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彩旦表演美学特征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lcano92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改革戏曲等艺术科目教学机制。戏曲彩旦表演作为重要的戏曲表演类型之一,可以推动我国传统曲艺整体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还可以推动戏曲表演美学理论的进一步提升。
  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是在表演实践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创造方法而产生的一种科学理论。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对表演实践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它是随着舞台表演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美学体系。
  一、戏曲彩旦表演概述
  彩旦俗称婆子丑,表演风格诙谐滑稽,以扮丑调笑为主。彩旦的人物形象一般为媒婆、女妈、接生婆等,经常在戏曲表演中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彩旦的人物形象大多性格鲜明,行事独特有趣。从装扮上来看,彩旦一般都涂白脸,再加以厚厚的胭脂;从唱功来看,一般都以真嗓为主,也有一些剧目真假嗓结合使用;从表演肢体来看,更符合丑角的身体动作。总之,无论是做工、表演还是装扮都要显得夸张一些。
  很多戏曲当中都有彩旦,评剧、琼剧、京剧等戏曲中的彩旦行当大同小异。例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彩旦,都表现出一种性格大大咧咧的女性形象。再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起到了风趣幽默、调节气氛的功能。《拾玉镯》里的刘媒婆、秦腔《看女》中的任柳氏则是典型的彩旦行当表演形象。
  二、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特征分析
  (一)女性人物的审丑
  彩旦大多为女性人物,也有一些男彩旦在戏曲当中有特殊的表演作用,一般而言,女性彩旦的美学特征更加凸显,本文主要围绕女性人物形象展开分析。女彩旦在表演中通过肢体、语言、身段、唱词来烘托人物形象,它通过自身特殊的要求展现了与其他行当不同的特征。例如,相比老旦,女彩旦的身段更加夸张;相比小旦,女彩旦的肢体更加灵活丰富,表情也刻画得更加细腻。
  彩旦突出一个丑字,这个丑是相对于封建主流的人物形象刻画而言的,在封建正统规则下,彩旦当然是不入流的,因为他们几乎都是社会底层人物形象,这种丑本身就意味着“出格”。但是,彩旦本身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所以,与其说审美不如说是审丑,在具体表演中,彩旦通过夸张的反差表演来衬托自身的“丑”,从而达到调节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
  (二)性格解放的含蓄性
  在封建文化下,彩旦扮演的人物都是为主流社会所不耻的,尤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更是极力打压,许多女性都生活在最底层,过着卑贱的生活。在戏曲表演中,通过艺术加工,让内心的性格得到解放,这是艺术创作者所期望的一个目的。
  《看女》中的任柳氏就是如此。从名字就可知,她没有将真实的姓名留下来,在舞台表演中,她也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除了在唱词中偶尔提及,几乎没有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具体表演中,任柳氏通过嗓音、身段、肢体动作表达了自己作为女性的基本诉求,她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得到一种情感的释放。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性格解放的基本诉求具有典型的含蓄性,换言之,她不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去表达,而是通过一种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意趣表达出来,这仍然属于中国古典戏曲审美的基本模式。
  (三)戏曲张力的平衡性
  戏曲作为一种艺术,自然有艺术的规律。戏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张力,这种张力支撑起了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戏曲的各个要素都得到妥善的安排,共同发挥出戏曲应有的功能。戏曲彩旦行当在张力的平衡性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平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试想一下,如果沒有彩旦行当,戏曲恐怕要失去很多艺术乐趣和价值。按照黑格尔戏剧理论,戏曲是矛盾的结合体,矛盾的内容是通过否定的形式来不断重新赋予新的内容,从而建立一种矛盾的平衡性,这种平衡性才是呈现戏曲张力的真正原因。
  总之,这种平衡性体现在审美、反封建礼教的过程中,为戏曲平衡的构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人物形象的主观塑造和戏曲客观结构的逻辑上,彩旦无疑是具有美学价值的,这也是它主要的美学特征体现。
  三、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规律
  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有着明显的社会实践导向和表演实践实践双重性质。从社会实践角度看,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研究对象是实践中的对象,不是静止的,而是与戏曲表演内容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从表演实践角度来看,它的研究对象是表演实践的体系、结构、方法等要素。综合而言,戏曲彩旦表演美学不能离开民族文化学和艺术关系学理论,需要借助这些理论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解释和归纳、指导。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理论是用来指导表演实践的,同时实践成果也是理论成果的来源。
  重新梳理了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内容之后,理论要素就变得更加清晰。传统研究内容只是围绕实践知识体系展开,缺乏对关键问题的分析研究,这就容易造成对美学客观规律把握不够的现象发生,尤其对表演实践活动的本质运行缺乏宏观、全面的统摄。
  从美学研究理论入手,人们可以按照内涵和外延进行针对性阐述,结合戏曲彩旦表演的基本原理,设定合理的客观目标,通过实践来进行理论研究。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三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表演实践基本理论、表演实践研究方法论以及表演实践历史比较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可以分为戏曲表演的心理学研究等;应用实践研究可以分为戏曲表演的市场价值等。这些理论要素都是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基本理论,它们共同组成了理论体系。
  四、结语
