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特殊重要性,指明了家庭建设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特殊重要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指明了方向。
2015年以来,利通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线,坚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创新载体,积极尝试,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探索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路径。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拓展阵地,打造新平台。坚持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手机报、微信、QQ等新兴媒体相结合,将文化墙、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与电子屏等新型阵地相结合,将文艺作品创作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每个乡镇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场,成为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的活课堂。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拓展阵地,深入开展国旗、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穆斯林书屋(党报党刊)进清真寺等主题活动。特别是2015年以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工作提质扩面,确定了秦桥、东关、北关、娄娄、黎明5个清真寺作为示范点重点进行打造;在50座清真寺新建了国旗台,使国旗进清真寺的数量达到了201座,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新建穆斯林书屋40家,总数达到248家,占到了辖区总数的四分之三;为清真寺配送党报党刊370余份。创新活动载体,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延伸到清真寺,邀请宗教人士参与到“议家风、谈家规、讲家庭和谐故事”、最美家庭点赞会、家风家训评议会等活动中,引导宗教人士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并以“好家风好家训”和“最美家庭事迹”为主题,举办了卧尔兹演讲比赛,用最美家庭的事迹教育身边的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同时,以小区单元楼栋为新阵地,以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文明礼仪、文明用语、邻里互助等为主要内容,以图文、漫画等形式在小区单元楼道悬挂相框,使群众进门出门时、低头抬头间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广泛选树,培育好家庭。在“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好进农家”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立足基层“妇女之家”,广泛宣传动员,整体联动促寻找,深度挖掘树典型,让广大家庭在发现“最美”、分享“最美”、感悟“最美”、追求“最美”中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区121个“妇女之家”设置了报名点,发放倡议书5万多份,印制候选户登记表2万多份,张贴宣传海报1000多张,设立“最美家庭”展示墙、光荣榜500多块,结合“百楼万户”大走访等活动,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妇代小组长及巾帼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宣传讲解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评选环节,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目前,共有“最美家庭”活动光荣榜59个,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评议会等100余场次,参与活动家庭2366户,选出社区级“最美家庭”358户,乡镇级“最美家庭”候选181户,利通区级候选户69户,自治区级候选户23户。同时,通过电视、广播、电子屏、公益广告、微信等各类平台广泛宣传“最美家庭”故事。举办了“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巡回报告12场次;以“最美家庭”事迹为原型,精心拍摄微电影2部,点击率超过4万次,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开辟了“最美家庭”风采路,展示12个乡镇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并每月更换一次,使最美家庭事迹在群众中广为传播;在吴忠日报、利通政务通手机报、区委“多彩利通”公众微信平台开辟了寻找“最美家庭”宣传专栏,深入宣传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践行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典型引领,传颂好家风。始终注重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发现推荐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广大群众在发现典型、推荐典型中学习典型、提升自我,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通过开展“中国好人”“宁夏好人”“道德模范”“守法好公民”“最美利通人”等一系列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基层一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手机报、微信等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典型、学习先进、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先后涌现出了徒手斗白刃的见义勇为英雄李潇、纳正东,全国最美基层干部赵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王兰花,吴忠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回族青年马国庆,自费创办全区残障人员服务托养中心第一人郭贤、全国自强模范杨晶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为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了强大正能量。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通过“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文明家风、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五个环节,使征集评选接地气,聚人气,扩大了活动的辐射效应,切实发挥了好家风好家训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在征集评选过程中,我们还将好家风好家训与各类先进评选活动相结合,将先进典型的好家风好家训一并征集上来,通过善行义举榜、手机报、核心价值观宣传广场等各类阵地广泛进行宣传,使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好家风好家训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颂。
(四)精心设计,锻造好品牌。“文明细胞”品牌。坚持以“文明细胞”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文明单位(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乡村(社区)好人家、十好进农家等评选活动,进一步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石。在评选过程中,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有力推进了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截至目前,共评选出乡村(社区)好人家3.6万余户,达到了辖区总户数的60%;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村镇)14个、吴忠市级文明单位(村镇)48个、利通区级文明单位(村镇)63个;穆斯林书屋248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各类民间文艺团队60余支,队员1000余人,成为利通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社区“邻居节”品牌。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连续十年成功举办“邻居节”,累计举办各类活动350余场次,参与居民达十万人次。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开展了邻里百家宴、携手一日游、楼栋团圆日、亲情茶话会等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同和好评。“邻居节”活动不仅架起了一座和谐邻里关系的友谊桥梁,为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也开创了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十年邻居节凝聚了十年邻里情。志愿者服务品牌。以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室为依托,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按照统一阵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管理、统一档案“五统一”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打响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工作室品牌。同时,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制,激发志愿服务内在活力,让兰花开遍利通区。2015年上半年,志愿服务积分达到3200余分,开展志愿服务96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普及面有限。大多数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偏远乡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停留在展板、宣传单、横幅等传统媒介,而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运用不够,群众知晓率偏低。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党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没有形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家庭的工作合力,主要是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单打独斗。城镇家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农村家庭普遍参与率不高。
