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斯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开创性地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探讨了企业与市场的替代问题。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与市场的过渡与融合,对交易选择在市场或企业中进行的原因、市场与企业的规模、市场与企业机制的失灵等问题分析得也不够透彻。结合该文,笔者提出了许多感想。
关键词 企业 市场 替代 规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6-0070-07
一、前沿
科斯(Ronald H.Coase)因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Williamson(1993)称该文研究的是“一件明显正确、难于分析,却又颠覆了目前经济学理论的基础”。科斯在获奖演讲中提到本文“将我们带入了具有正的交易成本的世界”,而以前的研究假设都是“零交易成本”。该文的核心思想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相同交易活动的可替代模式,即“自制”和“购买”之间的替代,最关键的问题是交易成本决定了交易如何完成。他还指出了经营和管理的区别:经营主要是进行预测,利用价格机制和新合约的签订进行操作;管理是只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依此重新安排生产要素。这和我们一般的理解“经营就是创造资产增值的可能,管理就是降低保护资产的成本”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科斯之后,对企业本质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近几年又出现了一股研究热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开篇就说,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企业是分工与专业化的产物。从那以后,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就形成了四个大概的类别:古典和新古典的企业本质理论;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不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与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相结合的企业本质理论(聂辉华,2003)。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日益深入,更加强调企业软因素(如文化、声誉、权力等)的研究,更加重视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更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来改进已有的研究,这些工作都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企业的本质。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笔者试图从自己的个人观察来说明对企业有关理论的认识,重点是针对科斯的企业理论来表达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企业与市场的过渡、融合
按照传统的理解,企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合作组织,通过协作能够产生超过个人生产力加总的集体力量,而市场是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和企业的区别在于:企业通过权威组织物资的生产,市场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商品的交易;一个是生产单位,一个是交换单位。
科斯的眼光似乎不够远大,因为他仅仅看到了企业和市场,而没有看到其他中间形态的经济组织。交易进行的经济组织不仅包括企业和市场,还包括企业和市场的中间过渡形态。如果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两个极端的话,那些既不全是市场性质或者不全是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就属于这些中间过渡形态。比如,价格联盟(典型的是寡头市场上以一致方式行动的企业集团即卡特尔,目前最大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虚拟企业(依赖软资源的虚拟企业很少有具体的经营活动,甚至接近于零物质、零边际成本),这两类经济组织既不具有完全的企业特征,也不具有完全的市场特征,只能看做企业与市场的过渡形态。
实际上,不仅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企业在经营层次上利用市场机制代替科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用模块协调代替行政协调,充分实现了权威和价格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市场在管理上引入企业的科层机制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出现了“市场型企业”和“企业型市场”,两者互相融合,都是一种以模块化运作为基础的网络(李海舰,聂辉华,2004)。
可以看出,科斯既没有指出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没有说明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融合,而是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了绝对区分的两个类型,这尽管有利于对交易的分析,但是缺乏深刻性。
三、交易选择在企业或市场中进行的原因
科斯说,交易费用是决定交易在企业或市场中选择的依据。在笔者看来,交易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如果再加上路径依赖和理性预期这两个因素就更有说服力了。这不仅逻辑上顺理成章,而且也更加具有科学性。
这就好比我们到餐馆吃饭,我们不会仅仅用成本——效用分析来取舍午餐,在此,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偏好、饮食习惯(路径依赖)和对陌生食物的风险回避(理性预期)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成本才算是重要因素了。
任何一种行为,不管是个人的,还是企业的,都应该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因素决定。企业和市场的交易行为,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由现在的因素——交易费用来决定的,任何交易都有路径依赖性——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过去的习惯和偏好,同时也具有理性预期性——对未来可能存在风险的深思熟虑,另外还要考虑交易费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和具有良好信用(这也是路径依赖的一种表现)的企业做交易,为什么很多企业对于有利可图的市场机遇并不一哄而上(这是对风险的一种回避,是理性预期的一种表现)。在种种情况下,交易费用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释能力。
