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63,年轻的才旦卓玛遇见一支歌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年以后,在又一个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获得了“特别荣誉奖”的84岁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回忆起许多年以前当她第一次站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时,不会忘记那个遥远的早晨,年轻的藏族女孩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广播中,第一次听见这支歌。
  那是1963年,26岁的才旦卓玛是上音民族班的学生。在这里她遇上了几位好老师:当时的系主任周小燕,她的主课老师王品素等。也正是这一年的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并亲自题词,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作曲家朱践耳读雷锋日记时,看到《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的摘抄,马上有了灵感,进行了谱曲。当时的首唱是日后成为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的任桂珍。
  而当才旦卓玛从校园的广播里听见任桂珍的歌声时,那一字字一句句,分明唱出了这个翻身解放的农奴女儿的心声,“我看到并经历过西藏农奴的辛酸生活,也目睹并感受着农奴翻身做主的幸福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这个走在大学校园里的农奴的女儿。”
  一股想要歌唱的激情在才旦卓玛的胸中迸发,她找到老师王品素,要求学唱这首歌。最开始,老师略有顾虑:“你是唱藏民族歌曲的,行吗?不要丢了风格。”但才旦卓玛十分坚持:“歌里唱的就和我的心声是一样的。我一定要唱!”于是,这个当时连汉语都说不利索的藏族姑娘,硬是用一腔真情打动了老师,王品素老师不仅一字一句地教她抠汉语歌词,甚至请到了这首歌的作曲朱践耳老师来听才旦卓玛的演唱。朱践耳和王品素一样被才旦卓玛打动了,这发自内心的歌唱就是最好的“技艺”。在学院的汇报演出中,才旦卓玛的演唱一鸣惊人。
  1961年第二届“上海之春”,才旦卓玛独唱了由肖冷改编的歌曲《东方升起吉祥的太阳》,独具特色的歌喉令人印象深刻。1963年,才旦卓玛再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顿时风靡大江南北,才旦卓玛的名字从此和这首歌连在了一起,家喻户晓。
  今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才旦卓玛又一次回到上海,回到“上海之春”的舞台,她在闭幕式上再一次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
  仿佛时光倒流一甲子,才旦卓玛聊起初见上海这座城市,聊着这座城里一个叫作“春天”的音乐盛会,往事历历,初心依旧。
  记者:早听您说过,上海就是您的第二故乡,还记得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的情形吗?
  才旦卓玛:我在西藏公学学习的时候,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班的老师们来选学生,那时候我只听说过上海是个很大的城市,但一点点了解都没有。直到我被选上,特别高兴,坐上火车来上海,心里一点也不怕,也不担心,因为我知道这里是个好地方。
  记者:来上海第一个接触的人就是您的老师王品素吧?
  才旦卓玛:是的,我记得进学校放下行李,王老师就来看我了。我第一次见她,她脸圆圆的,很可爱,我心里一下子就对她很亲近。后来,我因为刚到上海不适应生病了,王老师带我去看病,还让她的妈妈每天帮我熬药,一早她上班的时候带给我,最后看我一直不好,还把我接到家里住。老师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所以在我心里,上海也是我的家。
  记者:听说您要学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时,王老师给了您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才旦卓玛:对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学校听见这支歌,我心里想,这就是我要说的话啊!我呢,那时候也没什么文化,也写不出那些话,但我能唱啊,于是我就去求王老师教我。那时候我汉语都说不好,歌词里很多尾音都咬不准,比如“心”这个字,藏语里没有这样的发音。王老师就一个字一个字帮我抠发音。我因为太喜欢这支歌了,也是下了决心要好好练,这样,老师和我一起用力气,才把这首歌学好了。
  记者:还记得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唱这支歌的情形吗?
  才旦卓玛:第一次公开演唱,是在学校的汇报演出。因为我们定期要汇报学习成果,我学这首歌几个月后,就去汇演了。当时老师很紧张,我也很紧张,但当我开始唱歌,唱到“旧社会,鞭子抽我身……”的时候,我渐渐沉浸到歌里去了,作为农奴的女儿,我虽然没有挨过鞭子,但也亲眼见过同胞的悲惨遭遇。这种感同身受,让我完全忘记了自己在表演,我自己都没感觉,唱的時候眼泪就流了满脸。这首歌太让我动感情了,可能也因为这样打动了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之后,这个节目就被选上了当年的“上海之春”。
  记者:您登台“上海之春”,将这支歌唱响大江南北,能谈谈这个舞台给您带来的影响吗?
