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资助活动与贫困生人文素质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还是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资助活动以资助为目的、以活动为平台、以育人教育为根本宗旨,加强贫困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本文讨论了新时期资助活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讨论了现今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提出了创新资助育人活动的方式方法,为贫困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新时期 资助活动
  
  资助活动不仅是资助工作宣传的平台,还是贫困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外化方式。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学业成绩优秀,还是立德为先、内外聚表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塑造个人时代精神品格与自我形象具有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教育永远是全方位的,尤其对贫困生的帮扶决不能仅限于经济物质、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方向的帮扶,但人文素质教育容易被忽视(1)(14-18)。在培育健全人格、增强耐挫能力和陶冶个体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创新资助活动方式方法、充分挖掘资助活动内涵对贫困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资助活动的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及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等内容,为贫困生日常管理教育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一、资助活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外化于行,提高心理育人效益。
  理论与实际结合,思想与行动并举,实时、实地、实景地开展贫困生资助活动贫困帮扶的内容比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与精神帮扶。贫困生是心理问题频发的一个特殊群体,增强贫困学生的耐挫力、抗压力和意志力是当今贫困生教育势在必行的举措。资助活动具有一定的素质拓展功能,一方面,增强贫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和展现其团队意识。同时潜意识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团队心理辅导的机制,增强贫困生心理帮扶的效果。另一方面,资助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平时体育运动的部分功能。发挥体育运动的功能,加强对贫困生坚毅心理品格的培养,增强贫困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2)(1043-1046)。
  (二)积极参与,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独立资助能力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广大教师与家长的关注与重视。资助活动可以是一个沟通交流的活动,也可以是一个人际关系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贫困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贫苦生因为物质条件经济困难,或多或少存在胆怯与羞愧心理,较少主动育人交流,造成人际沟通困难,甚至沟通障碍。以资助活动为舞台,助力贫困生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增强,达到使贫困学生突破自我、挑战自我、成就自我的目的。此外,这种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后续贫困生就业能力、应变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个人表达能力已成为职场成功的核心要素,但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校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培育。
  (三)兴趣爱好,积极发掘个人优点。
  一位哲人曾说过: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努力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张扬自我个性,使人生活得更精彩。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优点,有利于增强贫困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心态。另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强正向引导,使兴趣爱好转化为个人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所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不经意的生活兴趣与猜想开始的。开展各种资助活动,因材施教,心系学生,情系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能够拥有更快乐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明天。
  (四)寓教于乐,缓解个体学业压力。
  如果说学习是枯燥乏味的,那么资助活动能给繁重的学业压力带来欢乐趣味。虽说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永恒的主题,但是快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是当代“00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将学习内容与活动乐趣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已经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式之一。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乐趣点,不仅缓解学业压力,还增强抵抗学习压力的能力,使学生以乐趣点为动力促进进一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近来越来越多的资助活动倾向寓教于乐式的形式,如果只是简单地给予金钱和物质的帮扶,不仅事倍功半,还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更多的考虑资助的效果与效益,同时注重保护的隐私与自尊。
  二、新时期人文素质教育重要举措
  (一)注重精神帮扶,
  现今贫困生资助的重点已由物质资助转为精神帮扶,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物质生活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往往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有时会延伸到个人的精神状态上,造成自己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动力不足,严重者可能导致心理危机(3)(25 27)。因此,对每个贫困生精神帮扶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第一,发挥资助活动的精神帮扶作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自强、自立之内心。使他们肯定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以积极进取的人生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在各种资助活动评奖评优的过程中,对贫困学生以鼓励为主,多多表扬。第二,建立舍友、班委、班主任日常关心机制。一些贫困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可建立舍友常陪伴、班委常关心、班主任常谈心的关爱机制,培养活泼开朗、青春阳光的性格与形象。总之,对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在以后资助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精神状态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形象,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也决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二)培养诚信意识。
