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品德课教学只有以情感为基础,在情感与思想共鸣的基础上,才能触发学生思维,实现品德的自我建构。实践中,可从故事引思、情境促思、体验触思、对话催思等路径来建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教学;道德思维;情思共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2
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精于思想、富于感情、善于表达。”可见,只有情感与思想共鸣共生,以情促思,才能实现道德的内化。好的品德课堂应是情思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思,让情感的闸门开启,让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才能让品德课堂散发出生命的精彩。
一、用真实故事拨动思维琴弦
品德教学是一个情感共鸣、思想交流的过程。生动丰富、情真意切的故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拨动思维的琴弦。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饱含情感地讲述了来自身边的,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不在命运面前低头的真实故事。当教师说到四岁的孩子在车祸后安慰妈妈“腿还会长出来”时,学生脸上都是隐隐的不忍,对他的不幸遭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当教师说到孩子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时,学生脸上的表情更丰富——为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感到悲伤和惋惜,更为孩子的坚强而感动;当教师说到孩子能平稳上下楼梯时,学生眼里泛起了泪花;当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这个孩子拄着拐杖灵活上下楼梯的视频时,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为孩子的成功而喜悦。接下来,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的课堂真情流动,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案例中,教师以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故事的开始,以情触思;故事的发展,以情引思;故事的高潮,以情激思,教师声情并茂的故事起到了很好的点化作用。
二、用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思维需要内在动力的支撑,充满情感的问题情境能成为课堂动力之源。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架起从已知到新知的桥梁,实现知识的智慧迁移、思维的深度探究、情感的丰赡蕴藉。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燃起思维的火花呢?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教师的教学就在充满感情的问题情境中展开:
新课导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隆隆远去的火车上老奶奶的背影定格,带出老奶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浓浓乡愁。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老奶奶回来想寻找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回来找美食,有的说想念家乡的风景,有的说想念家乡的繁华。教师揭示答案,视频中,孩子们沿着水道,回到了老奶奶熟悉的家,看到了那一扇趟栊门。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老奶奶对家乡的眷恋感动着每一个孩子。
趟栊门打开后,十三行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再现于眼前。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孩子们坐上了时光穿梭机,沟通了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很自然就对“海上丝绸之路与十三行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对家乡和家乡人的智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老师再次创设情境:播放老奶奶绣广绣的视频。在老奶奶的金丝银线中,孩子用心追寻:“家乡人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呢?”孩子从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衣、食、住、行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家乡人的智慧。依托地域文化,回归生活,学生的情感再次推向高潮,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老師带领学生继续寻找身边的家乡名人。最后,师生回到课前问题“老奶奶回来要寻找什么”,并共同揭示答案:寻找家乡人的智慧。由此,学生思之更深,回味悠长。
可见,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藩篱,除去思维的惰性,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起内驱力,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三、用活动体验触发思维碰撞
品德形成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反思与行动,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体验活动中,思维与思维碰撞,心灵与心灵交流,“动”中求思,“思”中提升。体验活动因摈弃空洞说教而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在“亲身体验,推己及人尝艰辛”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体验活动。第一个体验活动是让两个孩子戴上眼罩后去讲台取东西。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什么都看不见,摔倒怎么办?”在老师的鼓励下,两个体验者开始磕磕碰碰地去指定位置取物品。旁观的孩子有的议论,有的哄笑,也有的小声提醒。其中一个体验者差点摔倒时,早有准备的教师及时上前扶住了他,还轻声地安慰,拉着他的手去到了指定的位置。这时教师适时采访体验者:“听到议论和笑声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听到提醒时,又有什么感受?”“教师牵着手拉着你走时,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摸?此刻的你最渴望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说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让作为旁观者的学生心里泛起了涟漪。第二次体验活动则是让所有孩子戴上眼罩取书包里指定的一本书。当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教师问:“如果让你戴眼罩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你会怎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太不方便了。”通过两次体验活动,学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别人的处境、需求,从而打开了通向他人心灵的通道。
活动体验中,学生正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会有所思、有所得。
四、用情感对话催动思维拔节
品德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小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感悟生活、提升品行。对话中,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为学生拨开云雾,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中,教师带领孩子在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对有两千年积淀的西关文化展开了探索之旅,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感受家乡人的智慧。活动中,教师 “画龙点睛”的语言步步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师:俗话说,“食在广州”。说到“食”,你想到什么?