所以,一项交易是选择在企业中进行还是选择在市场中进行,应该是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理性预期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仅仅依靠交易费用理论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的、片面的和不科学的分析方法。
四、企业与市场的规模
武大桂园食堂门口有一个小型的市场,已经形成好多年了。但是这里并没有企业,有的只是基本上固定的几个摊贩:有卖书的,有卖文具的,有卖日杂用品的……这里是学生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形成和企业的不形成。
美丽的武大校园里有一个未名湖,湖里养了许多鱼。学生时代有一段时间,笔者每天上课之前都要买上一个馒头到湖边喂鱼,倒不是有多少闲情雅致,只是想了解一些市场情况。整个未名湖可以看做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面的大鱼、中鱼和小鱼分别代表了大企业、中企业和小企业。很明显的,大鱼最少,中鱼次之,小鱼最多,也就是说,市场中的小企业最多,中企业次之,大企业数量最少。在笔者看来,小企业最多,是因为小企业的诞生基本上不需要多少成本,你可以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就随便成立一个小企业,但是你要继续发展的话就不能不认真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了。这就好像一个鱼卵可以很容易地变成一条小鱼,但是要继续生存下来、继续长成一条大鱼的话,那就需要一些技巧了。未名湖里生长了很多的小鱼,但是很多还没有长到中鱼的水平就死掉了,从小鱼到中鱼,数量减少了一大半。中鱼再长成大鱼的话,又有许多中途死掉了,数量又减少了许多。大鱼也不是无限地长大,因为它有生命周期的限制。 在喂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小鱼尽管跑得很快,但是有些盲目,一块馒头扔下去,往往一哄而上,不管吃得了吃不了,结果往往是中鱼轻松地把食物吃掉了,大鱼尽管体积很大,但是很不灵活,多次把食物扔到它们身边它们也吃不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小鱼平均下来是吃不到平均的食物量的,中鱼基本上能吃到超过平均水平的食物量,大鱼的处境和小鱼一样。也就是说,整个的小企业群体平均下来是亏损的,中企业平均下来是有利润的,大企业平均下来也是亏损的。但是这里说的是“平均”,那些能够获得平均水平以上利润的企业也就成功地生存了下来。
为什么小企业不能成功地转化为大企业?马克思指出:商品爱货币,而真正的爱情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一旦失败,摔碎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生产者。正是因为小企业没有持续地准确抓住消费者需求,从而没能使自己生产的商品转化为利润而导致了自身的破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和市场的规模。而科斯所说的“有一个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因而,有一个点也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必须等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或当交易被另一个企业主组织时的成本。”好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和市场的规模问题,因为交易费用是因消费者需求而起,只考虑到交易成本而没有考虑到消费者需求对企业和市场规模的决定作用,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不过,科斯的“当我们分析一个企业应该有多大时,边际主义原理适用。”这句话笔者深表赞同,这和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章中提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完全一致。
五、政府的出现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每个企业长期下来将获得平均利润。这说得好象是每个企业都有利润,而实际上是每个企业都要亏损。因为这个平均利润水平到底有多少呢?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承认这个经济学假设,但是却没有人指出这个平均水平有多少,这多少有一些遗憾。从逻辑上来分析,这个平均利润水平应该接近于零,甚至低于零——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要亏损。因为既然每个企业都可以基本上没有障碍地进入一个产业,大家又是充分竞争,那么完全竞争的市场应该是供给大于需求的,长期的供给大于需求不就会导致大部分企业要亏损吗?企业亏损,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长期下来,结果必然是社会发展停滞。当然了,这种过程会不断的反复,这种不断的反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社会成员的整体福利水平也必将不断下降。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必须出现一个组织来调控整个社会的生产,制造一些产业进入壁垒,以免大量的企业对某一产业一哄而上,尽管维护了一些行业内企业的利益,但是也维护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整个社会的经济就这样在一定的束缚下得到了长期的发展。这个组织就是政府,所以从分析上来看,政府的本质应该是经济性的。总之,市场不能不自由,但也不能太自由。
这个方面有一个例证,就是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大萧条。当时整个社会的产品供过于求,这不仅没有为经济带来快速增长,反而损害了社会生产,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遭到了挫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当时的市场基本上是完全竞争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足。后来产生了凯恩斯主义,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此成为经济增长的保护伞。
很多经济学家好像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过于乐观。比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在他的《生活中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life)一书中,他多次写到这样的句子:“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应该完全依赖于价格机制,计划干预只能增加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他的想法不免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指出政府的四个主要职能是:①保证国家安全;②维护司法公正;③弥补市场缺陷;④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第三个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看来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六、企业的性质卢企业的经济性质
