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异类”的胜利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xo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澍几乎同时收到了一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
  好消息来自妻子,她打电话告诉正在洛杉矶讲学的王澍,他获得了普利兹克奖。那是全球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项。
  坏消息来自朋友,一个画家给他发来一条彩信,彩信的照片上是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老3号院,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居,被拆得一片狼藉。
  知道自己获奖后,王澍对赶来采访的《洛杉矶时报》记者说:“我希望这次获奖能够影响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关注中国本土建筑学,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小型建筑,都能放慢建设的速度。我同样也希望年轻一代的建筑师能够明白,中国的发展不能以拆除历史为代价。”
  而对于被拆掉的梁林故居,“第一反应就是想哭,没有愤怒了,已经愤怒过无数次了。”王澍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没有愤怒或许是更大的愤怒,这个功成名就的设计师已经49岁了,从年轻时,他就被人视为异类。现在,他可以宽容地理解异类的声名,“至少能够证明这个时代不只是一个方向的,还有另外一个方向。”
  
  异类
  长发,一度是王澍的符号。
  “那时的王澍长发飘飘,有意识流的气质,风流倜傥,我们一起出了第一本学生论文集,他是论文集的主编,”东南大学81级土木系学生、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回忆说,“他喜欢思考,爱搞哲学研究,当年一起在诗社聊天时感觉他对传统建筑学有很多想法。”
  在东南大学85级建筑系师妹东梅的回忆里,当年的王澍,“高不可及。读的书多,画画功底很好,哲学根基深。”她说,85级毕业时,学校出了一本学生作品集,王澍用钢笔画了福建土楼做的宾馆,“我们觉得系里的老师都没有做这么好的。”
  本科二年级时,王澍宣布没有老师可以教他。大三,他觉得商业效果图太假而拒画,甚至带着三四个同学和教授谈判。最后,学校取消了必画商业效果图的规定。
  对于老师教的东西,他抱有很大的疑问:“你会感觉建筑就像一个炒菜做饭差不多的行业。基本的思想前提不讨论,只不过是一些社会上习惯的建筑,比如火车站、医院,要求你把它们安排得合理一些。你也不真正了解外面的生活,关起门来说道理。”
  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王澍一时兴起,花了一天时间写了篇万字长文,叫《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从梁思成开始,几乎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大师批了个遍,一直批到自己当时的导师齐康。
  没有人会发表这样一篇文章。王澍说,“它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他自己搞募捐,印了150本散发。
  1988年,王澍进行硕士论文答辩。论文名为《死屋日记》,从西方现代建筑的根源问题出发,谈中国建筑的问题,展望中国建筑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答辩时,王澍把论文贴满了教室的墙。导师齐康说,你不要贴,贴了你的论文通不过。王澍不听。
  《死屋日记》的答辩,最终获得全票通过,可王澍听到了办公室里传出来的激烈争吵声。这几乎是一场可以预见内容的争吵:一方面,这个学生太狂妄、太另类、太出格,另外一面,评委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学生说得有道理。有人友善地给王澍传话:论文得修改一下,否则有可能拿不到学位。王澍一个字也没有改。最终,学位委员会没有授予王澍硕士学位。
  毕业之后,他依然保持着异类本色,他不喜欢很多建筑师比楼高,比材料奢华,比造价;他更乐意和工匠们在一起,收集砖瓦废料……
  