  戏曲彩旦表演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发展戏曲情节叙述、增添戏曲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形象。戏曲彩旦具有特殊性,它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也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魅力,本文通过对彩旦行当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中所承载的美学价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群众艺术馆)
其他文献
在歌剧中,旋律性更强、更具抒情性的咏叹调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音乐学院的教学和比赛中,咏叹调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美声唱法方面的学生,了解咏叹调的正确演绎方法对于美声唱法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都将咏叹调纳入必学内容,要求学生学习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把握。本文从咏叹调的定义出发,研究在演唱咏叹调时需要具有怎样的音乐素养,为以后音乐教学和演出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
期刊
在形成实物的音乐作品前,音乐先以一种程式化的物化思维为指导,在传到受众即欣赏者的耳朵后,其便具备了作者和受众两方面的审美。作为音乐的一部分,中国民族器乐具备以上特点,其审美还蕴藏独特的人文情怀。  一、音乐作品中的物化思维  作为“物”呈现出的音乐作品,其创作需要遵守一定的格式规律、程式。这种潜在的、被作曲家借助的程式,即是音乐作品中的物化思维。  (一)作为物的音乐作品  作为被创造出的音乐实体
期刊
死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群魔》中,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从不信上帝到皈依基督教,他的死亡受“基督的爱”感化,也与陀翁宗教拯救灵魂的思想不谋而合;斯塔夫罗金作恶多端,他的自杀具有宗教的“罪与罚”意识;基里洛夫的自杀具有反抗的力量,他追求自我的意志。陀翁批判俄国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泛滥的社会现实,死亡书写是俄国社会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映,陀翁认为,作家只有热爱祖国和大地,才能摆脱群魔乱舞的局面,获得精神救
期刊
工笔画是利用工整、细密的笔画来对人物事物进行绘制和描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是一种成熟的绘画体系。历代工笔画人才杰出,创造出无数的辉煌作品,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中国绘画艺术在世界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工笔人物画是工笔画极为突出的组成部分,工笔人物画淡彩画法在艺术领域是极为特殊的存在,能够为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素材和绘画技能。本文主要研究了工笔人物画淡彩画法形式的审美特征。 
期刊
河南地域性建筑受地理空间范围、文化渊源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出现了穴居和巢居、半穴居、半地穴居建筑、宫殿和宗庙建筑、衙署建筑、会馆建筑和宗教建筑等类型。河南地域性文化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多元融合,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与中原先进文化互相渗透,最终被汉文化同化;二是儒道互补,在中国多元的文化体系中,儒家和道家是中原建筑文化生成、发展的文化原动力。地域对建筑色彩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地方材料的运用,建
期刊
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流派。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民主运动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人们纷纷谋求摆脱外国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当时,音乐创作也力图摆脱外国音乐的控制,各国音乐家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性和斗争性融入音乐创作中,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流派——民族乐派。他们的音乐创作充满着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和对民族的赞美之意,使用民族音乐素材,具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钢琴的喜爱程度也逐渐加深,钢琴演奏已经成为人们除了物质需求外的最佳精神享受,人们对于钢琴音乐的爱好程度也进一步提升。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音乐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钢琴要想保持良好的演奏效果,必须保证有准确的音准与音色,必须进行定期的钢琴调律。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钢琴调律的技术方法与音准稳定性,希望以此让更多人认识到钢琴调律的重要性。  钢琴调律是钢琴领域不可或缺的因素,很
期刊
我国的陶瓷艺术历史悠久。陶瓷文化在发扬与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与进步,呈现出多样化与地域性的特征。与男性陶艺家不同,女性艺术家视角独特,其陶艺作品灵动与娟秀,往往融入自己的生活故事,绽放出奇异的光彩。本文从陶瓷艺术创作的不同角度,探讨当代女性陶艺家的艺术价值体现和女性艺术对陶艺创作的影响。  在国家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越来越多独立、优雅的女性出现,她们在多个领域与行业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在我国陶瓷艺术
期刊
话剧是“舶来品”,20世纪初引进中国,当时被称为“文明戏”,深受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追捧与喜爱。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叙述方式的戏剧形式,也是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剧本创作、导演构思、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音乐设计、道具设计等于一体。这么多门类集合为一门艺术,导演这位“总指挥”的地位尤为重要。  话剧与中国戏曲有着本质的区别。“写意性、程式化、板腔体”是中国戏曲最大的特点,与中
期刊
公元前221年,秦国在与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注重礼仪制度,其在音乐上体现得尤为鲜明。各国诸侯都非常喜爱乐律,认为动听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繁荣的景象,也侧面体现了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严密体系。因此,各国的统治阶层都非常重视音乐。曾侯乙墓的出土使得先秦音乐的发展到达了巅峰,也是先秦音乐最有力的见证。  一、时代的印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