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与革薪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在数字化日甚一日的当下,传统戏曲的传播与推广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被称为中国百戏之母的昆曲亦难逃其难,如何让传统经典得以承续、再现风华是值得研究的议题。漫画因其独特的夸张性、抽象性、趣味性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但近年本土漫画创作者因一味模仿国外风而陷入严重同质化的发展瓶颈:既缺原创故事内核,又欠本土特色,难以形成中国独有的品牌。本研究将昆曲与漫画联姻,试图以跨界融合的方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传统戏曲的传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昆曲:漫画;融合:文化传承
  一、昆曲与漫画的发展困境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众多艺术形态迎面袭来,在丰富我们视听生活的同时,人们的审美心态已悄然转变,由沉浸式的深度体验到快餐式的刺激享乐,为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而来的文化形态带来了前有未有的冲击。如何承续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当下再现风华、熠熠生辉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昆曲作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虽然政府努力搭台,奋力抢救,但收效甚微。如何寻得新径,使之能量再生,既是昆曲承续之所需,亦可为其他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传播与发展抛砖引玉,带来可资借鉴的经验。漫画因其独特的夸张性、抽象性、趣味性受到年青一代的狂热喜爱,然近年中国本土漫画创作陷入严重同质化的窠臼,创作内容模式化、视觉设计趋同化等弊病缠身,本土特色缺失是其主因。
  (一)昆曲受众人群亟待更新
  昆曲因其独特的艺术底蕴及文化内核,其演出多以舞台形态为主,喜爱的观众多饱含热爱之情,或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认知,或具有近似的生活记忆,或具有一定的戏曲审美积淀,然而80后、90后乃至00后的青少年一代,因其成长生活环境伴随社会巨变已步入数位媒体时代,图像化、影像化的阅读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来的现场观看,在幼年成长记忆中缺少对昆曲的接触,认知极少,导致接触昆曲、了解昆曲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论喜爱。但昆曲在当下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年青一代的接续,故如何让昆曲为年轻人群所认知与喜爱,是再续昆曲发展的重要议题。
  (二)昆曲内容传播亟待拓展
  昆曲艺术的发展多为内部传承更新,历经百年已构成一整套完备的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广为传颂的经典剧目。然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信息洪流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多为碎片化的,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观看的心态已悄然改变。而昆曲在当下发展过程中如其他众多传统艺术门类一样,呈现出传承有余、创新不足的窘境。因其传统艺术创新难度极高,所以昆曲在剧目上更新的速度略缓,传播方式上未能及时跟进,依然采用原有现场演出的形式,导致在发展过程中未能吸引广大青少年。演出内容相对陈旧,传播渠道过于单一,严重阻碍了昆曲在新时代下的发展。
  (三)漫画内容形态亟待革新
  漫画近年取得飞速发展,备受年青一代喜爱,具有良好的受众积累。然而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亦日趋明显,具体呈现为主题内容同质化、视觉风格趋同化、表现主题单一化、制作水准粗犷化、受众群体低龄化等一系列问题。唯有在主题内容上拓展革新,在风格特色上深耕本土,在主题内涵上不断深入,方能守住现有观众,拓展新的阅读群体。从本土其他文化艺术形态中相互融合,互为借鉴是为有效的路径。
  二、昆曲漫画联姻的可能
  昆曲艺术熔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炉,漫画艺术集故事性、夸张性、喜剧性、意象性于一体,前者于动态中见底蕴,后者于静态中显情怀,各具其趣。推敲比较即可获知。二者在故事结构、造型风格、表演技巧等诸多方面皆有共同之处,可互相滋养,二者联姻成为可能。
  (一)本土化的剧本故事
  剧本故事是昆曲与漫画的核心之本,所有的内核精神、故事剧情、角色个性都须透过剧本徐徐展开,娓娓道来。昆曲的剧本素材多来自民间传说和生活,或是一段历史,或为个体的人生缩影,既有个性鲜明的英雄再现,亦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平凡角色,等等,不一而足。自明代初年以来,历经朝代更迭,不断传承创新,其主题内容的丰富多样与思想深度自不必赘言,很多经典故事更是被一代代传诵至今,深得观众喜爱。细数这些剧本故事不难发现,因其取材皆为本土文化的再造,其精神性、故事性与观众的生活、审美高度契合,能使观者感同身受,引起情感共鸣。漫画的风行在剧本故事的选取上与昆曲有异曲同工之妙,或以时下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事件、人物为表现,或以百姓生活中的市井生活为原型,加上作者个人的体悟感知,经由提炼创新,妙想巧思,形成富有新意的剧本故事,使观众似曾相识却又耳目一新。二者源于本土文化生活,在选材、加工提炼上皆讲究接地气与创新性并举。
  (二)独特化的造型风格
  造型风格是昆曲最具特色的形象设计,头面、戏服、冠帽、配饰等均十分考究,随角色身份、年龄及在故事中的定位有别而变化不一,穿戴规制细致严谨,形成了一整套“行头”的规则。其外在形态暗合于人物本身的特点,与其身份性格交融合一,洞悉其形便可知其情。漫画中的角色造型亦是人物性格的重中之重,人物的性格經由外形差异、服饰不同而神采各异,通过不同脸型、五官、表情、动态及服饰搭配呈现出万千世界中的人生百相,有憨态可掬的老者、聪明伶俐的小贩、追功逐名的官宦、心如止水的僧侣、天真无邪的孩童、饱经风雨的长者等,干人干貌,万人万象。二者角色造型的独特性、表现性使得笔下人物熠熠生辉,如在眼前。
