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利用我国28个省份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从整体和分样本两个维度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I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IFDI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而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IFDI和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整体的结果基本一致,中西部IFDI、OFDI对产业升级作用不明显。因此,在双向投资战略实践中,要合理引入外资和对外投资并加强两者的有机协调与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IFDI;OFDI;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已具备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2016年,我国IFDI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60亿美元,同比增加4.1%。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本文基于地区异质性研究IFDI、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这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I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广泛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IFDI能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外溢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Javorcik和Spatareanu,2008;尹亚红和汪前元,2013)。也有学者(王静,2014)认为其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杨军等(2015)则发现外商投资虽对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却较为有限。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者研究表明IFDI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抑制性。如徐鑫和蒋毅一(2012)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外商投资存在许多问题,在很多方面制约产业的升级。
另一类是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许多理论对OFDI能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观点都予以肯定的,但学者在实证方面的研究却并不一致。Dierk Herzer(2011)利用33个发展中国家数据、Lancheros(2016)利用印度企业数据分析均认为OFDI对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国内学者于世海和陈光春(2015)发现OFDI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作用非常小。杨建清(2015)实证表明OFDI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然而,Cowling和Tomlinson(2002),Minoru(2006)的研究发现日本制造业 “离本土化”现象凸显,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学者马淑琴和张晋(2012)、刘海云和聂飞(2015)实证表明OFDI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值有负面影响,容易引发产业空心化问题。刘鹏(2017)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匹配后,发现国内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产业空心化。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些局限性:1.现有文献大多从单向国际直接投资角度来研究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鲜有文献将IFDI和OFDI同时纳入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2.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在地区异质性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本文在钱纳里模型基础上,引入IFDI和OFDI两个解释变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消费需求三个控制变量。综上,本文的实证模型为:
lnW=α+β1lnY+β2(lnY)2+μ1lnIFDI+μ2lnOFDI+μ3lnRD+μ4lnFA+μ5lnU+ε
(二)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本文将我国28个省市区分为东部、中西部两个子样本。其中,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市区,中西部地区包括17个省市区。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借鉴李晓峰和陈凤林(2012)的计算方法,指标构建如下:
Y=Y(1)+2Y(2)+3Y(3),其中Y(1)、Y(2)和Y(3)分别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Y取值范围为[1,3],其值越高,则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
IFDI和OFDI的选取,借鉴贾妮莎等(2014)的做法,选取IFDI和OFDI的流量数据,并按对应年份的平均汇率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
控制变量的选取,借鉴卜伟和易倩(2015)的研究,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方(AGDP2)、固定资产投资(FA)、技术进步(RD)、消费需求(U)五个控制变量。
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各地区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样本和分样本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整体看,我国IFDI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而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每增加1%,可使产业结构升级上升0.2%。对比前人的研究,学术界大多认为I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我国IFDI前期的发展会对产业升级产生正的影响,而后期成为了抑制产业结构再升级的瓶颈(贾妮莎等,2014)。我国OFDI对产业结构的促进效应偏小,可能是我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不大;从OFDI的投向地区来看,大多投向国际避税区,且很多是国内企业为获取相关优惠待遇,将资本转移到国际避税地区,再以IFDI的形式投到国内,从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规模较小;我国OFDI投向低端行业的份额较大,拉低了OFDI质量。在控制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不显著,可能是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带来的只是简单的扩大生产,并没有很好地提升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从分样本来看,分地区IFDI和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的。以东部为样本与以全国为样本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IFDI不显著且符号为负。但OFDI在1%水平上明显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中西部IFDI、OFDI的系数均为正,但不显著。究其影响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IFDI的规模始终维持在全国80%以上,中西部地区仅占20%。近年来我国OFDI规模增长迅猛,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规模维持在75%左右,中西部地区仅占到25%。在控制變量中,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正相关。对东部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的系数均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技术进步对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三、结论与对策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2003~2015年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了IFDI、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我国IFDI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而O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IFDI和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与以全国为样本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而中西部IFDI、OFDI由于规模小、质量差,并不显著。对于控制变量,居民消费U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对东部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技术进步对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因此,本文认为在双向投资战略实践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适度引入外资和对外投资,加强两者的有机协调与配合;要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地区双向FDI 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强化双向FDI 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具体可从以下做起:(1)积极推行IFDI发展模式从量向质的转变,各地方政府应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等特征,尽量引进技术型IFDI,通过溢出效应调整本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并提高创新能力。此外,转移某些产业过剩的IFDI,实现IFDI的优化配置;(2)加快制定和完善与OFDI有关的法律文件或规章制度,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同时发挥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使产业优化升级;(3)合理引导双向FDI投向。对东部地区IFDI,政府应多引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IFDI,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中西部地区应侧重于关注IFDI的数量,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IFDI,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对东部OFDI,政府需推进相关政策优惠措施,为OFDI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应重视并大力进行海外扩展的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
[2]朱玮玮.双向FDI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01).
[3]张林.中国双向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6(10).
[4]王静.FDI促进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门限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03).
[5]杨军,宁晓刚,张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总体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01).
[6]Lancheros S., Exports, Outward FDI and Technology Upgrading: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India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6(52).
[7]于世海,陈光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5(06).
[8]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9]Minoru I. Hollowing-out of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Development[R].Japan Institute for Labor Policy and Training,2006.