这里再多说几句。国内大多数学者都将科斯的论文“The nature Of the firm”翻译成“企业的性质”,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企业的性质并不等于企业的经济性质,企业除了具有经济性质外,还具有社会性质等其他的性质,但是科斯的论文通篇都是在讲企业的经济性质,这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再者,“企业的性质”这个说法很容易和我们熟悉的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相混淆。所以,笔者认为,将其翻译成“企业的本质”更容易使我们从经济层面来对企业的性质进行思考。
关键词 企业 市场 替代 规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1722(2012)06-0070-07
一、前沿
科斯(Ronald H.Coase)因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Williamson(1993)称该文研究的是“一件明显正确、难于分析,却又颠覆了目前经济学理论的基础”。科斯在获奖演讲中提到本文“将我们带入了具有正的交易成本的世界”,而以前的研究假设都是“零交易成本”。该文的核心思想认为企业和市场是组织相同交易活动的可替代模式,即“自制”和“购买”之间的替代,最关键的问题是交易成本决定了交易如何完成。他还指出了经营和管理的区别:经营主要是进行预测,利用价格机制和新合约的签订进行操作;管理是只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依此重新安排生产要素。这和我们一般的理解“经营就是创造资产增值的可能,管理就是降低保护资产的成本”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科斯之后,对企业本质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近几年又出现了一股研究热潮。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开篇就说,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企业是分工与专业化的产物。从那以后,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就形成了四个大概的类别:古典和新古典的企业本质理论;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不完全契约下的企业本质理论;与管理学和组织理论相结合的企业本质理论(聂辉华,2003)。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日益深入,更加强调企业软因素(如文化、声誉、权力等)的研究,更加重视企业异质性的研究,更加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来改进已有的研究,这些工作都使得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企业行为,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企业的本质。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笔者试图从自己的个人观察来说明对企业有关理论的认识,重点是针对科斯的企业理论来表达一些不同的看法。
二、企业与市场的过渡、融合
按照传统的理解,企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合作组织,通过协作能够产生超过个人生产力加总的集体力量,而市场是一切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和企业的区别在于:企业通过权威组织物资的生产,市场利用价格工具进行商品的交易;一个是生产单位,一个是交换单位。
科斯的眼光似乎不够远大,因为他仅仅看到了企业和市场,而没有看到其他中间形态的经济组织。交易进行的经济组织不仅包括企业和市场,还包括企业和市场的中间过渡形态。如果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两个极端的话,那些既不全是市场性质或者不全是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就属于这些中间过渡形态。比如,价格联盟(典型的是寡头市场上以一致方式行动的企业集团即卡特尔,目前最大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虚拟企业(依赖软资源的虚拟企业很少有具体的经营活动,甚至接近于零物质、零边际成本),这两类经济组织既不具有完全的企业特征,也不具有完全的市场特征,只能看做企业与市场的过渡形态。
实际上,不仅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存在着市场和企业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企业在经营层次上利用市场机制代替科层机制,在战略层次上用模块协调代替行政协调,充分实现了权威和价格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市场在管理上引入企业的科层机制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费用。从而出现了“市场型企业”和“企业型市场”,两者互相融合,都是一种以模块化运作为基础的网络(李海舰,聂辉华,2004)。
可以看出,科斯既没有指出市场和企业的过渡形态,也没有说明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融合,而是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了绝对区分的两个类型,这尽管有利于对交易的分析,但是缺乏深刻性。
三、交易选择在企业或市场中进行的原因
科斯说,交易费用是决定交易在企业或市场中选择的依据。在笔者看来,交易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如果再加上路径依赖和理性预期这两个因素就更有说服力了。这不仅逻辑上顺理成章,而且也更加具有科学性。
这就好比我们到餐馆吃饭,我们不会仅仅用成本——效用分析来取舍午餐,在此,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偏好、饮食习惯(路径依赖)和对陌生食物的风险回避(理性预期)来共同决定,在此基础上,成本才算是重要因素了。
任何一种行为,不管是个人的,还是企业的,都应该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共同因素决定。企业和市场的交易行为,不应该也不可能仅仅是由现在的因素——交易费用来决定的,任何交易都有路径依赖性——在做出决定的时候都要考虑过去的习惯和偏好,同时也具有理性预期性——对未来可能存在风险的深思熟虑,另外还要考虑交易费用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喜欢和具有良好信用(这也是路径依赖的一种表现)的企业做交易,为什么很多企业对于有利可图的市场机遇并不一哄而上(这是对风险的一种回避,是理性预期的一种表现)。在种种情况下,交易费用并不具有完全的解释能力。
所以,一项交易是选择在企业中进行还是选择在市场中进行,应该是路径依赖、交易费用和理性预期三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仅仅依靠交易费用理论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的、片面的和不科学的分析方法。
四、企业与市场的规模
武大桂园食堂门口有一个小型的市场,已经形成好多年了。但是这里并没有企业,有的只是基本上固定的几个摊贩:有卖书的,有卖文具的,有卖日杂用品的……这里是学生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的形成和企业的不形成。