  “我走另一条路”
  1988年,王澍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
  两年后,他完成了独立设计的第一个建筑项目——为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青少年中心完成后,王澍陷入了十多年的沉寂。
  在那段长达十多年的沉寂期里,王澍对自己进行了“自我改造”。他发觉自己以前所习得的建筑学知识和思考方式存在着严重问题,获取的途径也是通过看书看杂志,少有对真实生活的观察,以生活为依据去设计。
  越来越多出现的“巨型建筑”,一个建筑占掉一个街区,拆一片古建筑只为造一个大楼,在王澍看来,那是“非常粗暴的现代性”。
  就像大学时代,当身边的同学狂热地讨论西方建筑时,自己却沉浸在中国传统哲学里面一样,王澍认为这个时代在偏狭地拥抱西方,认为只要是西方建筑就是好的、前卫的、现代的。
  沉寂期也是王澍迄今为止最艰难的时光。他打零工,偶尔挣一笔钱,主要靠妻子陆文宇的工资养活。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王澍突然发现一个饭桌上全是工匠,硕士毕业的自己,每天都和工匠真正生活在一起,说是工匠,其实是农民工,这个社会的最底层。
  有那么一刻,他恍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最深刻的影响,是让王澍意识到什么是自己要做的建筑:“在一百年前的中国,造房子的人只是工匠,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建筑师。我最喜欢的建筑是那些匿名的,似乎是没有建筑师的那种普通建筑,我经常被这样的东西所打动,那里面浸透着人性,普通人的人性,我想象的继续要走的道路,是走回普通的民众去,做出那种不露痕迹的、散发着人性的建筑。”
  后来,他把这条道路定义为“重返自然之道”:“和现在流行的不同、和西方现代建筑不同。”
  “我走另一条路。”他说。
  
  瓦爿墙里有宁波
  2003年,王澍赢得了宁波博物馆的国际竞标。值得一提的是,《纽约时报》在报道王澍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的新闻中,配发的图片就是宁波博物馆。
  十多年前,他到过宁波,这个美丽的海港城市里有一片地方聚集着30多个传统村落,可当他要设计博物馆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拆除了。
  “这里变成了一片几乎没有回忆的城市。”王澍想要建造一个有自我生命的小城市,重新唤醒这个城市的记忆。
  被拆掉的30多个传统村落里,王澍找回了600多万块废砖瓦片。这些超过80种不同尺寸、来自不同年代的旧瓦片,将成为建造博物馆的原材料。
  那些瓦片、砖块来自唐宋明清不同朝代,王澍说。
  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了这份诗情画意。
  甲方一位负责人对他咆哮:“这么现代化的‘小曼哈顿新中心’,你用这么旧的材料来做一个博物馆,你什么意思?”
  “我们有一个约定要做一件新东西,是不是?”王澍反问。对方说:“是的。”
  “新东西意味着评价标准还没形成,那谁了解和把握这个标准,是不是我?既然是我,你是不是应该听我的?”说完“是”,对方摔门而去。
  “它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批,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王澍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博物馆最后的实现,几乎就是一个奇迹。”
  博物馆主体施工完毕后,工人们开始拆脚手架,可拆了三天后,露出来一个角,工人们不敢拆了,“这是什么怪物?”甲方也喊停,怕宁波市民接受不了这个奇怪的建筑。
  “天一大讲堂”请王澍去讲课,台下坐着几百名宁波本地听众。讲完之后,这几百人都成了王澍的粉丝。于是,继续拆脚手架。
  王澍告诉台下几百名宁波人的是,博物院采用的是宁波民间传统建造工艺里濒临失传的“瓦爿墙”技艺。台下所有人都明白:瓦爿墙里有古老、富有韵味的宁波。
  博物馆落成开放后,从开馆首日起,连续三个月,每天参观人数都突破一万人,原本限额是每天3000人。
  一个老太太来这里参观了四次,王澍问她为什么,老太太说:“展览我看不懂,我就是来看建筑的。我原来的家没有了,但我在你做的房子上,到处都能发现我原来家里的痕迹。”
  民间也有批评的声音。“不好看,”当地一位漫画家直截了当地说,“像我这样的普通百姓当然只会评价‘好看’或‘不好看’,直观感觉就是不好看,内部空间也有很大的浪费,外墙贴满碎砖瓦也显得凌乱。不能说用了碎砖瓦做原料的建筑,就是回归传统了。”
  不过,这位漫画家从王澍另外一个作品里,找到了属于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宁波美术馆。从2001年开始,王澍花了四年时间,利用废弃的宁波轮船码头,在保留原来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了宁波美术馆。在2000年之前,上海和宁波之间的交通基本靠海轮,绝大部分宁波人都有在码头坐船的共同经历。
  “见到它,我能够想到属于海的宁波,属于宁波的海。”这位漫画家说。
  
