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框架结构在我国当前建筑发展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结构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整体连接,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这一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施工中,实际节点的选择十分重要,节点处于结构体系中枢纽的地位,只有节点可以承受住较强的荷载力,才能保证整体建筑能够达到受力的要求,基于这一原因,本文重点对节点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此实现高层建筑质量的提升,为实现高品质的工程水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关键词:框架节点;理论;施工技术;高层建筑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的确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消沉期,因为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得工程质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共同的努力下,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事实证明,采用框架结构对于实现高层建筑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梁柱节点的控制却是应该加以重视的重点问题,本文对该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希望可以为今后施工提供一定的经验。
1 框架节点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
在对框架进行节点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具体的应用机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工程施工,通过对节点受力情况的进一步探索,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的工程部位的受理程度,重点的施工部位是梁、柱、板等,通过力的传递就可以分析出破坏的形式以及降低损失的方法。
当前施工中主要应用混凝土为施工材料,所以混凝土的强度十分重要,这是影响节点受力情况的重要因素,在框架节点中,受力的强弱与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后者的强度越大,所需要梁柱的横截面积就越小,因而节点的承减截面也就相应的缩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节点处进行配筋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将节点的核心区域围成一个封闭的部分,将承载力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之中,这时力的传递就会减弱,因此也就减轻了节点所承受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建筑整体结构不受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施工时可以采用设置竖向箍筋的方式将抗剪承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施工技术。根据我国关于此类施工中的相关规定,在对梁柱进行设计时,应该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整体的结构体系。如果对梁柱具有特殊的施工要求,那么则需要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单位进行共同的沟通,以确定梁柱节点的问题。建筑结构中,抗震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因此,需要对抗震程度进行精准的计算,以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
2 框架节点处理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1 梁柱节点随柱、梁、板统一浇捣的施工
施工缝的留取问题对工程的振捣并无绝对的关系,都要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的位置上,并且逐层进行振捣,在振捣前,事先预留出45°的倾斜角,然后使用泵送的施工方式对梁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并且将强度控制在规定的要求之中,这样就可以确保梁柱等位置不会出现冷缝的问题,随着施工的继续进行,要在钢筋密集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振捣,因为施工空间较为狭窄,所以施工时采用振捣器进行施工,提高振捣的强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筋密实的区域如何进行处理可以事先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确定施工的要求后进行施工。这一施工环节主要是将柱梁板进行统一的浇捣,以确保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程度,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
2.2 梁柱节点只随同楼面统一浇捣的施工
考虑到梁柱节点区需要处理的都在高层建筑的下部,该区段的柱主筋配筋率一般接近或略大于1%,因此根据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可将节点区的施工措施归纳如下:当梁板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仅相差5MPa时,节点区完全可以与楼盖一起浇筑。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低10MPa和15MPa时,节点区需增设竖向短筋,其数量分别为柱主筋配筋量的50%和100%。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20MPa及20MPa以上时,再靠增设节点区竖向短筋来提高其抗压强度是不可行的,其原因一是无法布筋,二是短筋数量太大。此时节点区需采用与柱同等级混凝土单独浇筑,虽然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且需有较严密的施工组织措施,但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大,仍可以接受。
偏心受压计算公式中没有体现节点区各方向水平梁对其提高强度的影响,事实上该影响是存在且有效的,尤其中柱节点通常有两向梁对其约束产生的效果较为显著。正如抗剪验算中考虑“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一样,同等条件下中柱的抗剪承载力是边柱、角柱的1.3倍左右。上述施工措施虽未将中柱、边柱、角柱加以区分,但事实上应有所不同。上述施工措施可以针对边柱和角柱节点区而言,如系中柱节点区,则可将各条措施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差异各提高5MPa。该结论的依据虽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但从充分发掘中柱节点的抗压潜力,并考虑现场施工方便性的角度而言,它是可行且科学的。
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钢筋制作方面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的箍筋及受力主筋在节点内的锚固。箍筋对核心区内的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箍筋间距越小,节点抗剪强度即受剪承载力也越高。节点区内有纵梁、横两、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在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人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但是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有些施工人员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保证构件钢筋的安装质量。
3.2 节点箍筋加密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规范明确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弯曲破坏。可是有些设计、施工人员对节点箍筋加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设计人员未考虑节点内力分析.在节点核心区也无明确标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的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绑扎钢筋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更大,在施工图无明确标注的情况下,也就很难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箍筋安装绑扎。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此施工技术,对梁柱节点区的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浇筑的不便,既做到抗震结构“三强”,又使施工简便,不但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参考文献
[1]过建兴.浅论高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
[2]王忠良.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3]荆喜莲.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1(6).
