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古典诗歌阅读走向深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选修课教学是古典诗歌走向深度阅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古典诗歌选修课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当下存在的问题,认为应明确选修课的定位,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实现拓展视野、体悟文化、涵养情操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选修课;古典诗歌;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高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古典诗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不应止步于名句背诵和初步鉴赏,而应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而必修课教学受困于课时不足和应试的弊病,在效果上往往大打折扣。因此,选修课在古典诗歌深度阅读上将担负起主要责任。
  然而目前高中古典诗歌选修课教学却存在两大弊病:必修化和随意化。必修化是指教师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的“补课”,以提升应试水平为目标,而忽视了古典诗歌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体验。随意化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缺少选择,不会整合,课堂盲目散放,导致学生缺少有效的思维活动,难以产生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选修的学习任务群是在必修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在古典诗歌选修课的定位上,我们既要避免必修化,又要警惕随意化。它应该是必修课这一基础课型的发展,是在视野上的拓展、文化上的体悟、审美上的涵养。教师应明确目标,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以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
  一、视野拓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选修课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日常教学效率。古典诗歌选修课应着力解决两个问题——拓展什么和怎么拓展,也就是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选用教材一般有两种途径:
  其一,直接选用主流版本教材,如人教版、苏教版等。这类教材的特点是有独到的编写体例和选文眼光,也有合适的知识构成和练习设计。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三个单元分别从探究主旨、把握意境、体会声韵角度,向高中生介绍鉴赏方法。全书共选诗歌43首,以唐宋为主,纵贯整个古代历史,涉及各种题材和体裁,可以说是一本比较完备的教材。然其弊端在于,使用者须能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否则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其二,整合或自编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環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参与选修课教学的师生可以已有知识为基点,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设计出选修课的研讨主题。它可以是某个诗人的专题,如“李清照的人生与诗歌足迹”;也可以是某类主题的探讨,如“怀古诗的情感与表现手法”。比如在学习《登高》《蝶恋花》时,学生联想到初中背诵的《登岳阳楼》 《黄鹤楼》等诗,发现“登高”这一行为背后有某种特殊的文化意义。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相关诗歌,师生商讨进一步确定“明月楼高休独倚——登临诗的初步鉴赏”这一学习课题。这种选用方式立足于课内课外的结合点,也很好地关注到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连接点,因此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然,这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在教学方式上,必修课堂上传统的诵读、文本细读等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选修课教学。如何能更快速有效地拓展视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此时,研究性学习便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在确定课题后,教师可让学生组成4—8人不等的学习小组,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可展开合作与对话,形成初步的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正式展示和交流,这不仅能最快最有效地开阔视野,还能提升学习与思考能力,正所谓“见多”才能“识广”。在“明月楼高休独倚”登临诗的初步鉴赏教学过程中,笔者布置了两个学习任务:收集更多的登临诗,发现它们几种常见的主旨;借助相关资料初步探究“登高”意象的内涵。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顺利完成了任务,不仅在短时间内阅读了大量的登临诗,而且还对“登高”意象有了初步的理解。
  拓展的核心是自主。自主选用合适的教材,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做到最快、最有效地拓宽学习的视野,是古典诗歌阅读走向深刻的起点。
  二、文化体悟
  学生因为自身学识的局限、生活阅历的匮乏,往往对古典诗歌蕴藏的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缺少应有的体悟。这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难点,却是其魅力和价值所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文化经典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古典诗歌选修课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摄取更丰富的诗歌,还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掘出古典诗歌深厚的人文内涵。
  为了能更好地鼓励学生开展个性探究,教师应洞悉所带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在选修课堂上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课题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者。研究者是指教师对课题应有比必修课更深入的研究,阅读论文、专著,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合作者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研读思路,推荐阅读书目,与学生展开合作探究与平等交流,帮助学生发掘诗歌的文化内涵。而此时选修课堂上的学生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应该是质疑者和探究者。质疑者既指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体会,对诗歌提出自己的问题;也指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后,敢于向老师及书本提出合理的质疑。解答这两种质疑的最佳途径便是探究,通过探究,在更多更深入的阅读中对诗歌作个性化解读,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读出蕴藏在文字里的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学生在质疑与探究中走向深刻、体悟文化。
  在登临诗的初步鉴赏课后,笔者深觉课堂偏于肤浅,有广度,无深度。学生也反映无法准确地理解古人登高时的内心世界,也没有产生共鸣。在阅读了大量论文和书籍,向学生分享了相关资料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亲自登高体验和全班组织讨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语言环境,让他们主动探究、亲身体悟。之后开设了“登临诗”的深度阅读课——“古代登临诗中的生命意识”,供学生相互探讨,体悟“登临诗”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这节课上,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探讨登高时所感发的生命意识”上,重点解读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登高”为什么常常能触发诗人的愁绪?“独怆然而涕下”背后包含了诗人哪些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经过探讨,学生认为登高这一行为首先让诗人在天地当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这种渺小与短暂感进而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问。一番探因穷理后,学生关注到了诗人们对自我存在的终极价值的审视。大部分登临诗歌的疑问,在此迎刃而解。其实诗歌创作出来,读者看到的是景,体会到的是情,而真正隐藏在诗歌中的这些关于生命的思考,才是它能引起共鸣的原因,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关注这样的思考,我们读懂了诗歌,也体悟到了文化。   体悟的核心是探究。教师主动提升文化素养,带领学生主动探究。发掘诗歌蕴藏最深的人文内涵,是古典诗歌阅读走向深刻的必由之路。
  三、审美涵养