(三)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在学校,家庭教育作用没有发挥好。
三、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家庭的建议
(一)抓宣传引导,增强社会认同。锲而不舍地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突出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让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积极发挥互联网、QQ、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渠道、新路径。加强阵地宣传,利用城区街道、广场、橱窗、电子屏、灯箱、广告牌等阵地,以公益广告、漫画、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引导大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二)抓未成年人教育,学校家庭同努力。坚持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对未成年人、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好社区和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要确保学校素质教育中德育先行的主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个方面,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三)抓典型示范,强化社会价值导向。不断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榜样,深入挖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用典型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感化广大群众。同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通过展现先进典型的生动故事,唤起社会成员的共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引领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继续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广泛宣扬好家风好家训,充分发挥“最美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四)抓道德实践,推进群众实践养成。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国旗、方针政策、穆斯林书屋、党报党刊、“好家风好家训”进清真寺,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工作提质扩面。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先进典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作用,发挥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引领群众积极参与道德讲堂、兰花志愿服务、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道德实践活动,使群众在道德实践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五)抓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长效化的制度支撑,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工作的常态推进、稳定展开。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工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紧密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变成广大群众日常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示范机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持续的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单位为利通区委;第二作者单位为吴忠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章 立
2015年以来,利通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线,坚持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创新载体,积极尝试,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探索了一些具体的方法路径。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拓展阵地,打造新平台。坚持将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手机报、微信、QQ等新兴媒体相结合,将文化墙、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与电子屏等新型阵地相结合,将文艺作品创作与文化活动开展相结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每个乡镇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场,成为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尚的活课堂。立足区情,因地制宜,拓展阵地,深入开展国旗、方针政策、核心价值观、穆斯林书屋(党报党刊)进清真寺等主题活动。特别是2015年以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工作提质扩面,确定了秦桥、东关、北关、娄娄、黎明5个清真寺作为示范点重点进行打造;在50座清真寺新建了国旗台,使国旗进清真寺的数量达到了201座,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新建穆斯林书屋40家,总数达到248家,占到了辖区总数的四分之三;为清真寺配送党报党刊370余份。创新活动载体,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延伸到清真寺,邀请宗教人士参与到“议家风、谈家规、讲家庭和谐故事”、最美家庭点赞会、家风家训评议会等活动中,引导宗教人士宣讲好家风好家训,并以“好家风好家训”和“最美家庭事迹”为主题,举办了卧尔兹演讲比赛,用最美家庭的事迹教育身边的群众,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同时,以小区单元楼栋为新阵地,以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文明礼仪、文明用语、邻里互助等为主要内容,以图文、漫画等形式在小区单元楼道悬挂相框,使群众进门出门时、低头抬头间潜移默化地接受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广泛选树,培育好家庭。在“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好进农家”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活动。立足基层“妇女之家”,广泛宣传动员,整体联动促寻找,深度挖掘树典型,让广大家庭在发现“最美”、分享“最美”、感悟“最美”、追求“最美”中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区121个“妇女之家”设置了报名点,发放倡议书5万多份,印制候选户登记表2万多份,张贴宣传海报1000多张,设立“最美家庭”展示墙、光荣榜500多块,结合“百楼万户”大走访等活动,村(社区)妇代会主任、妇代小组长及巾帼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宣传讲解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评选环节,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目前,共有“最美家庭”活动光荣榜59个,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评议会等100余场次,参与活动家庭2366户,选出社区级“最美家庭”358户,乡镇级“最美家庭”候选181户,利通区级候选户69户,自治区级候选户23户。同时,通过电视、广播、电子屏、公益广告、微信等各类平台广泛宣传“最美家庭”故事。举办了“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巡回报告12场次;以“最美家庭”事迹为原型,精心拍摄微电影2部,点击率超过4万次,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开辟了“最美家庭”风采路,展示12个乡镇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并每月更换一次,使最美家庭事迹在群众中广为传播;在吴忠日报、利通政务通手机报、区委“多彩利通”公众微信平台开辟了寻找“最美家庭”宣传专栏,深入宣传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践行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典型引领,传颂好家风。