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假的营销创新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s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报纸、杂志,对互联网营销以及新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
  我有些奇怪,这是时代的必然么?传统媒体(最近连新浪、搜狐、网易都被一些人称为传统媒体了)只能以这种持续的关注表达与时代同步的新闻敏感吗?还是在强大资金的运作下,传统媒体都被“公关”了?
  木子美、李宇春们利用互联网的影响力成为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符号(虽然她们真正成名还是靠传统媒体铺天盖地的追捧,但人们只记得互联网的力量)。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大劫难让我们看到网民(尤其是“80后”、“90后”)以特殊的方式影响着救灾行动,他们拷问着明星们以及明星企业们的慈善行为,成为一波又一波新闻话题的策源地。翻开报纸,奥巴马利用网络发起社区筹款行动并最终击败了希拉里,现在他又利用互联网开始向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发起挑战……
  一切迹象表明,互联网正在深度介入我们的生活。于是,一些业界人士作出判断:是否尝试网络营销也将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企业是否具有营销创新的意愿及能力。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很显然,现在作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的确,互联网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深入我们的生活,但是它要想在营销方面发挥重要乃至主导性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
  一、所谓的新媒体(其实只是广告信息的发布平台,从严格的意义上,其不能被称为媒体)俨然成为一个“潮流”,与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有关。国内外资本之所以追逐新媒体,是因为新媒体没有过多的限制,很容易进入或退出,将股权变成现金,充分满足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还是仅就营销的作用而言,传统媒体的价值都被严重低估了。而新媒体则在资本的追捧下,其价值被高估。
  二、传统媒体对市场不够敏感,运营理念相当陈旧,缺乏自我营销的意识和手段,导致自身价值受到贬损。而新媒体在面对广告客户时,数据、表格、新概念、新术语一大堆,通过各种论坛大肆宣讲自己的优势,推销自己。大多数传统媒体甚至没有公关部、品牌部,只有广告部,推销的产品无非是时段、版面、软文以及一些活动。而新媒体非常注重广告产品的个性化设计,以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受到了一部分企业的欢迎。
  三、违规经营与腐败问题。现在,新媒体的细分已经完全碎片化了,连咖啡厅的桌子上都有小液晶屏在闪动。这些地方有广告经营权吗?属不属于违规经营?业内专家指出,那么多所谓的细分媒体根本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也没有经过精确的广告投入与回报评估,然而竟然有众多的国家垄断型企业、大型企业率先“吃梨子”,一掷千金,其中的“猫腻”没有谁能说得清。
  四、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企业所带来的信心膨胀,企业求新、求变的欲望强烈。日前,葛瑞集团发布了一项名为《Eye On Asia TM亚洲探索》的年度趋势预测数据报告,报告指出,虽然中国人觉得生活压力较大,但在全部16个被访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内地对于未来的信心指数却高居第二位,超过94%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相信“明天会更好”,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日本(45%)和新加坡(66%)。
  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持续改善,许多中国人忘记了曾经的贫穷,甚至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依然会高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人不应该忘记“居安思危”这个词。企业不能指望依靠国家的退税、优惠政策维持竞争力,不能指望在国家保护下获取高额利润以增强竞争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利润丰厚的市场背景下,创新的价值被高估了,但创新的巨大风险却被忽略了。长此以往,导致的后果是比较可怕的。从今年年初到现在,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通胀压力、油价飙升、出口环境恶化、股市震荡……这些都会影响到国家政策的走向和企业的利润率,进而对企业的营销战略提出巨大挑战。
  因此,企业在整个社会日益浮躁的时候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新概念、新术语所“忽悠”,让所谓的互联网大潮和新媒体牵引得提前进入下个世纪,从而忘记了根之所在。营销的背后是社会生活的常态,是企业的日常管理。营销创新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奇思妙想,不是非理性的新媒体选择。真正的营销创新一定是基于长期战略之上的组织创新与流程重塑,因为只有基于组织的营销创新,才能避免腐败,避免决策随意化,才有可能帮助中国企业迈入全球化时代。
其他文献
