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一休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xfj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在中国上映,一休和尚的故事为当时许多中国人所熟知。不过,一休在日本佛教界却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一休的真实名字叫一休宗纯(1394年—1481年),6岁时就出家安国寺,为主持做童役;13岁去建仁寺求法;22岁时投奔大德寺,获一休法号。他一生曾两次试图自杀,一次是他22岁时,由于恩师妙心寺住持谦翁宗为逝世,万分悲痛而欲投琵琶湖自沉;另一次是5 4岁时,因痛恨大德寺的腐败而欲轻生。
  连自己的生命都看得这般轻微,可见他是多么玩世不恭。据说,某年的元旦,他竟拎起一具骸骨招摇过市,其意不言自明:无论谁都要成为骸骨,世人千姿百态,不过是用千姿百态的衣裳对骸骨的包裹和隐藏。死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什么金钱、名誉、地位,都不必太拘泥。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皈依佛门的一休不囿于宗教的禁锢,经常放浪漫游,赋诗偈,永和歌,和女人同居,自号“狂云”。因而,一休在日本佛教界始终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1990年8月的一天,我到离京都约20公里的田边町新村,去寻访一休终其晚年的酬恩庵。
  酬恩庵的原址是大应国师于1267年兴建的妙胜寺,后毁于战火之中。1455年,一休禅师为发扬大应国师的遗风,再兴堂宇,取名“酬恩庵”。因一休晚年居住终焉于此,所以亦称“一休寺”。一休辞世后,后人又多次扩建,方形成现在的规模。
  寺宇依山而筑,环拥于绿树红叶之中,山門一侧整洁的黄色泥墙,与另一侧犬牙交错的石垒墙,显示了与其他禅寺风格的不同。我伫立在大应国师的木像前,不由想起一休故事中的一段来。
  一天早晨,和尚们和往常一样面对佛祖诵经,诵完经后,一休“噗”一声吹灭了供在佛像前的蜡烛。
  “一休,佛光是不能用嘴去吹的,因为世人呼吸污浊不净!”老和尚训斥说。
  第二天清晨,一休早早起来,背对着佛像念起经来。这种坐姿,着实把老和尚吓了一跳。
  “一休!屁股对着佛祖,是要受到惩罚的。”
  “师父,您不是说世人的呼吸污浊吗?所以我们不该面对佛祖呀!”
  历史上的一休曾斥责与金钱有瓜葛的京都紫野大德寺住持、同门师兄养叟是“大胆厚面禅师”。但他既痛骂同门师兄的无德,甚至因大德寺的腐败而自杀,却又劳心劳力地兴建大德寺派的妙胜寺,复兴祖堂,立大应国师法像。
  文明六年(1474年),一休曾不得已去大德寺任48代住持,但马上便辞去,返回到偏僻、简陋的酬恩庵来。他喜欢以山川草木为友,自由自在于大自然之中。
  酬恩庵中最珍贵的恐怕就是这尊安放在戒坛中的一休禅师的木制座像了。木像出于一休最信赖的弟子、晚年一直陪伴于他的墨斋(没伦绍等)之手。而画像上的一休,尽管是佛门弟子,却是头发蓬蓬,胡须杂乱,八字形的眉毛下的一双眼睛斜视着你,而且无论你移动到什么位置都躲不过他的目光。似乎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能识得清,看得透。画面面容瘦削,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
  一休尖刻、刚直,但是他很善良,热爱生活。
  一休的晚年,在一位名叫森的盲歌女的支撑下,生命得以延续。森是一位双目失明的女艺人。两人相遇相知时,一休已是7 8岁的高龄,而森不过才三十五六岁。据《狂云集》记载,一休爱森的“新月姿”“美风流”。森则仰慕他的才华。尽管年龄相差如此悬殊,从畫像看一休也非鹤发童颜,风流倜傥,但两人在酬恩庵形影不离,可谓一个是用眼去感受,一个是用心去升华。正是由于有了森,一休在酬恩庵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欢乐的日子。这一点从他在《狂云集》中为森咏作艳诗多达十余首便可看出。
  后人对一休与森的关系,褒贬不一。贬者有的批判一休破女戒,有的提出森是一休幻想之中虚构的女性。褒者则认为这是一休全方位叛经背道、宣泄自我的表现。
  拜谒一休墓,看到门前的“宗纯王墓”标识,我不由得将森与一休的身世联想到一起。一休的生母藤原氏原服侍于后小松天皇,深得宠爱,并怀有身孕,但天皇听信后宫谗言,将她逐出皇廷。应永元年(1394年)正月初一,藤原氏于一普通民家生下一休宗纯。我想,由“宫内厅”立“宗纯王墓”,则意味着一休系后小松天皇皇子之说属实。身为皇子,出生后即失去父爱,6岁时失去母爱。两次觅死,毕生的追求终四处碰壁,多方受敌。作为一个宗教活动家、五山文学的汉诗人,他不会不孤独、不疲倦。
  一种对坎坷一生的清算,对过早失去母爱的追索,使其在垂暮之年深化了对森的情爱和依恋,是可以理解的。所幸的是,森也一直服侍其左右,直至送终。
  文明七年(1475年),一休82岁,于庵内建立虎丘慈杨塔,即今日的一休墓。森曾卖掉和服,筹集资金。
  文明十三年(1481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休宗纯以88岁高龄辞世于酬恩庵。
其他文献
老同学聚会,一位老者这样阐述衰老:到了某个年纪,不得不承认地心引力的厉害。器官样样俱在,只是都下垂了,所谓“万般皆下垂,唯有血压高”;哭的时候没眼泪,笑的时候一直擦眼泪。衰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它会带来一系列器官、功能的退化,其中以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退化,对生活愉悦感和幸福感的影响最大。  在医学专家看来,衰老无法阻挡,但五觉退化可以延缓。  视 冷热水敷眼防止老视  《视觉
期刊
