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神经节苷酯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神经节苷酯(GW1)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一侧黑质致密部(SNC)、中脑腹侧被盖部(VTA)两点注射6-OHDA的方法 ,建立单侧PD大鼠动物模型.将老年大鼠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NS)、帕金森病模型组(PD)、PD+GM1组、PD+Ed组、PD+GM1+Ed组.14d后观察大鼠阿朴吗啡(APO)诱导的行为学改变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正常组、NS组APO未诱导出大鼠旋行为,SNC未见细胞凋亡.PD各组APO诱导的旋转实验>7 r/min,旋转次数(次)PD+GM1+Ed组(8.0±0.3)<PD+Ed组(12.0±0.6)<PD+GM1组(17.0±1.0)<PD组(23.0±1.3)(P<0.01);6-OHDA可诱导细胞凋亡,毁损侧SNC细胞凋亡数(个)PD+GM1+Ed组(27.63±2.38)<PD+Ed组(38.42±3.54)<PD+GM1组(49.36±3.12)<PD组(62.61±4.03)(P<0.01).结论 6-OHDA可导致大鼠行为改变,诱导SNC神经细胞凋亡,GM1、依达拉奉降低了这种损害,依达拉奉作用强于GM1,联合治疗作用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114例经RF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可能与RFA后肿瘤残留有关
自噬是细胞内溶酶体/内体参与的,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及稳态平衡调节的降解过程.遗传学研究发现其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较保守,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细胞中均有自噬相关基因的存在,提示
三十年前我曾在杂志上写过一篇《谈语文教师的练笔》,当年初出茅庐,而今已年逾花甲矣。
结合近年来医院发展的实践,探讨护理单元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应用.首先设计护理单元目标式量化考核标准,建立护理单元目标考评方法,对全院21个护理单元实行目标责任制
目的 建立一种可信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分析单细胞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体感诱发电位(SEP)分级. 方法 对4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超过2周的患者进行清醒预测,选择5个预后因子即年龄、性别
目的 探索三相骨扫描早期相和延迟相在判断卒中偏瘫早期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半定量研究结果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9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早期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晚年一边做官,一边干农活,在树下休息时也不忘写作。他想起什么,见到什么,听到什么,就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写下来,回家后存放在瓦罐里,十几年中,竟积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衍生因子MDC/CCL22-CCR4反应轴在胃癌腹膜乳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R4在5种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CL22对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6例行同种异体非转流原位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分层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n=48)和对照组(C组,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