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b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着碎片化、浅表化、低效教学等问题,立足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僵化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对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更是无法起到显著作用。基于此,我们必须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归因,并给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困境归因 实践措施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归因
  21世纪以来,在于漪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探索,语文教育工作者发现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堪忧。经笔者调研,造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古诗词教学内容碎片化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即是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结晶,由于古今文化差異,古诗词中的文字并不通俗易懂,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授零碎的古诗词知识,学生听得一知半解,教师也接近疲乏,却也没有实质上的古诗词见解,那也就并不会产生古诗词教学成果。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也体现在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过于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突破,就高中语文教材而言,优秀的高品质的古诗词是学不完的,教师要想取得古诗词教学质的突破,就不能盲目地进行碎片化古诗词教学,更不能一味地进行量的积累,因为就语文古诗词来说,量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质的飞跃,除非在量的积累过程中,尤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高中语文学习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盲目地进行量的积累,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内容的不断膨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以长远的眼光看,这样碎片化的古诗词教学对学生来说弊大于利。
  (二)古诗词教学方式陈旧化 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充斥着语文课堂,原本应“百家争鸣”的语文课堂已然变成了语文教师的“一言堂”,古诗词教学课堂亦是如此,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方式略显陈旧,富有深意的古诗词被教育工作者编制成大同小异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力度又相差甚小,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现有的古诗词授课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古诗词教学内容。这样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是机械的,古诗教学方式是陈旧的,这样陈旧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是茫然,面对庞大的古诗词教学体系,这样陈旧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与无奈,出现无从下手或是束手无策的状态,从而对古诗词的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
  不同的语文教师面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应努力构建适应高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满足高中生学业需求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但是实际情况是不太乐观的,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千篇一律”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学生从小学至初中已经上了九年的语文古诗词课程,升至高中阶段大多数还沿袭同样的套路去学习每篇古诗词,依然是反反复复地熟识篇章字句。面对每篇古诗词、每节课,没等老师开口,学生已然明晰教师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这种现象的出现,除去古诗词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可能性,更多的原因则是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是陈旧的,是丝毫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
  (三)古诗词教学成果低效化 古诗词教学是培育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关键的一环,以高考为重要导向的古诗词教学,必然不能兼顾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新课标所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维度并不能很好地完全地渗透到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大多重视句读的讲解,就算语文教师能很好地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维度,但另外三个维度也常常受到忽视,单就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维度举例来说,高中古诗词教学课堂并不能满足学生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诉求,当教师按照“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学生提出看似与课堂无关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往往会被教师忽视或者转移到其他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答案上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预设了问题,往往也制定了“标准答案”,最后不论何种形式的探究、问题解决策略,大多数情况都会归因到教师所预设的“标准答案”上来,学生在一次次与教师进行无效对话的情况下,多会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影响古诗词学习效果,导致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古诗词教学情况。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突围困境的具体措施
  上述三个古诗词教学产生的困境,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结合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的具体情况,笔者思索出三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分别是进行古诗词专题教学、革新古诗词教学方式、提升古诗词教学效果。以下部分将对这三个实践措施进行具体阐释。
