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c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所谓“话题作文”,目前有三种解释:①就是题目仅提供写作的起点,作文只要与题目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的写作形式。②就是提供一个话题、一个中心,而不限文体的作文形式。③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对学生写作思想的松绑。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给予了考生写作更多的自由。学生在审题、取材、选材、谋篇、布局、修改的过程中,可以突现出个性的差异和色彩。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重视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但并不是说没有一定的写作限制。虽然开放性的作文命题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可一旦学生确定了自己作文的主旨和选择材料的对象,写作过程就应朝单一的方向发展,而不能信马由缰。我们审题,首先就是审“引导语”。引导语起到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拓展视野的作用。引导语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丰富的联想,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其次是审“写作要求”。在引导语的后面一般还有一个内容比较宽泛的,不求惟一性,但求多样性的写作要求,这样的要求往往允许而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再次要把材料和话题综合起来审视。材料和话题,两者是联系统一的,审题时不能把两者孤立开来,不能顾此失彼。最后确立观点。思考自己熟悉的内容,确定自己能够驾驭的方向。同时,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崇高美德,探寻知识而不可“断章取义”、“挂一漏万”。
  
  二、重视拟题工作
  
  文题如眼,“题好一半文”。因此,学生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在众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设法让文章的题目精彩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让老师“一见钟情”。如何让题目精彩呢?不妨运用如下几种方法:1 镶入话题拟文题。将话题或材料中的主体词置于文题中彰显立意,统摄全文。例如,话题为“花”,就可以围绕“花”拟题为“我与花有个约会”、“花的情结”、“伤心的花”等。这样就紧紧扣住话题“花”了。2 以话题的比喻义、引申义作文题。例如,话题为“考题”,就可拟题为“我终于答对了这道考题”、“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考题”、“生活中的考题无处不在”、“直面人生的新考题”等。
  
  三、话题作文重视选材求新
  
  文章的题材除要求真实典型外,还应该力求新颖别致。新颖的题材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题材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新颖的材料总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因为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选择了三个“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所以,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
  
  四、要重视作文精巧构思
  
  作文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如记叙文的“总一分一总”式,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材料议论文和读(观)后感的“引一议一联一结”式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现中心思想,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适当变通,制造波澜。构思时可以把话题转化成一个故事展开,也可以把话题分解成一组画面展开;还可以把话题作为一种评价展开。在方法上可能采用抑扬法。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也可采用悬念法。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此外,还可以运用“误会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澜,从而深化主题。
  总之,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它以提倡创新、展示个性为原则,讲究取材的新颖,立意的独特,不拘一格的结构模式,所以我们在辅导时不宜有太多的限制,以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要巧于指导,精于指导,在指导上下功夫。
其他文献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赣南客家山歌是名族之歌,文化之歌,是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息中,不矫揉造作,不修饰应景,以自然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教育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科教兴农,在富民强国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农村教育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希望找到能使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 办学条件 农村大学生 留守儿童 对策    中国在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专注于学习,甚至厌恶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逐步下降.所以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摘要】小学语文是美育内容最丰富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施以各种美育活动,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体会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多种创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审美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
小说阅读是近年来浙江省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热门题型。之所以热,一来是因为小说可取材的范围广,容易找到比较合适高考命题以及考生阅读水平的篇目;二来时因为浙江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都学习了《外国小说欣茧捞,从这个方向命题可以更好地体现“以教材为基础”的理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必然先要抓住小说本身的特点。可以说,大部分的小说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氛围中,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出
【摘要】现行古诗教学的环节大略围绕着阅读文本、解析字词、意象分析、意境渗透等几步进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及课程的纵横深入也大体围绕着这几个环节进行。本文探讨如何用历史的观点、文学的眼光来把握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古诗词 意象 意境 教学探究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容忽视。同时,诗歌教学的成败又直接关系着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及其综合素质的高下。现行古诗教学的环节大略
【摘要】随着人们的交际日益频繁,语文的使用率也是越来越高,其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密切程度。而面对当今各种文化娱乐知识的不断冲击,应该加强初中语文学习,可是当今学生对于初中语文这种纯教育性的课文喜爱程度是大大降低,他们反而更加爱看期刊杂志、娱乐报纸等。本文针对语文当前的现状问题,试图通过采取各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喜欢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当前的高校考试制度中有很多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不相适
伊秉绶是清代代表性的隶书大家,总览其一生书法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学书的轨迹,其晚年终于书法大成,人书俱老,这关乎于其书法和人生的结合以及其对书法艺术以及学术理念的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广播电视大学在众多林立的高等学校中,以其系统、远程、开放的优势,发挥着其他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大系统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