词语所提示的表情,设计不同的口语情境,先自己对镜细心体味、练习,然后在班上模拟表演。训练材料:开怀大笑、微微一笑、抿嘴而笑、莞尔一笑等。
四、眼神语训练
在与人交际交往中,要学会让眼睛配合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与对方发生积极的交流。比如,当对方提问时,要以亲切、热情的鼓励目光看着对方,而不要将目光移往别处(如看窗外,或与别人交谈等);听众水平不高,不要流露出鄙视的目光;所提问题有刁难性,不要有反感的目光;提问者因紧张而一时语塞,甚至辞不达意,不要有讥笑的目光。
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不能昂首望天、目中无人,也不能东张西望、若有所失,更不能死盯着教案讲义,照本宣科。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
总之,体态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听说能力训练中体态语言的培养中,应加强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眼神语的恰当训练,运用得当,定会使有声语言增色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