[10]李晓峰和陈凤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与脉冲响应的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11]卜伟,易倩.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十七批大學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17C077)。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IFDI;OFDI;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已具备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2016年,我国IFDI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260亿美元,同比增加4.1%。与此同时,我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本文基于地区异质性研究IFDI、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这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I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广泛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IFDI能通过资本供给和技术外溢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Javorcik和Spatareanu,2008;尹亚红和汪前元,2013)。也有学者(王静,2014)认为其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杨军等(2015)则发现外商投资虽对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却较为有限。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者研究表明IFDI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一定抑制性。如徐鑫和蒋毅一(2012)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外商投资存在许多问题,在很多方面制约产业的升级。
另一类是OFDI对母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许多理论对OFDI能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观点都予以肯定的,但学者在实证方面的研究却并不一致。Dierk Herzer(2011)利用33个发展中国家数据、Lancheros(2016)利用印度企业数据分析均认为OFDI对产业升级有积极作用。国内学者于世海和陈光春(2015)发现OFDI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作用非常小。杨建清(2015)实证表明OFDI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然而,Cowling和Tomlinson(2002),Minoru(2006)的研究发现日本制造业 “离本土化”现象凸显,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国内学者马淑琴和张晋(2012)、刘海云和聂飞(2015)实证表明OFDI对我国制造业的产值有负面影响,容易引发产业空心化问题。刘鹏(2017)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匹配后,发现国内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产业空心化。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些局限性:1.现有文献大多从单向国际直接投资角度来研究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鲜有文献将IFDI和OFDI同时纳入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2.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在地区异质性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本文在钱纳里模型基础上,引入IFDI和OFDI两个解释变量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消费需求三个控制变量。综上,本文的实证模型为:
lnW=α+β1lnY+β2(lnY)2+μ1lnIFDI+μ2lnOFDI+μ3lnRD+μ4lnFA+μ5lnU+ε
(二)变量说明及数据处理
本文将我国28个省市区分为东部、中西部两个子样本。其中,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市区,中西部地区包括17个省市区。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借鉴李晓峰和陈凤林(2012)的计算方法,指标构建如下:
Y=Y(1)+2Y(2)+3Y(3),其中Y(1)、Y(2)和Y(3)分别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Y取值范围为[1,3],其值越高,则表明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产业结构越优化。
IFDI和OFDI的选取,借鉴贾妮莎等(2014)的做法,选取IFDI和OFDI的流量数据,并按对应年份的平均汇率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
控制变量的选取,借鉴卜伟和易倩(2015)的研究,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平方(AGDP2)、固定资产投资(FA)、技术进步(RD)、消费需求(U)五个控制变量。
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各地区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全样本和分样本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整体看,我国IFDI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而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每增加1%,可使产业结构升级上升0.2%。对比前人的研究,学术界大多认为I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我国IFDI前期的发展会对产业升级产生正的影响,而后期成为了抑制产业结构再升级的瓶颈(贾妮莎等,2014)。我国OFDI对产业结构的促进效应偏小,可能是我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整体规模不大;从OFDI的投向地区来看,大多投向国际避税区,且很多是国内企业为获取相关优惠待遇,将资本转移到国际避税地区,再以IFDI的形式投到国内,从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规模较小;我国OFDI投向低端行业的份额较大,拉低了OFDI质量。在控制变量中,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不显著,可能是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带来的只是简单的扩大生产,并没有很好地提升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明显。
从分样本来看,分地区IFDI和O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的。以东部为样本与以全国为样本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IFDI不显著且符号为负。但OFDI在1%水平上明显促进了产业升级;而中西部IFDI、OFDI的系数均为正,但不显著。究其影响差异化的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IFDI的规模始终维持在全国80%以上,中西部地区仅占20%。近年来我国OFDI规模增长迅猛,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规模维持在75%左右,中西部地区仅占到25%。在控制變量中,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正相关。对东部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的系数均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技术进步对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三、结论与对策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2003~2015年数据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了IFDI、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我国IFDI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而OFDI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东部地区IFDI和OFDI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与以全国为样本的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而中西部IFDI、OFDI由于规模小、质量差,并不显著。对于控制变量,居民消费U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对东部来说,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技术进步对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因此,本文认为在双向投资战略实践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适度引入外资和对外投资,加强两者的有机协调与配合;要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地区双向FDI 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强化双向FDI 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具体可从以下做起:(1)积极推行IFDI发展模式从量向质的转变,各地方政府应综合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等特征,尽量引进技术型IFDI,通过溢出效应调整本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并提高创新能力。此外,转移某些产业过剩的IFDI,实现IFDI的优化配置;(2)加快制定和完善与OFDI有关的法律文件或规章制度,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同时发挥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促使产业优化升级;(3)合理引导双向FDI投向。对东部地区IFDI,政府应多引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IFDI,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中西部地区应侧重于关注IFDI的数量,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IFDI,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对东部OFDI,政府需推进相关政策优惠措施,为OFDI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中西部地区,政府应重视并大力进行海外扩展的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贾妮莎,韩永辉,邹建华.中国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11).
[2]朱玮玮.双向FDI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级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01).
[3]张林.中国双向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6(10).
[4]王静.FDI促进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门限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03).
[5]杨军,宁晓刚,张波.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总体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01).
[6]Lancheros S., Exports, Outward FDI and Technology Upgrading: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India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6(52).
[7]于世海,陈光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5(06).
[8]杨建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02).
[9]Minoru I. Hollowing-out of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Regional Employment Development[R].Japan Institute for Labor Policy and Training,2006.
[10]李晓峰和陈凤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与脉冲响应的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11]卜伟,易倩.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十七批大學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17C077)。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