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国内被誉为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民族的交响音乐”,主要在于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运用艺术手法刻画形象上取得了成功。整部协奏曲呈现出纯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又运用西洋音乐的体裁和技法,成功地塑造出当代小提琴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研究这部乐曲的艺术特色、分析这部乐曲的艺术成就、总结这部乐曲的艺术经验,对于中国小提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结构;赏析
  《梁祝》创作于1959年,它取材于同名民间爱情传说,在题材的民族化上占尽了先机。全曲的音乐语汇大量借鉴吸收了我国民族戏曲――越剧的唱腔音乐素材,在乐曲结构上,以民族音乐的严谨连贯为特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公认为是“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认为,它“给交响乐的民族化开辟了一片新的田野”,“为西洋音乐民族化打出了一条具有典范性的道路”。在国外它被认为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是最美妙的旋律”,“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它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笔者认为在于题材内容扣人心弦,画面展示惟妙惟肖,中外艺术巧妙结合。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58年冬他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何占豪1933年生于浙江,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与陈钢合作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改编过琵琶、古筝、二胡、高胡、革胡及钢琴的五重奏版本。其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交响诗《龙华塔》等。同时,他还为世界乐坛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学习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年轻艺术家,为“学贯中西、推陈出新、奖学后进”的中国音乐大师。
  二、《梁祝》乐曲的结构
  这首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奏鸣曲式是以对比、发展与统一原则为基础的一种曲式。它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变化与事物的矛盾冲突,是一种富有戏剧性的大型曲式结构形式,往往用于奏鸣套曲及交响套曲的第一乐章。呈示部中有主、副两个主题,也称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它们之间往往是对比性的。展开部一般是将呈示部中的两个主题加以发展,达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再现部是经过陈述与发展后主题趋于平和、统一,具有明确的结论性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它具有民族特色,这部作品在艺术处理上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用小提琴和大提琴“对话”的形式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等。
  三、《梁祝》艺术特色
  《梁祝》最鲜明、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民族化特色。所谓“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小提琴民族化的又一个艺术高峰,它以民族化的无穷魅力,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其一是色彩鲜明,形象突出。全曲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物音乐形象贯穿始终,人物性别、性格的不同音乐色彩,均十分鲜明,其音乐形象,也十分突出。其二是主题深刻,情感浓郁。全曲以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为主题,既纯真可贵,又凝重悲壮,既朴实无华,又天真浪漫。内蕴深厚,情绪复杂,主题深刻,情感浓郁。其三是结构严谨,形式秀美。全曲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大故事情节,分别安排奏鸣曲式的三大结构――里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之中。层层递进,相辅相成,完美和谐,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天衣无缝。演奏形式上,采取协奏方式,既有独奏,又有重奏,形式秀美,音乐动人。
  四、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引子-春景: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相爱: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这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抗婚: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化蝶: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4).
  [2]钱南扬.名家谈:梁山伯与祝英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01).
  [3]许顺辛,民通琪.音乐作品欣赏实用教程[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4] 梁寒琰,王俊伟,冯斌.提琴协奏曲的音乐体裁研究[J].歌海,2012(0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
【摘要】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结局及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2016年3月-2019年2月,以此时间内在本院住院的双胎妊娠孕妇70例为对象,根据孕周分为28-32周、32-36周、36-40周,分娩方式分为阴道与剖宫产。分析不同孕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28-32周孕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剖宫产高P0.05。结论:双胎妊娠结局及分娩时机与分娩方式对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面临着激烈的挑战.本论文分析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
随着新闻媒体对受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些新闻作品盲目吸引受众而出现了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不仅伤害了受众也损害了媒体的形象和发展潜力。应当把接受美学研究法引入到新
小编是个标准的通勤族.每天两点一线.透过车窗看着冬去春来,看着拼车族与租车公司的兴起,看着滴滴打车蔚然成风。而就在最近.我看到了一幕挺“怀旧”的景象:有一天下班回家.等红灯时无聊地看着窗外,我突然发现路上骑单车的人多起来了——除了“摩拜橘”“ofo黄”“小鸣蓝”以外,还有不少人騎的是“私家车”,各式各样,煞是好看,让我一下子想起以前骑车上学的日子,不禁有点感慨  有人说,交通系统能够折射出一个城市
期刊
在中国的文化传习中,“雪夜闭门读禁书”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那多属旧时“不亦快哉”,于今我们已然身处网络时代,实可谓条条大道通“禁书”,所以,今天我们的“不亦快哉”
【中国分类号】G610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健康的身体是实现幼儿  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此确保安全是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然而反观现状,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几乎“武装到牙齿”的保护措施,却似乎永远无法给予孩子一个安全的世界。我们不仅要思考“我们对孩子的呵护是否出了问题?孩
根据产业寿命周期理论,产业的发展都要经历成长阶段、成熟阶段、饱和阶段和衰退阶段.笔者在对若干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案例进行实际调研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发现高技术产业是属
翻转课堂可用于大学英语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之中.在运用翻转课堂进行课外拓展阅读的实践中,需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阅读兴趣的课内培养、课内讲解方法课外进行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