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可见,作为基础学科科学的语文教学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冲破封闭的圈子,植根于生活这片沃土,将学习语文和生活实践熔于一炉,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模拟生活 再现生活 品位生活 畅想生活
一、模拟生活,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的场景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活跃状态。
“模拟生活”的教学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才干,使课内与课外,个人学与集体学,知识与表达联系起来,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让学生传达、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与表达、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体系”中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自主精神,形成综合能力,促进主体性发展。
二、再现生活,触发感悟
当客观对象和大脑中已存贮的信息相互沟通的时候,人们能产生与客观对象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虽然感情真挚,但是写作年代与学生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如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由于学生对抗美援朝时的时代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在感情上,与作者之间很可能有一条“代沟”,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一方面搜集资料,讲述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另一方面则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播放彭总忍痛下达命令杀自己心爱的骡子给战士充饥,而自己却吃不下一块肉的感人镜头,紧接着,我再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课文,由于视听结合,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学生在这种将军与战士的深情中进入课文情境,很真切地体验到了彭总爱自己的骡子,但他更爱自己的战士,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触发感悟。
三、观察生活,提高写作
小学生智力发展一般来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地过渡的。根据这一认识规律,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理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其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实际的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就会有很多富有童趣的语言加工“创造”出来。
四、品味生活,丰富情感
有的课文学生没亲身的经历,或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反差,“情动而辞发”,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置身于课堂创设的情感氛围中,陶冶情操,抒发情感,也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去品味生活、理解课文、以此来丰富情感体验,从中受到启迪。
教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后,学生们的眼圈红了,他们为恩科西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以及关心他人的品德深深感动了,又对他的遭遇所叹息,同时,他们也为无法帮助恩科西而感到无奈。这时,我一方面表扬了学生的美好思想,另一方面,我利用这一良好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后,我组织班级成立“身边的希望工程”小队,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为他们捐款、捐物,学生的助人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同时,我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希望工程”这一活动写一写同学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及自己的想法。学生都将情渗于实例,写出了一篇篇好作文。
五、畅想生活,体验创新
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思维创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已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作文《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畅所欲言,让他们在神思飞动、浮想联翩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纷纷打开想象的闸门: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个全新的地球,让人类在新地球上呼吸新鲜空气,告诉人类别再破坏新地球,应该好好爱护它;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只鸽子,让它飞越长江,飞越黄河,飞入高空,请求乌云和闪电,不要再让洪水卷走小朋友的课本和他们的家园,不要再让沙漠干旱;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位和平使者,让他以和平者的身份,飞到美国,飞到伊拉克,让美国和伊拉克不要再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相见……联系生活,畅想生活,定会给学生思维插上翅膀,从而发挥他们的天性,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培养创新思维。
人的教育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有意义,我们相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服务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质。
(作者单位:丹阳市云阳学校)
编辑/杨俊飞
【关键词】模拟生活 再现生活 品位生活 畅想生活
一、模拟生活,激发兴趣
利用生活的场景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活跃状态。
“模拟生活”的教学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才干,使课内与课外,个人学与集体学,知识与表达联系起来,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让学生传达、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与表达、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体系”中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自主精神,形成综合能力,促进主体性发展。
二、再现生活,触发感悟
当客观对象和大脑中已存贮的信息相互沟通的时候,人们能产生与客观对象的共鸣。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虽然感情真挚,但是写作年代与学生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如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由于学生对抗美援朝时的时代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在感情上,与作者之间很可能有一条“代沟”,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一方面搜集资料,讲述长征时期的感人故事,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另一方面则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播放彭总忍痛下达命令杀自己心爱的骡子给战士充饥,而自己却吃不下一块肉的感人镜头,紧接着,我再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朗读课文,由于视听结合,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学生在这种将军与战士的深情中进入课文情境,很真切地体验到了彭总爱自己的骡子,但他更爱自己的战士,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触发感悟。
三、观察生活,提高写作
小学生智力发展一般来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地过渡的。根据这一认识规律,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理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其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实际的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观察、体验生活,就会有很多富有童趣的语言加工“创造”出来。
四、品味生活,丰富情感
有的课文学生没亲身的经历,或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反差,“情动而辞发”,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置身于课堂创设的情感氛围中,陶冶情操,抒发情感,也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去品味生活、理解课文、以此来丰富情感体验,从中受到启迪。
教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后,学生们的眼圈红了,他们为恩科西顽强与病魔作斗争以及关心他人的品德深深感动了,又对他的遭遇所叹息,同时,他们也为无法帮助恩科西而感到无奈。这时,我一方面表扬了学生的美好思想,另一方面,我利用这一良好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后,我组织班级成立“身边的希望工程”小队,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为他们捐款、捐物,学生的助人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同时,我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希望工程”这一活动写一写同学们在这一活动中的表现及自己的想法。学生都将情渗于实例,写出了一篇篇好作文。
五、畅想生活,体验创新
黑格尔说得好:“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思维创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已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作文《假如我会克隆,我要……》,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畅所欲言,让他们在神思飞动、浮想联翩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纷纷打开想象的闸门: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个全新的地球,让人类在新地球上呼吸新鲜空气,告诉人类别再破坏新地球,应该好好爱护它;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只鸽子,让它飞越长江,飞越黄河,飞入高空,请求乌云和闪电,不要再让洪水卷走小朋友的课本和他们的家园,不要再让沙漠干旱;有的说假如我会克隆,我要克隆一位和平使者,让他以和平者的身份,飞到美国,飞到伊拉克,让美国和伊拉克不要再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相见……联系生活,畅想生活,定会给学生思维插上翅膀,从而发挥他们的天性,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培养创新思维。
人的教育需要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才有意义,我们相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服务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质。
(作者单位:丹阳市云阳学校)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