  (三)写意化的表演技巧
  昆曲亦是动作的艺术,演员们运用细腻准确的心理动作、形体语言、动作语言,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动作中讲究“四功五法”,“四功”为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这些是昆曲艺术表演的精髓所在。其表演在形态上呈现出意象性诗意风格,给人美的遐思。昆曲表演中的经验可为漫画创作提供参考蓝本,诗意的身体形态、传神的表情神态、富于节奏的动作韵律、鲜活的人物性格、精准的意象表达等,皆可为漫画创作提供宝贵经验。   三、昆曲漫画的方法策略
  (一)以包罗万象的百态生活为创意剧本
  昆曲的剧本源于民间智慧的艺术创作,它涵盖了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主题往往是沉重的历史教育,或是人性的反思,内容相对教条化。然漫画注重夸张表现、形式创新和内容独特,因此创作之初先要对昆曲剧目进行搜集、审定、编排、整理、萃取和改编,选取出更符合漫画创作的剧目。如《牡丹亭》《长生殿》《邯郸记》等经典剧目,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并且价值观是被大众接受的。《邯郸记》中命运不济的卢生偶遇仙人赠予其一瓷枕,然后靠枕一睡,深深一梦,梦到了自己五十年命运多舛且荣华富贵的余生,梦醒后发现是黄粱一梦。故事中有丰富的想象和时空的夸张转换,经筛选提炼极为适合漫画表现。昆曲中还有大量类似的小故事、段子,可以为漫画的创作提供无尽源泉。漫画因其灵活的视觉角度、夸张的角色动作和不受限制的时间、空间,可对昆曲角色的创作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二者互为滋养,各有空间。在“古为今用”的同时要为剧目时代特色“推陈出新”。
  (二)取活灵活现的生动造型为形象设定
  在造型设计上,昆曲的角色塑造、服装道具设定等皆可为漫画角色提供参考。昆曲中的人物角色个性鲜明,特征明显,人物之间各不相同,观者能快速辨识其身份,归功于创作者精心塑造其外在形象。兹举一例,角色脸谱多为白脸、红脸、黑脸,不同色彩寓意不一,红为忠,黑为猛,白为奸,除此之外,外加和尚戏的脸谱,故有七红、八黑、四白、三和尚之说。红、黑、白三色为中国民间艺术常用色彩,漫画角色创作可借由其色彩的代指寓意刻画人物,隐喻身份性格,使观者在欣赏漫画时能快速通过颜色辨识角色性格,区分不同身份。此外,角色的外显局部造型亦不可忽视,如老生的胡子、旦角的发冠、净角的辫子等均呈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可为漫画角色的个性表达加色增彩。昆曲角色在服饰穿戴上极为考究,服装设计集装饰性、抽象性、写意性于一体。服饰造型将现实生活中的服饰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进行提炼,来凸显角色性格和社会地位,观众通过演员的穿着即可判断演员身份地位。文官、武官的服装颜色及花纹全然不一,帽子、束带、冠饰等道具也有等级之分。上层女子戴凤冠、鸡盔等,普通百姓则多以头巾示人。蕴含其中的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及民间艺术中的经验技巧的提炼与再造,漫画角色创作可大胆从中借鉴元素、吸取养料,融入中国本土视觉元素符号与审美体系认知,进行大胆重组与革新,同时萃取当下生活中的元素,熔铸合流,使笔下角色既有本土特色,又不失当下活力。漫画创作可依据昆曲元素内涵的主体、个性、情绪等,通过直喻、转喻与隐喻的方式,进一步将主体以简化繁、以繁化简、扩大缩小与变形等方式创作。抓住戏曲形象的性格特征、脸谱特征、服饰特征、比例关系等,寻找规则,夸张变形,调整修饰。
  (三)借夸张写意的丰富动态为动作参考
  昆曲中程式化的动作与表情设计对漫画角色创作有诸多可取之处。昆曲动作极为微妙,寓意性、夸张性、复杂性是其特色,动作可分为肢体动作和五官表情,既是情节事件的发展,亦是内在情绪的传递。不同角色动作差异极大,即使同一角色,不同事件、不同情绪下动作也干差万别。但是昆曲动作表演历经百年累积,举手投足之处的力道、幅度、速度等都是利于此情此景下角色的完美呈现,既是百年经验的传承,也是表演艺术家数年如一日的积累与充实。昆曲角色动作上的规律性在观众心中构成了该人物的个性外化。如红衣钟馗的霸道脚步、花旦俏皮的小碎步、丑角的机灵眼神。凡此类动作出现,即可唤起观众的动作记忆,与现场角色互为交融,赢得共鸣。漫画创作者多有艺术背景,虽有专业的造型训练,然缺乏专业的表演经验。绘制漫画角色动作是创作者心中之象转为笔下之象的过程,艺术家将现实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通过感悟体会,目识心记,再进行重组、加工、转换,外化为可状貌的形态。漫画角色在创作者心中如何内化构建是核心。现场昆曲表演在不同角度分置设摄像机,即可捕获表演艺术家们不同视角的瞬间动作,为漫画创作设定提供参考。漫画角色动作塑造与昆曲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动作形态上根据剧情与角色性格不一而变化万千,单就角色面向而言就有正、侧、背之分,尤其是背部呈现因观者无法获知角色面部表情,全靠惟妙惟肖的動作判断想象。漫画的动作呈现为静态画面,利用极少的画幅由观众自我想象构筑,唯有准确性的动作方能激起观众无尽的遐思。
  四、结语
  传统戏剧在当下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众多同仁共同努力。本文仅就昆曲与动漫角色的结合做了粗浅的探究,运用漫画的技术手段制作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表现形式,发挥昆曲艺术对观众情感和心灵的浸润作用。戏曲元素的在漫画中的应用可以给漫画的创作加入更多民族特色的元素,而经过“漫化”后的戏曲漫画也可以对昆曲的承续和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昆曲艺术与现代漫画的融合与革新,不仅为昆曲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也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本土漫画品牌形象。这样亦可为昆曲的传播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使昆曲走向大众化。
其他文献
去年九月,我调到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执教,于是接连不断地认识了许多勤勉求学的书法专业的学子。他们大都有扎实的基本功,且能互相砥砺,上下求索,作字则时时令人眼前一亮。陈孝明便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个。  孝明是江西人,个头不高,一脸明星相。记得初次见他的行书小品,笔致端雅、安静,一派纯正的帖学规模。这与此年龄段好奇尚异的众多作者拉开了距离。后来,在带他们行草书技法课的过程中,更发现孝明对书法的学习不但有颖悟