  (一)进行古诗词专题教学 传统语文古诗词教学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集中表现为忽视了学生应有的学习权利,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蕴含的教学理念即是重视学生与教师的双向对话,重视教师的教,针对现阶段古诗词教学内容碎片化的现状,我们可以从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着手,这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对看似庞大无法着手的语文学习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类,我们可以借鉴其任务群分类的精华部分。从高中古诗词这一特定教学角度出发,我们清楚地知道,高中古诗词教学不应是零碎的,它应该是系统化的专题教学,完全可以结合众多古诗词所内含的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充分的合理的解构,按照朝代、作者或是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进行细致的划分,将庞大的学习任务按照专题进行划分,古代诗人、词人所创作品的思想情感表达种类繁杂,不大容易进行区分。而每位作者所处的朝代是十分固定的,以所处朝代划分进行朝代专题教学无疑是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系统化的重要支撑。在古诗词专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研讨的问题往往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是来自师生的互动过程。有学者认为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标识,古诗词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被质疑、修正,在相互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深化对古诗词的认知,在双向互动的专题教学中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对钱的敏感度越来越差,因为钱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对时间的敏感度会越来越高,因为时间越来越少。  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时间价值,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钱来衡量的。你觉得自己的一小时值多少钱,你的一天值多少钱,基本上就能判断你在什么阶层。  网络上有個词一直比较火,叫做放弃你的“无效社交”,说很多社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没有浪费时间。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当一个人的时
摘 要: 神话传说体现了原始部落人民的思想意识以及对自然界的初步认识,深刻地影响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倾向和价值观取向。中国神话中受人讴歌的神或人多为舍己为民的圣贤形象,人也渐趋神性化,而希腊神话中处处体现的是人性化,他们自由奔放,心中充斥着利己主义。通过对比中国神话与西方的希腊神话,分析其中体现的神性与人性的差异,有助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以减少跨文化交流的隔阂。  关键词:中国神话 希腊神
老妈不在家,我直奔超市,买来一大袋水果、酸奶、花茶……自己捣鼓出一壶玫瑰枸杞茶、一盘酸奶水果,从床头选来一本书,对着电扇就这么看起来。这书,也挺应景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这本书主要写了青春路上的各种孤独、成长。呵呵,我现在这个尴尬的年纪再来谈论“青春”,似乎有些矫情了。但它确实带给我很多回忆和思考。童年、学习、工作,是我过去岁月里的关键字眼,平凡朴实,循规蹈矩,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亮点,似乎
摘 要:同选在2014年秋季上映的《不能说的夏天》与《亲爱的》两部影片,分别讲述了与校园性侵相关和寻找失踪儿童的故事。其家庭伦理悲剧背后均隐含着关乎法律、关乎人情人性的诸多启示,引人深思。  关键词:《不能说的夏天》 《亲爱的》 法律 人情 双亲制家庭  近年来,众多媒体都在报道与讨论关于中国家庭的稳定性指数呈逐年递减态势的问题。与此同时,借助有效的声画形式,影视界也忙于多角度地呈现大众所关心的家
摘 要: 巴恩斯的小说《101/2章世界史》用“挪亚方舟”作为贯穿整部人类历史的线索,重述方舟神话以阐述历史叙述与历史解读的人为性和主观性,说明历史受叙述的主观性、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的干预和影响。小说强烈表达了对人类历史叙述深刻怀疑与高度自觉的观点,体现着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审视与关怀。  关键词:巴恩斯 《101/2章世界史》 挪亚方舟 历史叙述 人类生存境遇  朱利安·巴恩斯的《101/2章世界史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2015年,全球有超过3.2亿人饱受抑郁症的困扰,约占全球人口的4.3%。抑郁症导致的自杀行为是15岁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这个群体的总数约有9000万人。每年因抑郁症造成的总损失高达513.7亿元。近年来,抑郁症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存在种种误区,“微笑抑郁”便是其中之一。  看不见的伤痕  18岁
摘 要: 李商隐的尺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即对偶工巧、用典精切、辞藻惊艳、声律谐婉、深幽诗境,其骈体尺牍雍容华贵,继承六朝徐陵、庾信,回归典丽化;其散体尺牍崇实尚简,复归汉魏古文,呈现简古化,从总体艺术风貌上体现出他是传统文学旧垒的坚守者,反映出晚唐黑暗的社会环境里下层文士们的创作心理特征,即怀才不遇的愤懑、自媒自炫的苦吟和嗜文成癖的解脱。  关键词:李商隐 尺牍 艺术特色  一、引言  李商隐(
摘 要:在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创作了一系列充满人性温情的短篇小說,但《徙》作为这一时期创作中的“异类”,突破了作者对人性美好的建构,旨在揭示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失败后的悲剧命运。《徙》不仅蕴含着庄子中国道家思想中对自由的追求,而且充满了法国萨特哲学内蕴的现代自由精神。作者将对知识分子生存境遇的复杂感喟寄寓在东方与西方对话、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哲学议题中,生动地映射了人物对理想的自由追求经历了庄子的
摘 要: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和陆游的《钗头凤》 都是宋代词史上有名的爱情绝唱。二人虽然年代相差近九十年,却有相似的情愫和表达,可谓跨世知音。这样的现象,可以从苏、陆二人相同的情感追求来阐释;从词史演变的方面来看,则是文体范式和词学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陆游《钗头凤》 相似  苏轼和陆游都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
摘要:戏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作品,历来被人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哈姆雷特》的结构进行分析:内聚焦叙事、“装疯”和“戏中戏”的解谜模式,以及老国王的鬼魂起到的线索的作用。  关键词:《哈姆雷特》结构内聚焦“装疯” “戏中戏”鬼魂  一、内聚焦叙事角度下的《哈姆雷特》  戏剧的叙事不同于小说。由于受现实中表演场地和表演时间的影响,戏剧必须挑选典型的突出的场景予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