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学课程目标确定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形成探究创新的能力与意识,以学科优势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举例说明“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只有把握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特征,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真正把“目标”落实.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有较多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交流、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数学教学选择探究性教学方式是由数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师生对数学问题共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为:
1.创设情境
教学一个问题之前,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要以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设计有一定容量和开放度的问题,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引出矛盾、共同探索.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产生主动的思维活动.例如,可以设计听故事、看动画、演示、做游戏、动手制作、画画、用特殊值算算看以及尝试解题等.其目的是通过创没情境,让学生获得具体、直观、感性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同时这些经验本身又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支持.
2.合作交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出讨论的问题,将班级按区域或座位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言交流能力.
3.反思小结
反思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为下一步探索创造条件.通过反思解题关键,促使学生思维精确化、概括化;通过反思策略,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反思问题本质,使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最佳策略;通过反思错误原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通过反思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事半功倍.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证明为例,简要说明“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
一开始,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
(2)你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呢?
2.引导探索
有了问题之后,教师接着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想一想,在小学时,老师是怎样来说明其中的理由的呢?
(生:老师是用纸剪一个三角形,并将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得到的.)
(2)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动手量三个角的度数.并将它们加起来.)
(3)在几何学习中,遇到新定理时,需要严格的证明,这样才能保证定理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回忆小学老师的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其实质是将三个角“搬”在同一个顶点,通过作辅助线来达到目的.)
学生围着“搬角”这一目的,在练习本上开始画图,作辅助线,同桌、前后的几个同学围成一团,商量对策.教师通过巡视,适度加以引导,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力求规范化.
3.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探讨辅助线的作法和证明过程.
4.反思小结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归纳性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刚才将角“搬”家时,我们是怎样作辅助线来实现的?
(2)在“搬角”的过程中,主要是将角“搬”在同一顶点.那么在这一顶点可以分成怎样的几种情况加以讨论?(生:这里主要利用了添平行线的方法来完成.在将几个角“搬”在同一顶点时,这个点的选取可以分成三种情况:边上、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外部.)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让教师从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才会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只有把握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特征,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真正把“目标”落实.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它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有较多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交流、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数学教学选择探究性教学方式是由数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师生对数学问题共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为:
1.创设情境
教学一个问题之前,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要以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设计有一定容量和开放度的问题,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引出矛盾、共同探索.促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产生主动的思维活动.例如,可以设计听故事、看动画、演示、做游戏、动手制作、画画、用特殊值算算看以及尝试解题等.其目的是通过创没情境,让学生获得具体、直观、感性的经验,这些经验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同时这些经验本身又为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支持.
2.合作交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指出讨论的问题,将班级按区域或座位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言交流能力.
3.反思小结
反思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为下一步探索创造条件.通过反思解题关键,促使学生思维精确化、概括化;通过反思策略,使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反思问题本质,使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最佳策略;通过反思错误原因,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通过反思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事半功倍.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证明为例,简要说明“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
一开始,教师提出问题:
(1)我们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度?
(2)你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呢?
2.引导探索
有了问题之后,教师接着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想一想,在小学时,老师是怎样来说明其中的理由的呢?
(生:老师是用纸剪一个三角形,并将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得到的.)
(2)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动手量三个角的度数.并将它们加起来.)
(3)在几何学习中,遇到新定理时,需要严格的证明,这样才能保证定理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回忆小学老师的方法,并让学生明白其实质是将三个角“搬”在同一个顶点,通过作辅助线来达到目的.)
学生围着“搬角”这一目的,在练习本上开始画图,作辅助线,同桌、前后的几个同学围成一团,商量对策.教师通过巡视,适度加以引导,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力求规范化.
3.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教师鼓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探讨辅助线的作法和证明过程.
4.反思小结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归纳性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刚才将角“搬”家时,我们是怎样作辅助线来实现的?
(2)在“搬角”的过程中,主要是将角“搬”在同一顶点.那么在这一顶点可以分成怎样的几种情况加以讨论?(生:这里主要利用了添平行线的方法来完成.在将几个角“搬”在同一顶点时,这个点的选取可以分成三种情况:边上、三角形内部、三角形外部.)
“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让教师从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才会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