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教学成果考核十分必要,文章提出依托项目建设、技能竞赛、特长生指导、课程积累、毕业设计展示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从而提高教师的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成果;考核;技能;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2-0060-02
高职对教师教学成果进行考核的必要性
在技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职业培训,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技能考核是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职技能考核不仅包括建立针对学生的、成熟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将学生技能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甚至课堂之外,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因为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高职教师应该是“教师 技术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技能,更应该具备实际的项目开发能力。对教师技能的考核必须建立起一个载体,那么建立教师教学成果库和完善教师技能考核办法,则是激励教师出成果、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教师教学成果考核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每名教师建立起教学成果库,形式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文档。总体上,教师教学成果考核主要应从教学项目建设、技能项目建设、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情况、特长生指导情况、毕业设计成果展示、课程的成果积累、是否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等方面来完成。
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建设与考核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值得实践并推广的课程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发项目课程。而教学项目的建设就需要由课程负责人协同课程组成员共同开发完成。项目设计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一门项目课程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项目的开发。按照徐国庆博士的项目课程开发相关理论,项目开发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指标: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负载这个工作领域所需的所有知识,结构是否足够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项目是否描述了完整的工作任务;知识是否均匀地分配到了各个项目中去;项目是否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了合理的整合。那么,在对教学项目进行验收时,也必须要求教师按照这几个指标对自己的教学项目进行论证,从而对教师进行考核。技能项目主要用于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技能训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专业技能体系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岗位综合技能组成,基本技能由核心平台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及岗位综合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由岗位系列课程培养。每门课程除了教学项目,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开发1~4个技能训练项目。因此,技能训练项目的开发也应该作为教师教学成果建设的考核内容之一,按照教学项目的验收指标进行验收,不过难易程度应有所区分。教师开发的所有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都应存入教师本人的教学成果库,包括项目成品、项目设计参考方案等。
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以及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技能竞赛作为丰富和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注重技能竞赛的常规化管理,逐步增强专业技能品牌意识,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也是高职教师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国家级、省市级的大学生技能竞赛比较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竞赛的结果可以展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得奖项应该作为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应该把指导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此外,为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示和提高教师业务技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无疑在更深层次上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掌握高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把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果建设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作品和本人参赛的作品,以及获奖的发文文件,应当规范入库,作为后期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特长生指导情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特长生培养机制,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引进IT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室教学、项目开发,由教师带领特长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技能竞赛的培训、竞赛,提高竞赛水平,并且能够深入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工作结合教学项目开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提高都是非常好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申请特长生导师,积极联系企业实际项目,做好特长生的指导与考核工作,将特长生的获奖情况、项目都入库。每一届特长生的成果实际上也是教师成果的积累,对推动教学成果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课程教学成果积累项目课程在开发和教学过程中,都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考核。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核,比如核心技能统一考核,专业技能采取学生自行设计和统一上交作品的形式。这些作品,实际上就是学生和教师对某门课程的成果积累,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肯定。因此,课程教学的成果积累对高职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将优秀的作品刻录成光盘或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入库。
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展示毕业设计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理论与技能,分析、解决给定的任务,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因此,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依托。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的选题、开题、设计、报告的撰写以及答辩,在思想和素质上、业务和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总结自己在校所学技能,而且能够延伸到企业,真正强化岗位职业技能。教师应该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成果的形式之一予以保留或展示,不仅要将作品、设计报告等入库,有条件应以展板或者网络形式展示。
是否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因此,教师技能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是否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是否为学校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是否能将企业项目、工作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等等。教师应当积极寻求与本院、专业的对口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这方面的成果都应该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各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建立起教师的教学成果库,加强对教师成果的考核,使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2]田正.谈高职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和教学成果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23).
[3]徐文义.高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文汇,2007,(18).
[4]盛伟翔,胡展英,王昊.计算机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36).
[5]汪立军.实施特长生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力[J].职教论坛,2007,(6).