  才旦卓玛:正是因为在“上海之春”的演唱,我后来受到邀请,在老师的陪同下,去北京参与了由周恩来总理倡导编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之后,我和其他演出者一起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周总理握着我的手说:“你还年轻,你要好好学习和传播藏族的音乐和文化,并把你学到的东西带给更多藏族同胞。”我一直记得总理的话,所以我后来既没有留在上海,也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西藏。这么多年来很多人问过我,后悔吗?我不后悔,我始终记得总理的话,也做到了。
其他文献
亲爱的梵梵:  很抱歉,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虽然我们聊天的机会很多,听你讲学校里面的事情,听你讲你喜欢的歌曲还有明星,有的时候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当然最多的事情,还是提醒你不要忘记做功课,能不能够读书更加努力一点点。  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和你讲一些,我想让你花点时间多想想的事情,也许是因为那些事情太严肃,也因为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我不是太着急,就好像知道你考试成绩不好,我也不是太
期刊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光辉百年”主题摄影展中有这样一组作品——王杰创作的《我是一个兵》摄影连环画。这组新颖的摄影作品用连环画的形式串联出一个精彩的红色历史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   以下是他的自述——      2019年,正是上海解放七十周年,我无意间接触到了“兵人”(1/6玩偶)。“兵人”是年轻人喜欢玩的玩偶,比较新潮。虽然比较小众,但是它的形象
期刊
“建党百年”是个大题目,文艺人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建党百年?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诸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红色经典与时代赞歌的交织与呼应,构成了本届“上海之春”红色主题演出的一大特色。聚焦建党百年这一重要主题,本届音乐节策划了一系列“红色”主题展演内容,以红色经典作品回顾、原创红色主题作品、重访红色圣地巡演、邀请全国红色精品力作来沪展演等形式,以交响乐、民族管弦乐、声乐、器乐
期刊
人不怕比,就怕狭隘着比。那样越比越气,越比越跟自己过不去,非出问题不可。  前些日子来了一位外地客人,闲谈时说起我过去曾打过交道的一位熟人。客人叹息地说:此人已经去世了,很是可惜。我听了甚是惊奇,论年龄该人似乎跟我差不多,论身体起码比我要健壮,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气死了,窝囊死了!客人见我惊讶,又补充说。  后来话说得越来越多,我逐渐理清了那位熟人所谓“气死”和“窝囊”死的原因了。原来该人很有一番事
期刊
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像一张化学试纸一样,无比灵敏地折射出不同阶层在享受公共资源和公平交易机会时的权利失衡。  一位在温州务工10多年的外来务工者,半个月前就开始到车站窗口买回乡的票,结果连着4次收到同样的答复:车票已被网络售票和电话订票抢光了。失望之余,这位初中都没毕业的民工,提笔给铁道部写了一封1000多字的信件,诉说这个群体在购票中遇到的新困惑,  “(以前)每年春运排队买票,对我们农民工是折磨
期刊
苏石风  广东潮安人(1921.2---2010.2),著名戏曲舞台美术家。其作品构思严谨,着重意境,清新秀丽与淡雅朴实相渗。设计曾获多项大奖。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   庚子岁末寒冬,翻检出珍藏的手卷,展卷之际,苏石风老师谆谆教导、温言叮嘱的情形恍在眼前,春风如沐。2021年是苏师诞辰百年,怀念恩师,不尽于言。   此幅手
期刊
说到“脱口秀”,人们或许最先想到的是西方的電视“脱口秀”(talkshow)。看英文词语可知道,这是以谈话聊天为特色的节目。脱口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格兰地区的咖啡吧集会。然而,脱口秀得到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二十世纪,随着广播的产生以及人们对公共集会的热衷,越来越多的人将兴趣投之于通过广播这一新媒介进行讨论,这也催化了脱口秀的诞生。在中国当下的语境里,“脱口秀”已然摆脱了“音译”的局限
期刊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的纪念日。  55岁的生命流程,鲁迅在中国文学领域铸就了最坚强灿烂的文学坐标,并且辞世之后,依然长久并深远地影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团结在鲁迅的旗帜之下,怀念鲁迅、纪念鲁迅、不断强调鲁迅精神,也构成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现象。尤其是今天,热门历史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的“鲁迅”更是圈粉了无数青年,今天的青年也正在以
期刊
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为纪念光未然先生,限量印制了《黄河颂》,我喜获一幅,挂在家中至今有20载了,感到这部诗史随时代步伐,常读常新,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     “那我也来帮一把”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出现了一股“涨价潮”。纸张及人工成本迅猛上涨,造成文学、出版及刊物举步维艰。为摆脱“出书难”和“办刊难”等困境,年近九十的巴老与王元化、吴强、于伶、李子云等老作家发起成立
期刊
茶烟起处看云山   雪白宣纸,篆痕清晰,几款“茶烟起处看云山”的篆印被拓下来,鸟虫篆、大篆、小篆、汉篆,极尽参差错落之美,也传达了都元白先生内心浓郁的感受。   庚子仲秋,一室舒雅,展现静谧时光。品得上好的普洱,淡淡茶气氤氲的室香气和。这是七十年代产的普洱,老茶的分量轻,已达到清醇氣化的境地。   篆刻人生,风雅相伴,一双持印之手,白开水烫瓷杯,手掰普洱,动作轻柔,泡起茶来毫不逊色。对于品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