  古典诗歌无疑是美的。古典诗歌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教育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我们的必修课最轻视最缺失的恰恰是审美教育,因此,高中古典诗歌选修课更应自觉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涵养情操,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诗歌的审美天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古典诗歌的美是形象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这种美,需要教师在选修课上全面激发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并最终以表现美、创造美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诗歌欣赏最核心最终极的目标,然而它的实现不能简单地凭借信息技术或者师生探讨。在此,教师可做的是积极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体验和表达的情境。因为“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來,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我们希望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美、创造美。
  首先,教师可设计多种语言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如举办朗诵会、诗歌写意画创作,通过具体可感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感知力,让他们走进古典诗歌的审美天地。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能意会到诗歌的形象、意境和情感,感知到诗歌的美。例如,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长江”是非常有特点的两个古典意象,“萧萧”“滚滚”是中国诗歌常用的叠音词。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受到萧瑟意境、悲凉心境用朗诵或绘画等有表现力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审美感知。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开发审美创造力。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学着像诗人一样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发现生活的美,捕捉心灵的美,鼓励他们用诗意的语言去描绘自己的生活和心灵,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登临诗鉴赏的第二课时后,学生们意犹未尽,于是我们尝试了古典诗歌创作,话题是“登高”。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创作,完成了他们的古典诗歌处女作,且其中不乏令人惊喜的篇章。
  涵养的核心是情境。通过真实的情境,让无声无息的审美教育,涵养我们的精神世界。真实语用情境下激发出来的审美感知力和创造力,是古典诗歌阅读走向深刻的标志。
  综上所述,高中选修课教学是古典诗歌走向深度阅读的重要途径。它是必修课基础上的发展。它引导学生实现古典诗歌阅读在视野上的拓展、文化上的体悟和审美上的涵养。
  参考文献
  [1]王倩.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典诗歌选编及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吴明霞.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3]王雁涛.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选修课教学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爱妻离世,丈夫遵妻所嘱没有向体弱多病的岳父母透露丝毫消息,然而妻子离世一年多后,这煞费苦心的善意欺骗竟被岳父当做“故意隐瞒”。他向女婿怒讨女儿病逝的知情权,并索赔精神损失200万。  他追讨知情权是否合理,索赔又是否成功?  2014年2月的一天,浙江温州中远建工集团退休职工潘护国刘青春夫妇像往常一样打开女儿潘季梅从澳大利亚寄来的包裹。包裹里除了给他们的礼物,还有一张光盘。刘青春把光盘放入DV机,
【摘要】作为人类的第一生产力,科技有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终端与互联网共同催化了现代媒介的替代与融合,初中学生拥有更多机会探索外界信息。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辨析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使学生透过新闻把握世界变动的脉搏,借助外部环境实现个人素养的厚积薄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闻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初中语文教育核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拓宽视野,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善的人格。目前,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多以考试为导向,学生的阅读成为习题训练,学生缺乏兴趣,教师指导不得法,反馈机制单一。因此,整本书的阅读策略探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名著阅读;策略;阅读方法;评价与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认可。然而,同时因为翻转课堂是一种较为新鲜的教学方式,使得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参与课堂不够积极、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定量评价等方面。针对现在课堂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作用于课堂实践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
【摘要】摒弃孤立,加强沟通,站在“九年义务教育”整体性的立场上来思考和教学,才能切切实实做好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与初一语文教学的连接,才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高年级;初一;“过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学习,适应得快,学业上一马平川,突飞猛进;反之则学业陷入低谷,一蹶不振。因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深化,目前语文教学中关于国学的内容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同时也对于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水平和能力。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找到以读促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全面提升农村初中古诗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最终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以读促学;农村初中;古诗文
【摘要】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明确学生的追求目标和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三个方面去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主要从以情激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三个方面去达成。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中学语文;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学
【摘要】在“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开展文言与白话的整合教学,笔者试以“在文白变换中领略汉语之美”为教学目标,试以微专题的形式设置学习任务群,以教材为主勾连课外资料,试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融入动态的学习任务之中,力图通过活动的设计和任务的引领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关于文言与白话的言语图式,力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文白;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张
[阅读提示] 前女婿为了复婚,讨好前任岳父,竟别出心裁带着老丈人去了洗浴中心,享受了特别服务。哪知,三次服务下来,老丈人身体不适,疑似染上不洁之症,好面子的老人不敢去医院,由前女婿网购艾滋病试纸测试。这一测,翁婿情彻底颠覆——  2013年7月上旬的一个周末,西安高陵男子王京泉还在睡懒觉,就被前岳父张田迟的电话吵醒,语气十分急切,让他马上开车过去一趟,有要紧事商量,王京泉火速洗漱完毕,开车出发。 
【摘要】李清照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词人,更是一位敢于挣脱封建牢笼的伟大的女性。 她横溢的才华与高雅的气质是一般拙劣文字所不能表现的,因为它们发自于纯洁的灵魂。作为一个女孩,她向往爱情,追求幸福,有自己的爱恋,有自己的浪漫,有自己剪不斷,理还乱的痴情,却又从不显得平俗;作为一个爱国者,她的豪气与胆识使人钦佩,她对国家和时局的关切和忧虑是那么深沉,那么透彻;而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 女子,她不被三从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