作者简介:
苏萍(197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成果;考核;技能;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2-0060-02
高职对教师教学成果进行考核的必要性
在技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职业培训,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技能考核是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职技能考核不仅包括建立针对学生的、成熟的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将学生技能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甚至课堂之外,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核,因为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高职教师应该是“教师 技术人员”,除了必须具备基本的教育技能,更应该具备实际的项目开发能力。对教师技能的考核必须建立起一个载体,那么建立教师教学成果库和完善教师技能考核办法,则是激励教师出成果、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教师教学成果考核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每名教师建立起教学成果库,形式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文档。总体上,教师教学成果考核主要应从教学项目建设、技能项目建设、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情况、特长生指导情况、毕业设计成果展示、课程的成果积累、是否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等方面来完成。
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建设与考核项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值得实践并推广的课程模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发项目课程。而教学项目的建设就需要由课程负责人协同课程组成员共同开发完成。项目设计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一门项目课程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项目的开发。按照徐国庆博士的项目课程开发相关理论,项目开发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指标:项目能否覆盖整个工作领域,能否负载这个工作领域所需的所有知识,结构是否足够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项目是否描述了完整的工作任务;知识是否均匀地分配到了各个项目中去;项目是否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了合理的整合。那么,在对教学项目进行验收时,也必须要求教师按照这几个指标对自己的教学项目进行论证,从而对教师进行考核。技能项目主要用于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技能训练。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专业技能体系由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及岗位综合技能组成,基本技能由核心平台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及岗位综合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由岗位系列课程培养。每门课程除了教学项目,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开发1~4个技能训练项目。因此,技能训练项目的开发也应该作为教师教学成果建设的考核内容之一,按照教学项目的验收指标进行验收,不过难易程度应有所区分。教师开发的所有教学项目和技能项目,都应存入教师本人的教学成果库,包括项目成品、项目设计参考方案等。
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情况以及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情况技能竞赛作为丰富和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注重技能竞赛的常规化管理,逐步增强专业技能品牌意识,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也是高职教师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国家级、省市级的大学生技能竞赛比较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竞赛的结果可以展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得奖项应该作为教师的教学成果,也应该把指导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此外,为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质和教学水平,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组织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技能大赛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展示和提高教师业务技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无疑在更深层次上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掌握高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把教师本人参加技能竞赛的成绩作为教师教学成果建设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作品和本人参赛的作品,以及获奖的发文文件,应当规范入库,作为后期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特长生指导情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起了特长生培养机制,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主导,引进IT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室教学、项目开发,由教师带领特长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技能竞赛的培训、竞赛,提高竞赛水平,并且能够深入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工作结合教学项目开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技能提高都是非常好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积极申请特长生导师,积极联系企业实际项目,做好特长生的指导与考核工作,将特长生的获奖情况、项目都入库。每一届特长生的成果实际上也是教师成果的积累,对推动教学成果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课程教学成果积累项目课程在开发和教学过程中,都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考核。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核,比如核心技能统一考核,专业技能采取学生自行设计和统一上交作品的形式。这些作品,实际上就是学生和教师对某门课程的成果积累,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肯定。因此,课程教学的成果积累对高职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将优秀的作品刻录成光盘或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入库。
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展示毕业设计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理论与技能,分析、解决给定的任务,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因此,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依托。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的选题、开题、设计、报告的撰写以及答辩,在思想和素质上、业务和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总结自己在校所学技能,而且能够延伸到企业,真正强化岗位职业技能。教师应该将自己所指导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成果的形式之一予以保留或展示,不仅要将作品、设计报告等入库,有条件应以展板或者网络形式展示。
是否参加校企合作项目目前,高职院校都在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因此,教师技能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是否主持(或主要参与)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工程应用项目、开发研究项目;是否为学校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是否能将企业项目、工作情境应用到教学过程中等等。教师应当积极寻求与本院、专业的对口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这方面的成果都应该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各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技能,建立起教师的教学成果库,加强对教师成果的考核,使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确保高职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7).
[2]田正.谈高职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和教学成果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5,(23).
[3]徐文义.高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文汇,2007,(18).
[4]盛伟翔,胡展英,王昊.计算机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8,(36).
[5]汪立军.实施特长生导师制提升高职生就业力[J].职教论坛,2007,(6).
作者简介:
苏萍(197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