生:点心。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点心?
生:我最喜欢吃虾饺。虾饺的皮非常滑,虾肉很嫩,吃进去非常爽口。
师:还喜欢吃什么点心? 生:马蹄糕、烧卖、萝卜糕……
师:老广州都喜欢吃点心。(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当年的选择很少,只有一盅两件。(出示一盅两件和各种各样的点心的对比图片)你发现什么?
生:以前点心的种类很少,现在经过广州人的不断创新,才有了这么多的点心。
师:现在的点心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还有什么多?
生:汤。
师:你喝过什么汤?
生:冬瓜汤、绿豆汤……
师:夏天喜欢喝什么汤,为什么?
生:冬瓜汤,因为可以解暑。
师:冬天喜欢喝什么汤,为什么?
生:羊肉汤,因为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滋补身体。
师:智慧的家乡人用简单的食材就做到了医食同疗。
生:每年的团聚,广州人的饭桌上都不会少了这道菜——白切鸡。谁吃过?
生:我吃过。白切鸡皮爽肉滑,味道棒极了!
师:除了白切鸡,还有什么鸡?
生:花雕鸡、文昌鸡、老爷鸡……
师:光一只鸡就能做出如此多的花样,家乡人真有大智慧!
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的情感逐渐提升,思维层层拔节,生命更加丰富。
情思共生是一种境界,追求的是“感性与理性交融,激情与睿智并重”。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在品德三尺教坛上演绎更多的精彩,让品德课堂更有魅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广东广州 51037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教学;道德思维;情思共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2
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精于思想、富于感情、善于表达。”可见,只有情感与思想共鸣共生,以情促思,才能实现道德的内化。好的品德课堂应是情思共生的课堂,以情促思,让情感的闸门开启,让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才能让品德课堂散发出生命的精彩。
一、用真实故事拨动思维琴弦
品德教学是一个情感共鸣、思想交流的过程。生动丰富、情真意切的故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拨动思维的琴弦。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教师紧扣教学目标,饱含情感地讲述了来自身边的,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不在命运面前低头的真实故事。当教师说到四岁的孩子在车祸后安慰妈妈“腿还会长出来”时,学生脸上都是隐隐的不忍,对他的不幸遭遇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当教师说到孩子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时,学生脸上的表情更丰富——为孩子所承受的痛苦感到悲伤和惋惜,更为孩子的坚强而感动;当教师说到孩子能平稳上下楼梯时,学生眼里泛起了泪花;当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这个孩子拄着拐杖灵活上下楼梯的视频时,学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为孩子的成功而喜悦。接下来,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的课堂真情流动,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案例中,教师以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故事的开始,以情触思;故事的发展,以情引思;故事的高潮,以情激思,教师声情并茂的故事起到了很好的点化作用。
二、用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
思维需要内在动力的支撑,充满情感的问题情境能成为课堂动力之源。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架起从已知到新知的桥梁,实现知识的智慧迁移、思维的深度探究、情感的丰赡蕴藉。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燃起思维的火花呢?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教师的教学就在充满感情的问题情境中展开:
新课导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隆隆远去的火车上老奶奶的背影定格,带出老奶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浓浓乡愁。教师适时抛出问题:“老奶奶回来想寻找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回来找美食,有的说想念家乡的风景,有的说想念家乡的繁华。教师揭示答案,视频中,孩子们沿着水道,回到了老奶奶熟悉的家,看到了那一扇趟栊门。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老奶奶对家乡的眷恋感动着每一个孩子。
