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全福:从商人到“鹭鸟卫士”

来源 :善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承包30多亩地栽种苗木赚钱。可当林木葱茏后,却引来成千上万只鹭乌在此栖息繁衍。为了不破坏这片“鸟类天堂”,他砸进百万积蓄全力守护,演绎出一曲动人的人鸟情缘……
  今年51岁的廖全福,家住四川广汉市南丰镇双福村。前些年,他承包了30多亩地,种植白果、桂花、银杏等名贵苗木,初衷是长成后卖钱。没想到四年后这片苗木成林,他和妻子正憧憬着来年将苗木出售时,苗圃里却飞来了一群“不速之客”:最初是一群白鹭来此衔枝筑巢,随后夜鹭、池鹭等鸟儿也飞来栖息繁衍。每当夕阳西下,不同“部落”的鹭鸟陆续从四面八方飞回,在空中盘旋、呜叫,呈现出万鸟归林的壮美景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家人与鹭鸟朝夕相处,逐渐有了感情。廖全福思前想后,决定放弃眼前的利益,让鹭鸟在此安然栖息。他还在林地里挖了个小鱼塘,买来泥鳅、小鱼喂养它们。
  成群的鹭鸟吸引来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为了防范偷猎,廖全福夫妻花钱扎起高高的篱笆,把林地全部围了起来,还挂上了“候鸟自然保护区”的牌子,雇了两个村民轮流守夜。在村子周围,廖全福张贴反盗猎宣传画,并印上报警电话。
  女儿廖帆,5岁起就看着父亲为这片林地奔波。在她的印象中,护鸟是一件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但没有任何经济收益,还得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和这片林木一起长大,对花鸟草木特别亲切。但那个时候我还无法理解,守着那么一大片林地的爸爸,为何仍然穿着20块钱的破布衫,满身是汗地忙活种树、喂鸟,还为保护环境到附近的河道中捡垃圾,很少能停下脚步享受真正的生活。”廖帆回忆说。
  2011年10月,廖全福接到通知,称当地建变电站要占用他一块林地,责令其迁移林木。廖全福急了,当时就告诉对方,林地中有上万只鸟类栖息,在这里建变电站会影响它们生存。“有一次我移动了林边的六棵桂花树,一些白鹭几个月都没有来。有了这个教训,我再也没敢动过一棵树。”但廖全福的呼吁,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保卫鹭鸟的“家”,廖全福绞尽脑汁。他想申请鹭鸟保护区,但因面积不到百亩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同。无奈之际,他和女儿一起到四川电视台求助。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电网和当地政府决定将变电站适度后移,不再占用那片树林。
  可是,2012年初鷺鸟产蛋孵化期,变电站为赶工期,施工的机械日夜轰鸣,惊吓得鸟儿不敢落林。廖全福再也坐不住了:“这么多鹭鸟的产蛋无法孵化,这不等于扼杀了四五千条小生命吗!”