  谁是破烂
  真正的挑战在2007年到来,杭州市政府找上门来,希望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
  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这条承载了很多杭州人回忆的老街,成为了杭州老百姓的一块心病。
  从2001年开始,各方就已经围绕着怎么改造这条街道展开了讨论和探索,但一直没有找到特别理想的方案。
  最初,王澍并不想接下这个项目,“触及的利益太复杂。”
  面对找上门来的政府,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王澍了解政府的心情:“我知道你们很急,希望我们马上就做设计。可能7月份开始做设计,年底就动工,这是中国的政府项目一贯的作风。”
  本以为这六条苛刻的条件提出来,对方就知难而退了,可出乎他的预料,政府竟然全部答应了。
  带着美术学院的两百多名师生,经过半年的调研,王澍拿出了方案:完全停止拆迁,在不动迁任何一户居民的前提下,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包括历史悠久的木构民居、民国建筑和近50年的砖混民居,原住民也是维系本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王澍眼里,历史街区的保护是要有延续性的。他认为,历史或者传统,是指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连续发生的所有东西,不是说明朝是历史,清朝就不是,或者清朝是历史,民国就不是。“我们面对的是城市,而不是一个建筑,是需要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梳理。中国现在很多打着‘保护’的名义做的设计,形同于破坏,就是‘保护性破坏’。”他说。
  针对王澍提出的保护老房子,一个处长直接问他:这个东西怎么做?在我眼里,它就是一堆破烂!
  “在他的整个意识里,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观就像磁带被洗掉一样,他的脑子是被洗过的,完全是没有感情的。”对于持“破烂论”的人,王澍只能这样理解。
  有一次市政府开会,王澍用非常激烈的口气,对市委书记说,整个杭州城你看一下,不是说这条街是一条破烂儿,过去20年杭州市中心区的建设,就是整个一堆的大破烂,恰恰这条街看上去破,但它还保持着一个美好城市的远远的一种影子,我们能看到有可能使得我们恢复对城市的美好感觉。
  “这条街,并不只是说有一条老街要保护,这是杭州城市复兴的开端。”末了,王澍撂下这一句话。
  市委书记接受了王澍的说法。
  从2007年到2009年,王澍带着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中山路御街的改造。
  开街前一天,王澍对市委书记说:“你和我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个事情成功不成功,明天我们来看结果。”
  第二天开街,国庆节一个礼拜,1公里的一条街有超过100万的市民来参观,国内各大媒体不请自来全部做了正面报道。现在,南宋御街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标签。
  可在王澍眼中,南宋御街只是个孤独的个案。“我们的政府太像一个公司,既希望至少达到收支平衡,又希望能快速完工,而不是以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为前提,而这恰好又是政府的职责。”
  带着美术学院两百多名师生,集合国内其他三四家美院的老师,怀着理想主义精神,用超常的劳动量来弥补时间上的紧迫,在王澍看来,南宋御街的改造方式,“很难复制,不可推广。”
  
  与生活方式共生
  更难复制的是随着被拆掉的老建筑而消失的生活方式。
  杭州钱塘江边有一个普通住宅小区,叫做钱江时代。王澍给它起的名字是“垂直院宅”,它的特殊之处是,每四户共用一个小院子,下雨天,老人和小孩子可以有个地方玩一玩,还可以种上花花草草。
  “邻居坐在院里互相聊天,我希望用我的建筑把这个生活方式找回来。”王澍说。
  而那些看起来没有用的院子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我陪着你理想,一下五千万就不见了。”开发商对王澍说。
  现实并不能给王澍更多这样的舞台。这是迄今为止,王澍设计过的唯一的商业建筑。
  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才会感受到这个家的不同。一位09年买房入住的业主如此描绘居住感受:“我就感觉它的视线,任何角度看出去,都感觉心情很舒畅。”
  这让王澍感到欣慰。“我不是做完建筑就走人的建筑师,我创造了一个时空,就像一个舞台,等着角色走上来,他们开始在这里表演,就像人的生活开始发生。”
  王澍非常喜欢坐在院子里聊天的感觉。那种感觉,他称之为“恍若隔世”。这番情景类似于12年前的一个清晨。
  1996年2月的一个清晨,东方刚刚发白。在湘西一个名叫洞庭溪的村边,28岁的王澍停下脚步,打量着:沅江边上,几个当地农民在造一座临江的吊脚楼,山坡陡峭,约45°,青山翠谷中,刚刚搭起来的屋架“灵秀而坚定,细腻而澄明”。
  王澍对同行的瑞士朋友说:“我有一股冲动,在此留下,就做个木桩。”
  王澍没有留下,“不过,一种相似于工匠的无形观念,已在心中烙下。”他说。
  后来,在《设计的开始》一文中,王澍写道:“那座吊脚楼没有完工,永远不会完工。不经意的,它总是突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实习生叶宇婷对本文亦有贡献)
  