了解孩子的想法  美美今年9岁了,奶奶仍把她看成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大人来管的小孩子。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也不管美美是否愿意,奶奶总是按自己的意思安排一切,从不听美美的意见。美美有时候也会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但奶奶总是不以为然地说:“小孩子懂什么?奶奶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为此,美美感觉很委屈。  美美也总是在心里想:“我知道奶奶很疼我,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啊!奶奶从不让我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在这
期刊
孩子不好好吃饭,做家长的你是焦虑不安、火冒三丈,还是无所适从?这些情绪与无奈可以理解,但真正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及应对方法后,相信你不会再无处着手,而是会积极而系统地解决问题。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永远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家长不喜欢某种食物,自己不吃就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自己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一些对于孩子成长不利的信息很容易就这样日积月累地、无意识地传达给他们。
期刊
在孩子的眼里,一切东西都可以当玩具玩。大衣柜在成人眼里就是个放衣物的地方,但在孩子眼里就不一样了,那简直堪比神秘的城堡。不过,大衣柜并不是玩耍的好场所。  不好玩的原因:易窒息  宝宝躲进大衣柜玩捉迷藏,很容易引发窒息的危险。现在,许多大衣柜都设有自动卡锁,衣柜门关上后会自动上锁,一旦宝宝钻进大衣柜,大衣柜门自动上锁后,宝宝便无法自行推门出来。如果大人在其他房间,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干活时,嘈杂的
期刊
孩子放学后,父母总是用各种关心的问句把孩子裹得密不透风。  可是,你的关心和挂念孩子可能接收不到,反倒是把背后的焦虑都吸收了。  那么,放学回家后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什么呢?  我家小沫沫上小学都半年了,现在还有“黑色星期一”情结。  想起当初送沫沫上幼儿园的场景,她整整哭了一个多月,现在都上小学了,她依旧不适应,担心老师批评、擔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同学对她不友好、担心自己做错事……总之,我觉得沫
期刊
“对手”有个近义词叫“对头”。“对头”好理解,头对着头当然就是像山羊一样抵架了,比如“死对头”。可是,“对手”为什么跟“手”有关系呢?原来,“对手”最初是指下围棋,下围棋又称“手谈”,用手交谈,故称“对手”。  此语出自《旧唐书·宣宗纪》:“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侍诏顾师言与之对手。”顾师言是晚唐围棋第一国手,令日本王子最终不得不认输。日本王子向接待的官员询问:“顾师言在贵国棋手中排
期刊
生活中,很多人无法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仅让同事朋友感觉难以相处,也让家人不知所措,甚至深受伤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错,很可能是因为饮食中存在某些缺陷和不足。用饮食调节情绪,也是科学的饮食之道。  全身负能量 因為缺了钙和镁  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的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营养素左右的。其中,关系最大的三类营养素分别是钙和镁等矿物质、B族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  钙除了和骨骼、肌肉的功
期刊
做了父母,你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有多么重要,而且多数情况下,父母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旁边学着呢,我要做个好榜样啊!”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有时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就扮演了坏榜样的角色。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停止无礼的大叫而大声呵斥他,事后又感到愧疚,意识到这样做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这是父母能够意识到的。还有些时候,父母特别不想在子女身上看到的行为,却发生在自己身上,且父母并不自知。  
期刊
一般人以为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越走越慢,以至完全走不动。  很多人做事的通病就在慢。慢条斯理地、不死不活地,说不做而做着,不休息,可也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许多事就这样被耽误了。  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做了无数的实验,结
期刊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涉笔成趣,尤擅长题联作对。一次,一老翁用贵重的纸张登门请他写寿联,当时刘氏正伏案写字,头也不抬就问:“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他即在纸上写出上联:生于十一月十一日。老翁看了暗暗叫苦,心想这算什么对联,但又不便出声。刘氏又问:“今年多大岁数?”老翁回答:“正好八十岁。”于是,他续写下联:再活八十春八十秋。老翁喜出望外,乐得合不拢嘴。您想啊,能活一百六十岁,谁不高兴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