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硫辛酸单药治疗)和观察组(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各3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结论:应用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可靠。
【关键词】 硫辛酸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患者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也会对眼睛、肝肾、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有数据统计显示,远端神经病变患者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占比高达60%以上[1-2],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硫辛酸单药治疗)和观察组(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各34例。所有入选者均符合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判定标准[3]。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29±4.3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4-70歲,平均年龄(52.89±5.03)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硫辛酸单药治疗,即每位予以α-硫辛酸60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后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每次口服剂量为50mg,每日3次。
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整个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止痛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4]
统计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TCSS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4.85)分;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的(8.85±2.74)分相比下降显著。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肢体麻木和触痛等一系列多发性症状,甚至可能进行截肢治疗。硫辛酸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氧化剂,对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活化意义重大,同时还能清除一氧化碳自由基等应激产物;而依帕司他而属于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有可逆性,对于降低体内神经胶质细胞内山梨醇、果糖等激素水平,从细胞范畴上对患者体内血糖含量过高状态产生有效抑制,避免患者体内血糖升高而引起神经、组织或细胞等一系列损伤,避免山梨醇、果糖等增加所致的神经传导速度。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发挥协同作用,更好降低神经传导异常的风险,且二者在已有的临床研究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证实二者均可在较短时间内从体内排出,不会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与陈晓倩等人[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应用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汪玮琳,朱红,王绍欣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4-4856.
[2]陈恩福.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71-2872.
[3]段宇芬.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695-697,698.
[4]高凌,杨颖,田源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684-685.
[5]陈晓倩,欣冰,李杰等.α-硫辛酸和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28-30.
【关键词】 硫辛酸 依帕司他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状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患者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也会对眼睛、肝肾、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最常见并发症,有数据统计显示,远端神经病变患者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中占比高达60%以上[1-2],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更好解决有关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具体内容整理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得对照组(硫辛酸单药治疗)和观察组(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各34例。所有入选者均符合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判定标准[3]。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1.29±4.3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34-70歲,平均年龄(52.89±5.03)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分析,显示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高。研究内容均被所有入选人员知晓,且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硫辛酸单药治疗,即每位予以α-硫辛酸60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后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每次口服剂量为50mg,每日3次。
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整个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止痛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4]
统计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TCSS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4.85)分;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的(8.85±2.74)分相比下降显著。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容易出现足部溃疡、肢体麻木和触痛等一系列多发性症状,甚至可能进行截肢治疗。硫辛酸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氧化剂,对于清除氧自由基、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和活化意义重大,同时还能清除一氧化碳自由基等应激产物;而依帕司他而属于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药物,有可逆性,对于降低体内神经胶质细胞内山梨醇、果糖等激素水平,从细胞范畴上对患者体内血糖含量过高状态产生有效抑制,避免患者体内血糖升高而引起神经、组织或细胞等一系列损伤,避免山梨醇、果糖等增加所致的神经传导速度。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发挥协同作用,更好降低神经传导异常的风险,且二者在已有的临床研究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证实二者均可在较短时间内从体内排出,不会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观察组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7.69±5.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6.12±0.76)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显,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意义显著(t=11.09,13.85;P<0.05)。与陈晓倩等人[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应用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风险低,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汪玮琳,朱红,王绍欣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4-4856.
[2]陈恩福.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71-2872.
[3]段宇芬.依帕司他、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695-697,698.
[4]高凌,杨颖,田源等.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684-685.
[5]陈晓倩,欣冰,李杰等.α-硫辛酸和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