  建筑师不该失去自省的力量
  Q=《中国周刊》
  A =王澍
  功利心已经主宰了一切
  
  Q:你怎么看待现在的中国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地标性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A:我是反对所谓的“标志性建筑”的。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时代权力的宣誓,也是集中了商业力量的宣誓。它一方面用大的物质体积来做标识,另一方面掩盖了所在城市里大量历史建筑被拆毁的事实,更对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瓦解视而不见。我认为这类的标志性建筑一点意义都没有。我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反标志性建筑师”。
  
  Q: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标志性建筑”在中国颇有市场。从建筑师的角度,抛却行政和政策压力,需要进行某种反思吗?
  A:这个时代,建筑师掌握了太大的权力,而他们在运用这些权力时或许从未想过自己凭什么拥有这些权力。你的所作所为,你的设计和建筑,对人的生活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你还不做自觉的反向的思考和批判。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建筑师就失去了他在这个时代应该有的自省的力量。这是非常危险的。
  
  Q:“危险”指的是什么?
  A:我们的城市,只能进行平庸的批量生产。更高,体量更大,更加夺人眼球,这就是所谓的地标建筑。有人做过统计,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拆毁了将近90%的传统建筑,外形雷同的高楼在一片拆迁的废墟上拔地而起。说的极端一些,我们的城市模样,正在被一群外国人重新塑造。
  
  Q: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该负有某种责任?
  A:现中国复制了那么多“垃圾般的房地产”,都是建筑师干的,建筑师变成了房地产商和开发商的同谋,变成了这个时代这种趋势的同谋。
  大规模开发之后,建筑和街道只能看不能用,人性消失了,如自然一样生长起来的东西被挤压得没有余地。当你看到有那么多的材料,原来非常有尊严地呆在老建筑上,忽然变成像垃圾一样被扔在地上的时候,作为一个建筑师,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就是无德。如果仅仅把建筑师作为一个职业,是很猥琐的。
  这个时代固然有问题,但建筑师不应把这些外在条件作为自己不能做很好设计的理由。外在的东西有时我们很难左右,但设计师首先可以做自我批判。这是我的立场。
  
  Q:为什么会这样?
  A:功利心,这个时代,功利心已经主宰了中国的一切。
  
  失落了真实的历史,就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Q:在你看来,中国需要的是怎样一种建筑?
  A:这需要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失去了什么。中国曾经是在城市和乡村都遍布诗意的国家,经历一百年的巨变之后,这种诗意还存在么?
  我做过一个统计,本土建筑在传统文化城市中的比例已经不到10%。我们在过去二十几年,消灭了自己过往的建筑90%以上。城市保有的剩下的一点点传统建筑,只在5%-10%之间。这还是指历史文化传统城市,其他更不用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城市里头的传统和文化基本上完蛋了。
  在我看来,如果建筑能穿过百年、千年持续地存在,这就是挺让人感动的事情。
  
  Q:某种程度上,是要恢复和保留我们的传统吗?
  A:在我某天走过一个街的拐角时,如果我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堵墙看起来像是断壁残垣,但当它剥落的时候,你会看到里面的东西非常有条理,黄土、抹灰、砖头这三种东西很有序地结合在一起。我不会想到这是一堵破墙坏掉了,可以重新去翻新它,这是一种时间的过程自然产生的东西。
  事实上我们讨论的传统,它和未来直接相关。保护传统的目的,是要保有我们的未来。我们在逐渐失去自己几千年积累的文化的同时,还在抄袭世界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文化都不爱惜,又如何要求别人尊重你?
  
