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般认为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抵抗力取决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如这两类细胞之一有缺陷将增加宿主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易感性。瘤型麻风患者的淋巴细胞功能失常,表现为对皮试抗原的反应减退,异体植皮的存活期延长,淋巴细胞对分裂原的反应减弱等,但这类异常反应经过有效治疗后多数可以恢复,只有对麻风杆菌抗原的不反应性才是瘤型患者唯一特有的免疫异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抵抗力取决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如这两类细胞之一有缺陷将增加宿主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易感性。瘤型麻风患者的淋巴细胞功能失常,表现为对皮试抗原的反应减退,异体植皮的存活期延长,淋巴细胞对分裂原的反应减弱等,但这类异常反应经过有效治疗后多数可以恢复,只有对麻风杆菌抗原的不反应性才是瘤型患者唯一特有的免疫异常。
其他文献
本文报导了用小剂量(125毫克/公斤/日)阿扎利宾(Azaribine)治疗13例严重的银屑病。疗程8周。结果对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及银屑病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80~100%的皮损消退,关节疼痛及肿胀消失,关节移动范围加大,而对斑块型银屑病仅在治疗初期有效,治疗4周后反而恶化或有新疹发生。
作者对100名皮肤病患者的周围血液作了超微结构研究,并以20名正常人作对照。检查方法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细胞层的切片,找寻以下几种结构: 1.狼疮型包涵体:即分枝管状结构,这种包涵体在淋巴细胞中可有两种形态: (1)丝状结构:丝的直径约为220A,长短不一,互相交织在一起,在横断面切片上可见到丝的中心透明。
理论上,在同一患者同时存有炎症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即为银屑病风湿病。患者经常是因关节病就医,在系统检查时发现皮肤损害,皮损往往轻微或隐蔽,必须仔细寻找。多数病例银屑病较关节炎先发。关节损害的分布和演变常具特殊性,使人认为银屑病风湿病是一种与类风湿多关节炎或风湿性骨盆脊椎炎相并列的炎症性风湿病。
麻风杆菌至今未能作体外培养,进行细菌学的研究还必须应用鼠足垫接种的方法(Shepard,1960;Rees,1964)。取自鼻粘膜冲洗物或鼻粘膜分泌物的麻风杆菌虽也可作鼠足垫接种,但通常仍取自麻风病人皮损的活体组织,这样就需要局部麻醉和外科护理。采取皮肤组织后还要剪碎,磨匀,再经过一系列离心沉淀去分离皮肤组织成份,才能制成菌液,因此这是费时费事的。
自从异菸肼应用于抗结核以来,目前以利福平为最好的抗结核药物,但是利福平的应用出现耐药菌株较快,为其主要缺点。
作者介绍一例中药治疗带状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经验。患儿系5岁女孩,1973年1月4日初诊,主诉1971年秋出现皮疹,在附近医院治疗,1972年5月一度治愈,同年7月起右下肢又出现皮疹,在某医大皮肤科诊断为局限性硬皮病,后来本院医治。患儿体格消瘦、苍白。既往除经常感冒外,未患过其他严重疾患。无头痛、口渴等。无食欲、二便、睡眠等异常。右下肢外侧皮肤散在乾燥的淡红色小疹,并有瘙痒感。
皮肤黑热病(或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虫病)出现在黑热病治疗后约6个月到2年内。皮损为出现在面部、腋皱襞、肘及指节等处的大小不等的结节,和主要出现在躯干的色素减退的斑疹。除了面部蝶形分布的红色斑片外,黄色丘疹及粘膜损害也曾有过报导。皮损内有杜氏利什曼虫体(LD体)。用5价锑剂及碘化钾治疗有助于结节的消退,但常复发或有时无效。
眼、口、生殖器三联症(白塞氏病)为全身性、复发性的炎症疾患,反复自然缓解和加剧,有迁延性的经过,在病变组织有血管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的存在,各种自身组织抗体(抗口腔粘膜抗体、抗血管壁抗体)的证实,类固醇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有效,病情的变化伴有血清补体值及免疫球蛋白的增减等,对本病的发病,在病情的发展有暗示免疫学机理的关系.作者们对41例本病患者(完全型23例、不全型18例)进行了免疫血清学检查,
近年来电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麻风病人受累神经的运动传导和感觉传导可明显减慢,而且临床表现正常的神经也可明显受累.作者对36例麻风病人的上肢和下肢周围神经进行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的研究,并与30名对照者进行了比较.
从皮肤感染部位取材的染色涂片中,测定麻风杆菌生活力的形态指数(MI)是快速评价麻风病化疗效果的标准之一,尤其在治疗早期是这样。用萋尼(ZN)氏法染色的涂片中菌体均匀一致,且整个菌体深染的麻风菌(完整菌)可认为是有生活力的,反之,不完整着色的麻风菌(非完整菌)则是没有生活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