期刊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新闻家、诗人,中年以后,更以书法著称。他不仅以革命功勋、识见学问、道德规范,而且以书法艺术蜚声海内外,为世瞩目。  关于于右任的书法艺术,当今书法界已有许多准确而精湛的评价。他的书法艺术是一颗璀璨的巨星,为书坛所重视。他的书风已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于体”;他倡导的“标准草书”在草书规范化、复兴中华文化的进程中为历史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被书坛奉为“当代草圣
期刊
内容提要:吴门画派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绘画与诗歌的紧密结合,二者有机地联结成一体,这在绘画史和文学史上都是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一定是受到了地域文化传统的内在影响,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域文化的精神品格。吴门文人画家偏爱这种诗画结合的表现形式,这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诗画合璧;吴门画派;吴中文人  诗情与画意的结合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吴门画派的成员沈
期刊
编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一辑)》,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法帖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现第一辑已介绍完毕,从2018年第十一期开始,本刊继续刊登本书系第二辑和第三辑的内容,包含宋拓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刘熊碑》、民国拓《元显.墓志》等精良拓本,以及董其昌行《书赠张旭、题卢道士房诗卷》、文天祥草书《谢昌
期刊
李度一  安徽怀远人。从学于画家郭公达、张建中、龙瑞。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画培训中心外联部主任、中国山水画协会外联部副主任、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研究员、中国职业画家协会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人为万物之灵,这是人类自我认知的结果。人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在所见所知范围之内,认定自己之类是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欧阳修在<秋声赋》中说:“人为动物,唯物之
期刊
李群辉  1984年出生,湖南慈利人,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书法)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理事。2014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年展百名大学生提名展(获奖)、“朝圣敦煌”全国书法大展;201 5年策划并参加行道迟迟——中国人民大学书法专业师生展:201 6年于安顺市美术馆举办“交相辉印”学书汇报展。学术论文《民国书法批评的反思与重构》入选2017年当代书法批评苏州
期刊
内容提要:20世纪中后期,新徽派版画在创作题材与表现语言上有了新面貌,作为新徽派版画艺术家的郑震,在版画创作中融汇多种表现手法,“以诗入画”,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现实生活的美,以真为情,以情写景。  关键词:新徽派版画;郑震;现实生活;诗意  1960年,6件巨幅套色木刻(《黄山后海》《节日的农村》《旭日东升》《黄山宾馆》《梅山水库》《水库工地》)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由8位艺术家合作而成。它以描绘
期刊
王健  山东诸城人。师从张乃田、黄悖先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方向硕士。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作品曾入选“杏花村”汾酒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全国首届行书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等。曾参与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兰亭论坛、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数十篇论文发表于《书法》《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并被相关研讨会论文集收录。曾参与《水
期刊
杨传连  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曾担任六安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教育局局长,巢湖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2013年在寿县举办情系寿州——杨传连书法作品展,2014年出版书法作品集《皖西风韵》。书法作品曾获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书画艺术展“校长风采奖”、安徽省第三届高校书画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并曾入选中央数
期刊
张志峰  字之山,号逸庐,别署峰先生等。1979年出生于广东东莞: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陈新华教授。现为岭南画院专职画家、岭南画院国画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文化学会美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