  Q:我们自己会迷失?
  A:如果我们失落了真实的历史,我们就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Q:对此,你的主张是什么?
  A:我主张,在任何一个地方找到那个地方的文化根源,顺其自然、因地制宜。当然有时候也没有那么简单。比如,我当时在杭州做象山校园,有人说里面怎么还有北方建筑的影子。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定型的讨论,每个地域由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来形成其特殊的东西。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怎么样恢复中国曾经有过的伟大体系,从这个体系中可以看到整个文化的共通点,它分享着某种共通的理念和结构,但在每个地区又有着如此丰富的变化。我认为这种多样性的保持是中国文化里最宝贵的。
  
  Q:具体怎么做?
  A:我们传统的建筑一向都是善于回收利用,我们的传统理念中关于“可持续发展”是有一套特殊的办法的,用料不昂贵,表面上看上去容易朽坏,但采用“拆一块补一块修一块”的循环办法,使得很多建筑能维持五百年、一千年,甚至更久。
  现代的建造使得传统的体系被中断,传统的建筑拆后材料被扔掉,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我们需要用一种具体的方式使这些传统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采取作秀的方式,用所谓传统元素或符号来假装传统文化还在。
  
  Q:你对此感到乐观吗?
  A: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没有可能在今天的语境下按照自己的文化脉络、逻辑来演变,而不是用西方的东西来进行粗暴的替换。这样的突围,不仅仅是建筑界所应做的突围,而是这个时期大家整体应有的思维。
  很多人问我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和追回的可能,我就是一句话,我说哀莫大于心死,这就是我对中国城市现状的看法,我基本是绝望的。
  我们阻挡不了功利心摧毁我们的历史。建筑,只是你看得见摸得着吧。
  
  Q:你如何看待一些文化人和老百姓自发进行的保护传统的行为?
  A:我是持肯定态度的。我并不是精英建筑师,认为我们设计的东西更美,说那种东西是“乱七八糟”的,要对其进行清理。从这个方面来讲,我是自觉地站在这个文明状态下弱势群体一方的。
  
  生活不可以被简单化的
  
  Q:你有一个让人感觉有些怪的观点,你不做“建筑”,只做“房子”。怎么理解?
  A:对我而言,建筑的根本是自发建造的,是源自日常生活的。我认为建筑不是艺术殿堂里的高级艺术品,建筑活动是人类的一个生存行为。我的建筑试图将这种生存行为,同它所带来的真正存在的感觉联系起来,做“存在感的建筑”。我是“玩味生活复杂性的建筑师”。我从来不认为生活是可以被简单简化的。现代主义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试图以简化生活为前提。这对整个人类文明带来了摧毁性的能量。
  
  Q:“房子”这个概念,给人的感觉,是和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A:对。中国正经历一个特殊时期,如此巨量的建筑建设,导致城市规划活动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在历史上都不多见的,而我们正好碰到了。这时建筑不止是建筑,它里面所带有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它是人的一个基本生存活动,是人的需要。
  