  他找到变电站要求暂时停工,对方不答应。廖全福一家人又到当地政府反映。已上大学的廖帆说:“国家领导人都说了,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在他们的据理力争、以及上百名爱鸟人士的联名声援下,变电站才答应适时停工,给鹭鸟们留出一条“生命通道”。
  除了护鸟,廖全福每周都要去流经“鹭鸟保护区”的河道捡垃圾,在“鹭鸟保护区”旁边的一个桥下,廖全福自己设计安装了一个垃圾拦截装置每隔十天半月就下水打捞拦截下的各种生活垃圾__次少说也要捞上千斤。
  后来廖全福又在三星堆附近的河道安了一个垃圾拦截装置,“光是做拦截器的槽钢我就花了1万多元,还要隔三差五去把拦截到的垃圾清理上岸晾晒,再拉走,每拉走一车我都要拍照留证,以免被人误会。”
  这个拦截器使用了小半年后廖全福给当时的广汉市领导写信,陈述了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还将此前拍的照片订成册子随信一起寄出……半个多月后,他发现自己安拦截器的附近河段,都增设了垃圾池等环保设施。
  廖全福本是一个颇有经济头脑的苗木商人,而立之年就打拼出了百万家产。近2 0年间,为了保护鹭鸟和清理垃圾,他心甘情愿地搭进去了几乎全部积蓄。
  面对外人不理解的目光和非议,这位“鹭鸟卫士”这样解释他的行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不能光想着从社会上得到什么,也要想想这辈子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我和妻子、女儿商量好了,等到年迈时干不动了,就把这个“鹭鸟保护区”捐赠给国家,就当是我们留给后世的一份礼物。
  如今,廖全福和妻子仍在精心守护着这片鹭鸟成群的林地。
其他文献
统一而延续永久的文字系统  我认为这是中华文明没有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原因。我以前并不理解统一文字对于文明延续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站在古埃及的城市卢克索,看到太阳神庙里那些雄伟石柱上的文字,除了考古学家能够认出极少数,绝大部分都不为人所认识。我到希腊的克里特岛寻找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与希腊文明的关系,人们告诉我,那里有一种A形文字,可能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但是这种A形文字大概要到百年以后才可能
期刊
人和人之间通过平等谈判、自愿达成交易、忠实履行合约的市场规则,现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金科玉律”。  文明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作为生产工具的技术的优越性,而是当人们具有资源、技术和制度优势时,不滥用这种优势的道德力量。  人类文明来之不易,经过数万年、尤其是近几千年的发展,才逐渐发展出一种文化,来克服人类身上跟动物类似的残忍基因——当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发生利益冲突时,经常会倾向于使用暴力。  我理解的文
期刊
相敬如宾  出处《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卻芮因罪被杀,儿子卻缺也被废为平民,务农为生。邰缺不因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变化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的人也无不赞叹。  一次卻缺在田间除草,午饭时间妻子将饭送到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卻缺连忙接住,频致谢意。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
期刊
垃圾分类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新时尚”。近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是“大事”。  近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项体现社会文明水平的工作,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倡导垃圾分类,忆及儿时胡同生活  今年2月,习近平走进北京胡同考察民生,
期刊
摘 要: 政治与行政二分问题始终是行政学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与行政二分主要是党政关系的分离与协作,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进行分析。政治与行政两者的关系是既相互制衡而又相互协同的整体,在不同的政府体制和不同的层级政府之间其关系形态结构并不相同。当前,我国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现实情况是基层政府党政职能关系交叉和组织重叠,导致党政关系出现缺位、越位和价值移位等问题。基层政府治理问题首先需
期刊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是环保事业,也是一门“供需两旺”、有流量、有利可图的好生意,而分类不仅影响生活,也可能间接影响我们的消费习惯。  7月1日起,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条例》规定,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上海党政机关内部办公场所不得使用一次性杯具,旅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馆、外卖不得主动提
期刊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了修法或立法,通过约束机制,逐步的改变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习惯,业内人士指出垃圾分类立法重点是树立敬畏意识,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并对污染环境者形成监督压力。  7月初,《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开始实施,在社区里不仅垃圾分类成了热词,而且大部分居民都已行动起来,在倒垃圾时已经将垃圾分类用不同的塑料袋
期刊
网友“宇宙循环无限”: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将载入史册,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  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延安,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窑洞之火,照耀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方向。  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如今正在脱贫路上得到充分体现。  网友“李树源”:“延安人民用延安精神甩掉了贫困!”  网友“
期刊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热词。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对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处以50至2 00元的罚款。“垃圾不分类,违法!”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有人在朋友圈提问“小龙虾是湿垃圾还是干垃圾?”“奶茶喝完咋扔?”  看似调侃的提问,其实暴露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软肋”
期刊
吴伟的人生经历,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做生意和做公益。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起步,同步渐入佳境,相辅相成。  他是位成功的企业家,但更令他骄傲的,是他发起的浙江省微笑明天慈善基金会所取得的长足进步。2017年,它成为杭州第一家非政府主办的公募基金会。  从1991年起,微笑志愿者们以杭州为起点,将公益做到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乃至走出国门。27年来,他们已经帮助了海内外5万多个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