关键词:框架节点;理论;施工技术;高层建筑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的确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消沉期,因为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得工程质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共同的努力下,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事实证明,采用框架结构对于实现高层建筑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但是在这一环节中,梁柱节点的控制却是应该加以重视的重点问题,本文对该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希望可以为今后施工提供一定的经验。
1 框架节点处理技术的基础理论
在对框架进行节点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具体的应用机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工程施工,通过对节点受力情况的进一步探索,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不同的工程部位的受理程度,重点的施工部位是梁、柱、板等,通过力的传递就可以分析出破坏的形式以及降低损失的方法。
当前施工中主要应用混凝土为施工材料,所以混凝土的强度十分重要,这是影响节点受力情况的重要因素,在框架节点中,受力的强弱与混凝土的强度具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后者的强度越大,所需要梁柱的横截面积就越小,因而节点的承减截面也就相应的缩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能力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节点处进行配筋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将节点的核心区域围成一个封闭的部分,将承载力控制在固定的范围之中,这时力的传递就会减弱,因此也就减轻了节点所承受的压力,从而保证了建筑整体结构不受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施工时可以采用设置竖向箍筋的方式将抗剪承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施工技术。根据我国关于此类施工中的相关规定,在对梁柱进行设计时,应该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整体的结构体系。如果对梁柱具有特殊的施工要求,那么则需要与建筑施工相关的单位进行共同的沟通,以确定梁柱节点的问题。建筑结构中,抗震是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因此,需要对抗震程度进行精准的计算,以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
2 框架节点处理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2.1 梁柱节点随柱、梁、板统一浇捣的施工
施工缝的留取问题对工程的振捣并无绝对的关系,都要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的位置上,并且逐层进行振捣,在振捣前,事先预留出45°的倾斜角,然后使用泵送的施工方式对梁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并且将强度控制在规定的要求之中,这样就可以确保梁柱等位置不会出现冷缝的问题,随着施工的继续进行,要在钢筋密集的区域进行进一步的振捣,因为施工空间较为狭窄,所以施工时采用振捣器进行施工,提高振捣的强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在钢筋密实的区域如何进行处理可以事先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确定施工的要求后进行施工。这一施工环节主要是将柱梁板进行统一的浇捣,以确保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程度,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
2.2 梁柱节点只随同楼面统一浇捣的施工
考虑到梁柱节点区需要处理的都在高层建筑的下部,该区段的柱主筋配筋率一般接近或略大于1%,因此根据现场施工技术经验,可将节点区的施工措施归纳如下:当梁板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仅相差5MPa时,节点区完全可以与楼盖一起浇筑。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低10MPa和15MPa时,节点区需增设竖向短筋,其数量分别为柱主筋配筋量的50%和100%。当梁板比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20MPa及20MPa以上时,再靠增设节点区竖向短筋来提高其抗压强度是不可行的,其原因一是无法布筋,二是短筋数量太大。此时节点区需采用与柱同等级混凝土单独浇筑,虽然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且需有较严密的施工组织措施,但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大,仍可以接受。
偏心受压计算公式中没有体现节点区各方向水平梁对其提高强度的影响,事实上该影响是存在且有效的,尤其中柱节点通常有两向梁对其约束产生的效果较为显著。正如抗剪验算中考虑“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一样,同等条件下中柱的抗剪承载力是边柱、角柱的1.3倍左右。上述施工措施虽未将中柱、边柱、角柱加以区分,但事实上应有所不同。上述施工措施可以针对边柱和角柱节点区而言,如系中柱节点区,则可将各条措施中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差异各提高5MPa。该结论的依据虽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但从充分发掘中柱节点的抗压潜力,并考虑现场施工方便性的角度而言,它是可行且科学的。
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钢筋制作方面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节点配筋构造主要包括节点区的箍筋及受力主筋在节点内的锚固。箍筋对核心区内的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箍筋间距越小,节点抗剪强度即受剪承载力也越高。节点区内有纵梁、横两、柱的纵向钢筋三向交叉,且钢筋密集,配置箍筋在施工上有一定的难度。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在支完梁板的模板后放人梁的钢筋骨架。再放节点箍筋。但是由于钢筋的安装绑扎难度较大,有些施工人员因此经常出现不放或少放箍筋.或箍筋绑扎不牢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因此,节点区的箍筋可以考虑先按设计要求制成钢筋笼,套入柱的纵向钢筋,并绑扎或焊接牢固,再放梁的钢筋,以保证构件钢筋的安装质量。
3.2 节点箍筋加密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规范明确规定: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的实际配箍量。这可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避免主筋受剪切弯曲破坏。可是有些设计、施工人员对节点箍筋加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设计人员未考虑节点内力分析.在节点核心区也无明确标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的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绑扎钢筋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更大,在施工图无明确标注的情况下,也就很难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箍筋安装绑扎。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此施工技术,对梁柱节点区的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浇筑的不便,既做到抗震结构“三强”,又使施工简便,不但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施工进度明显加快。
参考文献
[1]过建兴.浅论高层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
[2]王忠良.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3]荆喜莲.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