  Q:现代住宅设计来源于西方,你似乎对西方建筑理念并不那么认同。
  A:我从来都不是简单地认同西方的建筑观念,然后回过头来批判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体现了很多很重要的想法,比如:它起源时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行为,是为了解决战后出现的居住问题,是从住宅开始的。因此它最初是一个社会运动,而非艺术运动。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商业化过程中被逐渐丢失,变成了所谓的国际化风格,一些原初的理想在商业化过程中被消费。
  如果讨论西方建筑的话,我一直努力让那时的出发点得以回归。对中国的传统建筑、对我们的“房子”,我也持这样的观念。
其他文献
4月3日,国家货币与外汇主管部门与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决定新增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500亿美元,使总投资额度达到800亿美元。而在此后一周内,却令人惊愕的是证券市场的股价跌至2005年以来的新低,显然这样一种逆向关系在短期和非正常状态也并非罕见,并没有体现QFII投资额度放大和证券市场之间在一个长期和正常状态下本应存在的正相关关系。  从资金扩容和规模放大的角度看,始于2002
期刊
这是一个小个子的女人,说话语速极快,她精力极为充沛。“加班到十二点,刚把今天的工作做完,向她汇报,早晨五点,新的邮件又来了。”她的助理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2012年之前,周惟彦被称为“李连杰背后的女人”,作为壹基金的执行执行主席,她是这个机构实际层面的老大。从全球公益慈善论坛到运用银行的流程规范管理一家基金会,四年间,在她的掌控下,壹基金成为行业标杆。  她曾经做过跨国公司中国区营销总监,当
期刊
4月5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经过四个多月的调研,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制度框架基本已建立,正在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待制订完毕即有望试点推出。尽管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媒体太大的关注,但在笔者看来,这以后注定是中国企业融资改革方面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长期以来,中国的融资环境一直呈现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扭曲状态:一方面呈现出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极度渴求,另一方面却又假防范风险之名对国际上行之有效
期刊
一百年的故事,太长。先从一个谈判说起。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辛丑条约》。当时的清廷,国库亏空,外来势力扼住了清政府的喉咙。《辛丑条约》的签署更是雪上加霜。  此时,站在李鸿章身边的庆亲王奕劻,表情冷漠,默不作声。这是一个被李鸿章遮盖了的配角。在《辛丑条约》签署两个月后,李鸿章郁郁而亡。两年后,配角奕劻走上了历史舞台。  他上书清廷一份名为《清政府户部试办银行酌拟章程》的议案
期刊
今年初,王格文到一个朋友的办公室,开门就问:“还没停呢?”  “是啊。还做着呢。”朋友与他心照不宣,对他的问题并不感到突然。  “好做么?”  “难受着呢!”  两人谈的是这几年炙手可热的地下炒金生意。所谓地下炒金,即通过电子盘的形式,参与境外黄金市场交易。因为其不符合当前的国内黄金交易政策,但又存在庞大市场需求,被业内称之为地下交易。  五个月前,央行、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五部门联
期刊
美国检察官队伍是一个出干部的地方。克林顿竞选阿肯色州长一职之前,先任州司法部长,积累经验和人脉。纽约前市长朱利亚尼当过美国联邦检察官,靠打击华尔街内幕交易起家,一举成名,乘势竞选纽约市长成功,而且一度有意问鼎白宫。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尔也当过纽约州检察长。斯皮策尔的继任也是先当检察长,后当州长。  在美国,检察官一职之所以是许多政客的跳板,原因很多。首先,检察工作很露脸,办个大案要案更是如此。其次,各
期刊
“你不把我当好人,搞得我很痛苦。”  冯军很敏感,他迅速地觉得《中国周刊》记者的问题“不友好”。于是,边说边把头扭向一侧,翘起的二郎腿也放下了。  记者的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坏”,“爱国者有一款叫哥窑的相机,我看你经常拿它送给外国友人。这是出于对产品真的骄傲,还是炒作?”  其实,过去的这两年,冯军不止一次遇到过类似的疑问。哥窑便是被质疑最多的一款产品。这款本身价格1666元的产品,有着哥窑纹路,但
期刊
张洋总把自己的伙食换算成孩子吃的药。  一份10块钱的两荤两素的快餐,是一粒半10mg/粒的BH4药片;每天,她的那对双胞胎女儿要分三次,吃下五粒药片。这样,她们就不会在梦中惊厥哭闹,也不会四肢瘫软无力,像平铺在床上的两件小棉袄。  BH4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病,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药物控制,随着年岁的增长,患儿会逐渐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智障症状。张洋和她的女儿们,就是这群
期刊
台湾省博物馆,在台北二二八公园边上。乍一看和北京自然博物馆区别不大。但里面着实特别,从台湾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到各个民族变迁痕迹,加上名人的家什手迹,特殊历史事件的物件证鉴等,反正挺全乎的。看得人眼花缭乱,却又没有堆砌的感觉。  另有一番景致,整座博物馆本身就是古迹建筑,但里面布展的方式,却不那么老旧。除了运用了大量图片和灯光外,有些地方,甚至运用了电影道具手法,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台中
期刊
“我没回归,我一直在这。”  娄烨下意识地接过话茬,很显然,他并不喜欢主持人说他终于“回归”。面对活动现场的这一插曲,台下的人很配合地笑了。  3月13日,娄烨出现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他导演的新片《浮城谜事》揭开了面纱。  这个被禁五年的导演,用这样一种不太高调的形式再次回到了中国观众的视线。然而,对于今后将面临怎样的情形,他还是像五年前说的“试试看”。    《浮城谜事》的外衣  两天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