趟栊门打开后,十三行辉煌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再现于眼前。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孩子们坐上了时光穿梭机,沟通了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很自然就对“海上丝绸之路与十三行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对家乡和家乡人的智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老师再次创设情境:播放老奶奶绣广绣的视频。在老奶奶的金丝银线中,孩子用心追寻:“家乡人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呢?”孩子从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衣、食、住、行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家乡人的智慧。依托地域文化,回归生活,学生的情感再次推向高潮,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老師带领学生继续寻找身边的家乡名人。最后,师生回到课前问题“老奶奶回来要寻找什么”,并共同揭示答案:寻找家乡人的智慧。由此,学生思之更深,回味悠长。
可见,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藩篱,除去思维的惰性,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起内驱力,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三、用活动体验触发思维碰撞
品德形成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反思与行动,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体验活动中,思维与思维碰撞,心灵与心灵交流,“动”中求思,“思”中提升。体验活动因摈弃空洞说教而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在“亲身体验,推己及人尝艰辛”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体验活动。第一个体验活动是让两个孩子戴上眼罩后去讲台取东西。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什么都看不见,摔倒怎么办?”在老师的鼓励下,两个体验者开始磕磕碰碰地去指定位置取物品。旁观的孩子有的议论,有的哄笑,也有的小声提醒。其中一个体验者差点摔倒时,早有准备的教师及时上前扶住了他,还轻声地安慰,拉着他的手去到了指定的位置。这时教师适时采访体验者:“听到议论和笑声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听到提醒时,又有什么感受?”“教师牵着手拉着你走时,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摸?此刻的你最渴望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说出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让作为旁观者的学生心里泛起了涟漪。第二次体验活动则是让所有孩子戴上眼罩取书包里指定的一本书。当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教师问:“如果让你戴眼罩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你会怎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太不方便了。”通过两次体验活动,学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别人的处境、需求,从而打开了通向他人心灵的通道。
活动体验中,学生正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会有所思、有所得。
四、用情感对话催动思维拔节
品德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小伙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感悟生活、提升品行。对话中,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能为学生拨开云雾,拓展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人的智慧》一课中,教师带领孩子在从“衣、食、住、行”几方面对有两千年积淀的西关文化展开了探索之旅,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感受家乡人的智慧。活动中,教师 “画龙点睛”的语言步步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师:俗话说,“食在广州”。说到“食”,你想到什么?
生:点心。
师:你最喜欢吃什么点心?
生:我最喜欢吃虾饺。虾饺的皮非常滑,虾肉很嫩,吃进去非常爽口。
师:还喜欢吃什么点心? 生:马蹄糕、烧卖、萝卜糕……
师:老广州都喜欢吃点心。(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当年的选择很少,只有一盅两件。(出示一盅两件和各种各样的点心的对比图片)你发现什么?
生:以前点心的种类很少,现在经过广州人的不断创新,才有了这么多的点心。
师:现在的点心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还有什么多?
生:汤。
师:你喝过什么汤?
生:冬瓜汤、绿豆汤……
师:夏天喜欢喝什么汤,为什么?
生:冬瓜汤,因为可以解暑。
师:冬天喜欢喝什么汤,为什么?
生:羊肉汤,因为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滋补身体。
师:智慧的家乡人用简单的食材就做到了医食同疗。
生:每年的团聚,广州人的饭桌上都不会少了这道菜——白切鸡。谁吃过?
生:我吃过。白切鸡皮爽肉滑,味道棒极了!
师:除了白切鸡,还有什么鸡?
生:花雕鸡、文昌鸡、老爷鸡……
师:光一只鸡就能做出如此多的花样,家乡人真有大智慧!
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学生的情感逐渐提升,思维层层拔节,生命更加丰富。
情思共生是一种境界,追求的是“感性与理性交融,激情与睿智并重”。相信会有更多的教师在品德三尺教坛上演绎更多的精彩,让品德课堂更有魅力。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
广东广州 510370)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