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将有氧康复运动联合压力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患者心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康复运动联合压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VEF和6MWD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机 构】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心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有氧康复运动联合压力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患者心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氧康复运动联合压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LVEF和6MWD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其他文献
单亲家庭子女是一个特殊人群,他们的父母婚姻破裂,导致家庭解体。近年来,农村小学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没有安全感,容易走上歧途。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帮扶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使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也能像正常家庭的小学生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家校合作是现如今义务教育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活动,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既可以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又可以和学生进行心理互动交流,有益于向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探究策略作出了详细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35岁以上社区居民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因素的认知现状,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天津市4122名35岁以上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AMI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AMI危险因素良好认知的因素。结果居民对AMI危险因素的平均知晓个数为(5.1±2.9)个;10.9%(451人)的调查对象能够识别出全部10个危险因素,2.6%(107人)的调查对象不能识别出任何AMI危险因素。知晓率较高的3个AMI危险因素依次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备受关注。为了将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教师必须要将劳动教育放到工作的重要位置,通过多种形式向小学生渗透劳动观念,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新模式,提高小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进而全面提高劳动技术和综合素质。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讨论延续性护理对策。方法抽选2017年1月—2020年3月医院确诊的CIN患者14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手术指征并采取环形电切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将少量出血患者71例设为对照组,大量出血患者70例设为病例组(大量出血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N患者LEEP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据此确定延续性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是适应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主要存在生态位不清晰、较多限制因子、花盆效应限制等问题。高职院校需要从用好生态位原理、坚持生态链法则、把握限制因子定律和打破花盆效应等方面探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建设路径。
目的检索、评价、获取润肤剂在预防及护理炎症性皮肤病中临床应用的文献,为临床护理人员规范化使用润肤剂防护炎症性皮肤病,引导患者自我皮肤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润肤剂护理炎症性皮肤病预防及护理提出问题,并检索近20年炎症性皮肤病润肤剂使用的相关研究,依次检索JBI证据总结数据库、NGC美国指南网、Cochrane数据库、PubMed、CINAHL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并采取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对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总结出目前有关润肤剂在预防及护理炎症性皮肤病的文献14条,包
习得性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LH)是指个体从负性经历(挫折、创伤或逆境等)中产生的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或行为[1],这一概念源于Seligman习得性无助理论。1967年Seligman和Maier在动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习得性无助感”这一概念,并进一步形成习得性无助理论,之后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教育学领域[2]。1990年Smith等[3]将其应用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发现习得性无助感与患者抑郁水平明显相关。之后习得性无助感被引入国外医学领域,应用对象
劳动教育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不可回避的实践性和生活性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生存技能,塑造幼儿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但是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所以必须注意规避问题,注重园内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多方配合,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先天缺陷导致其智慧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他们在特殊教育学校期间主要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和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很少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因而毕业后即面临无业的困境,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要办好特殊教育,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职业教育不可缺失。学校要在搭建培训平台、转变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家校互动、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适合智力障碍学生就业的职业教育培训,以达到自食其力,“治标治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