始终注重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发现推荐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广大群众在发现典型、推荐典型中学习典型、提升自我,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通过开展“中国好人”“宁夏好人”“道德模范”“守法好公民”“最美利通人”等一系列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挖掘基层一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手机报、微信等各类媒介广泛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典型、学习先进、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先后涌现出了徒手斗白刃的见义勇为英雄李潇、纳正东,全国最美基层干部赵峰,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志愿者先进个人王兰花,吴忠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回族青年马国庆,自费创办全区残障人员服务托养中心第一人郭贤、全国自强模范杨晶岚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为利通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了强大正能量。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通过“晒家庭幸福生活、议良好文明家风、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秀家庭未来梦想”五个环节,使征集评选接地气,聚人气,扩大了活动的辐射效应,切实发挥了好家风好家训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在征集评选过程中,我们还将好家风好家训与各类先进评选活动相结合,将先进典型的好家风好家训一并征集上来,通过善行义举榜、手机报、核心价值观宣传广场等各类阵地广泛进行宣传,使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好家风好家训在广大群众中广为传颂。
(四)精心设计,锻造好品牌。“文明细胞”品牌。坚持以“文明细胞”工程为抓手,着力抓好文明单位(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乡村(社区)好人家、十好进农家等评选活动,进一步筑牢社会文明的基石。在评选过程中,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有力推进了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截至目前,共评选出乡村(社区)好人家3.6万余户,达到了辖区总户数的60%;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5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村镇)14个、吴忠市级文明单位(村镇)48个、利通区级文明单位(村镇)63个;穆斯林书屋248个,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各类民间文艺团队60余支,队员1000余人,成为利通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社区“邻居节”品牌。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连续十年成功举办“邻居节”,累计举办各类活动350余场次,参与居民达十万人次。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创新开展了邻里百家宴、携手一日游、楼栋团圆日、亲情茶话会等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同和好评。“邻居节”活动不仅架起了一座和谐邻里关系的友谊桥梁,为和谐文明社区建设注入了全新活力,也开创了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的生动局面,十年邻居节凝聚了十年邻里情。志愿者服务品牌。以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室为依托,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模式,按照统一阵地、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管理、统一档案“五统一”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打响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工作室品牌。同时,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制,激发志愿服务内在活力,让兰花开遍利通区。2015年上半年,志愿服务积分达到3200余分,开展志愿服务96场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普及面有限。大多数群众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偏远乡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停留在展板、宣传单、横幅等传统媒介,而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运用不够,群众知晓率偏低。
(二)工作进展不平衡。党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没有形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进家庭的工作合力,主要是文明办、妇联等部门单打独斗。城镇家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农村家庭普遍参与率不高。
(三)家庭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但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在学校,家庭教育作用没有发挥好。
三、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家庭的建议
(一)抓宣传引导,增强社会认同。锲而不舍地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突出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生动鲜活通俗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让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积极发挥互联网、QQ、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渠道、新路径。加强阵地宣传,利用城区街道、广场、橱窗、电子屏、灯箱、广告牌等阵地,以公益广告、漫画、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引导大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
(二)抓未成年人教育,学校家庭同努力。坚持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对未成年人、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好社区和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要确保学校素质教育中德育先行的主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各个方面,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三)抓典型示范,强化社会价值导向。不断树立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榜样,深入挖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先进典型,大力宣传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用典型的崇高精神和道德力量感化广大群众。同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通过展现先进典型的生动故事,唤起社会成员的共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有效引领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继续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广泛宣扬好家风好家训,充分发挥“最美家庭”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四)抓道德实践,推进群众实践养成。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平台,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之中,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基本规范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推进国旗、方针政策、穆斯林书屋、党报党刊、“好家风好家训”进清真寺,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工作提质扩面。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先进典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作用,发挥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作用,引领群众积极参与道德讲堂、兰花志愿服务、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道德实践活动,使群众在道德实践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五)抓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长效化的制度支撑,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工作的常态推进、稳定展开。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工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紧密结合起来,使核心价值观变成广大群众日常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示范机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的行为受到制约,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持续的制度保障。
(作者单位:第一作者单位为利通区委;第二作者单位为吴忠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章 立