翻译/珊妮    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很容易取得成功,却很难坚守。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仅有不足1/3的新企业能够生存下来;而能生存下来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则更少,大概只有10%。但是,一旦这些企业(或者产品、服务)能够存活下来,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们可以稳健地发展下去,并持续取得成功呢?如果按照这种思维来思考问题,世界“财富500强”就应该是一个很稳定的“财富500强”组合,但事实上从1955
期刊
在和讯网的发展历史上,2008年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年。如果说今年年初,和讯网还在经历着一次拐点的话,现在和讯网首席运营官陈剑峰可以非常自豪地宣布,和讯网的弯不但拐过来了,而且已经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跨国合作之路。  最近,世界上最大的财经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采用现金投资中华万维网的方式,曲线入股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讯公司),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和讯网,是中国最早
期刊
跨国巨头贝塔斯曼于今年6月底宣布,其旗下拥有150万会员的北京贝塔斯曼关闭了在中国的36家图书直营店(早些时候已经关闭了两家)。这是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又一经典例证。毕竟,贝塔斯曼在这片土地上有着超过10年的耐心,最后的结局依然是:败走中国市场。  贝塔斯曼当然有很多失误,包括战略上的、管理上的、执行上的,但最根本的失误却是营销上的失误。它先是忽略了中国人的购买习惯和口碑的关系密切,其
期刊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中,网易的发展之路不同于其他两家网站:游戏为支柱产业,邮箱、相册等产品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正如网易掌门人丁磊给人的感觉一样,网易更像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而非门户网站。  4年前,网易总裁丁磊给出了一个数字—2004年11月独立访问网易网站的人数高达3900多万,这让当时还是《环球企业家》执行主编的李甬毫不犹豫地从传统媒体进入互联网。3900多万,这个数字激发了李甬的兴奋之情和好奇
期刊
按理说,本文的话题最好在6月份探讨,因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汽车企业纷纷解囊相助,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西方流行的说法是CR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但我一直担心,在抗震救灾的大背景下,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当成一种营销手段,肯定会招来炮轰。君不见,个别汽车企业捐钱太少,被媒体拿来反复说事,网上更是骂声一片;还有汽车企业在发布捐车新闻消息时,“忍不住”提了
期刊
初次见到杰克·潘考夫斯基,他正在北京丽园中心自己的大办公室里,一个人背对着门,慵懒地斜靠在沙发上看文件,两条腿叠放在桌子上悠闲地晃动着。难以想象,这个人就是掌控着中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拥有17家运营公司的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新科)董事长兼CEO。  在自己的空间里,这是杰克最为自然、放松的状态,尽管似乎与集团老总的形象不那么“匹配”。与这个状态相似的是他内心的梦想,即使在外人看
期刊
提及利用搜索引擎提高销售额的话题,在Matador公司负责市场工作的孙先生感悟颇深。Matador公司是国内一家名为“斗牛士”的互动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也是搜索引擎PPC(Pay-Per-Click,点击付费)的忠实用户。早在2005年,百度实行竞价排名没多久,Matador公司就尝试运用竞价排名的方法来进行推广,由于效果不错而一直沿用至今。   孙先生讲述了他最初购买竞价排名的经历:2005
期刊
今年夏天IT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微软洽购雅虎一事。从去年华尔街传出风声,随后微软、雅虎展开了几轮谈判,直至今年6月中旬雅虎宣布终止与微软的所有谈判并与谷歌签署一份为期4年、营业收入高达8亿美元的广告协议,整个谈判过程就像一部惊心动魄的好莱坞大片,过程扑朔迷离,结局出人意料。  微软与雅虎谈判破裂,直接将雅虎送进谷歌的怀抱。虽然谷歌、雅虎签署的并非是排他性协议,但毫无疑问,这一联盟的诞生将使微软未来几
期刊
什么时候中国流行起涂指甲、戴饰品、美容、着装奇异、追逐时尚的男人?当你尚在睡梦中时,越来越多的男人开始刻意地打扮自己,像女人一样爱好Shopping,进行各种复杂的修饰,毫不介意自己是否女性化。这场席卷全国的“都市玉男”风暴,让无数商家蠢蠢欲动。无论怎么看,“都市玉男”似乎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他们时尚、敏感、极度自恋、具有强劲的消费力,如果在服装、化妆品、装饰品、美容等传统的女性用品或服务
期刊
我来自奥地利,朋友们都说奥地利是一个书写众多全球奢侈品品牌传奇的国度。奥地利的确造就了很多不凡的奢侈品品牌,其中包括Wolford(世界顶级内衣品牌)、Swarovski(施华洛世奇水晶)、Sacher(顶级豪华酒店)、Kracher(克罗采酒,世界公认的高贵甜酒)和Hillinger(顶极葡萄酒)等。这些品牌无不让人产生一系列美好的遐想,诸如尊贵的文化感、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对美好时代的敬意等。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