美丽的武大校园里有一个未名湖,湖里养了许多鱼。学生时代有一段时间,笔者每天上课之前都要买上一个馒头到湖边喂鱼,倒不是有多少闲情雅致,只是想了解一些市场情况。整个未名湖可以看做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面的大鱼、中鱼和小鱼分别代表了大企业、中企业和小企业。很明显的,大鱼最少,中鱼次之,小鱼最多,也就是说,市场中的小企业最多,中企业次之,大企业数量最少。在笔者看来,小企业最多,是因为小企业的诞生基本上不需要多少成本,你可以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就随便成立一个小企业,但是你要继续发展的话就不能不认真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了。这就好像一个鱼卵可以很容易地变成一条小鱼,但是要继续生存下来、继续长成一条大鱼的话,那就需要一些技巧了。未名湖里生长了很多的小鱼,但是很多还没有长到中鱼的水平就死掉了,从小鱼到中鱼,数量减少了一大半。中鱼再长成大鱼的话,又有许多中途死掉了,数量又减少了许多。大鱼也不是无限地长大,因为它有生命周期的限制。 在喂鱼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小鱼尽管跑得很快,但是有些盲目,一块馒头扔下去,往往一哄而上,不管吃得了吃不了,结果往往是中鱼轻松地把食物吃掉了,大鱼尽管体积很大,但是很不灵活,多次把食物扔到它们身边它们也吃不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小鱼平均下来是吃不到平均的食物量的,中鱼基本上能吃到超过平均水平的食物量,大鱼的处境和小鱼一样。也就是说,整个的小企业群体平均下来是亏损的,中企业平均下来是有利润的,大企业平均下来也是亏损的。但是这里说的是“平均”,那些能够获得平均水平以上利润的企业也就成功地生存了下来。
为什么小企业不能成功地转化为大企业?马克思指出:商品爱货币,而真正的爱情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商品转化为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一旦失败,摔碎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生产者。正是因为小企业没有持续地准确抓住消费者需求,从而没能使自己生产的商品转化为利润而导致了自身的破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正是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企业和市场的规模。而科斯所说的“有一个点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主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因而,有一个点也必须被达到,那就是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必须等于公开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或当交易被另一个企业主组织时的成本。”好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和市场的规模问题,因为交易费用是因消费者需求而起,只考虑到交易成本而没有考虑到消费者需求对企业和市场规模的决定作用,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不过,科斯的“当我们分析一个企业应该有多大时,边际主义原理适用。”这句话笔者深表赞同,这和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章中提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完全一致。
五、政府的出现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每个企业长期下来将获得平均利润。这说得好象是每个企业都有利润,而实际上是每个企业都要亏损。因为这个平均利润水平到底有多少呢?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承认这个经济学假设,但是却没有人指出这个平均水平有多少,这多少有一些遗憾。从逻辑上来分析,这个平均利润水平应该接近于零,甚至低于零——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要亏损。因为既然每个企业都可以基本上没有障碍地进入一个产业,大家又是充分竞争,那么完全竞争的市场应该是供给大于需求的,长期的供给大于需求不就会导致大部分企业要亏损吗?企业亏损,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长期下来,结果必然是社会发展停滞。当然了,这种过程会不断的反复,这种不断的反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社会成员的整体福利水平也必将不断下降。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必须出现一个组织来调控整个社会的生产,制造一些产业进入壁垒,以免大量的企业对某一产业一哄而上,尽管维护了一些行业内企业的利益,但是也维护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利益,整个社会的经济就这样在一定的束缚下得到了长期的发展。这个组织就是政府,所以从分析上来看,政府的本质应该是经济性的。总之,市场不能不自由,但也不能太自由。
这个方面有一个例证,就是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大萧条。当时整个社会的产品供过于求,这不仅没有为经济带来快速增长,反而损害了社会生产,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遭到了挫折。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当时的市场基本上是完全竞争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足。后来产生了凯恩斯主义,政府的宏观调控从此成为经济增长的保护伞。
很多经济学家好像对市场机制的作用过于乐观。比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在他的《生活中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life)一书中,他多次写到这样的句子:“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应该完全依赖于价格机制,计划干预只能增加成本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他的想法不免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指出政府的四个主要职能是:①保证国家安全;②维护司法公正;③弥补市场缺陷;④保护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第三个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缺陷,看来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六、企业的性质卢企业的经济性质
这里再多说几句。国内大多数学者都将科斯的论文“The nature Of the firm”翻译成“企业的性质”,笔者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企业的性质并不等于企业的经济性质,企业除了具有经济性质外,还具有社会性质等其他的性质,但是科斯的论文通篇都是在讲企业的经济性质,这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再者,“企业的性质”这个说法很容易和我们熟悉的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相混淆。所以,笔者认为,将其翻译成“企业的本质”更容易使我们从经济层面来对企业的性质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