  贫困生缺乏诚信意识会对以后健康成长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在极端条件下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看待,诚信意识的培养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一,以助学贷款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宣讲。培养大学生们的诚信意识与契约精神,融入时代气息,将国家个人征信系统、失信黑名单等引入诚信教育中。使他们懂得按时还款的重要性,如果违约将来人生就会受到影响。第二,以期末考试为抓手,开展诚信考试讲座。每学期期末专门开展一次诚信教育课,讲述诚信的重要性。以现实案例为基础,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诚信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考试。第三,以勤工助学为平台,培育自强自立的精神。勤工助学是一种以诚实的劳动获得报酬,也是诚信的体现,更容易被接受(4)(197-198)。因为对贫困学生是一种客观实在的诚信行为,使其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满足感。   (三)重在教育扶智。
  现如今教育受到更多家长的重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寄托家庭亲人的希望。习近平同志曾说过:“扶贫必扶治,扶贫先治愚。对困难学生的帮助根本要从教育入手,教育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5)(154-155)古人有云: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生培养成才成人是资助工作的治本之策与最终目标。另外,贫困生以往在接受教育资源时存在不平等现象,但是通过教育扶贫可以做到资助工作一劳永逸。第一,开展贫困生学习问题座谈会。了解他们学习上存在哪些问题与困惑,是学习目标不明确还是学习方法不对,抑或是学习效率不高等,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不等同的办法。第二,采取一对一帮扶的对策。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其结成一对一帮扶,重点强化贫困生的成绩与职业技能。总之,要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最终,通过读书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
  (四)精细工作管理。
  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学生的核心利益,教育扶贫已上升到国家高度,资助工作也是廉政风险点之一。客观上造成资助任务繁杂、琐碎,因此需要增强工作的精细化、条理化、高效化。资助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是贫困生的精准认定、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近年来随着国家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秉持倾向帮助学生的原则,申请贫困生的学生越来越多。但申请者陈述的事实有真有假,提高了甄别工作的难度,因此要细化贫困生认定工作(6)(63-64)。另外,现今学生的消费意识很强,但是自控能力较差,对钱没有多少概念,助学金的利用效率不高,出现挥霍行为。甚至出现校园贷等不良现象,成为资助工作者新的战线。第一,实地走访调查个别贫困家庭,震慑那些不贫困但想申请贫困生的学生,让他们明白学校贫困生的认定仅仅是依据他们提交的贫困材料。第二,开展有关安全与诚信讲座,宣讲校园贷的危害,提高同学们的警惕,同时增强他们管理钱财的能力与强化他们的意识。
  (五)跟进资助效果。
  如今的资助工作不仅是将钱物发到贫困生手里,还要关注后续贫困生个人的成长。这是资助工作应该关注的,更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对于后续资助效果的研究往往被忽视。习近平同志说过:任何不重视效果的研究等于浪费时间。因此要注重贫困生资助前后的学习成績、沟通交流、活动参与度的研究。第一,定期举行的谈心谈话,重点关注贫困生的近期精神状态与精神面貌。当然谈话必须遵循保护隐私和尊重的原则,谈话的内容应涉及方方面面,如人际关系、学习成绩、生活方式等。第二,加强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相关贫困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效率与学习方法,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第三,经常深入班级与宿舍,通过舍友、班委侧面了解学习、生活、人际等各方面情况。根据资助育人的效果,为后续资助方法与方式的调整提供借鉴,以达到更高效的目的。
  三、以资助活动为平台创新教育方法
  (一)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加强宣传。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这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6)(63-64)。因此,每年新生入学教育时,要专门介绍国家各种资助政策,包括受助比例、申请流程和资助金额等具体情况,让他们不用担心费用问题安心学习。同时加强思想引领,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培育立志成人成才、回报国家与社会的鸿鹄之志。此外,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时代丰富多彩,不仅有学业,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可做。培养学生热情、开朗、活泼的性格与面对困难的勇气、承受挫折的能力。总之,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物质层面,还应该在心理、人际、学业等各个方面。
  (二)以文体艺术为抓手,培育情操。
  文体艺术作为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是对大学生情操的培养、个人兴趣所长的发挥。近年来文体艺术资助活动越来越受到贫困学生的欢迎,有利于个人性情的培养。第一,平和安静的心态。文体艺术中的书法、绘画等活动,需要学生静得下来、做得下来,对人身心健康有好处,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第二,持之以恒的耐心。文体艺术要想取得一定成绩贵在持之以恒,需要坚持不懈,每天不懈学习才能获得成功。第三,严谨细致的态度,文体艺术的练习与训练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不仅是对学习、生活的,还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对待每件事应该以一种工匠精神要求自己。总之,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高尚的情操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必备要素之一。
  (三)以励志成才为激励,树立典型。
  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资助育人也一样,少不了榜样的作用,思想的引领,价值的导向,在资助活动中树模范、立标杆、学先进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方面,激励奋进作用。使广大学生明白贫困学生也可以有精彩的大学生活,也可以成为优秀学生代表,也可以成为国之栋梁。另一方面,模范引领作用。引领广大贫困学生自强自立、奋发图强,成为在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各方面的模范。以榜样的事迹感染人,榜样的行为带动人,以榜样的思想引领人,真正让广大受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榜样、做有榜样,生活中处处有榜样的标杆引路。
  (四)新媒体教育为媒介,劳逸结合。
  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事物。必须创新以往的立德树人教育,以一种新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他们乐于接受。而以音乐、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媒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舆论高地(7)(62-65)。一方面,网络新媒体有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模式,正是大学生发挥自我聪明才智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此走向成功。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主战场(8)(160-161)。网络空间通常以视频、音乐、微博等主要内容呈现,贫困生通常对这些新鲜事物容易沉迷、难以辨别,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和关注。总之,资助活动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培育大学生高尚的网络素养。
  四、结语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细心雕琢,发挥育人的工匠精神。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教育、成长,永远都是进行时,永远在路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思考,要做的、要想的、要提高的还有很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静.新时代视角下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6).
  [2]兰燕.基于社会体育活动资助与健身消费补贴的模式对比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9(12).
  [3]方芳.新媒体时代高职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探[J].长江从刊,2020(27).
  [4]冯娇,潘东.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校资助育人活动[J].教育现代化,2019(46).
  [5]高先科.新时代扶贫政策下的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5).
  [6]吴杏思.国家资助政策下乡活动效果检验——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7).
  [7]高艳芳.论文化校园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
  [8]刘畅.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特色活动的实践探索[J].时代报告,202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基于扶贫政策与‘互联网 ’模式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探讨”阶段性成果(编号:2019SJA0726)主持人:高先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项目“战疫中将爱国主义融入班级主题教育的研究”(编号:20200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发展知识是涵盖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已有经验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如果农村幼儿教师较好地掌握幼儿发展知识,则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359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从幼儿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幼儿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儿童生存发展权利的法律法規四个维度调查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发展知识掌握情况。并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科学安排教师
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改革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结合习近平同志来陕考察讲话精神,从以学生为中心、引领绿色行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思政教育育人渠道、“三全”育人、发挥实践育人效果等六个方面,探索高职思政教育改革路径,可以不断推进高职思政教育向纵深发展,切实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
摘 要: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专业的目标,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情感维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以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美国文学为例,针对文化导入分析对比法和跨文化敏感度进行实证研究。采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性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跨文化敏感度 美国文学 文化导入 对比     一、引言  根据2018年颁布的《外
摘 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了推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及国家软实力,本文对英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借鉴英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最终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设提出一定的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英语国际教育硕士 课程设置 MTESOL MTCS
摘 要: 在校外培训蓬勃发展与严格治理相伴而行的形势下,为提高我国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质量,成为学校教育更好的补充,通过问卷调查,基于1896份样本数据,归纳出我国家庭参与校外培训的情况,包括家庭校外培训参与率与投入、家庭参加校外培训的内容及趋势和家庭参加校外培训的形式。从中探寻我国家庭与校外培训消费的关系和我国家庭在校外培训机构“硬件设施、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培训收费和培训成效”五方面的选择偏好。在
摘 要: 本文从管理学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内涵出发,提出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构架的教学方式,成败的关键是能否科学设计教学问题。针对教学问题的设计,梳理了管理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中“问题主题含糊不清”“问题内容杂乱无章”“问题难度缺少分层”等三个方面的常见误区,从“问题主题要明确,教学引导不可少”“问题内容要序化,逻辑严密层次清”“问题难度应分层,因材施教逐级升”等三个角度给出了改进问题设计的对策和建议。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是顺应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分析当下名师工作室遇到的挑战,以丁玉华名师工作室为例,从工作室的价值追求、目标定位和教师发展需要入手,探索与改
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的,指的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学生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质品质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品格。旨在调研分析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探讨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因素,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措施。
摘 要: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分析了校内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所起的关键作用,对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根据本校特色组建实践教学,结合社会需求发展实践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制定差别化教学环节,根据学生年级制定梯级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兴趣组建实践教学社团的“三根据两
为更好地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新形势,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云南省8所本科院校中的58份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了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